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华;张成龙;吴志刚;沈丽霞;张丹参;孟宪勇
目的:探讨在体育锻炼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应急处置原则。方法回顾分析甘肃省中医院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因运动损伤而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的问卷调查资料,依据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对老年体育锻炼时损伤危险因素予以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并归纳应急处置原则。结果回归方程中可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同年龄、室外的硬化场地、安全知识水平、准备活动的时间在5~10 min、运动习惯、准备活动的时间在10 min以上。结论老年体育锻炼发生运动损伤后,应结合损伤的具体情况,立即予以冷敷、制动及加压包扎等临时处理,并实施科学合理的运动医学处置方法,不仅可有效缓解症状,而且能够减少进一步损伤发生的概率,应在老年运动人员中推广。
作者:马梅英;李培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Allegro Oculyzer系统是经Scheimpflug光学原理实施断层扫描获取眼前节三维图像和数据,从而可反映自眼球角膜的前表面至晶状体的后表面具有的全部数据〔1〕。目前,国内外临床上主要使用其进行角膜分析,特别是评价部分眼科屈光手术后患者角膜参数具有的重复性变化〔2〕,而较少应用于评价浅前房患者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眼前节结构改变。本文即通过应用该系统对此加以评价,旨在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种心血管疾病( CVD)的病理基础,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括炎症、氧化应激、免疫与缺氧等多种机制。既往研究往往认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AS发生的始动因素,关于血管外膜的潜在作用往往被忽视。近年研究证实在AS早期,外膜就已经出现病变,甚至先于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以,AS不仅存在“由内向外”内膜-中膜-外膜的发病机制,“由外向内”外膜-中膜-内膜的发病途径也是AS的重要机制之一。脉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结合点。“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络学说认为外膜是营卫交会生化的重要场所,外膜的孙络-微血管病变是AS大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外膜滋养血管探讨AS发病机制,对于全面揭示AS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美之;郎艳松;贾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住重症医学科( ICU)的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5例为脑出血组,并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另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入院后24 h内各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及血糖水平的差异,并探索IL-1、IL-6、IL-10、血糖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等参数预测脑出血继发MODS的回归模型。结果血清 IL-1、IL-6、IL-10活性及血糖水平在对照组、非 MODS 组和 MODS 组逐渐增高(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血肿体积、血清IL-10活性及APACHE Ⅱ评分与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的MODS密切相关。结论入院24 h内高血糖、血肿体积大、血清IL-10活性升高及APACHE Ⅱ评分高是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中良;杨秀云;郭梅凤;孙宝玲;刘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为10万分之一〔1〕。30~70岁是垂体腺瘤的高发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和内分泌紊乱,大多数垂体腺瘤以手术治疗为主〔2〕。近年来经鼻蝶入路已经成为垂体腺瘤切除的主要治疗手段,且随着医学的发展,神经内镜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3〕。本研究对垂体腺瘤患者分别实施神经内镜与传统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旨在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磊;赵明;徐欣;尤宇;赵四军;赵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对轻症患者肺功能及临床表现的长期影响。方法回访2009年确诊的甲型 H1N1流感所致轻症患者48例,患者出院1年后进行门诊随访(12±1)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价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或喘息等)和体征,分析远期改变与患者甲型 H1N1流感病情的关系。结果48例甲型H1N1轻症患者恢复1年后,仍有26例(54.2%)肺功能异常,其中弥散功能障碍者占33.3%、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者占33.3%。肺功能异常多为轻、中度改变。肺功能异常组出现呼吸道症状12例(25%),肺功能正常组出现呼吸道症状者2例(4.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1年后肺功能改变与患病时病情轻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型 H1N1流感轻症患者出院1年后仍有部分患者肺功能异常,伴有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应重视对这些患者的监测和随访,进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作者:王丽辉;刘伟;彭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输尿管开口囊肿是输尿管末端先天囊性扩张性病变,临床上既往以开放手术治疗为主〔1〕。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老年输尿管囊肿患者的疗效。
