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朱美娜;邢影;吴淼;郑昭时;杨宏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 影像
摘要:颅内静脉窦血栓( CVST)早于1825年由Ribes报道,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病,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系统狭窄或闭塞,颅内静脉回流受阻,伴随颅内压增高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约占所有脑卒中的0.5%〔1〕,以中青年人多见,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被临床医师漏诊或误诊。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CVST逐渐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病死率已有所下降。本文总结近几年CVST的影像学检测方法,描述其临床表现,旨在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住重症医学科( ICU)的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5例为脑出血组,并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另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入院后24 h内各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及血糖水平的差异,并探索IL-1、IL-6、IL-10、血糖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等参数预测脑出血继发MODS的回归模型。结果血清 IL-1、IL-6、IL-10活性及血糖水平在对照组、非 MODS 组和 MODS 组逐渐增高(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血肿体积、血清IL-10活性及APACHE Ⅱ评分与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的MODS密切相关。结论入院24 h内高血糖、血肿体积大、血清IL-10活性升高及APACHE Ⅱ评分高是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中良;杨秀云;郭梅凤;孙宝玲;刘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龄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群(年龄≥80岁)肾小球滤过率( eGFR)及不同估算公式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高龄老人体检数据,以Cockcroft-Gault(C-G)公式、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公式和中国改良肾病饮食调节(MDRD)公式分别计算 eGFR,比较不同性别肾功能的差异及各公式评估 eGFR 的差异。结果三种估算公式所得 eGFR值分别为(53.78±0.96)、(69.59±1.08)、(84.59±1.69) ml?min-1?1.73 m-2(F=143.34,P=0.000),无性别差异;肾功能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C-G(76.74%)、CKD-EPI(23.84%)、改良 MDRD(11.63%)(χ2=176.03,P=0.000)。结论高龄老年人群eGFR值均显著下降,且无性别差异,CKD-EPI公式可能更适合高龄老年人的eGFR评估。

    作者:聂颖;刘博;王伟;刘红军;孔令伟;卢云涛;常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 PLF)与椎间融合器融合( 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LF组和PLIF组,PL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单纯植骨融合,PLI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器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植骨融合率、滑脱率、临床有效率、滑脱节段前凸角以及椎体高度的差异。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PLIF组的植骨融合率和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PLF组(P<0.05);两组术后1 w和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 w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LIF组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均高于PLF组(P<0.05);PLF组有3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在术后1年后症状无任何缓解;PLIF组有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痛。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PLF治疗与PLIF治疗均对腰椎滑脱症有效,综合考虑PLIF治疗的疗效优于PLF治疗。

    作者:邓必权;胡华;滕宇;熊军;胡克立;余毅;张卫国;傅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普拉提运动降低老年女性跌倒次数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是否能够改善老年女性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从而降低跌倒的次数。方法60例65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自愿参与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完成3次/w,1 h/次的普拉提运动,共12 w。运动前和运动后测量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运动前和12 w中记录跌倒的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显著改善( P<0.05)。结论普拉提运动可有效改善老年女性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同时降低跌倒的倾向。

    作者:樊贤进;李月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内分泌科患者68例DN患者分为早期肾病组(DN1)23例、临床肾病组(DN2)23例、尿毒症组(DN3)22例,另选取该院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N0),均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其GFR,分析各组两种方法所测 GFR 的关系。结果 DN0、DN1及 DN2组组内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即gGFR与tGFR)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DN3组gGFR与tGF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0、DN1、DN2及DN3组肾动态显像法所测的GFR与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均可以灵敏地发现早期DN及临床 DN时 GFR的变化,但肾动态显像法对于尿毒症期的患者诊断准确性差、灵敏度低,应联合病史及其他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李明浩;崔时珍;玄日;沈娟;赵国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直肠超声造影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特异抗原灰区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下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特异抗原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可疑前列腺特异抗原灰区前列腺癌患者110例,其中经直肠超声造影穿刺者(研究组)58例,普通直肠超声穿刺者(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穿刺情况。结果研究组所有者共穿刺456针,平均为7.9针,对照组所有者共穿刺426针,平均为8.2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10例为前列腺癌,其阳性率为15.5%,对照组7例为前列腺癌,阳性率是1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显示,研究组阳性的针数为56针(12.3%),对照组为20针(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过程中均存在不适感和疼痛感,但是均可以耐受,穿刺结束以后研究组血尿8例,血便3例,发热1例,对照组血尿9例,血便2例,发热3例,经过处理以后上述症状均消失。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下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特异抗原灰区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安全可靠。

    作者:何毅;姜睿;李映川;袁方;张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柴胡颗粒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

