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杰;张征;张冬;李德思;马国平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低反应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PO皮下注射或者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口服治疗,低剂量治疗组予骨化三醇0.25μg/d口服,高剂量治疗组予骨化三醇0.5μg/d口服。以16 w 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钙、血清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低剂量治疗组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磷水平,hs-CRP,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血清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高剂量治疗组相对低剂量治疗组hs-CRP、IL-6水平进一步降低,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进一步提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血清钙磷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液透析EPO低反应性患者采用骨化三醇口服治疗,不仅仅是通过降低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从而改善贫血;更多的是同时能明显减轻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并且可能是改善EPO低反应性更重要的途径。
作者:袁飞;莫文辉;谭艺灵;刘思明;刘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是用心导管技术来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以改善心肌血供的一种治疗方法,创伤和相对风险较小〔1,2〕。 PCI手术前后需给予患者抗栓药治疗。以往临床常用药物首选是肝素,其起效快,抗凝效果明显,但存在抗凝效果不可预测、患者出血风险大等不足〔3〕。比伐卢定是国内新上市的新型抗凝药,能特异性、可逆性地直接与凝血酶结合,有研究发现与肝素比较,其抗凝效果更安全可靠,耐受性好〔4〕,现已较多应用于临床〔5,6〕,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PTCA)、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外周动脉介入治疗、大型心脏外科心肺移植术中的抗凝治疗。本文观察120例老年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应用比伐卢定或替罗非班抗血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朱可;付强;王临光;吴强;黄宜杰;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人血清脂肪酸( FAs)含量与性别、年龄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学统计主成分分析( PCA)方法评估92例健康人血清FAs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和女性血清中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四碳烯酸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30~44岁组和45~59岁组两样本之间血清FAs个成分含量差异(P>0.05);45~59岁组与60~79岁组血清中亚油酸、油酸、山嵛酸、二十四碳烯酸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 PCA法分析表明男、女组以及三个年龄段分组均能直观区分。结论人血清FA组成及含量与性别及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孙凤;张裕祥;朱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ICS/LABA联合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肺部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模型组( B组)、川芎嗪组( C组)、中剂量ICS/LABA组( D组)、中剂量ICS/LABA联合川芎嗪组( E组)、高剂量 ICS/LABA组( F组)、高剂量ICS/LABA联合川芎嗪组( G组),每组10只。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 LPS)法建立COPD模型。吸入ICS/LABA中、高2个剂量及川芎嗪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CD4、CD8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物(SLPI)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MMP-9 mRNA的表达。结果 B组大鼠肺泡壁破坏,肺大疱形成,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符合COPD肺组织病理改变,各干预组均有所减轻;B组大鼠MMP-9及其mRNA相对含量、TGF-β1浓度比A组大鼠显著升高;CD4/CD8比A组大鼠明显降低。经ICS/LABA及川芎嗪干预后,各组大鼠MMP-9及其mRNA相对含量、TGF-β1浓度与B组大鼠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CD4/CD8、SLPI比B组大鼠有显著提高(P<0.05),以G组疗效明显(P<0.05)。相关分析表明,MMP-9与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呈负相关(r=0.8613,P<0.01);SLPI 与FEV0.3/FVC呈正相关(r=0.8321,P<0.01)。结论 ICS/LABA和川芎嗪均可抑制COPD大鼠肺部炎症,高剂量ICS优于低剂量ICS,且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MMP-9水平并调节SLPI及CD4、CD8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金明哲;熊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牛蒡子提高运动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安静组、运动组和运动+牛蒡子组,通过跑台实验,分别测定游离脂肪酸( FF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 GH)和心钠素( ANF)的应激水平。结果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 FFA、GH、胰高血糖素及ANF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胰岛素显著降低(P<0.05)。与运动组比较,运动+牛蒡子组FFA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而GH和ANF显著升高(P<0.05)。结论牛蒡子可以提高大鼠 FFA 的含量,改变体内激素的应激水平,使运动能力提高。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12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在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的基础上服用格列吡嗪。观察组:在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的基础上服用那格列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水平略高于对照组(P<0.01);餐后2 h 血糖(2 h PG)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那格列奈治疗T2DM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IR和白细胞介素β,调节血糖,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陈锦凤;原明风;陈诺琦;谢良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虐待老年人不仅损害着老年人的躯体及心理健康〔1〕,也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严重者导致死亡〔3〕。虐待老年人现象在各社会阶层中普遍存在〔4〕。本文就虐待老人现状综述。
