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谈敏
踝-肱指数(ABI)是评估糖尿病足的基本指标〔1〕。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血瘀症及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等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血瘀证患者ABI的影响。
作者:高自芳;邱新文;罗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427名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养老意愿,并对影响养老选择的因素中多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83.7%的空巢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居家养老中36.3%希望现在或未来与子女同住养老。影响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结构和居住状态、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对子女的尽孝评价。结论应积极挖掘子女在养老方面的潜力,同时不断完善居家社会养老服务,满足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作者:牛荣华;张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织标本。另外收集经病理证实是正常黏膜的组织标本1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PTTG、bFGF以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以及上述三种因子各自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肿瘤组PTTG、bFGF以及VEGF-C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1)。 PTTG、bFGF以及VEGF-C表达在不同的分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的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Dukes分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TG、bFGF和VEGF-C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促淋巴管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侵袭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已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吕飒美;张健;吴友伟;周健;史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慢性肾脏病( CKD)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可达80%。血甲状旁腺激素( PTH)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阶段即已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肾衰进展程度相一致。过高的血PTH不仅可导致肾性骨病、肌力减退和肌萎缩,顽固性皮肤瘙痒、皮肤溃疡和组织坏死,还可引起异位钙化、神经系统异常、贫血以及心血管疾患等,严重影响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慢性肾衰竭SHPT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贾彦诺;高志华;徐然东;杨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恶性肿瘤是人类第二死亡原因,消化道肿瘤发病位居各系统之首,对老年人群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且呈现逐年加重趋势〔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医疗资源将有50%的比例用于老年人〔2〕。本研究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合理控制费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辉;孙仙;徐生刚;白亚娜;胡晓斌;赵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照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48例,死亡组52例,收集两组患者脓毒症发病原因、器官功能不全数、转归及住院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等临床资料,并抽取入院当日外周静脉血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Ⅲ、血小板计数(PLT),并对比两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存活组患者 PT较死亡组低、AT-Ⅲ、PLT 水平较死亡组高(P<0.05),两组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APACHEⅡ评分共分三组,其中低分组28例,中分组44例,高分组28例;高分组的PT较低分组和中分组高,AT-Ⅲ和PLT水平较低分组和中分组低(P<0.05),而三组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行PT、AT-Ⅲ及PLT 监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陈英华;田国红;兰亚明;粟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AD)的原发因素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AD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代谢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D发病与老龄代谢综合征候群密切相关〔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是人体内的还原糖(葡萄糖)与蛋白质或脂质游离基发生不可逆反应所形成的〔2〕。免疫组化研究已经发现AD大脑的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中存在AGEs〔3〕。本研究旨在探讨AGEs与A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作者:邹慧兰;张爱军;张武昌;杨金凤;郭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肿瘤的特征性标志除了自我增殖能力、对生长信号不敏感性、抵抗凋亡、促进血管生成、无限的复制潜能和活跃的组织侵袭转移能力外,还具有逃避免疫破坏和能量代谢重新编程〔1〕。不论有氧还是缺氧环境,肿瘤细胞更倾向于将大量的葡萄糖代谢为乳酸,即为著名的Warburg效应。进一步的,肿瘤细胞通过增强脂肪酸氧化磷酸化途径利用其氧化底物来进行生物合成和能量产生,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脂类是生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它在细胞膜的合成、能量储蓄、信号传导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生理状态下,肝细胞和脂肪细胞是脂肪酸主要的合成和存储场所。