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1年随访肺功能及临床表现

王丽辉;刘伟;彭丽萍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轻症, 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对轻症患者肺功能及临床表现的长期影响。方法回访2009年确诊的甲型 H1N1流感所致轻症患者48例,患者出院1年后进行门诊随访(12±1)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价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或喘息等)和体征,分析远期改变与患者甲型 H1N1流感病情的关系。结果48例甲型H1N1轻症患者恢复1年后,仍有26例(54.2%)肺功能异常,其中弥散功能障碍者占33.3%、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者占33.3%。肺功能异常多为轻、中度改变。肺功能异常组出现呼吸道症状12例(25%),肺功能正常组出现呼吸道症状者2例(4.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1年后肺功能改变与患病时病情轻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型 H1N1流感轻症患者出院1年后仍有部分患者肺功能异常,伴有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应重视对这些患者的监测和随访,进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是用心导管技术来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以改善心肌血供的一种治疗方法,创伤和相对风险较小〔1,2〕。 PCI手术前后需给予患者抗栓药治疗。以往临床常用药物首选是肝素,其起效快,抗凝效果明显,但存在抗凝效果不可预测、患者出血风险大等不足〔3〕。比伐卢定是国内新上市的新型抗凝药,能特异性、可逆性地直接与凝血酶结合,有研究发现与肝素比较,其抗凝效果更安全可靠,耐受性好〔4〕,现已较多应用于临床〔5,6〕,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PTCA)、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外周动脉介入治疗、大型心脏外科心肺移植术中的抗凝治疗。本文观察120例老年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应用比伐卢定或替罗非班抗血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朱可;付强;王临光;吴强;黄宜杰;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配合中等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高剂量(20 mg/kg体重)和低剂量(10 mg/kg体重)褪黑素灌胃16 w,测量心脏重量,计算心脏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检测心肌HSP70含量。结果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体质量、心脏指数和血糖值的变化无影响。褪黑素可以下调HSP70在心肌的表达,改善心肌功能。结论褪黑素可以下调HSP70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韩雪;孟德欣;孙权;华锋;王瑶;李若男;王亮;齐亚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颅内静脉窦血栓( CVST)早于1825年由Ribes报道,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病,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系统狭窄或闭塞,颅内静脉回流受阻,伴随颅内压增高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约占所有脑卒中的0.5%〔1〕,以中青年人多见,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被临床医师漏诊或误诊。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CVST逐渐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病死率已有所下降。本文总结近几年CVST的影像学检测方法,描述其临床表现,旨在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

    作者:朱美娜;邢影;吴淼;郑昭时;杨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结核潜伏感染的新型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地区中,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地区,居全球第二。国家卫生部2000年第4次结核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我国全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 MTB )感染率已达到44.5%,全国约5.5亿人感染了该菌,感染率高于全球人口感染率约1/3水平〔1〕。结核病是MTB通过微核传播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MTB导致潜伏结核感染( LTBI)的人数是非常惊人的,潜伏感染者数目也十分庞大。大部分潜伏感染的转归终将会是活动性结核。本文就LTBI的新型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沈科书;张淑芹;王峰;孙海英;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槲皮素通过抑制核因子-κB表达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实验分为槲皮素组(给予终浓度为30μg/ml槲皮素)、顺铂组(给予终浓度为3μg/ml顺铂)及对照组〔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 DMSO)〕。采用ELISA法检测Caspase-3浓度;采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检测PARP裂解片段阳性细胞荧光强度;采用 Western 印迹分析检测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强度。结果槲皮素可明显升高Caspase-3浓度、增强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片段阳性细胞荧光强度、抑制NF-κB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 NF-κB 表达而诱导 A549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 NSCLC 的机制之一。