作者:王强;孙家庆;晁亮;孙光耀;曹成松;吴永第;谢叔良;王军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内分泌科患者68例DN患者分为早期肾病组(DN1)23例、临床肾病组(DN2)23例、尿毒症组(DN3)22例,另选取该院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N0),均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其GFR,分析各组两种方法所测 GFR 的关系。结果 DN0、DN1及 DN2组组内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即gGFR与tGFR)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DN3组gGFR与tGF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0、DN1、DN2及DN3组肾动态显像法所测的GFR与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均可以灵敏地发现早期DN及临床 DN时 GFR的变化,但肾动态显像法对于尿毒症期的患者诊断准确性差、灵敏度低,应联合病史及其他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李明浩;崔时珍;玄日;沈娟;赵国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K-7041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肥大组、SK-7041组。利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模型,并给予SK-7041进行干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 mRNA表达;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表面积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在AngⅡ作用下表面积增加,超微结构发生改变;β-MHC mRNA和c-fos蛋白表达增加(P<0.05)。给予SK-7041干预后,上述变化显著缓解(P<0.05)。结论 SK-7041可抑制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为临床上治疗心肌肥厚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陆莹;肖刚;任鹏;蒋桂华;王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相对定量分析对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1.5T磁共振系统对47例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行单体素1 H-MRS检查,观察肿瘤实体部分(瘤体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1 H-MRS表现,定量分析 Cho值、Cho/Cr、NAA/Cr、NAA/Cho的比值改变,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脑胶质瘤1 H-MRS一般表现为 Cho值明显升高,NAA值明显下降,Cr值变化不大, Cho/Cr比值升高,NAA/Cr、NAA/Cho比值下降,Lac、Lip峰升高。低级别脑胶质瘤(Ⅰ~Ⅱ级)与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瘤体区Cho值(69.26±34.69、120.72±89.11)、NAA/Cr比值(0.89±0.33、0.57±0.36)、Cho/Cr比值(1.61±0.51、3.39±1.36)、NAA/Cho比值(0.64±0.32、0.32±0.18)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脑胶质瘤瘤周水肿区、瘤体区、对侧正常脑组织区的 Cho 值(77.35±34.15、92.35±51.43、50.16±24.68)、NAA/Cr 比值(0.99±0.27、0.78±0.35、1.38±0.31)、Cho/Cr比值(1.53±0.49、2.58±0.41、0.89±0.20)、NAA/Cho比值(0.88±0.18、0.54±0.23、1.52±0.56)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是诊断脑胶质瘤的有效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脑胶质瘤的分级,反映肿瘤的侵袭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晋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该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首次诊断为DNⅥ期合并有中度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07例。在低盐、低脂饮食的基础上,进入到4 w导入期,终102例患者入选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序贯治疗组,每组34例。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 w后尿总蛋白、微量白蛋白( UMA)、肾血流、尿6-酮-前列素F1α、血栓素B2的改变情况。结果前列地尔组和序贯治疗组治疗4 w后UMA、尿总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序贯治疗组下降程度与前列地尔组相比更为明显( P<0.05)。前列地尔组和序贯治疗组治疗4 w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序贯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前列地尔组更为明显。治疗4 w后前列地尔组与序贯治疗组患者尿6-酮-前列素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尿血栓素B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与前列地尔组相比,序贯治疗组变化程度更明显。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临床期DN患者的肾血流和血栓素A2与前列腺素I2的平衡,降低尿蛋白。
作者:张林霞;孙茜;孙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莪术多糖(CZP)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 CZP对 Lewis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中性红比色法检测CZP对小鼠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建立 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检测CZP对Lewis 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脏器指数及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表明,CZP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P<0.05或P<0.01);体内实验表明,CZP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6.9%、31.9%和39.7%,荷瘤小鼠脾脏指数、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或 P<0.01)。结论CZP对小鼠Lewis肺癌具有抑制作用,可改善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实现有效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陈志强;张英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康复意义。方法选用该院60岁以上老年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麻醉前行椎旁神经阻滞,术毕给予地佐辛辅舒芬太尼静脉PCIA,对照组术毕给予地佐辛辅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 PCIA)。记录两组患者Prince-Henry术后疼痛评分,PICA按压次数、患者满意度并观察和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6、12、24 h各时间点Prince-Henr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未发生因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48 h时间点Prince-Henry评分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需要额外追加芬太尼的例数及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辅以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效果显著,明显减少静脉麻醉镇痛药使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开胸手术术后镇痛。
