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彬;陈传杰
假丝酵母菌是临床下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深部真菌,耐药率逐年增加〔1〕。本文对比分析老年与中青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假丝酵母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
作者:梁文杰;张征;张冬;李德思;马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ICS/LABA联合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肺部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模型组( B组)、川芎嗪组( C组)、中剂量ICS/LABA组( D组)、中剂量ICS/LABA联合川芎嗪组( E组)、高剂量 ICS/LABA组( F组)、高剂量ICS/LABA联合川芎嗪组( G组),每组10只。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 LPS)法建立COPD模型。吸入ICS/LABA中、高2个剂量及川芎嗪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CD4、CD8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物(SLPI)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MMP-9 mRNA的表达。结果 B组大鼠肺泡壁破坏,肺大疱形成,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符合COPD肺组织病理改变,各干预组均有所减轻;B组大鼠MMP-9及其mRNA相对含量、TGF-β1浓度比A组大鼠显著升高;CD4/CD8比A组大鼠明显降低。经ICS/LABA及川芎嗪干预后,各组大鼠MMP-9及其mRNA相对含量、TGF-β1浓度与B组大鼠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CD4/CD8、SLPI比B组大鼠有显著提高(P<0.05),以G组疗效明显(P<0.05)。相关分析表明,MMP-9与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呈负相关(r=0.8613,P<0.01);SLPI 与FEV0.3/FVC呈正相关(r=0.8321,P<0.01)。结论 ICS/LABA和川芎嗪均可抑制COPD大鼠肺部炎症,高剂量ICS优于低剂量ICS,且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MMP-9水平并调节SLPI及CD4、CD8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金明哲;熊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75%~80%。由于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完全无任何症状,且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时已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约20%〔1〕。至今肿瘤细胞增殖的复杂过程及机制等尚未被完全阐明,学者们致力于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肿瘤代谢特点等方面对肺癌的进展和转移进行研究,并试图寻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治疗方法。近期提出的维生素D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观点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且已被证实维生素D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并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
作者:李彪;王旭;曹洪明;李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长寿群体白细胞端粒长度与端粒酶基因 hTERC 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TaqMan MGB 探针检测广西壮族长寿群体TERC基因位点(rs12696304、rs16847897和rs3772190)多态性,并与其第一代子女组及同地区普通人群即对照相比较,同时分析其与白细胞端粒长度(LTL)的相关性。结果(1)rs12696304、rs16847897及rs3772190的基因型频率在三个组间的分布无差异,P值分别为0.83、0.33和1.00;等位基因频率在三个组间也是相似的,P值分别为0.70、0.83和0.98;三个位点的小等位基因分别是C、G和G。(2) TERC基因三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之间的LTL在总人群、长寿组及子女组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位点rs3772190,GA基因型LTL长,其次为 GG基因型,AA基因型 LTL短,P=0.02。(3)建立LTL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总人群中显示 LTL与年龄是明显相关的,但与 TERC 基因位点的各基因型并不相关。结论TERC基因多态性对广西壮族长寿群体LTL无明显影响。
作者:黎海燕;罗晓秋;刘承武;王艺苑;吴华裕;葛琳;彭均华;潘尚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知识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纳入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药物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4篇 RCT,共计病例数1456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较,中医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能提高NSCLC的客观缓解率〔RR=1.37,95%CI(1.16~1.61),P=0.0001〕,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P=0.006),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P<0.00001),改善中医证候(P<0.00001),降低白细胞减少(P<0.00001)及血小板减少(P=0.0002)、血红蛋白减少(P=0.002)等骨髓抑制的风险。结论中医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治疗NSCLC比单纯化疗更具优势,但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金玲;徐萌;刘畅;韩莉;王攀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酸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该院就诊的8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按随机码对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10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日常活动功能、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完成全过程观察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骨密度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3个月骨密度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腰背部疼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依从性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顾夙;郭一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牛蒡子提高运动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安静组、运动组和运动+牛蒡子组,通过跑台实验,分别测定游离脂肪酸( FF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 GH)和心钠素( ANF)的应激水平。结果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 FFA、GH、胰高血糖素及ANF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胰岛素显著降低(P<0.05)。与运动组比较,运动+牛蒡子组FFA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而GH和ANF显著升高(P<0.05)。结论牛蒡子可以提高大鼠 FFA 的含量,改变体内激素的应激水平,使运动能力提高。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C、-D、A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的表达和幽门螺旋菌( Hp)-L型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胃癌患者手术病理组织蜡块标本90例,采取免疫组化法测定 VEGF-C、-D、-A、FGF-2、Hp-L型表达水平,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Hp-L型阳性组VEGF-C、-D阳性率显著高于Hp-L型阴性组(P<0.01)。 VEGF-C、-D阳性表达组和 Hp-L感染L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D、FGF-2表达和 Hp-L型感染阳性率、LVD 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1)。LVD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p-L型感染、VEGF-C、-D、FGF-2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Hp-L型感染、VEGF-C、-D在胃癌组织淋巴管生成方面具有一定作用,Hp-L型感染、VEGF-C、-D、FGF-2可共同促进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作者:王成;袁丽萍;殷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照顾者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2个社区的110例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照顾者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情况。结果照顾者积极应对分值低于常模(t=-2.001,P<0.05),消极应对分值高于常模(t=2.360,P<0.05);社会支持得分为(30.02±4.98),低于国内常模(t=-9.353,P<0.001)。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796,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832,P<0.05)。结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主要采用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低,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改善照顾者的应对方式,给予并指导促使其有效利用社会支持。
