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英;韩玲;干泳华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156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COPD分为对照组(未并发疾病)89例和观察组(有并发疾病)67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Spearman方法分析COPD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Kaplan-Meier方法分析肺癌患者术后12个月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和胸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P<0.05)。合并 COPD肺功能为Ⅲ级肺癌患者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肺功能为Ⅰ级和Ⅱ级的患者(P<0.05),Spearman分析发现合并COPD与行手术治疗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呈正相关性(r=0.542,P<0.01)。术后12个月肺癌患者总生存率为75.00%,合并COPD肺癌患者生存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肺功能分级越高其术后12个生存率越低。结论合并COPD是行手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影响肺癌患者术后12个月生存率。
作者:夏俊;于在诚;聂弘;黄文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各受试对象血清Cys C、β2-MG浓度,采用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 Scr)。根据Scr水平推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按NKF-K/DOQI分期分为5期。结果Ⅰ期患者血清Cys C、β2-MG及S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Ⅱ期患者血清Cys C、β2-MG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 与CKDⅠ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Ⅲ期开始,各检测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及CKDⅠ期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Cys C、β2-MG与eGFR均呈负相关(r=-0.712、-0.692)。结论血清Cys C与β2-MG不仅可作为DN患者早期评价GFR的敏感指标,且血清Cys C与β2-MG的血液浓度水平对初步估计CKD患者肾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分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刘文花;刘海霞;胡文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QOL)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QOL测定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地区514名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陕北农村老年人 QOL 状况良好〔生理领域(63.16±12.92)分;心理领域:(63.53±10.56)分;社会关系领域:(66.57±11.26)分;环境领域:(62.08±9.56)分〕,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状况、月收入、患慢性病、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影响着陕北农村老年人QOL状况。结论陕北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良好,应继续完善和加强该地区社会网络支持系统,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等,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QOL。
作者:庞宝华;周小燕;樊霞;白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 MCA) M1分叉角度的正常值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侧别的相关性。方法以195例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 MRA)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双侧MCA分叉角度测量,结果采用百分比法和Correlations 相关性分析统计95%可信区间以及夹角和性别、年龄及侧别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左侧MCA夹角:58.52°~128.40°;男性右侧 MCA 夹角:60.20°~132.20°;女性左侧 MCA夹角:51.63°~127.50°;女性右侧MCA夹角:65.38°~155.38°;Correlations相关性分析结果:双侧MCA夹角(左侧MCA夹角56.90°~128.00°;右侧MCA夹角62.00°~144.00°)(r=0.321,P=0.000)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双侧MCA夹角有差异(Z=-2.641,P=0.008)。 Correlations 相关性分析结果:MCA 夹角与年龄正相关(P<0.01);与性别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MCA夹角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相关性。左侧MCA夹角大于右侧MCA夹角。
作者:周存河;崔彩霞;崔慧先;刘怀军;刘增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踝-肱指数(ABI)是评估糖尿病足的基本指标〔1〕。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血瘀症及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等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血瘀证患者ABI的影响。
作者:高自芳;邱新文;罗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制备耦联抗CD133及ABCG2抗体的荧光Fe3 O4纳米微粒,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癌细胞转移后的定位。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 O4磁性纳米粒子,在其外面包裹羧基化葡聚糖,然后与带有荧光基团的CD133及ABCG2抗体耦联,制备成一种可以检测CD133和 AB-CG2双阳性细胞的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继而检测其表征和抗性;体外检测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对人SP细胞的靶向性;肝癌 SP 细胞裸鼠皮下种植制作肝癌模型,尾静脉注射经筛选的纳米微粒,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磁性纳米微粒的体内靶向作用。结果成功制备得到了具有磁性、粒度均匀的磁性纳米微粒,且在体内外均有荧光和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性。结论成功制备得到了可用于检测CD133及ABCG2双阳性肝癌干细胞的免疫荧光磁性纳米微粒。
作者:黄跃英;雷康;熊虎;殷香保;黄长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中药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去卵巢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60只雌性大鼠,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去除卵巢),雌二醇(E2)组(去除卵巢+尼尔雌醇)、药物组(去卵巢+王不留行)。术后3个月,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取大鼠血、尿检测骨代谢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BMD和BMC有显著提高。药物组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 ALP)明显升高,同时尿钙/肌酐、尿磷/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尿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肌酐均降低。结论王不留行可以有效地阻止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量丢失,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黄庭惠;伍杨;郑永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评分( GLQI)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GLQI评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予以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寿惠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427名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养老意愿,并对影响养老选择的因素中多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83.7%的空巢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居家养老中36.3%希望现在或未来与子女同住养老。影响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结构和居住状态、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对子女的尽孝评价。结论应积极挖掘子女在养老方面的潜力,同时不断完善居家社会养老服务,满足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作者:牛荣华;张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性病门诊50岁及以上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隔病毒(HIV)的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重庆4家综合性医院性病门诊中符合条件的832例50岁及以上就诊者展开问卷调查,抽取血样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对该人群 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2例被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其中男58例、女14例。经 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知晓情况、对性生活满意度及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情况是HI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婚姻状况、商业性行为、同性性行为、静脉吸毒、梅毒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50岁及以上人群HIV感染疫情严峻,异性途径成为该群体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HIV感染率。
