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团体活动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周志红;严谨

关键词:团体活动, 自我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摘要:目的:评价团体活动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望月湖社区21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干预组,抽取桐梓坡社区2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通过访谈,结合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团体活动模式,两组均发放《COPD自我管理知识手册》。干预组进行1次/w,连续8 w,并在干预后每月予以2次电话随访,共随访6个月;对照组提供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结束后干预组为17例,对照组为20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测量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时、干预后6个月的得分状况,观察干预效果。结果①干预后资料分析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后即时、干预后6个月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6个月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干预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即时和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活动模式可以改善社区COPD患者的症状、信息、自我效能、情绪、日常生活管理水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Bax及 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处理组,采用称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果:①脑水肿程度:手术后6、12、24、48 h时,脑出血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脑出血组;②Bax及Bcl-2蛋白表达: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Bcl-2的蛋白含量低于假手术组,Bax的蛋白含量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大鼠脑组织 Bcl-2的蛋白含量高于脑出血组,Bax的蛋白含量低于脑出血组。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能够改善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脑组织水肿程度、调节 Bax及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成为治疗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兴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城乡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分析

    目的:了解城市与农村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疼痛的数字评分法(NRS),对唐山市城乡296例老年KOA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运动锻炼自我管理方面农村患者得分〔(166.03±95.11)min/w〕与城市〔(155.10±99.83)min/w〕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性症状管理方面农村患者得分〔(1.18±0.40)分〕好于城市〔(1.05±0.57)分〕(P<0.05);在与医生沟通方面城市患者得分〔(0.95±0.74)分〕好于农村〔(0.57±0.55)分〕(P<0.01)。结论城乡老年KOA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均较低,应针对城乡自我管理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让其学会正确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汪凤兰;董胜莲;张明杰;刘海娟;邢凤梅;吴庆文;邵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伴发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率分别为51.43%、68.57%,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糖、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数量低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糖、高胆固醇、高LDL、低HDL、白细胞数量增多、高血小板平均体积、高血小板分布宽度、高FIB原容易促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丁俊丽;贺婕;李兰;何晓丹;银广悦;肖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3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00 mg,3次/d)及吡格列酮组(15 mg,1次/d),疗程12个月。观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均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均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IRI、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体质指数(BMI)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均 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优于吡格列酮组( 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两种药物对T2DM患者均具有明显的降糖、改善胰岛素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IR)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在降低BMI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

    作者:邬松林;郝亚荣;朱刚艳;张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近四分之三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10μmol/L,这类高血压患者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称为“H型高血压”〔1〕。研究显示, 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cy水平升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2〕。同时,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凝血功能的改变〔3〕。本文旨在观察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

    作者:林雪金;曾道亮;赖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血瘀证患者踝肱指数的影响

    踝-肱指数(ABI)是评估糖尿病足的基本指标〔1〕。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血瘀症及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等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血瘀证患者ABI的影响。

    作者:高自芳;邱新文;罗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arkin基因突变和线粒体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据新流行病学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 PD)发病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约为1.7%,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但目前对于P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老年化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均与PD的发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0%~15%的 PD 患者有家族史〔2〕。家族性PD相关基因见文献〔3〕,家族性PD与基因突变有关,这一发现为疾病的细胞和分子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入口〔4〕。迄今为止,已确定的PD 相关易感基因有α-synuclein、Parkin、UCH-L1、DJ-1、PINK1、LRRK2、ATP13A2及HTRA2,其中Parkin、DJ-1、PINK1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相关〔5〕。

    作者:姜立志;沈丽华;孙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评分( GLQI)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GLQI评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予以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寿惠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桔梗总皂苷抗大鼠肺纤维化作用的机制

    目的:探讨桔梗总皂苷对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5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高、中、低剂量桔梗总皂苷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法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400、200、100 mg/kg的桔梗总皂苷,1次/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8 d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评价桔梗总皂苷对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肺组织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程度明显, Hyp、MDA含量升高,SOD、GSH-Px含量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桔梗总皂苷各给药组肺纤维化程度、肺组织Hyp、MDA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桔梗总皂苷对大鼠的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胶原合成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笑英;韩玲;干泳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希氏束旁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

    目的:探讨起源于希氏( HIS)束旁组织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FAT)的心电图特征及在CARTO3系统下的射频消融。方法10例确诊为FAT患者,分析其心动过速下P波形态;在CARTO3系统指引下,于右房行激动标测,标测到HIS束部位心房激动顺序早时,于窦性心律下消融;若消融未成功则于无冠窦( NAS)内标测后寻找合适靶点消融。结果10例心动过速均能被心房刺激诱发和终止,心电图 P波在 V2~V6导联以负向为主,V1导联大多在等电位线附近;HIS束旁成功消融者,Ⅱ导联P波以负向为主,aVL导联P波在等电位线附近;NAS内消融成功者,Ⅱ导联P波以正向为主;aVL导联P波以正向为主。激动标测显示右房早激动点位于HIS束附近,在 HIS束附近优靶点者6例,在 NAS优靶点者4例。10例均消融成功,1例复发,其他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V1、Ⅱ导联心动过速下P波形态对于FAT起源于 HIS束旁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在右房消融失败者,可考虑于NAS内标测及消融。