作者:肖霖;王庆妍;蒋芬;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八月札水提物对H22肝癌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 CTX)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通过计算肿瘤抑制率和胸腺(脾)重量指数以及应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H22荷瘤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白细胞介素( IL)-2水平,观察八月札水提物对H22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化疗药物CTX的增效减毒效果。结果 CTX组、水提低组、水提高组、联合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荷瘤鼠肿瘤重量明显降低,肿瘤组织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4.0%、36.4%、38.0%、58.4%和60.0%;而且八月札水提组及联合用药组小鼠存活数量明显高于CTX组;CTX组、水提低组、水提高组、联合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能够显著降低H22荷瘤鼠胸腺、脾重量指数;CTX组、水提低组、水提高组、联合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荷瘤鼠血清中IL-2和TNF-α水平。结论八月札水提物对H22荷瘤鼠肿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荷瘤鼠血清中TNF-α和IL-2水平;同时,八月札水提物与CTX联合应用对荷瘤鼠血清中TNF-α和IL-2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明显优于单独CTX组,推测八月札对CTX存在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白雪;关宝生;孙艳男;张丽颖;纪汉庭;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心法则认为遗传信息被储存在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1〕,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但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转录产物〔2~4〕。先前的大部分研究仅仅发现非编码RNA( ncRNA)拥有一些结构功能,但近些年来RNA领域的一些研究开始挑战先前对 ncRNA 的一些认识〔3,5~11〕,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高逸冰;程文;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假丝酵母菌是临床下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深部真菌,耐药率逐年增加〔1〕。本文对比分析老年与中青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假丝酵母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
作者:梁文杰;张征;张冬;李德思;马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单侧肾积水大鼠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制备可复性完全性左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模型成熟后随机分为3组,NAC组,生理盐水( NS)组与模型对照组。3 d后NAC组和NS组大鼠注射造影剂,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药物1 d后,各组取半数大鼠处死取材检测肾脏形态学变化、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肾小管细胞凋亡率及肾组织Bcl-2 mRNA表达;剩余大鼠手术解除输尿管梗阻,3 w后处死,同样作上述项目检测。结果注射造影剂的 NAC组和 NS组用药后第1天,大鼠肾脏体积、肾实质厚度和重量差异显著(P<0.05),血清NGAL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NAC组较 NS组 NGA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三组左肾小管细胞凋亡率及Bcl-2 mRNA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解除梗阻后3 w,各组NGAL水平较前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NAC组左肾小管细胞凋亡率及Bcl-2 mRNA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但低于NS组( P<0.05)。结论 NAC 对单侧肾积水大鼠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 mRNA表达抑制肾小管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夏强;刘春晓;钟志勇;郑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祛痰、吸氧、抗生素、营养补充等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3 d后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PaO2/吸入氧浓度(FiO2)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除PaO2、SaO2水平于治疗3 d后有明显改善外,T、WBC、PaO2/FiO2水平均于治疗7 d后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血肌酐(Cr)的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全身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无明显的肝肾损伤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曦;王绍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龄关节炎病人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实际效用。方法任意抽选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接收的42例高龄关节炎病人,在平均分组模式下进行研究,将其中21例高龄病人归纳为实验组,其余纳入对照组。通过 TKA为实验组的高龄病人实施髌骨治疗,采取非置换手术方案为对照组病人实施治疗,手术前后统计42例病人的 KSS 分数以及 Feller 分数,分析手术取得的效果。结果两组高龄病人接受手术后,膝盖部位的功能均有所恢复,而髌骨的复原情况也良好。相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取得的效果更佳( P<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置换膝关节的手术方案进行普及,提升高龄关节炎病人髌骨的复原速率,提高病人膝关节部位的活动机能。