作者:马珍;吴音;何美霖;杨朝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慢性肾脏病( CKD)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可达80%。血甲状旁腺激素( PTH)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阶段即已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肾衰进展程度相一致。过高的血PTH不仅可导致肾性骨病、肌力减退和肌萎缩,顽固性皮肤瘙痒、皮肤溃疡和组织坏死,还可引起异位钙化、神经系统异常、贫血以及心血管疾患等,严重影响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慢性肾衰竭SHPT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贾彦诺;高志华;徐然东;杨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认知功能是衡量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分析认知功能与老年人QOL的相关性。
作者:刘俊杰;原志芳;李淑杏;郑南;陈长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的影响。方法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19例,根据不同的手术体位分为A组(截石斜仰卧位40例)、B组(斜仰卧位40例)和C组(完全俯卧位39例),比较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B组和C组(P<0.05),B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5),但三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体位舒适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但B、C组术中体位舒适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体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效果相近,但截石斜仰卧位明显缩短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时间和改善术中体位舒适度。
作者:杨江;曾四平;沈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老年人是城市社区中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高和易感性强的人群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绝大多数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评价较低,躯体疾病加上其他心理社会因素(经济收入、居住环境、子女状况、家庭关系与支持、医疗保障、社交活动、兴趣爱好、负性生活事件、对疾病本身的认识等)将引发出较多的心理问题。老年人的身心问题不会单一存在,身心交互造成的老年期焦虑、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卫生症状。
作者:严顺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常毒性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条件下帕金森病显像剂18 F-Fethypride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实验动物腹腔或尾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放射性显像剂18 F-Fethypride,连续观察并记录给药后7 d内的中毒情况及死亡数量,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给药后7 d内,动物均健康存活,体重增长,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放射性显像剂18 F-Fethypride安全性好,毒性低。
作者:李英华;赵红光;代玉银;林承赫;关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 cTnI)水平与心脏功能及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测定8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健康老年人群血清水平,并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cTnI正常组和升高组,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血清cTnI水平与心脏功能及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8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38例血清且心功能级别高者, cTnI 升高率明显升高(均 P<0.05);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6±4)个月,cTnI正常组心脏事件明显低于cTnI升高组(P<0.05);经 Logistic 分析,cTnI定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此外,并对cTnI资料进行ROC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符合临床实践。结论血清cTnI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也是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徐测梁;王齐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1〕表明,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为血管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因此检测其血清浓度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本文就我院收治的AMI患者48例,于发病6 h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治疗,旨在探讨TNF-α在AMI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慧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已逐渐成为慢性胰腺炎治疗( CP)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生物材料应用的不断进步,CP的诊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胰管支架的应用已日益成为胆胰相关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Seigel〔1〕率先应用胰管支架治疗一位胰腺疾病患者并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目前治疗胆胰疾病所应用的胰管支架有双猪尾型直线型支架常以聚乙烯和特氟隆为制作材料。但是随着胰管支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但考虑到其疗效明确、微创、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其仍被应用于CP的治疗〔2~4〕。因此,期待一个避其弊端的改良型胰管支架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滕飞;刘亚辉;刘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血脂、体重指数( BMI)以及脉压与其糖尿病( DM)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MS患者220例按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n=125)和 DM组(n=95)。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血脂、BMI、脉压差等,并对老年MS患者并发DM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DM组平均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年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高于DM组,而DM组的脉压低于DM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S患者并发 DM的危险因素包括TC、TG、年龄、BMI、脉压、高血压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S 患者并发 DM的危险因素包括 TC、TG、BMI、脉压、高血压等。结论老年 MS患者血脂、BMI以及脉压均为其合并DM的危险因素,血脂、BMI以及脉压可用于老年MS患者并发DM的预测。
作者:肖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冷冻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缺损部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骨肿瘤患者行部分或全部骨切除手术,用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骨进行骨重建,于术前2 d及术后14、28 d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以检测宿主免疫反应,术后1、3、6、12、24个月行X线检查,观察骨愈合情况,且按Mankin标准随访评定骨关节功能,术后3、6、9、12、24个月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SPECT)骨扫描检测,以观察异体骨的成活替代或吸收情况。结果本研究骨重建后外形良好,无严重感染或排异反应发生。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骨的愈合率可达92.7%(51/55),骨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1.0%(50/55);术后3~6个月异体骨两端及髓腔内同位素浓集明显低于正常,而自体骨端同位素浓集明显高于正常,并于术后9个月逐渐减弱。结论采用冷冻方式的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缺损,不但可降低宿主排异反应,而且具有骨愈合好、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作者:李增怀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