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及其与eGFR的相关性

刘文花;刘海霞;胡文博

关键词:胱抑素C(Cys C), β2-微球蛋白(β2 -MG), 糖尿病肾病,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各受试对象血清Cys C、β2-MG浓度,采用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 Scr)。根据Scr水平推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按NKF-K/DOQI分期分为5期。结果Ⅰ期患者血清Cys C、β2-MG及S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Ⅱ期患者血清Cys C、β2-MG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 与CKDⅠ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Ⅲ期开始,各检测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及CKDⅠ期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Cys C、β2-MG与eGFR均呈负相关(r=-0.712、-0.692)。结论血清Cys C与β2-MG不仅可作为DN患者早期评价GFR的敏感指标,且血清Cys C与β2-MG的血液浓度水平对初步估计CKD患者肾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分期有一定临床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男性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25羟维生素D的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收集156例老年男性患者,依据骨密度检查,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80例,骨量减少组(B组)54例,骨质疏松组(C组)22例;均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25-OHD、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PⅠ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N-MIDBGP)及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结果①C 组 BMI低于 A组及B 组( P<0.01及P<0.01);C组ALP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及P<0.01);②C组及B组PTH和PINP明显高于A组(P<0.01及P<0.05);C组β-CTX明显高于A及B组(P<0.01及P<0.05);C组及B组N-MIDBGP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及B 组25-OHD明显低于 A组(P<0.01及P<0.05);血钙、磷三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以是否伴骨质疏松为因变量,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TH、PINP、N-MIDBGP为正相关因素( OR值分别为1.015、1.066和1.014)。④对于老年男性患者,维生素 D 不足组与维生素 D 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组人数增多( 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有助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评估。

    作者:杨娟;谈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肠癌患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检测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织标本。另外收集经病理证实是正常黏膜的组织标本1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PTTG、bFGF以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以及上述三种因子各自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肿瘤组PTTG、bFGF以及VEGF-C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1)。 PTTG、bFGF以及VEGF-C表达在不同的分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的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Dukes分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TG、bFGF和VEGF-C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促淋巴管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侵袭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已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吕飒美;张健;吴友伟;周健;史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89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2例,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107例,给予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 hs-CRP、Hcy和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s-CRP浓度为(4.88±1.26)mg/L,Hcy浓度为(24.28±15.23)μmol/L,NT-proBNP 为(398.2±249.7)ng/L;对照组:hs-CRP浓度为(4.76±1.37)mg/L,Hcy浓度为(22.43±14.64)μmol/L,NT-proBNP为(412.3±261.5)ng/L。治疗后,观察组:hs-CRP浓度为(2.41±1.15)mg/L,Hcy浓度为(13.89±8.68)μmol/L,NT-proBNP为(198.0±91.2)ng/L;对照组:hs-CRP浓度为(2.94±1.13)mg/L,Hcy浓度为(18.65±10.02)μmol/L,NT-proBNP为(296.4±113.8)ng/L。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Hcy和 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14.977,P<0.001;t=6.131,P<0.001;t=7.790,P<0.001;t=9.280,P<0.001;t=1.929,P=0.028; t=3.680,P<0.001);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Hcy和NT-proBNP浓度均对照组低(t=3.164,P=0.001;t=3.493,P<0.001;t=6.598,P<0.001)。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降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hs-CRP、Hcy和NT-proBNP水平。

    作者:王娟;邓丽娜;刘璠;吴如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按 K-L分期方法分级的Ⅰ~Ⅲ级KOA患者120例,每级4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及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不同分期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广泛清理组均高于有限清理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随访的Lysholm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 P<0.05);术后1个月,有限清理组Ⅰ级和Ⅱ级患者 Lysholm 功能评分优于广泛清理组( P<0.05),Ⅲ级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案术后6、12个月时各组患者Lysholm功能评分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KOA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对Ⅰ级和Ⅱ级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对Ⅲ级患者效果相似。但两种治疗方案对各组患者长期效果无差别。

    作者:张江礼;窦珊珊;王华军;李锋;聂喜增;梁斌;王立伟;赵立威;王红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空巢老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427名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养老意愿,并对影响养老选择的因素中多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83.7%的空巢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居家养老中36.3%希望现在或未来与子女同住养老。影响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结构和居住状态、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对子女的尽孝评价。结论应积极挖掘子女在养老方面的潜力,同时不断完善居家社会养老服务,满足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作者:牛荣华;张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固定治疗老年Ⅱ型SLAP损伤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固定治疗的老年Ⅱ型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 SLAP)损伤的疗效、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固定治疗老年Ⅱ型SLAP损伤病例36例,其中外伤5例,无明显诱因31例,病程11 d~2年,平均5.7个月。临床均表现为肩痛,其中28例伴肩关节活动受限,19例旋转挤压试验阳性,17例 Speed 试验和 Snap试验阳性,肩关节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均为Ⅱ型SLAP损伤。手术方法:均行关节镜探查,见上盂唇及肱二头肌长头腱自肩胛盂撕脱,21例存在肱二头肌长头腱磨损,3例见关节盂骨赘形成,2例见关节内游离体。均予关节镜下铆钉固定盂唇缝合,肱二头骨长头腱予清理松解,游离体取出,骨赘予咬除。术中均进行滑囊滑膜清理,并根据活动情况行关节囊松解手术。术前加州大学肩袖评分(UCLA)为13.42±3.12。结果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年,所有患者肩痛消失,3例于活动较多后出现肩部不适,肩部无活动受限。术后肩关节评分为32.10±2.45,较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11.78,P<0.05)。手术时间(125.45±4.17)min,费用(4.82±0.72)万元。结论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固定治疗老年Ⅱ型SLAP损伤效果肯定,但操作时间较长,住院费用高昂。

