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博;郎小娥
目的:检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中弗林蛋白酶(Furin)、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9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术后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为观察组,老年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术后组织蜡块56例为对照组,切缘为正常皮肤组织的56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Furin、nm23和VEGF表达。结果 Furin、nm23和VEGF在3组中表达阳性率差别显著( P均<0.01),观察组中Furin、nm23和VEGF表达与肿瘤大径、脉管浸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观察组中Furin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r=0.04,P=0.043),Furin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r=-0.49,P=0.0348)。结论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术后组织中Furin、nm23和VEGF异常表达,三者在肿瘤癌变及肿瘤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Furin可能通过促进VEGF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樊秀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中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对比索洛尔药物代谢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服用比索洛尔5 mg/d。4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检测,分为快代谢型( CC型),中代谢型( CT型),慢代谢型( TT型),将三组进入药物基因靶向型治疗。应用HPLC-荧光色谱法方法测定比索洛尔的血药浓度及检测血压值及心率相关指标。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观察受检患者左室重构指标,评价比索洛尔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对比药物基因导向治疗与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左室重构指标差异。结果相同剂量比索洛尔在CYP3A4倡1G基因导向治疗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YP3A4倡1G基因导向治疗组中,组内的血药浓度测定、平均心率、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后基因导向治疗组左室重构指标较常规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的 CC型与CT型比较,左室重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影响了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药物代谢浓度及后期的临床疗效。揭示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及药物基因导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董天崴;杨军;王爽;王立波;张磊艺;张志国;雷力力;张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118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观察组,依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Ⅱ级32例,Ⅲ级49例,Ⅳ级37例。另选同时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观察组 CHF症状控制前后 NT-proBNP及Hcy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相关性。结果Ⅱ、Ⅲ、Ⅳ级组的NT-proBNP及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Ⅲ、Ⅳ级组均显著高于Ⅱ级组;Ⅳ级组显著高于Ⅲ级组(均P<0.05)。观察组控制后的NT-proBNP及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控制前,LVEF水平显著高于控制前(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实施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72,-0.936,0.964,均P<0.05),而NT-proBNP与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与老年CHF患者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艳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收住某院重症医学科( ICU)的76例VA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ICU住院费用、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痰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实验组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前后的氧和指数及心输出量、体循环阻力、平均动脉压。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0.05);ICU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病后第3、5、7天实验组的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高(P<0.05)。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后1 h较操作前5 min 氧和指数有所改善(P<0.05),心输出量、体循环阻力、平均动脉压变化不明显( P>0.05)。结论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V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安全。
作者:罗彬;于湘友;姜华;尹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太极拳预防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检索 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四期)、MEDLINE(1975-2010.08)、EM-BASE(1974-2010.08)、PsycINFO(OVID,2010.08)、KoreaMed(2010.08)、IndMed(Indian Biomedical Literature,201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1996-2010.08)、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6-2010.08)、万方数据库、WHO 试验注册平台中所有太极拳预防老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 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 RCT。结果显示太极拳对比空白组在12 w 随访期抑郁症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29,95% CI (-0.54,-0.05)〕。太极拳对比其他措施改善老年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35,95% CI(-0.86,0.16);SMD=-0.13,95% CI(-0.75,0.49);SMD=-0.58,95% CI(-1.22,0.05);SMD=-0.31,95% CI(-0.69,0.06);SMD=-0.07,95% CI(-0.68,0.54);SMD=-0.25,95% CI(-0.82,0.33);SMD=-0.31,95% CI(-0.90,0.29);SMD=-0.10,95% CI(-0.45,0.65)〕。结论未找到证据支持太极拳对比其他措施降低老年抑郁症更有效。但太极拳确实是一种无副作用、易被老人接受的干预老年抑郁症的运动方式。
