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梁永锋

关键词:危重肺心病,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摘要:目的:对比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采用有创机械通气( IPPV)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指标及血气变化、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34/37),与对照组〔81.08%(30/37)〕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PPV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46±1.11)d、(8.31±1.37)d、(7.47±1.72)d,与对照组〔(8.26±1.41)d、(12.01±1.75)d、(13.01±1.95)d〕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分别为8.11%(3/37)、2.70%(1/37),与对照组〔18.92%(7/37)、13.51%(5/3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和呼吸频率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VAP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近四分之三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10μmol/L,这类高血压患者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称为“H型高血压”〔1〕。研究显示, 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cy水平升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2〕。同时,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凝血功能的改变〔3〕。本文旨在观察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

    作者:林雪金;曾道亮;赖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佳矫正视力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特发性黄斑裂孔( IMH)玻璃体切除术后佳矫正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在该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的IMH患者,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观察术前黄斑裂孔形态(小直径、基底直径、裂孔高度),记录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BCVA的变化,分析与视力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术后 BCVA与患者病程、裂孔小直径、基底直径呈负相关(P<0.05),与术前BCVA、黄斑裂孔指数(MHI)、黄斑裂孔预后因素(HPF)呈正相关(P<0.05)。结论术前BCVA是评价术后 BCVA的佳指标,MHI、HPF可作为评价临床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锡锋;石萍;庞利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丹田降脂丸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丹田降脂丸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采取低脂饮食,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田降脂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8 w;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8 w 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HDL-C 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TG、TC、LDL-C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和尿素氮水平(BUN)治疗后均显著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8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64,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有3例而对照组只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恶心呕吐),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且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田降脂丸联合辛伐他汀用于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可产生协同降脂作用,对肝、肾损伤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忠明;姜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HDL-C、SOD及游离脂肪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以及游离脂肪酸( NEF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该院收治的冠心病(CHD)患者160例,根据CHD的临床类型分成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3例及ACS组97例,其中ACS组又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A)28例以及心肌梗死( MI)69例。另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的因其他原因住院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血清HDL-C、SOD以及NEFA水平差别。结果 ACS组的HDL-C 和 SOD水平均显著低于 SAP组和对照组(P<0.05),ACS 组的 NEFA均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ACS组中,MI组的HDL-C和SOD水平显著低于UA组(P<0.05),MI组的NEFA较 UA组高,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20分组HDL-C和SOD水平显著低于总积分<20分组(P<0.05),HDL-C和SOD水平均与Gensi-ni总积分呈负相关;Gensini总积分≥20分组NEFA水平显著高于总积分<20分组(P<0.05),NEFA水平与 Gensini总积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DL-C、SOD以及NEFA的水平与ACS的发生以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ACS患者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畅;王秋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剂量他克莫司添加治疗老年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相关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克莫司添加治疗老年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及对外周血 CD19阳性及 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阳性( CD19+BAFF-R+) B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30例老年难治性全身型MG患者,使用他克莫司3 mg/d添加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对美国MG基金会( MGFA)量表、日常生活( ADL)量表及徒手肌力量表( MMT)进行评定,同时对其中20例患者的外周血CD19+BAFF-R+B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结果30例患者治疗1、3、6个月MGFA、ADL及MMT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均P<0.05);25例服用泼尼松患者6个月后合并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20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CD19+BAFF-R+B细胞百分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3、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小剂量他克莫司添加治疗老年难治性全身型MG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减少其激素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CD19+BAFF-R+B细胞水平有关。

    作者:贾东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激素补充替治疗对围绝经综合征妇女卵巢功能及改良Kupperman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素补充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卵巢功能与改良Kupperman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克龄蒙治疗,观察两组女性卵巢功能变化及改良Kupperman评分改变。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改良 Kupperman 评分(8.65±3.03)分,子宫内膜厚度(4.57±1.74) mm,血清雌二醇(78.93±25.93)pmol/L,促卵泡激素(28.26±7.24)U/L,促黄体生成素(35.16±9.64)U/L;对照组干预后改良Kupperman评分(12.76±4.11)分,子宫内膜厚度(3.43±0.42)mm,血清雌二醇(60.86±21.05)pmol/L,促卵泡激素(36.18±9.76)U/L,促黄体生成素(45.75±12.51)U/L;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发生阴道出血2例,头晕头痛4例,胃肠道反应2例,乳房胀痛1例;对照组发生阴道出血1例,头晕头痛3例,胃肠道反应3例;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激素补充替代治疗应用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卵巢功能,保护子宫内膜,服药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何永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尼莫地平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n=40),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尼莫地平治疗(n=40),疗程均4 w;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NIHSS)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 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1),且尼莫地平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组的 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的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通过下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