作者:刘伟;孙前闯;宋智敏;塔怀峰;潘振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是用心导管技术来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以改善心肌血供的一种治疗方法,创伤和相对风险较小〔1,2〕。 PCI手术前后需给予患者抗栓药治疗。以往临床常用药物首选是肝素,其起效快,抗凝效果明显,但存在抗凝效果不可预测、患者出血风险大等不足〔3〕。比伐卢定是国内新上市的新型抗凝药,能特异性、可逆性地直接与凝血酶结合,有研究发现与肝素比较,其抗凝效果更安全可靠,耐受性好〔4〕,现已较多应用于临床〔5,6〕,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PTCA)、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外周动脉介入治疗、大型心脏外科心肺移植术中的抗凝治疗。本文观察120例老年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应用比伐卢定或替罗非班抗血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朱可;付强;王临光;吴强;黄宜杰;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外动脉狭窄与侧脑室旁白质发生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侧脑室旁脑白质是否发生脑白质疏松,分为无脑白质疏松组(56例)和脑白质疏松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颅外动脉狭窄情况、梗死灶的大小以及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与颅外大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和心脏病发生率和颈动脉斑块大小均高于无脑白质疏松组( P<0.05);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31.9%)明显高于无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14.3%)(P<0.05);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脑梗死患者的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与颅外大动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直径明显大于无脑白质疏松组( 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外动脉狭窄与侧脑室旁发生脑白质疏松相关,值得关注。
作者:许丽娜;贾龙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现象是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1〕。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长寿人口数量在1980年以后呈直线上升的趋势〔2〕,长寿现象及其相关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政府和民众的关注。
作者:黄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壮骨关节胶囊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尼美舒利口服治疗,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观察组:采用尼美舒利、壮骨关节胶囊及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膝部功能评分及膝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部行走、上下阶梯、手杖支撑都高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部疼痛、伸直迟滞都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总评分(P<0.05)。结论壮骨关节胶囊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膝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王志彬;陈传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是否能够改善老年女性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从而降低跌倒的次数。方法60例65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自愿参与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完成3次/w,1 h/次的普拉提运动,共12 w。运动前和运动后测量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运动前和12 w中记录跌倒的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显著改善( P<0.05)。结论普拉提运动可有效改善老年女性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同时降低跌倒的倾向。
作者:樊贤进;李月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 HPV)液态芯片基因分型与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预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80例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及E6/E7 mRNA检测,评价这两种方法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效能。结果 HPV液态芯片基因分型阳性检出率为79.6%,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5.3%,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个宫颈病理细胞学分级中,HPV 液态芯片基因分型与HPV E6/E7 mRNA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宫颈癌筛查中,结合HPV液态芯片基因分型和HPV E6/E7mRNA检测对临床诊疗、疾病预后具有很好的价值。
作者:陈勇;周华蓉;黄玉秀;刘灿;王文华;陈永东;马跃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储备功能对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血管性痴呆(VD)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彩超(TCD)对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VD患者及正常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CVR)进行检测,并于6个月后随访。结果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痴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R明显下降( P<0.01),6个月后随访显示伴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痴呆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及屏气指数(BHI)、平均峰值流速(Vm%)较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正常组MMSE评分及BHI、Vm%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VR减低可能是VD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丽;张馨;李淞;张逊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