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灸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谢素春;李俊青;王艳君;赵振亚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 温针灸, 物理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用温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针刺电针、药物、康复训练及声光电磁等物理治疗,对照组把温针灸改为普通针刺,其他疗法同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2组的疗效比较两组基本功能、神经电生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并于3个月以后随访,以了解愈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功能疗效的比较:试验组优良率(80.0%)、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90.0%,P<0.05);神经电生理评定疗效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80%,P<0.05);肌电图的变化:试验组治愈20例(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36.7%,P<0.05);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改善: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 NCV、SCV 提高明显(P<0.05);随访结果:试验组30例无复发,对照组3例有复发。结论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基本功能优于普通针灸治疗,能加快神经生长速度,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黄芪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及尿液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早期 DN 患者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黄芪注射组、厄贝沙坦+黄芪注射组和对照组各28例。比较4组治疗疗效、血糖、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尿液 CTGF 水平差异。结果4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差异(χ2=29.97,P<0.01),厄贝沙坦+黄芪组有效率高;治疗前4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清 CTGF 及尿液 CTGF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治疗后4组FPG(F =10.24,P<0.01)、HbA1c(F =9.873,P<0.01)、UAER(F =39.68,P<0.01)、Scr( F =13.43,P<0.01)、血清 CTGF( F =64.24,P<0.01)、尿液CTGF(F =49.53,P<0.01)均有显著差异,且均为对照组水平高,厄贝沙坦+黄芪组低。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 DN 老年患者的血清、尿液 CTGF 含量,对于 DN 的疗效更佳。

    作者:刘珊;张明霞;杨晓芬;刘伦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庆市高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重庆市高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就诊的盆腔器官脱垂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该院妇产科医师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询问调查。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生育情况、既往病史、慢性疾病史等。结果体重指数( BMI)>24、产次、慢性咳嗽、便秘、盆腔手术史是引发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结论文化程度、BMI 值、分娩次数、便秘、慢性咳嗽、患有慢性盆腔炎、有盆腔手术史是导致高龄女性盆腔脱垂的危险因素,临床对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对预防及控制盆腔器官脱垂有积极意义。

    作者:任萍;唐均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叔丁基过氧化氢体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衰老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用不同时间后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GMC)衰老指标的影响,探讨 t-BHP 在HGMC 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10、30、50、100μmol /L tBHP 刺激细胞,每天刺激1 h,连续5 d,刺激结束后48 h 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形态改变确定 t-BHP 诱导 HGMC 衰老的佳浓度。结果30μmol /L tBHP 刺激HGMC,每天1 h 连续作用5次后可抑制 HGMC 增殖,且84%的 HGMC SAβ-gal 染色阳性,90%HGMC 进入 G0~G1期;光镜表现细胞体积增大、胞体扁平、胞质颗粒增多;电镜下细胞核膜内陷,染色质凝集、边集,细胞质空泡增多,出现髓样溶酶体。结论30μmol /L tBHP 刺激 HGMC 后每天1 h 连续作用5次,可作为诱导 HGMC 发生衰老的刺激因素。

    作者:周红丽;魏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与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呼吸机治疗为呼吸科常见的治疗措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机械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了解呼吸机治疗后病原学在下呼吸道的分布与变迁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的分析,明确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牛小红;张波;陈乾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或手术治疗ⅢC 或Ⅳ期卵巢癌患者

    每年约有10000人死于卵巢肿瘤〔1,2〕,长期生存率从25%~50%不等〔3,4〕,这取决于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而对生存影响强的因素是肿瘤残留量。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IDS)是晚期卵巢癌的标准化治疗〔1〕。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的效果。

    作者:董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及其关联因素。方法采集门诊就诊的老年主观性耳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听力学检测,分析耳鸣临床特征及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男女比例相当。单耳发病明显低于双耳,左耳与右耳无明显差异。耳鸣与听力损失显著相关。耳鸣的匹配音调与听力损失的性质相关。失代偿耳鸣患病率为11.3%,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主观性耳鸣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加强防治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唐智;李玉兰;陈勇明;王继群;涂智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120例经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分别观察和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近期功能恢复,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以及远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的患者近期及远期手术优良率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有助于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邵鸿飞;杨维明;曹英肖;马增路;栗振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压氧辅治在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高血压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9例老年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3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疗程为6 w。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0患眼,89.55%)明显高于对照组(43患眼,66.15%)(χ2=10.53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A1c、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例,20.00%)与对照组(4例,11.76%)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873,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较好,给予护理干预后其不良反应发生也较少。