大部分人体正常细胞倾向于摄取外源性脂肪酸,而肿瘤细胞则主要依赖于内源性脂肪酸〔2〕,并终以脂滴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对比相应正常组织,脂肪酸合成酶( FASN)在多种人类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表达异常,为肿瘤细胞提供充分的内源性脂肪酸,以实现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肿瘤脂肪酸代谢的异常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对肿瘤FAS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蓝英;张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且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1〕。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并分化为多种细胞系的能力〔2〕。在体外实验中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iPS)可以来自成人的正常细胞,并分化成为特定类型的神经细胞。有报道〔3,4〕指出脑缺血大鼠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继发了肿瘤形成。 iPS诱导肿瘤形成的可能,限制了这一治疗的临床应用。在体外实验中,胚胎干细胞( ESCs)具有分化为人体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并且可以无限制的自我更新。人类ESCs是多能分化的,并且可以从5d大的人类囊胚中获得。然而由于伦理问题和导致肿瘤生成的风险〔5〕,ESCs移植的临床试验评估并不乐观。除了诱导型多能干细胞和ESCs,成人干细胞是PS并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成人干细胞移植的优点是其适用于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目前,成人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前者是应用内源性干细胞;后者与外源性的干细胞移植有关。然而,成人干细胞移植和iPSCs及ESCs相比在分化潜能上并没有优势。
作者:高海军;刘朋飞;金明月;牟青春;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制备耦联抗CD133及ABCG2抗体的荧光Fe3 O4纳米微粒,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癌细胞转移后的定位。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 O4磁性纳米粒子,在其外面包裹羧基化葡聚糖,然后与带有荧光基团的CD133及ABCG2抗体耦联,制备成一种可以检测CD133和 AB-CG2双阳性细胞的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继而检测其表征和抗性;体外检测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对人SP细胞的靶向性;肝癌 SP 细胞裸鼠皮下种植制作肝癌模型,尾静脉注射经筛选的纳米微粒,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磁性纳米微粒的体内靶向作用。结果成功制备得到了具有磁性、粒度均匀的磁性纳米微粒,且在体内外均有荧光和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性。结论成功制备得到了可用于检测CD133及ABCG2双阳性肝癌干细胞的免疫荧光磁性纳米微粒。
作者:黄跃英;雷康;熊虎;殷香保;黄长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遵义市的老年颅脑创伤( TBI)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717例老年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预后与年龄、创伤程度的关系。结果717例中车祸致伤的比例为52.72%,车祸中患者为行人的比例为22.18%,夜间和公路发病比例为38.08%和52.72%;预后与年龄之间相关性较低(r2=0.213,P=5.235),但与创伤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2=0.913,P=0.035)。结论车祸在老年 TBI发生率中居首位,病患的创伤程度对于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吴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按 K-L分期方法分级的Ⅰ~Ⅲ级KOA患者120例,每级4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及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不同分期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广泛清理组均高于有限清理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随访的Lysholm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 P<0.05);术后1个月,有限清理组Ⅰ级和Ⅱ级患者 Lysholm 功能评分优于广泛清理组( P<0.05),Ⅲ级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案术后6、12个月时各组患者Lysholm功能评分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KOA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对Ⅰ级和Ⅱ级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对Ⅲ级患者效果相似。但两种治疗方案对各组患者长期效果无差别。
作者:张江礼;窦珊珊;王华军;李锋;聂喜增;梁斌;王立伟;赵立威;王红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长治市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1128名老年人。主要调查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利用、医疗保障情况。结果长治市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较高,62.6%老年人患有慢性病,2 w患病率为23.2%,年住院率为22.9%,平均住院天数为14 d。有老伴、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越高、慢性病种类越多、自我健康评价越差、平时锻炼少、保健知识少、体检周期长患病后住院的越多。结论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
作者:平卫伟;翟艳丽;原建慧;王瑞芳;陈新;乔宁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与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5例老年癫痫患者发作后1、24 h的脑电图及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分析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测与血清 TNF-α、IL-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发作1、24 h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电图异常癫痫患者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癫痫患者(P<0.05),且随着脑电图检测结果加重,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呈明显加重趋势,两者呈正相关性关系(r=0.652,r=0.596,均P<0.05)。结论 TNF-α、IL-2是影响老年癫痫患者病情的重要介质因子,且脑电图改变与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李欣;曹祥;汪麟;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入院时 QRS 波宽度( QRSw)与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及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132例老年AMI患者入院时的体表心电QRSw、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血浆B型脑钠肽(BNP)、hs-CRP;记录入院时的心脏超声指标等;记录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情况。