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王绍安;彭进;王涛;苗晶晶;冯立业
目的:调查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修订版HSOPSC问卷对广州市8家老人院260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安全文化优势领域分别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91.2%),园区内团队合作(89.8%),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79.9%)和老人院管理者对老人安全的支持(79.4%);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分别为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47.2%),事件报告频率(42.1%)和人员配置(37.7%)。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人员配置、护士所在园区、老人院性质、本院工作年限、在今后一年中是否会继续在老人院工作对预测安全文化总分具有统计学意义(F=14.422,R2=0.293,P<0.05)。结论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有待提高,老人院管理者应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建立自愿、非惩罚性报告体系,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楚婷;刘可;张利峰;马一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大鼠脊髓损伤(SCI)细胞凋亡相关因子Fa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西药组、电针组,采用改良式的Allen打击法制备SCI模型,并分别于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段(6 h、1、7 d)进行取材,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内Fas、TNFR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 Fas、TNFR1表达水平均下降( 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效果相当( P>0.05)。结论电针治疗SCI可能是通过降低损伤脊髓中的Fas、TNFR1的表达水平,进而阻止细胞凋亡进程、促进脊髓组织损伤的恢复等来实现的。
作者:杨波;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神经营养因子( NTF)在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的增殖、存活、死亡方面起重要作用。 NTF作为信号分子可能介导大脑的高级活动,例如学习、记忆、行为等。 NTF还在神经系统中起调节突触连接、突触结构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增强等作用。 NTF水平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AD)或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还会导致抑郁症、滥用药物等精神障碍〔1~3〕。本文就NTF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薛小燕;郭小华;李敏;罗焕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蜂胶槲皮素对N-硝酸-L-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老年高血压大鼠血压的作用。方法采用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取60只老年大鼠(20个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4 w,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量给药前后老年大鼠的血压,观察心率( HR)变化、记录收缩压( SP)及舒张压( DP)。记录停药5、10 d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给药后,蜂胶槲皮素各剂量组的老年大鼠血压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在14 d时血压明显减低,而中、低剂量组在21 d 时血压开始明显下降,且降压速度和卡托普利相当,降压效果比卡托普利持久。结论蜂胶槲皮素对L-NAME诱导的老年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率有降低作用。
作者:朱凯;李军鸽;朱莹莹;邱智东;于智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手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HSS)优于对照组(Z=2.015,P=0.044);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化脓、骨折畸形、膝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 P<0.05)。结论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且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涛平;焦建宝;刘晓峰;骞立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浆及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例病毒性脑膜炎和6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脑脊液,ELISA法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sCD163的表达,并对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与病毒性脑膜炎和正常人相比,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sCD16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与头痛患者sCD163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脑脊液 sCD163浓度为89.1 ng/L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切点( 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和93.9%。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sCD163表达与脑脊液压力和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脑脊液细胞数无相关性。结论 sCD16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中表达上调,并且脑脊液sCD163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戴英增;白晓雪;刘晗;李丹;华树成;宋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牙周病患者龈沟液(GC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52例T2DM合并牙周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该院52例单纯牙周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TNF-α、GCF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析糖尿病并发牙周病患者的HbA1c及GCF与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 TNF-α、GC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HbAlc≥8%者TNF-α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 HbA1c<8%者(均 P<0.05);HbA1c及 GCF与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 r=0.768,0.821,均P<0.05)。结论 T2DM 并发牙周病者 GCF 内的 TNF-α水平较高,且其与 GCF 和 HbA1c 呈相关性,对 TNF-α水平监测有助于T2DM并发牙周病者的治疗。
作者:李艳莉;邓金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怒的表达和控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一对一面对面访谈。结果病例组怒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怒的控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怒表达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发病前及发病进程中易发怒或郁怒、怒的表达程度高而控制力弱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作者:王友杰;詹向红;闫国立;李伟;杨丽萍;刘胜利;刘永;侯俊林;宋萍;伍盼盼;王慧霞;韩贺云;陈四清;潘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1〕。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是为改善因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的损害,进而减少缺血的半暗带区域凋亡的细胞数,促进血液循环的重建。本文观察大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作者:褚雪菲;刘道龙;周军怀;姜德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60%左右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求〔1〕。本文拟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 PS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建红;李璐;程妍;刘思玮;刘庆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10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含有门冬氨酸钾的静脉营养,对照组含有氯化钾的静脉营养液,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钾、年龄、肿瘤分期等没有差异,血白细胞增加率较对照组减少13.3%,谷草转氨酶含量下降率小于对照组,试验组尿素产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恢复情况强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可提高老年围术期患者免疫力,抑制感染,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乙南;夏志军;许海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常见降压药(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合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对照A组(替米沙坦组)、对照B组(左旋氨氯地平),每组42例。