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遵义市老年颅脑创伤流行病学分析

吴芳

关键词:颅脑创伤,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探讨遵义市的老年颅脑创伤( TBI)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717例老年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预后与年龄、创伤程度的关系。结果717例中车祸致伤的比例为52.72%,车祸中患者为行人的比例为22.18%,夜间和公路发病比例为38.08%和52.72%;预后与年龄之间相关性较低(r2=0.213,P=5.235),但与创伤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2=0.913,P=0.035)。结论车祸在老年 TBI发生率中居首位,病患的创伤程度对于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虫草多糖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IgE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虫草多糖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7和IgE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0只,给予50μg卵清蛋白(OVA)+150μl氢氧化铝干粉+50μ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20只,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成功过后,将实验组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虫草组30只。虫草组大鼠予150 mg/kg虫草多糖每日一次灌胃,连续14 d;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灌胃,连续14 d。实验结束后,对比实验前后各组大鼠血清 IL-17和 IgE 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总细胞数。结果①实验组大鼠的血清 IL-17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虫草组大鼠血清IL-17含量与模型组(13.01±1.65)比较明显较低(P<0.05);②实验组大鼠血清Ig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虫草组大鼠血清IgE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③实验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治疗后,虫草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④大鼠血清 IL-17与 IgE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963,P<0.01)。结论虫草多糖能够明显降低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L-17和IgE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吴海弟;刘礼荣;陈永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胰管内支架植入术对慢性胰腺炎治疗概况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已逐渐成为慢性胰腺炎治疗( CP)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生物材料应用的不断进步,CP的诊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胰管支架的应用已日益成为胆胰相关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Seigel〔1〕率先应用胰管支架治疗一位胰腺疾病患者并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目前治疗胆胰疾病所应用的胰管支架有双猪尾型直线型支架常以聚乙烯和特氟隆为制作材料。但是随着胰管支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但考虑到其疗效明确、微创、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其仍被应用于CP的治疗〔2~4〕。因此,期待一个避其弊端的改良型胰管支架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滕飞;刘亚辉;刘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抗阻健身操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性抗阻健身操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血压〔安静时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脉压( PP)〕的疗效并探讨适合高血压老年人的抗阻运动处方。方法以某社区8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为干预对象,在专业医学护理人员的监护下进行3次/w、总计10 w的抗阻健身操的抗阻运动,在实验过程的1 w内相同日的相同时间、环境下测量受试老年人安静时基线血压(BBP)、安静时血压(RBP),每个项目均包括SBP、DBP 和PP三项。结果抗阻健身操对于轻度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的安静时SBP、DBP 和PP均有良好影响,对 EBP作用不明显。结论负重低、动作频率高的抗阻健身操是轻度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群降血压不可缺少的辅助运动方式。

    作者:裘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2例 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停用或者减量降糖药物,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12 w时比较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体重指数(BMI)变化,并与对照组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相比较。结果治疗12 w 后,两组患者的 FPG、2 h PG、HbA1c、BMI、血脂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脂及BMI在利拉鲁肽治疗组治疗12 w后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血脂、BMI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肯定、安全,减轻内脏脂肪,不增加体重,为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张欢;孙立娟;宛迎春;张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肾上腺偶发瘤临床诊治策略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病例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经后腹腔镜97例,其中中转改开放手术5例;经腹腹腔镜69例,无中转开放。切除的肿瘤直径平均(5.3±2.9)cm(1.5~8.7 cm)。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肾上腺偶发瘤160例(96.4%),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114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亚临床库兴综合征12例,嗜铬细胞瘤14例,肾上腺囊肿6例。恶性肿瘤6例(3.6%),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癌4例。结论 CT或MRI结合内分泌功能检测对鉴别肾上腺偶发瘤良恶性以及评估其功能状态具有较高价值。直径<4 cm的良性或无功能性肿瘤可随访观察。功能性肿瘤、直径≥4 cm可疑恶性肿瘤和随访过程中肿瘤增大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傅全胜;苏泽轩;卓育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补气中药对小鼠胃肠动力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气中药对小鼠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沙必利组、黄芪组和党参组,每组10只,分别连续灌胃给药6 d。末次给药30 min后,灌胃给予葡聚糖蓝( BD)作为标志物,20 min后处死小鼠。观察受试药物对小鼠胃肠动力(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泌素( GAS)、胃动素( MTL)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西沙必利组小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著减少(P<0.01),而黄芪组和党参组无显著变化;西沙必利组、黄芪组和党参组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P<0.01);西沙必利组和黄芪组小鼠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均增加,党参组小鼠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增加,而胃泌素(GAS)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补气中药能够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作者:郭军鹏;孟超;刘宏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银川市四个社区以及青铜峡市两个村作为调查单位,对60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问卷由卫生部统一制定,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药物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及平衡障碍情况(起立行走实验量表)。调查项目包括一般询问项目和现场调查测试项目两类。结果本次共调查949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3.6±6.8)岁,平衡障碍患病率为45.3%;调查对象中男425人,女524人,女性平衡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51.1% vs 37.9%,P=0.000);城市老年人513人,农村老年人436人,城市老年人平衡障碍的患病率低于农村(41.7% vs 49.3%,P=0.019)。在多因素分析中,将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性别、年龄、糖尿病、关节炎、颈椎病、药物因素是平衡障碍的危险因素;经常运动、文化程度高是平衡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患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平衡障碍是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何俊;廖沙;付海龙;靳雅男;丁攀;李小霞;徐晓丽;韩百惠;侯安然;赵燚;张毓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213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再出血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因素进行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动脉瘤复发率和格拉斯哥( GC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GCS3-8分、Hunt-Hess Ⅳ级、伴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中期手术、术后躁动和术后情绪起伏大是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且存活患者预后水平较差(均 P<0.05)。结论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患者预后具有负性影响。

