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宝;张菁华;宋京花;吴媛媛;赵瑾;史英;高敬华
目的:探讨玉竹多糖对糖尿病老年大鼠体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和化学损伤联合方法构建糖尿病老年大鼠模型;取60只老年大鼠(20个月),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 )、玉竹多糖低(C)、中(D)、高剂量组(E)和二甲双胍组(F),每组10只。相同环境下正常饲养4 w后,B、C、D、E、F组高脂饲料喂养2 w后,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通过“三多一少”和血糖值判断是否糖尿病造模成功,A组喂养正常饲料,注射枸橼酸缓冲溶液;造模成功后,B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C、D、E组灌胃给予玉竹多糖,剂量分别为1.0、2.0、3.0 g/kg,F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0.2 g/kg,2次/d,连续给药3 w,定时观察体重变化,末次给药后耳缘静脉取血检测血清葡萄糖( GLU)、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血清胰岛素( INS)指标。结果糖尿病老年大鼠造模成功,玉竹多糖各剂量组老年大鼠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增高,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E组降糖效果好于C组和D组,但不如F组。结论玉竹多糖可以降低血糖,对老年大鼠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作者:杨铁琦;李军鸽;桂海莹;王媛;于智莘;邱智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DM)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曲阜市483例60岁以上口服降糖药的老年DM患者,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结果483例老年DM患者中,服用磺酰尿类药物比例高,其次分别为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胰岛素增敏剂类;单服1种药139例,服用2种药177例,3种及以上167例。4种药物空腹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优、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依从性中、差组,依从性中组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口服降糖药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用药结构,才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毕贞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IFT20)、组织蛋白酶(Cath)-B和D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表达的差别。方法94例胃腺癌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82例距肿物边缘>5 cm 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中IFT20、Cath-B和D的表达。结果两组中IFT20、Cath-B和D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IFT20、Cath-B和D的表达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具有相关性。观察组中IFT20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 Ki6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IFT20和 Cath-B、IFT20和Cath-D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 IFT20、Cath-B 和 D 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促进作用,IFT20与 Cath-B、D 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胡顺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类固醇糖尿病( SDM)大鼠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组),SDM 组和辣椒素组;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抵抗,血清中脂联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胰岛细胞凋亡率和胰腺组织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 mRNA变化。结果小剂量腹腔注射辣椒素明显降低SDM大鼠血糖,抑制胰岛素抵抗;增加血清脂联素和CGRP的表达;下调S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率和胰腺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论辣椒素能改善SDM大鼠,与降低SDM大鼠血糖、抑制胰岛素抵抗、增加血清脂联素和 CGRP的表达和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晓燕;应长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网膜素-1(Omentin-1)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9例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年龄≥60岁)及31例健康者(年龄≥60岁)的血浆Omentin-1浓度。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29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30例,正常对照组31例。依据 NYHA分级法将冠心病组重新分为三组,即心功能Ⅰ级组11例,心功能Ⅱ、Ⅲ级组36例,心功能Ⅳ级组12例。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浆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00);进一步比较得出SAP组、UAP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UAP组较SAP组有下降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依据 NYHA法分组后,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血浆Omentin-1水平逐渐下降,且三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③血浆Omentin-1水平与SBP呈显著负相关( r=-0.264,P<0.05),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5)。④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 Omentin-1可能受 HDL-C 水平的影响( P<0.01)。结论 Omentin-1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Omentin-1的变化可能与脂代谢有关。
作者:王秀华;窦灵芝;王小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肛肠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试验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同时纳入体检正常者6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和手术前后试验组血清炎症指标。结果术前试验组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大收缩压(MSP)、直肠静息压(RRP)、高压区长度(HPZ)、肛管蠕动波频率(APWE)、MTV和 AIRT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5 d时,试验组ARP、MSP、HPZ和MTV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RRP和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各肛肠动力学指标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术后1 d时,试验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术后15 d时,试验组各血清炎症指标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及炎性细胞因子均有影响,但术后能够较快恢复。
作者:谭辉;吴林鸿;伍敬柱;薛新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Aβ1~42及二氮嗪预干预对神经细胞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海马神经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β1~42组(2μmol/L)、二氮嗪(50μmol/L)预处理1 h后Aβ1~42组、单独二氮嗪预处理组,各组又分为24、72 h两个时间点,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干预后不同培养时间细胞Na+-K+-ATP 酶β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显示:Aβ1~42作用细胞72 h降低了Na+-K+-ATP酶β亚基荧光强度;而经二氮嗪预处理后Aβ1~42作用72 h,与单独Aβ1~42组相比较荧光强度有所增强。 Western印迹显示:二氮嗪预处理神经细胞1 h协同Aβ1~42作用24 h 后及单独二氮嗪组 Na+-K+-ATP 酶β亚基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单独 Aβ1~42组( P<0.01)。Aβ1~42作用神经细胞72 h后,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二氮嗪预处理1h协同Aβ1~42共同作用于神经细胞72 h后,与单独Aβ1~42组相比较,增加了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 Aβ1~42作用72 h,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量降低,二氮嗪预处理1 h协同Aβ1~42共同作用于神经细胞72 h,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量升高。
作者:朱瑾;夏春凤;李艳菊;马国诏;段瑞生;朱梅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老年人口的增加,使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而适合老龄社会要求的专业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未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和对策。