    目的:采用高脂复合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类似于临床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观察大柴胡颗粒剂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脂复合STZ造糖尿病(DM)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07 g/kg)、大柴胡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1、2.2、4.4 g/kg),另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同时观察大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尿量等常规指标。用试剂盒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糖原、肌糖原、血脂等各项指标。取胰腺、肝脏等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二甲双胍组、大柴胡颗粒3种剂量组对高脂复合STZ所致 DM 大鼠血糖、HbA1c、肌糖原及血脂含量均有降低作用,对胰岛素、肝糖原含量升高作用。结论大柴胡颗粒对高脂复合STZ所致DM大鼠有一定的降糖的作用。

    作者:陶玉菡;许惠琴;张志芬;王兆龙;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双源螺旋CT结合外周血管超声和炎性标志物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的稳定性

    目的:利用64层双源CT(64-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结合外周血管超声和炎性标志物分析老年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特征及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特点和冠脉斑块的稳定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科和心内科住院,诊断明确为CHD患者129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T2DM)病史分为老年 CHD组(n=69)和老年 T2DM合并CHD组(n=60)。经64-DSCT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和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差异。结果64-DSCT显示老年T2DM合并CHD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与老年C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T2DM合并 CHD与老年组比较斑块构成有差别,老年T2DM合并CHD组软斑所占比例比老年CHD组高(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均高于老年CHD组(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率高于老年CHD组(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白细胞介素(IL)-6、血浆黏附分子(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均高于老年CHD组(P<0.05)。冠脉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外周血管斑块数较单支病变组多(P<0.05)。结论老年DM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以易损斑块为主。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可以预测冠脉病变,外周血管斑块数越多,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血清学标志物 IL-6、VCAM1、MMP-9、Hcy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作者:杨莉;何燕;杨文慧;魏云鸿;邓洁;左明鲜;王瑞萍;叶秋芳;杨永丽;董阳;刘师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神经内镜与传统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疗效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为10万分之一〔1〕。30~70岁是垂体腺瘤的高发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和内分泌紊乱,大多数垂体腺瘤以手术治疗为主〔2〕。近年来经鼻蝶入路已经成为垂体腺瘤切除的主要治疗手段,且随着医学的发展,神经内镜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3〕。本研究对垂体腺瘤患者分别实施神经内镜与传统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旨在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磊;赵明;徐欣;尤宇;赵四军;赵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冥想疗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冥想疗法对我国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33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67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保持入组前所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用量。试验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课程的基础上,进行8w的冥想疗法,包括每周一次的团体训练以及每日两次的家中练习;对照组进行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课程。调查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8 w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也低于对照组,但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冥想疗法有助于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水平,但对研究对象的抑郁状态无明显改善,可以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宋艳;沈红五;匡安娜;俞杰;徐旭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七皂苷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皂苷R11.4 mg/kg组(R1A组)和三七皂苷R17.0 mg/kg组(R1B组)。大鼠腹腔注射三七皂苷R1,连续给药14 d,实验第4天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后2 h再灌。再灌后不同时间点采用Longa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行为缺陷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记录大鼠脑梗死体积,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学方法记录中枢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 LTP)现象。结果三七皂苷 R1(1.4,7.0 mg/kg)可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增强大鼠海马齿状回高频刺激(HFS)诱导的LTP现象。结论三七皂苷 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董晓华;张成龙;吴志刚;沈丽霞;张丹参;孟宪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必净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祛痰、吸氧、抗生素、营养补充等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3 d后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PaO2/吸入氧浓度(FiO2)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除PaO2、SaO2水平于治疗3 d后有明显改善外,T、WBC、PaO2/FiO2水平均于治疗7 d后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血肌酐(Cr)的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全身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无明显的肝肾损伤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曦;王绍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知识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纳入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药物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4篇 RCT,共计病例数1456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较,中医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能提高NSCLC的客观缓解率〔RR=1.37,95%CI(1.16~1.61),P=0.0001〕,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P=0.006),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P<0.00001),改善中医证候(P<0.00001),降低白细胞减少(P<0.00001)及血小板减少(P=0.0002)、血红蛋白减少(P=0.002)等骨髓抑制的风险。结论中医益气养阴解毒复方联合化疗治疗NSCLC比单纯化疗更具优势,但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金玲;徐萌;刘畅;韩莉;王攀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槲皮素通过抑制核因子-κB表达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实验分为槲皮素组(给予终浓度为30μg/ml槲皮素)、顺铂组(给予终浓度为3μg/ml顺铂)及对照组〔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 DMSO)〕。采用ELISA法检测Caspase-3浓度;采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检测PARP裂解片段阳性细胞荧光强度;采用 Western 印迹分析检测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强度。结果槲皮素可明显升高Caspase-3浓度、增强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片段阳性细胞荧光强度、抑制NF-κB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 NF-κB 表达而诱导 A549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 NSCLC 的机制之一。