    作者:段淑霞;李冬梅;王戬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与微循环相关性及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糖尿病( DM)大鼠坐骨神经环磷酸腺苷( cAMP)、环磷酸鸟苷( cGMP)与微循环相关性及益气活血通络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坐骨神经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 DM大鼠血液流变学、坐骨神经 cAMP、cGMP含量均发生改变,益气活血通络方药对二者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DM大鼠血液流变学与坐骨神经改变cAMP、cGMP含量具有相关性,益气活血通络中药通过对二者的改善从而防治DM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赵芸芸;张文风;王秀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156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COPD分为对照组(未并发疾病)89例和观察组(有并发疾病)67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Spearman方法分析COPD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Kaplan-Meier方法分析肺癌患者术后12个月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和胸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P<0.05)。合并 COPD肺功能为Ⅲ级肺癌患者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肺功能为Ⅰ级和Ⅱ级的患者(P<0.05),Spearman分析发现合并COPD与行手术治疗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呈正相关性(r=0.542,P<0.01)。术后12个月肺癌患者总生存率为75.00%,合并COPD肺癌患者生存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肺功能分级越高其术后12个生存率越低。结论合并COPD是行手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影响肺癌患者术后12个月生存率。

    作者:夏俊;于在诚;聂弘;黄文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对老年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的PC患者30例,BPH患者20例,通过1 H-MRS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枸橼酸盐( Cit)、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峰值,并计算(Cho+Cr)/Cit、Cho/Cit比值。结果 PC与BPH相应区域比较 Cit峰值、(Cho+Cr)/Cit、Cho/Cit比值明显降低,Cho明显升高(P<0.05)。结论1 H-MRS成像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PC与BPH进行鉴别,并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作者:马永金;邓宏林;赵绘萍;陈晓云;蒋高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认知功能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认知功能是衡量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分析认知功能与老年人QOL的相关性。

    作者:刘俊杰;原志芳;李淑杏;郑南;陈长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按 K-L分期方法分级的Ⅰ~Ⅲ级KOA患者120例,每级4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及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不同分期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广泛清理组均高于有限清理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随访的Lysholm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 P<0.05);术后1个月,有限清理组Ⅰ级和Ⅱ级患者 Lysholm 功能评分优于广泛清理组( P<0.05),Ⅲ级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案术后6、12个月时各组患者Lysholm功能评分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KOA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对Ⅰ级和Ⅱ级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对Ⅲ级患者效果相似。但两种治疗方案对各组患者长期效果无差别。

    作者:张江礼;窦珊珊;王华军;李锋;聂喜增;梁斌;王立伟;赵立威;王红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药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去卵巢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60只雌性大鼠,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去除卵巢),雌二醇(E2)组(去除卵巢+尼尔雌醇)、药物组(去卵巢+王不留行)。术后3个月,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取大鼠血、尿检测骨代谢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BMD和BMC有显著提高。药物组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 ALP)明显升高,同时尿钙/肌酐、尿磷/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尿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肌酐均降低。结论王不留行可以有效地阻止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量丢失,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黄庭惠;伍杨;郑永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

    慢性肾脏病( CKD)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可达80%。血甲状旁腺激素( PTH)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阶段即已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肾衰进展程度相一致。过高的血PTH不仅可导致肾性骨病、肌力减退和肌萎缩,顽固性皮肤瘙痒、皮肤溃疡和组织坏死,还可引起异位钙化、神经系统异常、贫血以及心血管疾患等,严重影响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慢性肾衰竭SHPT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贾彦诺;高志华;徐然东;杨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术中血糖及电解质的影响