作者:拜争刚;王晓;李红敏;王建成;杨克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黄芪注射液合血必净注射液)干预脓毒症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脓毒症气虚血瘀证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针注射液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 w。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气虚证和血瘀证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气虚证和血瘀证证候积分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值比较,治疗组气虚证和血瘀证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疗效为90.5%,对照组为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黄芪注射液合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患者气虚血瘀证,配合西医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蔡桦杨;黄威;刘云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照1987年和2006年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残疾人由2051万上升到4416万,增加了2365万,占全国残疾人新增总量的75.5%〔1〕;老年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比例从39.7%上升到53.24%〔2〕;老年残疾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由21.93%〔3〕上升到24.43%〔4〕,老年残疾率是总人口残疾率的3.85倍〔5〕。残疾人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教育、就业、体育、康复等领域,重点关注残疾人的教育公平、社会参与、康复训练等内容,缺乏对老年残疾人群的关注。李荣时〔3〕利用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总结出当时老年残疾人口的5个基本特点。丁志宏〔6〕通过对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对比,对我国老年残疾人的人口学特征、残疾状况、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归纳出老年残疾人口的现状和一般特点。郁贝红等〔7〕通过一项2007年在福州市进行的1655份的问卷调查对老年残疾人的致残比率、残疾类别、致残原因等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预防老年致残的若干建议。杜鹏等〔5〕重点分析了老年残疾人口的现状与康复需求,认为康复需求存在性别、年龄和残疾类别的差异,且大部分需求未获满足。姚远〔8〕、刘梦琴〔9〕、黄润龙等〔10〕则分别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获得的北京、广东、江苏3省市数据具体分析了老年残疾人口状况。张金锋等〔11〕则对中国老年残疾人口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其后追随冯朝柱〔12〕的视角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老年残疾女性的现状与救助机制进行探讨〔13〕。许琳〔14〕和陈昫〔15〕对老年残疾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分析,呼吁建立专门针对老年残疾人的服务照顾体系。目前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老年残疾人的总体状况进行定量研究,缺乏细致分析;而在政策建议方面,大多着眼于宏观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缺乏针对性。
作者:赵建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RNAi技术沉默Beclin 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顺铂( 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Psi-lencer 3.1-siRNA-Beclin 1重组质粒转入人肺癌 DDP 耐药 A549/DDP 细胞,通过 RT-PCR 和 Western 印迹检测 Beclin-1基因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及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对照组相比,重组质粒组 Beclin 1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凋亡率增加,对DDP的敏感性增加(均P<0.05)。结论 Psilencer 3.1-siRNA-Beclin 1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后,可有效抑制Beclin-1基因的表达,增加人肺癌A549细胞对DDP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任爽;秦艳茹;张岩;贾永旭;赵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空间认知、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制备IR大鼠模型,将6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et低剂量组和Met高剂量组(n=15)。除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3组均给予高脂饲料12 w。在IR诱导成功后,仅Met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 mg· kg-1· d-1和200 mg· kg-1· d-1 Met连续灌胃4 w,其余两组均给予同等体积的蒸馏水。分析4组的外周胰岛素敏感性参数(体重、内脏脂肪、血浆总胆固醇、血糖、血浆胰岛素和 HOMA指数);采用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空间认知功能;Y型电迷宫法检测学习和记忆行为;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乳酸水平及 Na+-K+-ATPase活性。结果相比对照组,模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胰岛素、HOMA指数及脑部乳酸升高,登台潜伏期延长,学习次数增多,站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记忆次数及脑部 Na+-K+-AT-Pase活性减少(P<0.05);Met处理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IR引起的以上异常指标,且高剂量Met的效果强于低剂量,除Met高剂量组的血浆胰岛素和HOMA指数外,其余仍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高脂饮食导致IR可影响空间认知、学习记忆功能及脑能量代谢,Met可改善以上功能,对IR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莫巍;钱国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中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及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及年龄段其感染特点。