    作者:袁玫;王松;张増雷;罗海龙;姜爱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心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心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0例 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治疗方案,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脑钠肽( BNP)水平。结果研究组心衰评分总有效率87.5%,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3.8%,75.0%)。两组患者心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BN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左室短轴缩短率( LVFS),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搏出量( SV)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CHF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心室重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邵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照顾者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2个社区的110例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照顾者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情况。结果照顾者积极应对分值低于常模(t=-2.001,P<0.05),消极应对分值高于常模(t=2.360,P<0.05);社会支持得分为(30.02±4.98),低于国内常模(t=-9.353,P<0.001)。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796,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832,P<0.05)。结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主要采用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低,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改善照顾者的应对方式,给予并指导促使其有效利用社会支持。

    作者:梅永霞;张振香;林蓓蕾;张瑞星;张秋实;朱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治疗早期胃癌( EG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EGC内镜下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制定全面检索策略进行检索,结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获得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 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共检出656篇,终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12篇文献,共纳入5242个病灶,其中2692个病灶行ESD治疗,2550个病灶行EMR治疗。进行Meta分析显示病灶大块切除率(93.11%vs56.71%)、完全切出率(89.05%vs53.21%)及组织治愈性切除率(81.50%vs60.89%)ESD组均高于EMR组;术后复发率ESD组(13/1737)显著低于EMR组(100/1888)(OR=0.12,95%CI 0.07~0.22),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出血发生率ESD组(6.39%)与EMR组(6.32%)基本一致(OR=1.45,95% CI 0.83~2.53);穿孔发生率 ESD组(89/2503)高于EMR组(24/2500)(OR=3.54,95% CI 2.28~5.50),手术时间 ESD组明显长于 EMR组(WMD=55.41,95% CI 23.84~86.98),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ESD治疗EGC的病灶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复发率等疗效性指标均显著优于EMR组,但安全性指标中ESD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未见改善,且穿孔发生率高,这些均有待技术、设备及操作熟练度的提高和改进。对于老年患者及小病灶,EMR技术仍可酌情选用。

    作者:刘岚;王云霞;郭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应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乌司他丁(UTI)的干预效应。方法3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组( DM 组), DM UTI 干预组( DM-U 组),每组15例。 DM-U 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5000 U/kg UTI,DM组静脉给予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测各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单肺通气前(T2)、手术结束前(T3)、术后24 h(T4)各时点血糖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2、IL-4、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变化以及T2、T3时点双肺泡灌洗液中上述炎性因子的变化;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3及T4时点血糖及血清中IL-6、IL-8均较T1时点升高(P<0.05),DM-U组T3、T4两个时点血清中的IL-6、IL-8较DM组降低(P<0.05);T3时点双肺泡灌洗液中IL-6、IL-8、TNF-α均较T2时点升高(P<0.05),通气侧肺各因子较同时点非通气侧肺明显减低(P<0.01),与同时点DM组比较,T3时点双肺泡灌洗液中TNF-α降低(P<0.05),但IL-6及IL-8则DM组和DM-U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DM患者血清中IL-6、IL-8及肺泡灌洗液中IL-6、IL-8、IL-10及TNF-α均升高,预先静脉给予5000 U/kg UTI可抑制单肺通气时DM患者血清中IL-6、IL-8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释放。

    作者:张灿洲;古妙宁;吴苏龙;冯凤兰;叶靖;梁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贝前列素钠片序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该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首次诊断为DNⅥ期合并有中度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07例。在低盐、低脂饮食的基础上,进入到4 w导入期,终102例患者入选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序贯治疗组,每组34例。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 w后尿总蛋白、微量白蛋白( UMA)、肾血流、尿6-酮-前列素F1α、血栓素B2的改变情况。结果前列地尔组和序贯治疗组治疗4 w后UMA、尿总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序贯治疗组下降程度与前列地尔组相比更为明显( P<0.05)。前列地尔组和序贯治疗组治疗4 w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序贯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前列地尔组更为明显。治疗4 w后前列地尔组与序贯治疗组患者尿6-酮-前列素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尿血栓素B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与前列地尔组相比,序贯治疗组变化程度更明显。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临床期DN患者的肾血流和血栓素A2与前列腺素I2的平衡,降低尿蛋白。

    作者:张林霞;孙茜;孙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