    手术患者由于术前禁食禁饮、手术中出血、应激等因素可引起水、电解质成分的丢失和内环境紊乱。手术中输注晶体液主要用于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减轻内环境紊乱。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晶体液能够完全达到补充细胞外液和纠正内环境紊乱的要求。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其主要成分为每1000 ml 中含氯化钠6.372 g,氯化钾0.30 g,氯化镁( MgCl2?6H2 O)0.204 g,醋酸钠( NaC2 H3 O2)2.052 g,柠檬酸钠( Na3 C6 H5 O7?2H2 O)0.588 g,葡萄糖酸钙( CaCl2 H22 O14? H2 O)0.672 g,葡萄糖10 g。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无痛气管镜检查患者输注乐加6 ml/kg前后血糖及电解质变化,探讨其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站稳;刘喆;杨武臣;赵素贞;刘胜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冷冻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缺损部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骨肿瘤患者行部分或全部骨切除手术,用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骨进行骨重建,于术前2 d及术后14、28 d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以检测宿主免疫反应,术后1、3、6、12、24个月行X线检查,观察骨愈合情况,且按Mankin标准随访评定骨关节功能,术后3、6、9、12、24个月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SPECT)骨扫描检测,以观察异体骨的成活替代或吸收情况。结果本研究骨重建后外形良好,无严重感染或排异反应发生。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骨的愈合率可达92.7%(51/55),骨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1.0%(50/55);术后3~6个月异体骨两端及髓腔内同位素浓集明显低于正常,而自体骨端同位素浓集明显高于正常,并于术后9个月逐渐减弱。结论采用冷冻方式的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缺损,不但可降低宿主排异反应,而且具有骨愈合好、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作者:李增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银川市四个社区以及青铜峡市两个村作为调查单位,对60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问卷由卫生部统一制定,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药物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及平衡障碍情况(起立行走实验量表)。调查项目包括一般询问项目和现场调查测试项目两类。结果本次共调查949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3.6±6.8)岁,平衡障碍患病率为45.3%;调查对象中男425人,女524人,女性平衡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51.1% vs 37.9%,P=0.000);城市老年人513人,农村老年人436人,城市老年人平衡障碍的患病率低于农村(41.7% vs 49.3%,P=0.019)。在多因素分析中,将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性别、年龄、糖尿病、关节炎、颈椎病、药物因素是平衡障碍的危险因素;经常运动、文化程度高是平衡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患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平衡障碍是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何俊;廖沙;付海龙;靳雅男;丁攀;李小霞;徐晓丽;韩百惠;侯安然;赵燚;张毓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胶质瘤术后组织中黑色素瘤核蛋白18与组织蛋白酶-B、-D表达关系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组织中黑色素瘤核蛋白( Mel)-18、组织蛋白酶( Cath)-B和D表达特征,关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2例脑胶质瘤手术后存留的蜡块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收集59例颅脑非肿瘤手术切除的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Mel-18、Cath-B和Cath-D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Mel-18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ath-B和 Cath-D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Mel-18、Cath-B和Cath-D的表达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大径及是否伴有坏死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Mel-18和Cath-B、Cath-D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脑胶质瘤术后组织中Mel-18低表达、Cath-B和Cath-D高表达是肿瘤的重要促进因素,Mel-18在发挥作用中可能与对Cath-B和Cath-D的调节有关。

    作者:王耀东;孙尚奎;刘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肠癌患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检测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织标本。另外收集经病理证实是正常黏膜的组织标本1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PTTG、bFGF以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以及上述三种因子各自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肿瘤组PTTG、bFGF以及VEGF-C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1)。 PTTG、bFGF以及VEGF-C表达在不同的分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的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Dukes分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TG、bFGF和VEGF-C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促淋巴管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侵袭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已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吕飒美;张健;吴友伟;周健;史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正常中国人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角度测量及其与年龄、性别、侧别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 MCA) M1分叉角度的正常值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侧别的相关性。方法以195例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 MRA)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双侧MCA分叉角度测量,结果采用百分比法和Correlations 相关性分析统计95%可信区间以及夹角和性别、年龄及侧别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左侧MCA夹角:58.52°~128.40°;男性右侧 MCA 夹角:60.20°~132.20°;女性左侧 MCA夹角:51.63°~127.50°;女性右侧MCA夹角:65.38°~155.38°;Correlations相关性分析结果:双侧MCA夹角(左侧MCA夹角56.90°~128.00°;右侧MCA夹角62.00°~144.00°)(r=0.321,P=0.000)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双侧MCA夹角有差异(Z=-2.641,P=0.008)。 Correlations 相关性分析结果:MCA 夹角与年龄正相关(P<0.01);与性别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MCA夹角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相关性。左侧MCA夹角大于右侧MCA夹角。

    作者:周存河;崔彩霞;崔慧先;刘怀军;刘增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