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张明霞;杨晓芬;刘伦志
神经退行性疾病(ND)是由神经元及(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1,2〕,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以致功能障碍。 ND 病理改变有两种:一是细胞凋亡引起的大量神经细胞丢失;二是神经系统没有明显的神经元数量减少,但神经元出现结构和功能进行性退行性变性〔3〕。目前这些复杂疾病的病因仍未明确阐明。
作者:曾纪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糖尿病(DM)心肌病(DCM)是 DM 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生理特点为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晚期也有收缩功能的降低〔1〕。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及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心肌病变作为 DM 的独立并发症而存在。随着 DM 发病率的逐年增高,DCM 已成为老年 DM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本文阐述 DM 心肌重构的病因、病理、机制及防治。
作者:曾菊绒;胥晓丽;徐天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5%〔1,2〕,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反应率(RR)仅为30%,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个月。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3〕。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因此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耐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EGFR-T790M 突变引起的耐药在所有耐药患者中约占50%~83%〔4~8〕,本文就 EGFR-T790M 的耐药机制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星星;邵铭心;孙宏伟;郭晔;马克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用温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针刺电针、药物、康复训练及声光电磁等物理治疗,对照组把温针灸改为普通针刺,其他疗法同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2组的疗效比较两组基本功能、神经电生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并于3个月以后随访,以了解愈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功能疗效的比较:试验组优良率(80.0%)、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90.0%,P<0.05);神经电生理评定疗效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80%,P<0.05);肌电图的变化:试验组治愈20例(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36.7%,P<0.05);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改善: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 NCV、SCV 提高明显(P<0.05);随访结果:试验组30例无复发,对照组3例有复发。结论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基本功能优于普通针灸治疗,能加快神经生长速度,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谢素春;李俊青;王艳君;赵振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每年约有10000人死于卵巢肿瘤〔1,2〕,长期生存率从25%~50%不等〔3,4〕,这取决于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而对生存影响强的因素是肿瘤残留量。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IDS)是晚期卵巢癌的标准化治疗〔1〕。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的效果。
作者:董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13味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至大鼠脑组织缺血损伤模型,在各时间段断头取脑,用 ELISA 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脑缺血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的含量及细胞凋亡数量的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升高,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多( P<0.05);与模型组比较,嘎日迪-13味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百分比数减少( P<0.05)。结论嘎日迪-13味丸能降低大鼠脑缺血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轻缺血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 IL-1β和 TNF-α含量有关。
作者:陶春;林琳;宋葆华;汤文莉;宝鲁尔;宣丽颖;翟景波;刘鑫;张冬丽;霍万学;刘月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 C 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CT)鉴别诊断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感染的价值。方法200例 SLE 患者包括发生感染的100例为观察组和未发生感染的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RP 及 CT 的含量,同时分析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PCT)、CRP、ES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28±2.11) vs (1.81±0.23)μg /L,(17.14±1.94) vs (8.45±0.95) mg /L,(185.5±10.9) vs (67.4±19.5) mm /h,(14.8±1.9) vs (6.2±0.8)×109/L,(75.42±10.24) vs (51.81±8.21)%〕(均 P<0.05);CT、CRP 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90% vs 58%,93% vs 64%;90% vs 70%,93% vs 72%);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的 CRP 和 PCT 含量有差异,且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真菌及支原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患者。结论 CRP 联合 CT 能够提高老年 SLE 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有助于鉴别感染病原菌的种类。
作者:郑擎;郑玲;陈树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成功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躯体和认知等功能状况上无改变或改变甚微,它是相对于“正常老龄化”而言,不仅是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老年人因增龄而带来的丧失(如退休、丧亲、身体功能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及这些丧失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近年来国外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研究领域逐渐兴起了关于老年人心理韧性,或是在韧性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研究,这改变了传统的消极研究取向。本文介绍心理韧性理论在成功老龄化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丁月萍;施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瓣膜疾病、高血压、内分泌疾病、细菌毒素、肺气肿等均可造成心力衰竭(HF)的发生。 HF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的特点〔1〕。新的统计数据表明,HF 30 d、1年、5年的死亡率分别为10%、20%、42%,5年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3〕。 HF 治疗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医药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4〕。
作者:唐娟;唐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针对 ShRNA 靶向干扰 BHRF1基因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以分析癌症靶向治疗的前景。方法通过基因测序法鉴定所构建的siRNA 表达载体。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流式细胞术评价转染 siRNA 后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与 NC-shRNA 组相比,BHRF1-shRNA 组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率为(31.51±1.59)%。结论由慢病毒载体介导的 shRNA 表达载体进入细胞后,可以有效下调 BHRF1基因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张艳平;丁矢;李雪兰;杨杰;唐峰;欧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农村女性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安徽省皖南皖北农村女性老年人为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及自编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社区环境对 SWB 的各维度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文化程度、社区环境、婚姻状况、居住方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农村女性老年人 SWB 处于中等水平,比农村男性老年人差;应从文化程度、社区环境、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方面提高其 SWB。