    作者:蒋文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尺度回归分析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是人类第二死亡原因,消化道肿瘤发病位居各系统之首,对老年人群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且呈现逐年加重趋势〔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医疗资源将有50%的比例用于老年人〔2〕。本研究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合理控制费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辉;孙仙;徐生刚;白亚娜;胡晓斌;赵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在老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病灶变化显示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老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病灶变化的显示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5例。化疗后依据WHO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实施评价,其中化疗有效组38例,化疗无效组17例,对比治疗前后经超声诊断显示病灶变化,肿瘤内部血流分级情况以及不同组别肿瘤病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超声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病灶的长、宽、厚、面积及体积均显著少于新辅助化疗前的水平(均P<0.05)。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肿瘤内部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显著优于新辅助化疗前的Ⅱ~Ⅲ级( P<0.05)。化疗无效组治疗前后的高流速(Vmax)及阻力指数(RI)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有效组治疗后的 Vmax及RI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化疗无效组治疗后(均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客观地评价老年乳腺癌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治疗的病灶变化,对于后期治疗方案的进一步制定具有较大的辅助价值。

    作者:李朝喜;刘杨;陆海永;刘伟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关系

    由于中晚期痴呆治疗效果不佳,研究的焦点已逐渐转向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1〕。作为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的过渡状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1999年被Petersen等〔2〕提出后,已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痴呆和认知功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目前针对MC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3,4〕,筛查工具研究〔5,6〕及探讨MCI的转归〔7,8〕。此外,另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为MCI与抑郁二者关系的研究。初始针对MCI患者抑郁状况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老年期抑郁同样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为排除这些情感性疾病所造成的“假阳性”MCI患者,抑郁常被作为MCI的排除标准。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很多学者证实抑郁对MCI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会产生重要影响〔9〕。

    作者:吕扬;李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长治市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1128名老年人。主要调查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利用、医疗保障情况。结果长治市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较高,62.6%老年人患有慢性病,2 w患病率为23.2%,年住院率为22.9%,平均住院天数为14 d。有老伴、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越高、慢性病种类越多、自我健康评价越差、平时锻炼少、保健知识少、体检周期长患病后住院的越多。结论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

    作者:平卫伟;翟艳丽;原建慧;王瑞芳;陈新;乔宁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耦联CD133/ABCG2抗体的荧光磁性纳米微粒的制备与靶向性实验

    目的:制备耦联抗CD133及ABCG2抗体的荧光Fe3 O4纳米微粒,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癌细胞转移后的定位。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 O4磁性纳米粒子,在其外面包裹羧基化葡聚糖,然后与带有荧光基团的CD133及ABCG2抗体耦联,制备成一种可以检测CD133和 AB-CG2双阳性细胞的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继而检测其表征和抗性;体外检测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对人SP细胞的靶向性;肝癌 SP 细胞裸鼠皮下种植制作肝癌模型,尾静脉注射经筛选的纳米微粒,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磁性纳米微粒的体内靶向作用。结果成功制备得到了具有磁性、粒度均匀的磁性纳米微粒,且在体内外均有荧光和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性。结论成功制备得到了可用于检测CD133及ABCG2双阳性肝癌干细胞的免疫荧光磁性纳米微粒。