    作者:赵汝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脑佳配方对酒精依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心脑佳配方对酒精依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依赖模型组、心脑佳配方小、中、大剂量组。用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水平。结果电镜下观察到 B 组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脂滴数量增加;心脑配方小、中剂量组线粒体结构基本正常,部分肝细胞胞质内可见少量脂滴;心脑配方高剂量组肝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模型组大鼠血清 LDL、TG、TC 均高于正常组(P<0.05);心脑配方小、中、大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血清 LDL、TC、TG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 HDL 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1);心脑配方小、中、大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血清 HDL 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结论心脑佳配方可明显改善大鼠因酒精依赖引起的肝组织损伤。

    作者:杜爱林;李爽;万佳;王丹;朱峰;孟莉;万光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住院老人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2.43亿,2025年将突破37亿〔1〕。老年人生存质量(QOL)是评价健康老龄化的综合指标〔2〕,已成为老年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住院老人 QOL的概念、评价工具、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等内容做了综述。

    作者:丛丽;王卫红;何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该院收治的老年肾虚痰浊型VaD 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多奈哌齐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固脑益智汤。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ADL)、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MS)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9.07%)明显高于对照组(53.4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MMSE、ADL、HDS、WMS 评分及血清 SOD、MDA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 P<0.05)。结论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有效提高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改善患者痴呆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孙薇;张倩;杨建波;徐金凤;张震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老年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

    “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正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如何抵御疾病、保护健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成为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内容,并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领域取得进展。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对老年健康问题也是倍加关注,尤其在老年病流行、其病因(危险因素)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

    作者:黄河浪;徐艳;闫骥;周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Klotho 蛋白与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与 Klotho 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65~7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30例,既往无手术史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0.15 mg /kg、芬太尼0.002~0.004 mg /kg、依托咪酯0.15~0.3 mg /kg、维库溴铵0.1 mg /kg。麻醉维持:开始手术后根据麻醉需要追加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然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维持镇痛、术中根据麻醉需要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镇静,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要求即可。分别于手术前(T1)、手术结束(T2)两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 Klotho 蛋白含量。术前1 d、术后第1、3天对患者进行简易智力量表( MMSE)测验。结果术后第1天 POCD 发生率为33.33%。 ELISA 实验测量 Klotho 蛋白含量术后(83.91±14.17)比术前(120.07±25.19)明显降低(P<0.01),且发生 POCD 的患者 Klotho 蛋白含量术后均下降。结论 POCD 的发生可能与 Klotho 蛋白含量的降低有关。

    作者:白雪松;金辉;黄学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损伤大鼠周围血肿形态组织学特征及其 PPARα的表达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损伤模型周围血肿形态组织学特征及其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α受体(PPARα)的表达。方法采用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查周围血肿形态组织学特征,Western 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 PPARα蛋白表达,RT-PCR 检测PPARαmRNA 表达。结果16例肉眼见血肿块体积较小,显微镜下呈大量中性粒细胞或其他炎症细胞浸润,4例肉眼见血肿块体积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并呈现条索状和喷射状样,显微镜下见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空腔结构。模型组 PPARα蛋白、mRNA 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损伤后24 h PPARα蛋白、mRNA 表达达到高峰,明显高于脑损伤后2 h 和6 h(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脑损伤后48 h 较24 h 的 PPARα蛋白、mRNA 表达明显降低,不同时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后诱发 PPARα表达增高可能与周围血肿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因子的异常有关,且24 h 达到高峰值。

    作者:肖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常因严重骨质疏松受到较小外力导致骨折。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有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是治疗的主要目标。

    作者:张伟强;祁宝昌;邓鹏飞;陈登山;杨田野;孙大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 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鉴别诊断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的价值