    作者:袁玫;王松;张増雷;罗海龙;姜爱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冥想疗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冥想疗法对我国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33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67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保持入组前所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用量。试验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课程的基础上,进行8w的冥想疗法,包括每周一次的团体训练以及每日两次的家中练习;对照组进行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课程。调查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8 w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也低于对照组,但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冥想疗法有助于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水平,但对研究对象的抑郁状态无明显改善,可以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宋艳;沈红五;匡安娜;俞杰;徐旭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脂饮食和老化对大鼠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和老化对大鼠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建立大鼠老化模型;高脂饮食的同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复合病理模型。生化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含量、载脂蛋白E、低密度脂蛋白( LDL)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的心钠肽、脑钠肽含量和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采用析因设计对高脂和老化两种因素的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高脂饮食组和老化组的TC、载脂蛋白E、脑钠素含量均较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析因分析显示,高脂饮食和老化因素对载脂蛋白E、LDL/HDL比值、血管紧张素Ⅱ、心钠肽和脑钠肽的影响有交互效应。结论高脂饮食和老化两个因素对于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和心功能减退上有交互作用,过度摄入高脂食物会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

    作者:郁志华;陈久林;陈川;迟惠英;邢三丽;刘特;吴蓓玲;林水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龄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群(年龄≥80岁)肾小球滤过率( eGFR)及不同估算公式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高龄老人体检数据,以Cockcroft-Gault(C-G)公式、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公式和中国改良肾病饮食调节(MDRD)公式分别计算 eGFR,比较不同性别肾功能的差异及各公式评估 eGFR 的差异。结果三种估算公式所得 eGFR值分别为(53.78±0.96)、(69.59±1.08)、(84.59±1.69) ml?min-1?1.73 m-2(F=143.34,P=0.000),无性别差异;肾功能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C-G(76.74%)、CKD-EPI(23.84%)、改良 MDRD(11.63%)(χ2=176.03,P=0.000)。结论高龄老年人群eGFR值均显著下降,且无性别差异,CKD-EPI公式可能更适合高龄老年人的eGFR评估。

    作者:聂颖;刘博;王伟;刘红军;孔令伟;卢云涛;常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长链非编码RN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心法则认为遗传信息被储存在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1〕,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但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转录产物〔2~4〕。先前的大部分研究仅仅发现非编码RNA( ncRNA)拥有一些结构功能,但近些年来RNA领域的一些研究开始挑战先前对 ncRNA 的一些认识〔3,5~11〕,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高逸冰;程文;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脂代谢状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出血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状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出血转化( HT)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于入院次日空腹测定血脂水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后1 w应用头部磁共振成像( MRI)或 CT复查脑出血转化情况,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HT发生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45例脑梗死中合并HT 43例,非 HT 202例。与非 HT组比,HT组房颤、尿激酶溶栓、糖尿病史发生率高,脑微出血(CMB)、脑白质疏松发生率较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低,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水平较高(均 P<0.05)。两组脑梗死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HT组溶栓时间窗较长(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心源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为缺血性脑卒中H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DL-C为保护因子。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低水平LDL与HT相关。糖尿病史、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LDL-C是影响HT患者溶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孙玉华;许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颈动脉血管重构患者核因子κB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重构患者核因子( NF)-κ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老年体检人员血管行超声检测,选择38例具有颈动脉硬化血管重构者为研究对象(颈动脉重构组),以同龄颈动脉正常的老年人36例为对照组。常规检测心电图、胸片、血液生化等指标,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化表达率。用直线回归分析法探讨颈动脉血管重构与 NF-κB活化率的相关性。结果①颈动脉重构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内径较对照组增宽,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斑块积分显著增加。②颈动脉重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 NF-κB活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颈动脉重构组NF-κB水平与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颈动脉重构与 NF-κB 活化率密切相关,NF-κB 可能参与了颈动脉重构及粥样斑块形成的过程。

    作者:郑舒展;李郁;罗兴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人乳头瘤病毒液态芯片基因分型和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的应用比较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 HPV)液态芯片基因分型与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预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80例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及E6/E7 mRNA检测,评价这两种方法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效能。结果 HPV液态芯片基因分型阳性检出率为79.6%,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5.3%,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个宫颈病理细胞学分级中,HPV 液态芯片基因分型与HPV E6/E7 mRNA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宫颈癌筛查中,结合HPV液态芯片基因分型和HPV E6/E7mRNA检测对临床诊疗、疾病预后具有很好的价值。

    作者:陈勇;周华蓉;黄玉秀;刘灿;王文华;陈永东;马跃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进展

    虐待老年人不仅损害着老年人的躯体及心理健康〔1〕,也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严重者导致死亡〔3〕。虐待老年人现象在各社会阶层中普遍存在〔4〕。本文就虐待老人现状综述。