    作者:李首一;张利恒;张兆琦;李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在诊断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 DR)在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4例65岁以上 DR诊断的乳腺占位,其中美国放射学会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I-RADS)Ⅳ(含ⅣA、ⅣB、ⅣC)及BI-RADS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DR中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阳性率。结果 DR诊断的74例乳腺占位患者中,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型30例,肿块伴钙化25例,单纯钙化1例,结构扭曲8例,结构扭曲伴钙化10例。病理诊断乳腺癌66例,乳腺良性占位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2例。结论使用 DR诊断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的敏感性高,有利于提高老年女性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建涛;杨新宇;常利名;宋鑫;李俊涛;贾学涛;高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团体活动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团体活动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望月湖社区21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干预组,抽取桐梓坡社区2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通过访谈,结合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团体活动模式,两组均发放《COPD自我管理知识手册》。干预组进行1次/w,连续8 w,并在干预后每月予以2次电话随访,共随访6个月;对照组提供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结束后干预组为17例,对照组为20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测量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时、干预后6个月的得分状况,观察干预效果。结果①干预后资料分析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后即时、干预后6个月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6个月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干预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即时和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活动模式可以改善社区COPD患者的症状、信息、自我效能、情绪、日常生活管理水平。

    作者:周志红;严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老年男性 OSAS 患者120例和相同年龄段老年男性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体重指数(BMI)、颈围、血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内皮素(ET)-1、血糖及 C反应蛋白( CRP)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检测。结果 OSAS组基础指标(如BMI、颈围、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呼吸相关指标〔如呼吸紊乱次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长呼吸暂停时间、低氧频数、低氧指数、低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90%时间及SaO2<90%时间百分数〕、血生化指标(血糖、纤维蛋白原、TG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OSAS组炎性指标血清 CRP、ET-1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OSAS组颈围、TG水平、CGRP及低氧指数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心血管疾病均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老年男性OSAS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段竹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采用有创机械通气( IPPV)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指标及血气变化、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34/37),与对照组〔81.08%(30/37)〕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PPV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46±1.11)d、(8.31±1.37)d、(7.47±1.72)d,与对照组〔(8.26±1.41)d、(12.01±1.75)d、(13.01±1.95)d〕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分别为8.11%(3/37)、2.70%(1/37),与对照组〔18.92%(7/37)、13.51%(5/3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和呼吸频率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VAP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永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团体心理辅导在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

    老年人是城市社区中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高和易感性强的人群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绝大多数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评价较低,躯体疾病加上其他心理社会因素(经济收入、居住环境、子女状况、家庭关系与支持、医疗保障、社交活动、兴趣爱好、负性生活事件、对疾病本身的认识等)将引发出较多的心理问题。老年人的身心问题不会单一存在,身心交互造成的老年期焦虑、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卫生症状。

    作者:严顺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的指导意义

    近来发现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在细菌感染时较病毒感染或其他炎症疾病时明显升高,根据其水平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抗生素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抗生素的用量〔1~3〕。本研究旨在探讨PCT对超高龄AECOPD抗生素应用的指导意义。

