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分析

孔建华;张洁;滑莹莹;崔云婧;樊晓曦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筛查
摘要: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价老年 CK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126例老年CKD住院患者应用 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测定身高、体重、上臂肌围( AMC)、小腿围( C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6例老年CKD患者中, 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29例(23.0%),CKD V期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3.3%(8/29),与CKD Ⅱ期(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RS-2002评分与肾小球滤过率(GFR)、Hb、BUN、Cr、TP、ALB、PA 明显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AMC、CC 相关性差( P>0.05)。结论 NRS-2002评分可以作为老年CKD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指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评估方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50例体检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及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47例(97.92%)和对照组48例(100.00%)完成研究(χ2=0.981,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FPG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相比,两组治疗前骨密度(BMO)明显下降,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BSAP)和25(OH)D3下降,甲状旁腺素(PTH)上升(P<0.05)。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后 BMD、血钙、血磷、BSAP和25(OH)D3高于对照组, PTH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出现BMD减低和血钙下降,而胰岛素可以改善骨代谢。

    作者:邵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3例,A组患者予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B组患者在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的基础上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分别于治疗后6、12、18、24个月对患者的蛙位X线片、磁共振成像及Harris评分进行复查,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6例(18.2%)患者术后12个月Ⅲ期塌陷,B组1例(3.0%)术后18个月Ⅲ期塌陷(P<0.05);两组治疗前股骨头坏死面积和 Harris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股骨头坏死面积和Harris功能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霏霰;吴齐英;李新志;韩庆斌;周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直肠巨大绒毛状腺瘤患者环氧酶-2、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酶( Cox)-2、p53的表达对直肠绒毛状腺瘤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后复发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绒毛状腺瘤的老年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标本于病理科制作石蜡包块,根据术后随访情况是否复发分组,复发组39例,未复发组51例,另选取直肠癌及正常直肠标本各10例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p53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对于腺瘤复发的意义。结果各组Cox-2、p53表达存在差异。 Cox-2表达水平在瘤体直径大小、是否复发分组中存在差异,p53表达水平在是否复发分组中存在差异( P<0.05)。 Cox-2与p53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且为直肠绒毛状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x-2与p53蛋白高表达与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对其表达水平的监测可能对预测肿瘤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建涛;陈辉;周俊峰;张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雄激素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雄激素水平与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HRV)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老年男性100例,年龄60~96〔平均(79.16±6.98)〕岁,包括81例CHF患者(其中心功能Ⅰ级组19例,心功能Ⅱ级组23例、心功能Ⅲ级组20例、心功能Ⅳ级组19例)及19例对照者,以上各组均进行睾酮(T)水平测定,同时行心脏超声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 HRV时域指标,观察各组T水平及HRV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 CHF 组 T 水平均下降( P<0.05);随着心功能恶化,血清 T 水平依次降低,各组差异显著( P<0.05),且各CHF组血清T水平与LVEF显著正相关(r=0.833,P=0.000)。与对照组对比,各CHF组HRV各时域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随着心功能恶化,HRV时域指标越降低( P<0.05),且 CHF 组 HRV 各时域指标均与其 LVEF 呈正相关。 CHF 组 T 与 HRV 各时域指标呈正相关( P<0.05)。结论随着CHF的加重,T水平、HRV各时域指标均降低,且CHF患者T水平与HRV各时域指标呈正相关,T有可能通过影响HRV从而参与CHF进程。

    作者:王煜;胡阳;翟燕芳;邓洁;刘军平;李轶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起搏器植入对病窦综合征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因病窦综合征( SSS)植入起搏器( PM)的患者阵发性房颤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导管消融手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按是否因SSS植入了PM分为SSS+PM组(41例)和非SSS+PM组(1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3~30个月,观察房颤复发率,分析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SSS+PM 组患者高血压和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及左房直径显著高于非SSS+PM组(均P<0.05);两组患者消融手术时间、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随访过程中,SSS+PM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非SSS+PM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SS联合PM植入是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S后PM植入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2,95%可信区间=1.10~3.69,P=0.023)。结论因 SSS植入 PM 的患者阵发性房颤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治疗有较高的复发率,这类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基质消融。

    作者:吴金涛;董建增;桑才华;汤日波;杨朝宽;马长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肥胖患者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肥胖患者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肥胖症患者5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4例和对照组265例,观察组采用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治疗,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19%)(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腹围及股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未径(LVSEd)、左房内径(LA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可提高老年肥胖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肥胖指标,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广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特点