    作者:肖霖;王庆妍;蒋芬;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帕金森病治疗研究新进展

    帕金森病( 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为1.7%,患病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近〔1〕。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异常〔2〕。目前治疗PD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细胞移植及康复治疗。现将近几年对PD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安子薇;李建民;吴庆文;陈长香;王莉;崔颖;刘广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唑来膦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酸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该院就诊的8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按随机码对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10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日常活动功能、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完成全过程观察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骨密度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3个月骨密度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腰背部疼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依从性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顾夙;郭一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七皂苷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皂苷R11.4 mg/kg组(R1A组)和三七皂苷R17.0 mg/kg组(R1B组)。大鼠腹腔注射三七皂苷R1,连续给药14 d,实验第4天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后2 h再灌。再灌后不同时间点采用Longa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行为缺陷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记录大鼠脑梗死体积,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学方法记录中枢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 LTP)现象。结果三七皂苷 R1(1.4,7.0 mg/kg)可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增强大鼠海马齿状回高频刺激(HFS)诱导的LTP现象。结论三七皂苷 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董晓华;张成龙;吴志刚;沈丽霞;张丹参;孟宪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铝负荷致慢性脑损伤大鼠皮层前列腺素合酶-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受体信号通路变化特征

    目的:观察铝负荷致慢性脑损伤大鼠皮层前列腺素( PGs)合酶-PGs-PGs受体信号通路的变化特征。方法 SD雄性大鼠经灌胃给予葡萄糖酸铝溶液( Al3+200 mg/kg),1次/d,每周持续灌胃5 d,共20 w,建立慢性铝负荷致大鼠脑损伤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组织病理学、生化酶学指标观察慢性铝负荷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采用ELISA方法检测皮层组织PGs(PGD2、PGE2、PGF2α、6-keto-PGF1α、TXB2)含量变化,RT-PCR方法测定大鼠皮层PGs合酶(cPGES、mPGES-1、H-PGDS、PGIS、TXAS)和 PGs受体(EP1、EP2、EP3、EP4、DP1、FP、TP、IP)mRNA表达,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皮层PGs受体( EP2、EP3、DP1、FP、TP、IP)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铝负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皮层神经元核固缩;皮层组织S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增加;皮层PGE2、PGD2、PGF2α、6-keto-PGF1α、TXB2的含量均显著升高;mPGES-1、PGIS、TXAS、EP2、DP1、IP 、EP4 mRNA表达明显升高,EP3、FP、TP mRNA表达明显降低,H-PGDS、cPGES、EP1 mRNA无明显变化;皮层EP2、I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 E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DP1、FP、TP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铝负荷大鼠的皮层PGs合酶-PGs-PGs受体信号通路平衡失调,其可能参与了铝负荷致大鼠皮层神经损伤机制。

    作者:魏玉玲;王健峰;阳群芳;胡馨月;纪超男;杨洋;匡胜男;麦少珊;杨俊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达、幽门螺旋菌-L型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C、-D、A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的表达和幽门螺旋菌( Hp)-L型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胃癌患者手术病理组织蜡块标本90例,采取免疫组化法测定 VEGF-C、-D、-A、FGF-2、Hp-L型表达水平,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Hp-L型阳性组VEGF-C、-D阳性率显著高于Hp-L型阴性组(P<0.01)。 VEGF-C、-D阳性表达组和 Hp-L感染L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D、FGF-2表达和 Hp-L型感染阳性率、LVD 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1)。LVD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p-L型感染、VEGF-C、-D、FGF-2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Hp-L型感染、VEGF-C、-D在胃癌组织淋巴管生成方面具有一定作用,Hp-L型感染、VEGF-C、-D、FGF-2可共同促进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作者:王成;袁丽萍;殷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脊髓型颈椎病( CSM)是颈椎退变引起脊髓受压和(或)脊髓供血障碍所导致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约占颈椎病总数的10%~15%,是各型颈椎病中的严重的类型,也是55岁以上人群中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1〕。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老年患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多的特点,治疗起来颇为棘手。本文回顾性分析行颈椎前路手术的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疗效。

    作者:朱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