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林;杨东红;王永存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存档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和Smac蛋白在癌细胞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比较Survivin和Smac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Survivin和Sma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3.3%( P<0.05);而Smac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6.7%,低于周围正常组织88.3%(P<0.05)。 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浸润程度呈明显相关性,在Ⅲ期及深层浸润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及浅层浸润组织(P<0.05);Smac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呈明显相关性,其在Ⅲ期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期(P<0.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Smac蛋白表达,两者呈明显负相关性(r =-0.397,P=0.009)。结论 Survivin 和 Smac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治疗及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新宇;张海云;何荣琦;张万飞;许荣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microRNA( miRNA)是一类由20~25个核苷酸组成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小分子单链非编码RNA。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非编码区(3′-UTR)的特异性序列碱基互补配对结合,产生转录后抑制,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1〕。 miRNA在高等生物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生物细胞增殖、分化、免疫、应激、凋亡、癌变等多种生命过程,并在肿瘤发生及心血管病等各种疾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耽;李骊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单药与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对老年中晚期肺鳞癌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年龄≥60岁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Ⅳ期肺鳞癌患者74例,随机分成紫杉醇脂质体单药组(单药组,36例)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组(联合组,38例)。单药组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治疗,联合组给予以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顺铂30 mg/m2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系统评价其近期疗效。结果单药组和联合组比较,治疗有效率(36.11% vs.36.84%)和临床控制率(80.56% vs.84.21%)无显著差异( P>0.05)。 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单药组与联合组肺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显著(P=0.006)。毒副反应方面,血液系统毒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系统毒性中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联合组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用于治疗老年中晚期肺鳞癌疗效优于紫杉醇脂质体单药,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更能使患者获益。
作者:田文;高敬华;李永生;张菁华;李际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肝细胞核因子( HNF)-4α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丝胶预防组,每组12只大鼠。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建立后,模型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2.4 g· kg-1· d-1的丝胶连续灌胃35 d;丝胶预防组大鼠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前,给予丝胶(2.4 g· kg-1· d-1)灌胃,时间与丝胶治疗组相同。分别采用Western 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肝脏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 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丝胶治疗组、丝胶预防组大鼠肝脏 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丝胶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肝脏HNF-4α的表达有关。
作者:侯丽娜;陈程;刘东慧;宋成军;陈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瘤不同部位组织基因序列与肺癌脑转移发生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提取该患者的肺癌原发灶、癌旁组织及肺癌脑转移瘤组织RNA并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序列聚类分析,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三个组织的差异,寻找肺癌脑转移发生中的关键基因。结果原发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脑转移癌组织基因表达差异显著,这些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相关;α-辅基蛋白-4(ACTN4)与肺癌脑转移发生相关。结论原发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脑转移癌组织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明显;ACTN4与肺癌脑转移发生相关。
作者:高汝健;时景伟;尚冬梅;贺宜春;高宇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自我护理是个人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完好状态等自身利益而主动采取和完成的实践活动〔1〕。在慢性疾病预防中,家庭支持被认为是有效的积极保护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相关因素。
作者:胡蕴绮;周兰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护理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不断拓展。社区护理作为我国老年人口健康保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方便老年人的日常卫生保健、心理咨询并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1〕。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社区护理人才,使其可承担社区个人、家庭、群体,提供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康复指导、营养指导、人群健康管理等多元化角色于一身已成为社区护理教学改革的重点。