    作者:舒尚志;王明杰;贺俊波;李树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精灸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寻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组运用符文彬教授的“从心胆肾论治”理论,采取精灸配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单纯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和15%( P<0.05)。结论精灸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徐丽华;符文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强性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运动量的高强性间歇游泳运动( HIIS)对高血压( SHR)大鼠抗氧化能力、血管内皮舒张能力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SHR对照组、小运动量HIIS组( A组)、中等运动量HIIS组( B组)和大运动量 HIIS组( C组),运用5组/次、10组/次和20组/次3种运动量分别对A、B和C组进行8 w,5次/w的HIIS干预,分别对干预前、中、后 SHR对照组和所有运动组进行血压测试;在干预后对所有组进行抗氧化能力和胸主动脉乙酰胆碱的血管反应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在抗氧化能力测试中,在8 w的HIIS后,A和B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数量要显著高于SHR对照组和C组(P<0.05),且 A组和B 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MDA要显著低于SHR对照组和C组,且C组显著高于SHR对照组(P<0.05);在乙酰胆碱诱导的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测试中,A组和B组乙酰胆碱诱导的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反应都显著高于 C组和SHR对照组,并且 B组显著高于 A组(P<0.05), SHR对照组显著高于C组(P<0.05);在血压测试中我们发现,B组的收缩压在每次的测试中均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5),其舒张压在第5和第8周的测试中也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中等运动量的HIIS能够有效增强SHR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的舒张能力以及防止其血压的随龄增长,而长期大运动量的HIIS可能会造成SHR的过度疲劳,从而导致其血压随龄升高、血管舒张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下降。

    作者:李昊;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微生物数量变化和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每位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个不在同一象限的牙齿作为检测点,分别检测各检测点治疗前后临床附着丧失量、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反杂交法检测治疗前后各检测点的微生物数量。结果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的临床附着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差≥2 mm(A组)治疗后的中间普氏菌(P.i)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牙龈卟啉单胞菌(P.g)、齿垢密螺旋体(T.d)和福赛氏类杆菌(T.f)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差<2 mm(B组)治疗前后细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P.g微生物水平减少一个等级以上者(C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显著高于微生物水平未减少者D组(P<0.05),T.d C组的探诊出血率变化显著低于D组(P<0.05),而T.f C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和探诊出血率变化与D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g、T.d和T.f数量与洁刮治术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微生物指标。

    作者:陈丹宇;符起亚;吴芸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ICU老年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ICU老年危重病人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42例年龄>60岁患者,在患者入ICU的24 h内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同时记录相关生理指标,随访患者入 ICU 28 d内的生存状况,并根据以上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水平NT-proBNP浓度患者生存情况。结果142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中,存活组和死亡组 NT-proB-NP水平有显著差异( P<0.05);NT-proBNP≥1172.5 ng/L的预测价值佳;NT-proBNP≥1172.5 ng/L与<1172.5 ng/L患者组相比,氧和指数、肌酐值、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死亡率以及累积生存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ICU时NT-proBNP水平对老年危重症患者疾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1172.5 ng/L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刘晶晶;杨明施;袁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遵义市老年颅脑创伤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遵义市的老年颅脑创伤( TBI)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717例老年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预后与年龄、创伤程度的关系。结果717例中车祸致伤的比例为52.72%,车祸中患者为行人的比例为22.18%,夜间和公路发病比例为38.08%和52.72%;预后与年龄之间相关性较低(r2=0.213,P=5.235),但与创伤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2=0.913,P=0.035)。结论车祸在老年 TBI发生率中居首位,病患的创伤程度对于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吴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年龄≥60岁的老年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分析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39例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良性27例(69.2%),常见的为海绵状血管瘤;恶性12例(30.8%),常见的为恶性淋巴瘤。结论老年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恶性比例较大,CT及MRI能准确地显示眼眶内肿瘤的部位和累及范围,对病变术前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革;程克磊;郭俊男;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尺度回归分析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是人类第二死亡原因,消化道肿瘤发病位居各系统之首,对老年人群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且呈现逐年加重趋势〔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医疗资源将有50%的比例用于老年人〔2〕。本研究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合理控制费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辉;孙仙;徐生刚;白亚娜;胡晓斌;赵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对老年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的PC患者30例,BPH患者20例,通过1 H-MRS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枸橼酸盐( Cit)、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峰值,并计算(Cho+Cr)/Cit、Cho/Cit比值。结果 PC与BPH相应区域比较 Cit峰值、(Cho+Cr)/Cit、Cho/Cit比值明显降低,Cho明显升高(P<0.05)。结论1 H-MRS成像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PC与BPH进行鉴别,并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作者:马永金;邓宏林;赵绘萍;陈晓云;蒋高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各疗效相关指标。结果术后3 d内拔除负压引流管,两组患者伤口总引流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D-二聚体阳性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致死性肺栓塞及栓塞后综合征,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0个月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DVT发生率较高,综合康复训练对DVT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同时还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王志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CXCR2-siRNA重组质粒治疗宫颈癌的动物实验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siRNA质粒构建及对裸鼠移植宫颈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通过人源CXCR2的基因序列设计的siRNA和质粒pDC316-EGFP-U6通过内切酶链接,同时引入胆固醇修饰,将重组质粒免疫建立好的裸鼠模式动物,通过测算评价重组质粒的治疗效果。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重组质粒大小正确,浓度合适;经过28 d 的治疗,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对照组肿瘤体积生长比较无差异(P>0.05);重组质粒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并且重组质粒治疗组的抑瘤率达到50%;荧光显微镜观察增强绿色荧光信号,产生荧光的细胞约占总细胞的8%,体内转染效果明显。结论经过本实验设计和构建的重组质粒对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在裸鼠模式动物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泽宇;王钢;许晓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