作者:王少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疗效及对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男性T2DM合并ED患者60例(B组),老年男性T2DM无ED患者60例(A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5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SOD/MDA比值。 B组应用硫辛酸干预治疗3 w,观察干预前后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B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较A组升高(均P<0.05)。硫辛酸干预后,B组的氧化应激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5评分升高(均P<0.05)。结论硫辛酸可降低老年男性T2DM并ED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疗效肯定。
作者:火焱;陈德志;王昭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行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围术期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以中风及阴阳类证论治,23例接受中医治疗,17例未予中医治疗。分析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评分,比较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改善患者预后。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减少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吉祥;石尧;李贵福;罗望池;尤劲松;马朝晖;陈发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炎症及伴随着炎症发展而产生的免疫学反应是脑卒中病理生理学的关键因素,机体免疫系统参与脑损伤并在损伤部位产生免疫抑制效应,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致命细菌感染威胁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命。本文就脑卒中的炎症免疫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奎亮;杨凡喜;王军;王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可增加老年人养老资金、提高其生活质量。 Merrill等〔1〕研究表明,对低收入家庭来说,申请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以使月收入提高约25%。贾玉晓〔2〕从住房和养老规划的角度,测算出:“28岁开始按揭贷款买房,60岁开始反向抵押贷款”的居住消费方式下,每年可增加收入4.92万元。蒋苏健〔3〕重建了适合我国国情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模型,并测算了一个杭州市的典型算例,得出:在采用“首付30%+等额年金支付”方式下,65岁的老年人用价值150万元住房申请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领取的首付为20.5万元,之后有生之年内每年还可领取5.5万元养老资金。本研究旨在了解杭州市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市场需求状况。
作者:蒋苏健;施永琴;俞锡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RP105是Toll样受体( TLR)家族分子独特的成员,也是I型跨膜蛋白,有一个保守的胞外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1〕,但其胞内缺少一个信号域,即Toll-IL-1受体结构域〔2〕。 RP105早发现于B细胞表面,并参与B细胞的生长和凋亡。但近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树突细胞( DCs)、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表面可检测出PR105的表达〔3〕,因此RP105的生理功能与这些细胞密不可分。RP105可与( MD)-1形成复合物RP105/MD-1,后者可与TLR4/MD-2复合物作用,阻止脂多糖( LPS)与TLR4/MD-2复合物结合,从而抑制TLR4途径,TLR4/MD-2复合物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的病理过程。本文主要对RP105抑制TLR4途径在I/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保护的机制进行相关综述。
作者:王辉波;杨俊;彭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由于我国老年医学起步较晚,老年医院尚未普及,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只能选择综合医院就医。综合医院护士对老年护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直接关系到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了解重庆市综合医院护士对老年护理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朱跃平;刘欣彤;丁福;刘敦秀;杨君;何锡珍;吕洋;马厚勋;肖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大肠癌( C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CR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转移复发率及5a无瘤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较术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转移复发率及5a无瘤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CRC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且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景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损害。其早期病理特征是微血管功能改变,视网膜血管扩张;晚期则为新生血管破裂出血,玻璃体完整性丧失。目前, DR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认为,DR的发生与Muller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Muller细胞与DR的关系进行总结。
作者:陈晶;王华;李强翔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估乳晕旁手术切口对老年乳房视觉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1000例乳晕旁弧形切口治疗老年乳房良性肿物,术后换药,第1~18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乳头、乳晕血运;乳房外形、切口疤痕;超声检查有无肿物复发。结果1000例术后第1~18个月复查乳腺肿物均无复发;961例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切口瘢痕基本满意;905例乳头、乳晕血运良好,95例术后第2日换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乳头、乳晕血肿,经加强换药引流处理后,90例患者乳头乳晕血运情况恢复良好,5例术后1~18个月疤痕较明显、外形变化较大、乳头塌陷;结论乳晕旁弧形切治疗对老年乳腺良性疾病优势明显,达到了老年乳腺患者对术后乳房改变的美学要求。
作者:翟旭杰;汤璐;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突触的可塑性是指突触随时间迁移而出现形态及超微结构、传递和功能的变化,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和突触后棘突等多种因素改变均可影响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 LTP )是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典型过程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大脑学习和长期记忆过程的生理基础。当大量Ca2+瞬间流入突触后膜,可诱发LTP的产生,这一过程与星形胶质细胞( AS)密切相关。 AS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含量多、体积大,分布广的细胞,被认为是突触的“第三种成分”,与邻近的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公共构成“三重突触”〔1〕。 AS可以通过保持渗透压平衡和为神经元提供良好的离子环境,清除细胞内额外的钾离子,调节葡萄糖和乳酸代谢,影响脑内两大神经递质谷氨酸( Glu)和γ-氨基丁酸( GABA)的循环等作用影响LTP,进而调节突触可塑性〔2~4〕。本文结合近几年研究,就AS在调节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孙伟明;宋宛珊;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了解陕北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表( 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地区717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良好,生理领域(63.82±12.64)、心理领域(64.74±11.83)、社会关系领域(67.17±11.77)、环境领域(63.80±10.93),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家庭关系、月收入、患慢性病、婚姻状况、劳动(或工作)、性别、年龄、居住情况和常居住地影响着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人群,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策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庞宝华;周小燕;樊霞;白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老年人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理能力日益弱化,而中国特有的“421式”家庭结构,使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1〕,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为老年人提供良好和健康的护理服务,加快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养老服务与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就物联网技术在养老护理领域的应用与展望进行综述。
作者:陈四清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