作者:张慧欣;郑源强;韩新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江西汉族人群对氧磷酶1(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64例正常人(N组)、61例单纯T2DM(DM组)患者、64例T2DM合并牙周病患者(DM+P组)PON1 Q192R基因型。分析江西地区汉族人群PON1 Q192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以及T2DM和T2DM合并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结果①3组间临床资料比较:与N组比较,DM、DM+P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均显著偏高;DM组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平均水平高于N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平均水平低于 N组;DM+P组的 TC、TG、FPG、HbA1c、SBP平均水平高于N组,而HDL平均水平低于N组(P<0.05)。与DM组相比,DM+P组平均年龄约高7岁,SBP平均水平和吸烟率均高于DM组(P<0.05)。②3组内不同性别临床资料比较:N 组女性的 TG 平均水平和吸烟率低于男性( P<0.05);DM 组女性的 HDL 平均水平高于男性,而吸烟率低于男性( P<0.05);DM+P组女性的BMI、HbA1c平均水平均低于男性(P<0.05)。③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TT、CC、TC 基因型频率和 T、C 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之间两两比较,P值均>0.05。④在N组和DM组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TG、TCH、SBP的OR值均>1,为发生DM的独立危险因素;在DM组和DM+P组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SBP和BMI的OR值均>1,而BMI的OR值<1,提示年龄和SBP是发生T2DM合并牙周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则有保护作用(以α=0.05为纳入标准,以α=0.1为剔除标准)。结论①在其他因素存在的情况下,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不能作为T2DM合并牙周病的独立危险因素。②高年龄、高TG、高TC、高SBP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年龄、高SBP是T2DM合并牙周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则是保护因素。
作者:杜蔚莲;宋莉;戴芳;朱德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加骨水泥内固定治疗肿瘤致股骨大范围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肿瘤致股骨大范围缺损的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15例)和单纯组(15例),联合组病灶刮除后给予交锁髓内钉加骨水泥内固定治疗,单纯组病灶刮除后给予植骨或者截肢加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单纯组(均P<0.05);对两组进行18个月的随访,两组在6个月内生存率相同;但在12个月和18个月的生存率比较中,联合组明显高于单纯组( P<0.05);两组生存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 P<0.05)。两组在手术前VAS和Karnofsky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的 VAS评分显著低于及术前及单纯组(均 P<0.05);联合组术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及单纯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加骨水泥内固定是治疗肿瘤致股骨大范围缺损有效的方法,效果明显,并且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陈文革;杨朝晖;刘清高;黄高;鄢含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及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例中高危MDS 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 方案治疗1个疗程〔地西他滨15 mg· m-2· d-1,静脉滴注第1~3天,Ara-C 10 mg/m2,静脉滴注,1次/12 h;ACR 5 mg· m-2· d-1,静脉滴注,第1~7天;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 m-2· d-1,皮下注射,第1~12天〕,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例获完全缓解,1例获血液学进步,总有效率为85畅7%。1例疾病进展,后因急性腹膜炎死亡。结论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 方案治疗MDS 及难治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梁亮;吴国才;聂丽容;熊丹;林斌;杨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评分)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和乳果糖排泄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5、10 d,观察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和乳果糖排泄率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保护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郭晓明;刘文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差异。方法应用老年健康状况( MDS)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对1000例≥6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支持与老年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联系。结果城乡社区老年人在健康恶化、经济困难、难过事件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担心子女、离近亲人的距离、健在兄弟姐妹居住距离、与亲人和朋友联系情况、是否获得帮助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城市社区影响老年人负性生活发生的因素有:担心子女、每月与朋友联系1次、与亲人居住距离、获得帮助(均P<0.05);农村社区是:担心子女、每天与邻居联系、不经常与亲人联系、获得帮助( P<0.05)。结论农村社区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多于城市;农村社区老人与亲人、邻居的联系较城市老人频繁;影响城乡社区老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共同因素是担心子女和获得帮助。结合研究结果,提出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的社区服务。
作者:付文宁;柴云;刘巧艳;刘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麦冬多糖对衰老小鼠皮肤组织衰老程度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低剂量(分别为10、5 g/kg)给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他组均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 D-半乳糖(剂量为5 g/kg)建立衰老模型,连续40 d。造模的同时皮肤给药,40 d后取各组小鼠背部皮肤检测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结果麦冬多糖可明显提高亚急性衰老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羟脯氨酸含量,并使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麦冬多糖具有抗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陆洪军;宋丽娜;付天佐;李晓涛;宋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8例老年(年龄≥60岁)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丙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免疫细胞(CD3+、CD4+、CD4+/CD8+)、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8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鼻塞、流鼻涕、头痛、打喷嚏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治疗后 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玉屏风散能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其可能作用机制为玉屏风散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汪普;赵俐菁;张志利;付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行心脏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治疗老年患者1176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将其分为未发生组(A组)和发生组(B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未发生组(C组)和发生组( D组)。