    目的:探究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因脑卒中昏迷入院接受治疗的6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分析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610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86例,感染率为14.09%,共培养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56.67%)、革兰阳性菌23株(25.56%)及真菌16株(17.7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抗菌药物、卧床时间、气管切开时间、血清白蛋白因素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气管切开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以及低白蛋白血症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孔庆芳;李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分析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价老年 CK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126例老年CKD住院患者应用 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测定身高、体重、上臂肌围( AMC)、小腿围( C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6例老年CKD患者中, 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29例(23.0%),CKD V期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3.3%(8/29),与CKD Ⅱ期(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RS-2002评分与肾小球滤过率(GFR)、Hb、BUN、Cr、TP、ALB、PA 明显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AMC、CC 相关性差( P>0.05)。结论 NRS-2002评分可以作为老年CKD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指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评估方法。

    作者:孔建华;张洁;滑莹莹;崔云婧;樊晓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高频超声联合SSR、NCV水平对比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SSR、NCV在对(DPN)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治疗前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硫辛酸、甲钴胺和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尔后使用高频超声对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进行检查,并对患者进行SSR及NCV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正中神经在腕横纹、豌豆骨、钩骨、腕横纹上6 cm、肱骨髁上4 cm及肱骨中点处 CSA显著降低( P<0.05),尺神经在肘管、肘管入口、肘管出口、肱骨内髁上6 cm、肱骨中点、肱骨内髁下8 cm、腕横纹上6 cm 及 Guyon 管处 CSA 显著降低( P<0.05),肱骨外上髁上4 cm处桡神经CSA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SSR及NCV异常率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正中神经 SCV、MCV均显著升高(P<0.05),患者上肢SSR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波幅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SSR、NCV可有效评估老年DPN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作者:马彩虹;包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白芷总挥发油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芷总挥发油(EOAD)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EOAD低剂量组(70 mg/kg)和高剂量组(14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足趾皮内注射CFA诱导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于造模第15天起连续给药7 d,观察EOAD对大鼠体重、足肿胀及脏器指数的影响;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前列腺素( PG) E2、一氧化氮( 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足肿胀明显,关节炎评分增加,胸腺和脾指数明显增加,血清中NO、PGE2和TNF-α含量及NOS活力均明显升高( 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EOAD治疗可显著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右后足的足肿胀(P<0.05),降低关节炎评分,并使大鼠体重及脏器指数增加,同时明显降低血清中NOS活力和NO、TNF-α、PGE2的含量(P<0.01)。结论 EOAD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PGE2水平及NOS活力有关。

    作者:孙守坤;丛立新;郭环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胃腺癌中CD44 v6和核因子-κB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中CD44v6和细胞核因子( NF)-κB 的表达特征,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经病理医师确诊的69例胃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1,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2,未见明显异常的胃黏膜组织16例作为对照组3,均留取术后或钳检后的组织,经石蜡包埋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和NF-κ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D44v6和NF-κ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和3。观察组中CD44v6和NF-κB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脉管累犯相关,NF-κB的表达与浸润深度相关。二者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CD44v6和 NF-κB 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CD44v6和NF-κB表达升高,其可能有利于肿瘤的播散,二者高表达可能预示着不良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刘爱华;王罡;陆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因素关系极为密切,不健康饮食是2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健康维护通常都必须长期在社区和家里执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饮食管理水平对病情控制的作用就非常重要〔2〕。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丽芹;张丽华;陈霞;范建明;陈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肺鳞癌中磷脂酶Cε和核因子-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鳞癌术后组织中磷脂酶Cε1(PLCE1)、核因子(NF)-κB p65的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63例行肺鳞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研究组,无肿瘤的支气管断端2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 PLCE1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研究组PLCE1和NF-κB p65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 PLCE1和NF-κB p65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肿瘤大径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标记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研究组NF-κB p65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性,而 PLCE1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PLCE1和NF-κB p65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肺鳞癌术后组织中PLCE1和NF-κB p65高表达,二者对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PLCE1和NF-κB p65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吕红琼;谢玲;倪明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Treg/Th17细胞失衡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因子及血管钙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性T 细胞17(Th17)水平失衡对相关炎症因子及血管钙化因子的影响。方法105例尿毒症患者为受试对象,其中35例尿毒症合并心血管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1组,33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无心血管病的患者为观察2组,37例尿毒症无心血管病未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对照1组,另选取同期的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以流式细胞技术对单个核细胞中Treg、Th17细胞水平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IL)-10、IL-6、IL-17等炎症因子及血管钙化因子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进行监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叉头蛋白p3(Foxp3)、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γt信使RNA(ROR-γt mRNA)的表达。结果观察1组与对照2组相比,存在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BMP-2异常分泌,主要表现为IL-6、IL-17水平和 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升高,而IL-10水平、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降低( P<0.01);同时,这一失衡在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1组中均存在( P<0.01)。结论 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将引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导致血管钙化加剧。