作者:梅永霞;张振香;林蓓蕾;张瑞星;张秋实;朱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前公开报道的年龄大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为94岁〔1〕。近年来老年AIDS病毒感染者( PL-WHA)越来越多,2005年全球约有4000万老年PLWHA,其中老年人约280万,占7%〔2~4〕。由于年龄老化、生理功能改变、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老年人感染AIDS后在流行特点与心理状态方面会与青壮年有所不同,是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应引起社会人群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对我国老年PLWHA的流行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了综述。
作者:阮叶;熊杨;王红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和老化对大鼠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建立大鼠老化模型;高脂饮食的同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复合病理模型。生化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含量、载脂蛋白E、低密度脂蛋白( LDL)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的心钠肽、脑钠肽含量和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采用析因设计对高脂和老化两种因素的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高脂饮食组和老化组的TC、载脂蛋白E、脑钠素含量均较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析因分析显示,高脂饮食和老化因素对载脂蛋白E、LDL/HDL比值、血管紧张素Ⅱ、心钠肽和脑钠肽的影响有交互效应。结论高脂饮食和老化两个因素对于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和心功能减退上有交互作用,过度摄入高脂食物会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
作者:郁志华;陈久林;陈川;迟惠英;邢三丽;刘特;吴蓓玲;林水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 SIRT1和 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 RT-PCR 法测定小鼠肝组织SIRT1 mRNA和p53 mRNA的表达,并观察山茱萸多糖对其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 p53 mRNA表达增高,SIRT1 mRNA表达降低(P<0.01)。山茱萸多糖可降低p53基因表达(P<0.05),使SIRT1基因表达增强,但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茱萸多糖大小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通过影响SIRT1对p53的作用而延缓衰老。
作者:李晶;欧芹;江旭东;王迪迪;朴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纤维蛋白原( FIB)及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 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 FIB和 hs-CRP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均大于21分,hs-CRP和FIB含量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平均(9.32±2.08)分,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平均(15.53±2.24)分,观察组患者hs-CRP和FLB含量较对照组下降较多(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6.43%;对照组患者9例痊愈,5例有效,8例患者有进步,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7484,P=0.0060)。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血管疼痛,1例患者出现面部潮红的现象,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仅1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患者复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ACI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治愈率高,复发率极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预后,同时显著降低患者体内FIB和hs-CRP水平,降低血管内血液瘀滞,改善血液循环。
作者:熊劲;江显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地区中,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地区,居全球第二。国家卫生部2000年第4次结核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我国全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 MTB )感染率已达到44.5%,全国约5.5亿人感染了该菌,感染率高于全球人口感染率约1/3水平〔1〕。结核病是MTB通过微核传播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MTB导致潜伏结核感染( LTBI)的人数是非常惊人的,潜伏感染者数目也十分庞大。大部分潜伏感染的转归终将会是活动性结核。本文就LTBI的新型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沈科书;张淑芹;王峰;孙海英;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外动脉狭窄与侧脑室旁白质发生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侧脑室旁脑白质是否发生脑白质疏松,分为无脑白质疏松组(56例)和脑白质疏松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颅外动脉狭窄情况、梗死灶的大小以及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与颅外大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和心脏病发生率和颈动脉斑块大小均高于无脑白质疏松组( P<0.05);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31.9%)明显高于无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14.3%)(P<0.05);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脑梗死患者的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与颅外大动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直径明显大于无脑白质疏松组( 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外动脉狭窄与侧脑室旁发生脑白质疏松相关,值得关注。
作者:许丽娜;贾龙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手术预后因素。方法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00例,分析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分析评价影响老年组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3、5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70岁组高中分化腺癌比例、TNM分期Ⅲ~Ⅳ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腹腔及远处转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70岁组(P<0.05)。 COX 多因素分析提示,TNM 分期、组织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腹腔及远处转移均为影响≥70岁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70岁组3年生存率为57.66%(79/137),3年无病生存率为48.91%(67/137);5年生存率为24.82%(34/137),5年无病生存率为21.17%(29/137)。结论应对TNM分期高、组织类型为高中分化腺癌、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腹腔及远处转移的≥70岁结直肠癌患者加强术后监测,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术后生存率。
作者:牛文博;张娟;周超熙;王贵英;于跃明;于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人骨科手术患者,按患者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的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使用药物的比例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显著,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且不良反应少,并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臻杰;李钊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群(年龄≥80岁)肾小球滤过率( eGFR)及不同估算公式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高龄老人体检数据,以Cockcroft-Gault(C-G)公式、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公式和中国改良肾病饮食调节(MDRD)公式分别计算 eGFR,比较不同性别肾功能的差异及各公式评估 eGFR 的差异。结果三种估算公式所得 eGFR值分别为(53.78±0.96)、(69.59±1.08)、(84.59±1.69) ml?min-1?1.73 m-2(F=143.34,P=0.000),无性别差异;肾功能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C-G(76.74%)、CKD-EPI(23.84%)、改良 MDRD(11.63%)(χ2=176.03,P=0.000)。结论高龄老年人群eGFR值均显著下降,且无性别差异,CKD-EPI公式可能更适合高龄老年人的eGFR评估。
作者:聂颖;刘博;王伟;刘红军;孔令伟;卢云涛;常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十分多见〔1〕,由此引发骨折亦非少见〔2〕。阿仑膦酸钠是强有力的二磷酸盐制剂,可抑制骨质吸收〔3〕,并可增加骨密度( BMD)降低骨折危险性〔4〕。每天一次应用甲状旁腺激素制剂亦增加骨质疏松病人的BMD〔5〕,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折危险。联合使用甲状旁腺激素和阿仑膦酸钠增加BMD效果可能优于单独使用。本研究观察甲状旁腺激素和阿仑膦酸钠对男性骨质疏松患者BMD的影响。
作者:刘长永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