按照不同QRSw(Ⅰ组:60~80 ms、Ⅱ组:>80 ms且<100 ms、Ⅲ组:≥100 ms)、不同 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分组。结果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梗死面积、hs-CRP、BNP 及 cTnI明显升高(P<0.05)、而 LVEF 则降低(P<0.05);与hs-CRP<6.68 mg/L组相比较,hs-CRP≥6.68 mg/L组QRSw、BNP明显升高(P<0.05),而LVEF则降低(P<0.05);与LVEF≥48.6%组相比较,LVEF<48.6%组QRSw、hs-CRP、BNP明显升高( P<0.05);QRSw 与 hs-CRP、BNP、梗死面积呈正相关( P<0.05),而与 LVEF呈负相关( P<0.05);血浆 hs-CRP、BNP水平增高、LVEF降低与QRSw增宽密切相关;QRSw增大、血浆hs-CRP、BNP水平增高、LVEF降低、梗死面积较大是患者心肌梗死后发生左心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MI患者随着QRSw增大,血浆hs-CRP逐渐增高,而左心功能下降,QRSw亦是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景增秀;赵玉娟;康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寻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组运用符文彬教授的“从心胆肾论治”理论,采取精灸配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单纯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和15%( P<0.05)。结论精灸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徐丽华;符文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住院病人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将住院病人口腔拭子先保存在含有抗生素的 YEPD液体培养基中,然后接种到YEPD平板上分离培养,37℃培养2 d后观察。结果每天观察直到14 d,分离到的酵母菌通过菌落形态、制片革兰染色、乳酸酚棉蓝染色、显色培养基作初步鉴定、芽管形成试验、厚膜孢子及假菌丝生成试验作实验室诊断菌种鉴定。结果199例标本中,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43.72%(87/199)。分离出的87株假丝酵母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高(64.37%,56/87),显著高于其他菌种总检出率(35.63%,31/87)(χ2=14.37;P<0.01)。71岁以上患者检出率高(66%,33/50),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平均检出率(36.24%,54/149)(χ2=13.47;P<0.01)。内科患者的检出率高(54.43%,43/79),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平均检出率(36.66%,44/120)(χ2=6.12;P=0.01)。结论对于71岁及以上年龄段及内科患者应加强真菌培养鉴定,以合理用药,改善预后。
作者:陈锦龙;饶朗毓;王华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辽西地区2003~2012年上颌窦癌发病状况及其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03~2012年辽西五市各医院上颌窦病例及肿瘤登记资料中的上颌窦癌发病资料,统计分析上颌窦癌发病数、发病粗率、世界标化发病率、发病率的时间趋势。结果2002~2011年辽西地区上颌窦癌男、女及合计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0.50/10万、0.46/10万,0.53/10万,辽西地区无论是合计发病率还是男女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鼻窦冠状位CT及鼻窦内镜应用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确减少了上颌窦癌的发病,应继续重视早期诊断,有必要加强上颌窦癌防治。
作者:宫亮;李里;谷京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支架增强显影技术( SB)在老年冠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行冠脉介入治疗( PCI)老年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 QCA)基础上,应用SB进行支架可视性评价和支架后扩张必要性评价;同期进行冠脉介入的老年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单纯应用QCA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进行支架可视性评价和支架后扩张必要性评价。通过标准的 QCA和SB对支架可视性进行评价并分为1~4级(1级=差,2级=可,3级=良,4级=优)。经QCA定量分析、SB对球囊后扩张的必要性进行评价(球囊后扩张必要性:0=支架贴壁良好不需要后扩张;1=支架贴壁可,不需要后扩张;2=支架贴壁不良,需要后扩张)。结果 QCA显示支架可视性为(2.03±0.84)级(其中1级40个,2级71个,3级32个,4级8个),SB显示支架可视性为(2.79±0.84)级(其中1级14个,2级32个,3级82个,4级28个),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 QCA定量分析结果行球囊后扩张30次,根据 SB 评价结果行球囊后扩张48次,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SB可明显提高支架的可视性,有效指导支架的后扩张,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和费用的基础上可能降低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胡喜田;李子莉;王维刚;陈勤聪;李丽红;薛峥;吕新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性病门诊50岁及以上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隔病毒(HIV)的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重庆4家综合性医院性病门诊中符合条件的832例50岁及以上就诊者展开问卷调查,抽取血样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对该人群 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2例被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其中男58例、女14例。经 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知晓情况、对性生活满意度及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情况是HI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婚姻状况、商业性行为、同性性行为、静脉吸毒、梅毒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50岁及以上人群HIV感染疫情严峻,异性途径成为该群体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HIV感染率。
作者:马珍;吴音;何美霖;杨朝美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