作者:周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治疗早期胃癌( EG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EGC内镜下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制定全面检索策略进行检索,结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获得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 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共检出656篇,终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12篇文献,共纳入5242个病灶,其中2692个病灶行ESD治疗,2550个病灶行EMR治疗。进行Meta分析显示病灶大块切除率(93.11%vs56.71%)、完全切出率(89.05%vs53.21%)及组织治愈性切除率(81.50%vs60.89%)ESD组均高于EMR组;术后复发率ESD组(13/1737)显著低于EMR组(100/1888)(OR=0.12,95%CI 0.07~0.22),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出血发生率ESD组(6.39%)与EMR组(6.32%)基本一致(OR=1.45,95% CI 0.83~2.53);穿孔发生率 ESD组(89/2503)高于EMR组(24/2500)(OR=3.54,95% CI 2.28~5.50),手术时间 ESD组明显长于 EMR组(WMD=55.41,95% CI 23.84~86.98),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ESD治疗EGC的病灶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复发率等疗效性指标均显著优于EMR组,但安全性指标中ESD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未见改善,且穿孔发生率高,这些均有待技术、设备及操作熟练度的提高和改进。对于老年患者及小病灶,EMR技术仍可酌情选用。
作者:刘岚;王云霞;郭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长寿群体白细胞端粒长度与端粒酶基因 hTERC 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TaqMan MGB 探针检测广西壮族长寿群体TERC基因位点(rs12696304、rs16847897和rs3772190)多态性,并与其第一代子女组及同地区普通人群即对照相比较,同时分析其与白细胞端粒长度(LTL)的相关性。结果(1)rs12696304、rs16847897及rs3772190的基因型频率在三个组间的分布无差异,P值分别为0.83、0.33和1.00;等位基因频率在三个组间也是相似的,P值分别为0.70、0.83和0.98;三个位点的小等位基因分别是C、G和G。(2) TERC基因三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之间的LTL在总人群、长寿组及子女组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位点rs3772190,GA基因型LTL长,其次为 GG基因型,AA基因型 LTL短,P=0.02。(3)建立LTL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总人群中显示 LTL与年龄是明显相关的,但与 TERC 基因位点的各基因型并不相关。结论TERC基因多态性对广西壮族长寿群体LTL无明显影响。
作者:黎海燕;罗晓秋;刘承武;王艺苑;吴华裕;葛琳;彭均华;潘尚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冥想疗法对我国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33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67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保持入组前所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用量。试验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课程的基础上,进行8w的冥想疗法,包括每周一次的团体训练以及每日两次的家中练习;对照组进行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课程。调查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8 w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也低于对照组,但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冥想疗法有助于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水平,但对研究对象的抑郁状态无明显改善,可以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宋艳;沈红五;匡安娜;俞杰;徐旭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 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1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经体检证实为健康的成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NO、IGF-1和MIF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NO、IGF-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I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病变程度和不同预后患者血清中NO、IGF-1和MI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GF-1和MIF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中 NO、IGF-1低表达,MIF高表达,IGF-1和MIF具有协同负向作用,共同促进病变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陈宝友;李强;刘爱;周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种心血管疾病( CVD)的病理基础,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括炎症、氧化应激、免疫与缺氧等多种机制。既往研究往往认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AS发生的始动因素,关于血管外膜的潜在作用往往被忽视。近年研究证实在AS早期,外膜就已经出现病变,甚至先于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以,AS不仅存在“由内向外”内膜-中膜-外膜的发病机制,“由外向内”外膜-中膜-内膜的发病途径也是AS的重要机制之一。脉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结合点。“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络学说认为外膜是营卫交会生化的重要场所,外膜的孙络-微血管病变是AS大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外膜滋养血管探讨AS发病机制,对于全面揭示AS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美之;郎艳松;贾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1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测量42例左室肥厚合并高血压、40例老年2型糖尿病、5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及37例老年对照组的IGF-1、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等指标。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IGF-1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左室肥厚合并高血压组IGF-1是明显升高(P<0.05)。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及高血压组IGF-1的水平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左室肥厚合并高血压组的 IGF-1浓度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r=0.615)、左室后壁厚度(r=0.737)、室间隔厚度(r=0.347)及左室重量指数(r=0.693)密切相关,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及高血压组的IGF-1浓度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r=0.459)、左室后壁厚度(r=0.357)及左室重量指数(r=0.675)密切相关。结论 IGF-1参与老年2型糖尿病、左室肥厚、高血压时心脏及血糖的病理变化,老年人高水平的IGF-1会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同时是临床治疗及预防的一项可靠的参考指标。
作者:晋瑞;李嫚;张铁英;王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