比较患者一般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给予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急救,分析临床急救效果。结果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2.21%。吸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前焦虑、围术期疼痛、术中出血量>80 ml、鞘管置留>4 h、禁食>6 h、尿潴留和术后首次排尿量>500 ml是行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心脏介入治疗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02%,左冠状动脉行介入治疗、RFCA、术前焦虑、围术期疼痛、术中出血量>80 ml、鞘管置留>4 h是行心脏介入治疗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行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对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急救可以降低临床死亡率。
作者:苏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检测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 Bmi)-1、白细胞分化抗原( CD)147和抑癌基因PTEN ( PTEN)的表达,研究三者在肿瘤中表达的差异。方法确诊的97例胶质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8例因脑血管畸形切除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特点。结果两组中 Bmi-1、CD147和 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分级、是否伴有坏死、Ki67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Bmi-1、CD147和PTEN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胶质瘤术后组织 Bmi-1和 CD147高表达,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同进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Bmi-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对PTEN的表达有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王耀东;孙尚奎;刘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糖尿病(DM)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DM+DMSO组、DM+CNTF组和DM+CNTF+AG490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建立链脲佐菌素( STZ) DM大鼠模型,Open-field实验排除抑郁DM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目标区域次数,Western印迹以及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 ChAT蛋白水平,RT-PCR检测ChAT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DM+DMSO组及 DM+CNTF+AG490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目标区域次数减少(P<0.05),海马部位ChA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DM组相比,DM组+CNTF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及穿越目标区域次数的成绩明显改善( P<0.05),海马部位ChA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结论 CNTF对 DM 大鼠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JAK2/STAT3途径上调ChA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黄薇;杨巧;刘霞;张莉;夏丽;肖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老年 CABG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所有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对性别、年龄、吸烟史等18项可能的影响因素先行单因素筛选,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3例老年CABG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57(23.46%);单因素筛选8个可能影响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有瓣膜病、术前左室射血分数( LVEF)、体外循环时间、术毕血红蛋白( Hb)、术中输液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和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而术毕Hb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和体外循环时间是CABG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而术毕Hb则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宋冀东;闫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血浆内皮微粒( EM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76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 组(低剂量组)、20 mg 组(高剂量组)各38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外周血CD31+/CD42b-EMP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水平。结果治疗2 w后,两组血浆CD31+/CD42b-EM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血浆CD31+/CD42b-EMP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高剂量脂蛋白胆固醇( HDL)-C较治疗前升高,高剂量组TC、TG、LDL-C水平下降幅度较低剂量组明显增大,高剂量组HDL-C上升幅度较低剂量组更明显(均P<0.05)。血浆EMP与 TG、LDL-C呈线性相关(r=0.541、0.538,P<0.05)。与 HDL-C 呈负相关(r=-0.303,P<0.05)。结论每日1次20 mg瑞舒伐他汀对老年ACS患者是安全的,能迅速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血浆EMP水平,减轻内皮功能障碍,从而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尽早获益。
作者:黄宇理;李妙男;徐玮;王洪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选取老年局部NSCLC 80例,随机分为序贯放化疗(A组,n=40)与同期放化疗(B组,n=40),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均成功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 A组对近期疗效评估,总有效率为85%,B组为82.5%,A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B组为13个月;A组1年生存率为65%,2年生存率为37.5%,3年生存率为22.5%;B组分别为52.5%,25%,15%,两组无明显差异( P>0.05)。 A 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0%,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2.5%,B组分别为5%,22.5%。两组为明显的均为骨髓抑制,均有白细胞减少情况,而相较A组,B组3~4级反应更为显著( P<0.05)。白细胞下降者给予升白类药物,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无退出者。放射性食管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老年局部晚期NSCLC者,同步放疗近期疗效尚可,但有较大不良反应,序贯放化疗安全性好,副反应相对轻,患者耐受情况理想,可改善生存质量。但因样本选取少,患者远期疗效评估,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梅;潘国智;马晓平;胡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