    目的:研究 C 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CT)鉴别诊断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感染的价值。方法200例 SLE 患者包括发生感染的100例为观察组和未发生感染的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RP 及 CT 的含量,同时分析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PCT)、CRP、ES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28±2.11) vs (1.81±0.23)μg /L,(17.14±1.94) vs (8.45±0.95) mg /L,(185.5±10.9) vs (67.4±19.5) mm /h,(14.8±1.9) vs (6.2±0.8)×109/L,(75.42±10.24) vs (51.81±8.21)%〕(均 P<0.05);CT、CRP 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90% vs 58%,93% vs 64%;90% vs 70%,93% vs 72%);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的 CRP 和 PCT 含量有差异,且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真菌及支原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患者。结论 CRP 联合 CT 能够提高老年 SLE 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有助于鉴别感染病原菌的种类。

    作者:郑擎;郑玲;陈树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脂饮食对大鼠骨骼肌脂质中间代谢产物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骨骼肌脂质中间代谢产物的沉积及脂肪酸代谢中 CD36及 CPT1的影响。方法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分别喂养12 w,分别测定大鼠血糖(BG)及胰岛素( INS)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形态变化;GPO-PAP 法检测骨骼肌甘油三酯( TG),ELISA 试剂盒检测骨骼肌甘油二酯( DAG)、神经酰胺( CER)、长链脂酰辅酶 A ( LCCoAs)的变化;用 RT-PCR 和 Western 印迹的方法分析大鼠骨骼肌 CD36及 CPT1的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大鼠 BG 及 INS 水平均明显升高,GIR 明显降低(P<0.01);同时骨骼肌组织中 TG、DAG、CER 及 LCCoAs 含量明显升高( 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骨骼肌细胞内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的脂滴分布,线粒体肿胀,内外膜部分融合,线粒体嵴变少变短,部分或全部消失,甚至出现空泡化。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 CD36的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CPT1的表达明显降低( 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胰岛素抵抗及骨骼肌组织中脂质中间代谢产物的堆积,肌内脂质堆积与脂肪酸代谢中关键酶 CD36、CPT1表达的变化有关。

    作者:张雪梅;任路平;宋光耀;甘可欣;王超;孔德贤;聂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刺预防及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刺预防对糖尿病(DM)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0只 SD 大鼠按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每组10只。预防组于造模前1 w 开始针刺预防,取穴双侧“后三里”(相当于足三里)、胰俞穴,1次/d,造模后停止针刺。治疗组大鼠取穴同预防组大鼠,于造模后第1天给予针刺治疗,1次/d,共7次。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的变化及治疗后各组间血糖、血脂的差异。结果预防组大鼠血糖、血脂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血糖、血脂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预防改善 DM 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不明显;针刺治疗具有显著改善 DM 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作者:孙娜;崔建美;刘慧娟;高秀娟;齐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益肾固冲汤”对人乳腺癌细胞株 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固冲汤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和抗癌分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细胞株( MCF)-7细胞利用 MTT 法观察益肾固冲汤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益肾固冲汤对人乳腺癌 MCF-7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益肾固冲汤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都具有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人乳腺癌细胞 MCF-7细胞经过不同浓度的益肾固冲汤处理24、48、72 h 后,各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凋亡,且凋亡率随着计量的增加、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益肾固冲汤在40μg /ml 量、作用72 h时具有统计学差异,细胞凋亡率高,达17.9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率随作用时间延长在逐渐减少,G2/M 期的细胞比率随作用时间延长在逐渐增加,细胞生长周期较明显停滞在 G2/M 期,具有明显时间依赖性。结论益肾固冲汤可以抑制人乳腺癌 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细胞的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与 G2/M 期有关。

    作者:白羽;臧学丽;张超;崔桂花;李文亮;薛莹雪;肖萧;徐广宇;闫魏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因工程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随着溶栓和急诊冠脉介入的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以及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要使心肌细胞再生乃至衰竭的心脏恢复功能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研究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可参与受损心肌的重建,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减少梗死面积并改善左室重构〔1〕。但是 BMSCs 在梗死心肌中的长期存活仍未能解决。心肌梗死后微环境的改变限制了干细胞的修复能力,人们正在利用 BMSCs 基因工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基因工程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目的细胞中,使得该细胞具备过表达或静默表达某种基因的能力。本文阐述基因工程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王曼;李树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