作者:汪全海;姚应水;金岳龙;艾东;王金权;余结根;王俊;贺连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体外葡萄球菌肠毒素 A(SEA)联合热疗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株)生长、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对 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 Hep-2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及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亚细胞结构改变。结果单纯热疗组、单纯 SEA 组及联合组(SEA+热疗)对 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16.5%、25%和45.4%,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 G0/G1期细胞增多,S 期细胞减少,G2/M 期细胞相对增多,且细胞凋亡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 SEA 联合热疗能显著提高 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抑制 G1期细胞向 S 期细胞转化进程,诱导 Hep-2细胞凋亡及亚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鞠洋;许承弼;江昌;刘学识博杰;辛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采取 LEO 支架辅助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栓塞方法,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逄锦峰;张爱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绝经后乳腺癌发病率上升,70岁左右达发病率高峰〔1〕。与年轻乳腺癌患者相比,老年乳腺癌患者有其临床特点及生物学特征。虽然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化疗还是内分泌治疗更适合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作者:甘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系统及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阻断大鼠脑中动脉法制备脑缺血模型,观察凉血通瘀方低、中、高剂量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β血小板球蛋白( TG)、血小板因子(PF)4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凉血通瘀方中、高剂量能减轻模型大鼠脑损伤;延长血浆 APTT、PT、TT,降低血浆中 FIB 含量;增加血清中 t-PA 含量,降低血清中PAI-1、β-TG、PF4含量。结论凉血通瘀方能改善脑缺血大鼠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蒋宝平;田磊;许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非相同病因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糖链抗原(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分为Ⅰ~Ⅳ级,采取化学发光免疫的方法来检测患者血清 CA125与血浆脑钠肽的浓度,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0例排除特征的一般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果在老年心力衰竭组中,Ⅲ级与Ⅳ级的血清 CA125的浓度比对照组高(P<0.05),血清 CA125的浓度和左室射血的分数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含有胸腔或者是心包积血的患者的血清 CA125与血浆脑钠肽浓度比不含积液患者明显高(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 CA125和纽约心脏协会的分级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老年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预测患者疾病的进展实验室指标。
作者:刘碧翠;余新华;刘群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掌控广东省老龄化发展进程和变动趋势。方法参照联合国平均预期发展模型,估算广东省2011~2050年平均预期寿命,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基于估算的平均预期寿命,推算广东省老年人口峰值期;以广东省1978~2010年户籍人口数据为样本,构建老年人口预测值满足老年人数峰值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设定低、中、高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利用模型预测广东省2011~2050年的总人数、老年人数和老龄化系数。结果广东省老年人口数将在2048年达到峰值1920万人,在设定的低、中、高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下,老龄化系数依次在2046年、2047年和2048年达到峰值14.84%、15.38%、15.58%。结论为控制广东省人口总量、延缓老龄化进程,应采用该文中介绍的中方案生育政策。
作者:蔡志成;吕盛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仅次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300/10万)。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70%~80%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30%~50%的患者〔2~4〕患有脑卒中后抑郁(PSD),无论是在早期或后期均可患此病。有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的患者会影响康复疗效,并和死亡率、认知水平及肢体残疾均有很大联系〔5〕。 Bobath 作为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康复方法,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吸收当前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与其他治疗方法相互融合,现将 Bobath 技术应用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上,对其效果和实用价值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今后脑卒中康复治疗作进一步的铺垫。
作者:刘丽;全金玉;刘宏;彭雪;汤宁;赵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姜提取物对β淀粉样蛋白(Aβ)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行为学及大脑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SD 健康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生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为10只和50只,假手术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手术组侧脑室注射 Aβ25~35。造模成功后,建立假手术组(SOP)8只,再将手术组47只随机分成生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石杉碱甲组及空白对照组。各组大鼠予灌胃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4 w 后,通过 Morris 水迷宫法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以病理组织切片评价大脑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生姜提取物高剂量组、石杉碱甲组潜伏期明显缩短,神经元细胞数量、层数及胞内尼氏小体增多,在低、中剂量组干预效果不显著。结论高剂量生姜提取物对 AD 大鼠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作者:曾高峰;张志勇;鲁力;肖德强;宗少晖;何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MI)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 MI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和大、中、小强度运动组。运动组进行3次/w 有氧运动,共12 w。于试验前后检测四组患者的心率恢复(HR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试验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试验后各组患者 NT-proBNP 均有明显下降(P 均<0.05);HRR 均有改善(P<0.05)。 LVEF 在小、中强度运动组较试验前改善( P<0.05),而对照组和大强度运动组 LVEF 较12 w 前无改善(P>均0.05)。 NT-proBNP 以中强度运动组下降幅度明显;HRR 改善程度以中、小强度运动组明显,而大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LVEF 仍以中强度运动组改善程度明显,而小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运动组的焦虑评分均有下降(P 均<0.05),而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变化(t =0.56,P>0.05)。各组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焦虑下降比例以小、中强度运动组多,而两组之间无差异;抑郁下降比例以小、中强度运动组多,而两组之间无差异。中度运动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结论有氧运动,尤其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 MI 患者心功能,小、中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
作者:曹明英;姚朱华;周馨;郑权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