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动态血压变化、非杓型高血压逆转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8 w 后,3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联合治疗组血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两个对照组血压下降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转为杓型血压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B组非杓型高血压逆转率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1)。治疗8 w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 P<0.05)。结论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用可有效地控制24 h血压,更好地逆转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祎;冯华;高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相关性。方法分析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PIS组及非PIS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以及 PIS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 hs-CRP水平。结果 PIS 组血清hs-CRP水平于第1、3、7天均高于非PIS组(P<0.01),PIS组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1)。结论 PIS的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s-CRP水平相关,可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PIS提供新方法。
作者:周英;林忠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慢性伤口是指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受伤,其愈合过程大于8w的伤口,如溃疡性伤口、糖尿病伤口、压力性溃疡和手术后愈合不良的伤口等〔1〕。创伤愈合协会世界联盟提出“敷料相关过程实施疼痛小化”的佳实践原则方案,同时认为慢性伤口疼痛患者有对安全、自尊、爱与归属及自我实现的需要〔2〕。本研究对慢性伤口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仇铁英;黄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对老年有机磷中毒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老年有机磷中毒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为对照组,23例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心肌酶指标、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 型钠尿肽( BNP)、C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乳酸脱氢酶( LDH)均显著降低,而胆碱酯酶(ChE)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BNP、CRP、TNF-α、CK、CK-MB、ALT、LDH、反跳发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者ChE、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ChE 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氯解磷定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老年有机磷中毒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慧娟;郭宏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早期应用左卡尼汀治疗以探讨其对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90例具有PCI手术适应证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且均行PCI。三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降脂药。左卡尼汀组于术后1 h内予左卡尼汀3.0 g加入0.9%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推注,此后每日用药1次,连用7 d;早期治疗组PCI术前10 min予左卡尼汀静脉推注,此后每日用药1次,连用7 d。比较3组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 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术后30 d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明显缩短,以早期治疗组更明显(P<0.05或P<0.01)。术前3组血清CK-MB、cTnI、SOD和MD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术后24、72 h血清CK-MB、cTnI、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早期治疗组改变更为明显(P<0.01)。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术后30 d病死率无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够保护心肌细胞,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改善心电图变化和改善PCI患者预后,尤以术前早期应用效果更显著。
作者:毛毳颖;郑雪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莲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肌钙蛋T(cTnT)、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 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该院99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过常规治疗,其中42例给予莲花清瘟胶囊治疗(治疗组),57例给予黄芪注射液(对照组)。治疗4w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时间和血清 CK-MB 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TnT、CK-MB、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个指标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未发现药源性肝、肾能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结论莲花清瘟胶囊和黄芪注射液用于治疗AVM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有效改善血清 cTnT、CK-MB、CRP水平,其中莲花清瘟胶囊治疗效果更明显,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作者:金焱;杨光;王前胜;刘东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铁作为生命体不可缺少的金属元素,维持了正常细胞功能,参与脑内重要的代谢过程。铁摄入数量过多或代谢失常,造成铁超载,可导致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很多研究表明,脑铁超载与阿尔茨海默病( AD )有关,但其机制有待深入研究。铁超载与氧化应激( OS)、β淀粉样蛋白( Aβ)沉积、Tau蛋白聚集等关系密切,而且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如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也与铁的异常沉积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就脑铁超载相关蛋白与AD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谢淑玲;伍文彬;彭丽燕;杨昆;李斌;王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反复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是引起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病的初几小时内,心肌严重缺血坏死,心电极不稳定,以室颤为危险,是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在急性心肌梗死幸存的人群中,50%以上死于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研究指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低于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15%),如合并心功能不全,则病死率明显升高〔1〕。本研究旨在了解ACS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董健;尹新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状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研究组术后7 d和1个月 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 d和1个月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朝虹;苏晓萍;赖希妮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