    作者:黄跃英;雷康;熊虎;殷香保;黄长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辽西地区2003~2012年上颌窦癌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辽西地区2003~2012年上颌窦癌发病状况及其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03~2012年辽西五市各医院上颌窦病例及肿瘤登记资料中的上颌窦癌发病资料,统计分析上颌窦癌发病数、发病粗率、世界标化发病率、发病率的时间趋势。结果2002~2011年辽西地区上颌窦癌男、女及合计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0.50/10万、0.46/10万,0.53/10万,辽西地区无论是合计发病率还是男女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鼻窦冠状位CT及鼻窦内镜应用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确减少了上颌窦癌的发病,应继续重视早期诊断,有必要加强上颌窦癌防治。

    作者:宫亮;李里;谷京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关系及ROC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 cTnI)水平与心脏功能及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测定8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健康老年人群血清水平,并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cTnI正常组和升高组,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血清cTnI水平与心脏功能及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8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38例血清且心功能级别高者, cTnI 升高率明显升高(均 P<0.05);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6±4)个月,cTnI正常组心脏事件明显低于cTnI升高组(P<0.05);经 Logistic 分析,cTnI定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此外,并对cTnI资料进行ROC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符合临床实践。结论血清cTnI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也是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徐测梁;王齐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回回药方》中扎里奴思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扎里奴思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因子( 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喂以实验鼠SPF级颗粒饲料,实验鼠喂高脂饲料并以维生素D 315万U/kg 灌胃1次/w以建模。实验组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0.003 g/kg)组、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3.08 g/0.1 kg)、扎里奴思方低剂量组(1.54 g/0.1 kg)。给药容积为1 ml/0.1 kg,1次/d。用药周期8 w,观察血脂代谢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 NF-κB、MCP-1等炎症因子在血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血脂指标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较空白组差异性明显(P<0.01);MCP-1在辛伐他汀和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 or P<0.01);对照组大鼠主动脉NF-κB表达较少(P<0.01),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P<0.05),给药组呈中等阳性表达(P<0.01)。结论有效量扎里奴思方抑制体内的炎症因子表达可能为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机制。

    作者:姜红;李彦明;徐胜东;刘敬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桔梗总皂苷抗大鼠肺纤维化作用的机制

    目的:探讨桔梗总皂苷对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5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高、中、低剂量桔梗总皂苷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法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400、200、100 mg/kg的桔梗总皂苷,1次/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8 d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评价桔梗总皂苷对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肺组织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程度明显, Hyp、MDA含量升高,SOD、GSH-Px含量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桔梗总皂苷各给药组肺纤维化程度、肺组织Hyp、MDA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桔梗总皂苷对大鼠的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胶原合成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笑英;韩玲;干泳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

    慢性肾脏病( CKD)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可达80%。血甲状旁腺激素( PTH)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阶段即已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肾衰进展程度相一致。过高的血PTH不仅可导致肾性骨病、肌力减退和肌萎缩,顽固性皮肤瘙痒、皮肤溃疡和组织坏死,还可引起异位钙化、神经系统异常、贫血以及心血管疾患等,严重影响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慢性肾衰竭SHPT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贾彦诺;高志华;徐然东;杨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AD)的原发因素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AD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代谢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D发病与老龄代谢综合征候群密切相关〔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是人体内的还原糖(葡萄糖)与蛋白质或脂质游离基发生不可逆反应所形成的〔2〕。免疫组化研究已经发现AD大脑的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中存在AGEs〔3〕。本研究旨在探讨AGEs与A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作者:邹慧兰;张爱军;张武昌;杨金凤;郭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且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1〕。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并分化为多种细胞系的能力〔2〕。在体外实验中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iPS)可以来自成人的正常细胞,并分化成为特定类型的神经细胞。有报道〔3,4〕指出脑缺血大鼠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继发了肿瘤形成。 iPS诱导肿瘤形成的可能,限制了这一治疗的临床应用。在体外实验中,胚胎干细胞( ESCs)具有分化为人体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并且可以无限制的自我更新。人类ESCs是多能分化的,并且可以从5d大的人类囊胚中获得。然而由于伦理问题和导致肿瘤生成的风险〔5〕,ESCs移植的临床试验评估并不乐观。除了诱导型多能干细胞和ESCs,成人干细胞是PS并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成人干细胞移植的优点是其适用于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目前,成人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前者是应用内源性干细胞;后者与外源性的干细胞移植有关。然而,成人干细胞移植和iPSCs及ESCs相比在分化潜能上并没有优势。

    作者:高海军;刘朋飞;金明月;牟青春;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