    作者:王莉华;侯晶晶;高永宁;王丽丽;申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

    本文高龄患者主要特指80岁及以上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高龄患者多数症状重,病程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围术期心肺功能也面临巨大挑战〔1〕,如何成功地开展手术治疗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治疗的关键。本院对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

    作者:姚辉;徐义春;侯刚;陈碧英;戴驭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结肠腺癌中叉头框蛋白M1表达及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的关系

    目的:检测叉头框蛋白(FOX)M1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关系。方法结肠腺癌组(观察组)和正常结肠黏膜组(对照组)术后的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 FOXM1和 E-cadherin的表达,观察 FOXM1和 E-cadherin 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分析FOXM1和E-cadherin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FOXM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FOXM1过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浸润密切相关。 FOXM1过表达与肿瘤体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OXM1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FOXM1过表达可以促进结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FOXM1过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对细胞间的黏附进行调节,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李晓峰;杨生虎;韩云;杨立平;秦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应用时机下重度脓毒症老年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不同应用时机下重度脓毒症老年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的效果。方法按照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20分的标准选取重度脓毒症老年患者8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给予早期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和 CBP 治疗,其中实验组接受早期CBP 治疗;观察两组APACHE Ⅱ评分、多器官障碍综合征( MODS)评分、MODS 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48 h实验组氧合指数(PaO2/FiO2)〔(276.2±56.2)mmHg〕高于对照组〔(205.3±58.5)mmHg,P<0.05〕。治疗2 w后实验组 MODS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32.6%, P<0.05)。治疗2 w后实验组病死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14.0%,P<0.05)。结论早期CBP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疗效显著。

    作者:吉家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芍药苷对大鼠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Trk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 SD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皮质酮诱导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建立皮质酮损伤模型。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芍药苷进行预处理。采用 WST-1法检测芍药苷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应用 PCR 与Western印迹检测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与酪氨酸激酶受体B( TrkB)的表达。结果与皮质酮组相比,中高剂量芍药苷可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活力( P<0.05),可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TrkB与BDNF的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 P<0.05)。结论芍药苷对皮质酮诱导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抗抑郁作用。

    作者:董海影;张春;弓箭;张晓杰;李春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重男性老年人肥胖相关基因(FTO)rs9939609基因变异与运动减肥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肥胖相关基因( FTOrs)9939609基因变异与运动减肥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以超重204例男性老年人为受试对象,测定他们FTOrs9939609基因变异,从中选取20例基因型为TT型和20例TA+AA型(其中AA型4例,TA型16例)受试者参与18 w健步走训练,分别测定体重、体重指数( BMI)、腰围、臀围、腰臀比( WHR)、体脂百分比、脂肪重量和肌肉重量。结果无论是运动前还是运动后,TA+AA基因型受试者腰围、WHR、体脂百分比和脂肪重量显著高于TT基因型受试者,而肌肉重量 TT基因型显著高于 TA+AA基因型,体重、BMI和臀围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同基因型中,有氧运动显著降低体重、BMI、腰围、WHR、体脂百分比和脂肪重量,而臀围和肌肉重量未见显著差异( P>0.05);运动前后TA+AA基因型BMI、腰围、WHR、体脂百分比和脂肪重量之间的差值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运动前后的差值,而体重、臀围和肌肉重量前后差值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步走对TT和TA+AA两种基因型超重男性老年人在改善身体成分方面均具有明显效果,但是对含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刘艳环;韩盛祥;高春爱;髙静宜;李凤婷;李中军;赵永军;刘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CT扫描的肝脏肿瘤患者90例,根据使用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离子型造影剂,实验组予以非离子型造影剂,扫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扫描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造影后肾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扫描效果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降低(P<0.05),造影后2、7 d的肾功能影响较低(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的扫描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明华;柴晓明;罗竹人;吴小强;王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