    作者:阮丽波;黄智钢;陈军;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术中血糖及电解质的影响

    手术患者由于术前禁食禁饮、手术中出血、应激等因素可引起水、电解质成分的丢失和内环境紊乱。手术中输注晶体液主要用于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减轻内环境紊乱。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晶体液能够完全达到补充细胞外液和纠正内环境紊乱的要求。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其主要成分为每1000 ml 中含氯化钠6.372 g,氯化钾0.30 g,氯化镁( MgCl2?6H2 O)0.204 g,醋酸钠( NaC2 H3 O2)2.052 g,柠檬酸钠( Na3 C6 H5 O7?2H2 O)0.588 g,葡萄糖酸钙( CaCl2 H22 O14? H2 O)0.672 g,葡萄糖10 g。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无痛气管镜检查患者输注乐加6 ml/kg前后血糖及电解质变化,探讨其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站稳;刘喆;杨武臣;赵素贞;刘胜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补气中药对小鼠胃肠动力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气中药对小鼠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沙必利组、黄芪组和党参组,每组10只,分别连续灌胃给药6 d。末次给药30 min后,灌胃给予葡聚糖蓝( BD)作为标志物,20 min后处死小鼠。观察受试药物对小鼠胃肠动力(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泌素( GAS)、胃动素( MTL)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西沙必利组小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著减少(P<0.01),而黄芪组和党参组无显著变化;西沙必利组、黄芪组和党参组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P<0.01);西沙必利组和黄芪组小鼠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均增加,党参组小鼠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增加,而胃泌素(GAS)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补气中药能够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作者:郭军鹏;孟超;刘宏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Bax及 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处理组,采用称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果:①脑水肿程度:手术后6、12、24、48 h时,脑出血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脑出血组;②Bax及Bcl-2蛋白表达: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Bcl-2的蛋白含量低于假手术组,Bax的蛋白含量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大鼠脑组织 Bcl-2的蛋白含量高于脑出血组,Bax的蛋白含量低于脑出血组。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能够改善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脑组织水肿程度、调节 Bax及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成为治疗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兴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广西壮族人群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2和LRRK2基因的多态性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蛋白( PARK)2和富亮氨酸重复激酶( LRRK)2基因5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广西壮族人群散发性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对112例〔男59例,女53例,年龄(64.29±12.93)岁〕壮族散发性PD患者 PARK2基因的 rs1801582(V380L)、rs45530340(L63V)及 LRRK2基因的 rs34778348(G2385R)、rs1491942(N511K)、rs7133914(R1398H)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156例〔男84例,女72例,年龄(62.85±11.62)岁〕健康壮族老年人比较,分析这些变异与PD的相关性。结果SNP rs45530340 T等位基因明显增加PD的风险(OR=2.252,95%CI:1.186~3.517,P=0.009);不管是早发、晚发或总体上,PD组的CT杂合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应亚组(P<0.01~0.05),而PD组内的早发及晚发亚组在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上无明显差别(P>0.05);SNP rs34778348 A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PD的风险也明显升高(OR=1.632,95%CI:1.238~2.346,P=0.029),总体上 PD 组等位基因 A及纯合突变型AA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另3个 SNP 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无差异( P=0.445~0.894)。结论PARK2 rs45530340及LRRK2 rs34778348与广西地区壮族散发性PD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作者:庞国防;梁庆华;吕泽平;胡才友;黄东挺;周博峰;黄春丽;余天智;唐凤川;潘尚领;彭均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强性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运动量的高强性间歇游泳运动( HIIS)对高血压( SHR)大鼠抗氧化能力、血管内皮舒张能力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SHR对照组、小运动量HIIS组( A组)、中等运动量HIIS组( B组)和大运动量 HIIS组( C组),运用5组/次、10组/次和20组/次3种运动量分别对A、B和C组进行8 w,5次/w的HIIS干预,分别对干预前、中、后 SHR对照组和所有运动组进行血压测试;在干预后对所有组进行抗氧化能力和胸主动脉乙酰胆碱的血管反应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在抗氧化能力测试中,在8 w的HIIS后,A和B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数量要显著高于SHR对照组和C组(P<0.05),且 A组和B 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MDA要显著低于SHR对照组和C组,且C组显著高于SHR对照组(P<0.05);在乙酰胆碱诱导的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测试中,A组和B组乙酰胆碱诱导的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反应都显著高于 C组和SHR对照组,并且 B组显著高于 A组(P<0.05), SHR对照组显著高于C组(P<0.05);在血压测试中我们发现,B组的收缩压在每次的测试中均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5),其舒张压在第5和第8周的测试中也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中等运动量的HIIS能够有效增强SHR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的舒张能力以及防止其血压的随龄增长,而长期大运动量的HIIS可能会造成SHR的过度疲劳,从而导致其血压随龄升高、血管舒张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下降。

    作者:李昊;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法莫替丁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和血压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性好,临床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斯红萍;厉伟民;徐辽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饮食、环境和EB病毒感染等相关。临床上以放射治疗为主,早期患者的疗效满意,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然而,由于鼻咽腔位置隐蔽,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确诊时约75%的患者为中晚期,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5年生存率不到5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针对这类患者,目前多采用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的综合治疗策略。

    作者:黄祥;曲超;姜新;董丽华;曲雅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arkin基因突变和线粒体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据新流行病学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 PD)发病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约为1.7%,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但目前对于P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老年化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均与PD的发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0%~15%的 PD 患者有家族史〔2〕。家族性PD相关基因见文献〔3〕,家族性PD与基因突变有关,这一发现为疾病的细胞和分子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入口〔4〕。迄今为止,已确定的PD 相关易感基因有α-synuclein、Parkin、UCH-L1、DJ-1、PINK1、LRRK2、ATP13A2及HTRA2,其中Parkin、DJ-1、PINK1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相关〔5〕。

    作者:姜立志;沈丽华;孙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