方法采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 C-UST)对660例中老年体检者进行检测HP。其检测值<100 dpm(衰变/nan)为阴性,≥100 dpm为阳性。排除受检者中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HP敏感性药物。结果(1)体检者660例中HP感染277例(41.9%)。(2)体检者中男性HP感染率为45.4%,女性为39.7%,差异显著(P<0.05)。(3)不同年龄段HP感染情况比较,50~59岁人群的感染率明显比60岁以上人群高(P<0.05)。(4)朝、汉族不同民族间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朝鲜族女性HP感染率为39.2%,男47.9%,差异显著(P<0.05)。(5)上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史者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史者(P<0.001)。(6)在不同生活习惯对HP感染率进行比较时有吸烟史者较无吸烟史者的HP感染率高( P<0.05),有饮酒史者较无饮酒史者HP感染率高( P<0.001)。结论通过对 HP 的准确检测指导临床治疗,针对其病因进行有效地治疗,大力推广将HP抗体检测列入健康体检项目之中十分必要。
作者:崔文豪;李成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姜黄素( Cur )是由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脂溶性多酚类化合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染料。经研究证明Cur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Aβ的沉积、螯合金属、抑制凋亡以及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认知功能等多种神经生物学功能〔1〕。本文就Cur对AD的病理发生机制的可能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琦;刘瑜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在老年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方法老年 STEMI行 PCI的患者,分别应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血栓事件。观察两组30d 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血管原因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复发严重心肌缺血发生率、冠脉支架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两组严重出血事件无差异。结论在STEMI PCI患者中,与氯吡格雷比,替格瑞洛可显著降低血管原因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发生率,同时不增加总体主要出血发生率。
作者:刘大一;王智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执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高级认知加工过程,是为了实现一项特殊目标而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灵活整合的并协同操作的功能〔1〕。其本质是对其他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根本目的是产生协调有序的,具有目的性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一些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并迅速恰当地做决定,包括可靠地计划,推理,并做决定和预测等,成功有效地完成这些任务,有赖于大脑正常的执行功能。执行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产生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方面的障碍,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1〕。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测验( BADS)的大特点是具有生态有效性,即可测查和预测在日常生活中的执行功能障碍〔2~5〕。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合理用脑情况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美娟;李淑杏;赵彩杰;陈长香;邢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94例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时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查48例糖尿病足患者双侧下肢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与非糖尿病足组患者比较,糖尿病足组患者血 HbAlc、胆固醇、TG、SBP 和DBP水平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P<0.05)。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加≥1 mm比较,右下肢股浅动脉、右下肢足背动脉、左下肢股浅动脉和左下肢足背动脉出现内膜病变的患者明显增多( P<0.05)。与同侧股浅动脉和胫后动脉比较,足背动脉出现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加≥
作者:张志华;王肃生;梁刚;冀航;侯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在黄芪多糖的诱导下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成功培养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CD45表达并对细胞进行鉴定。按照诱导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化学方法诱导组、黄芪多糖组。于诱导后第3、5、7天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组织荧光检测神经微管蛋白-βⅢ(Tuj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黄芪多糖组诱导BMSCs 12 h后出现形态学变化,逐步形成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化学诱导组在加入诱导剂后细胞有突起伸出,并随诱导时间变化而增多,3 d 可见到一些细胞漂浮脱壁,随时间延长死亡细胞逐渐增多。对照组无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Tuj1阳性表达,逐步形成典型的神经样细胞;GFAP阴性对照组未发现阳性细胞。结论黄芪多糖成功诱导大鼠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作者:侯阳;李福智;左中夫;刘学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S Rg1)和丹参酮ⅡA(TSNⅡA)配伍组合对老龄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老龄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GS Rg1组、 TSN ⅡA组和 GS Rg1+TSNⅡA 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4 w,处死后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值、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老龄对照组比较,GS Rg1可提高SOD活性、GSH-Px值(P<0.05),TSNⅡA可提高SOD活性(P<0.05)、GSH-Px值(P<0.01),两药单用均可降低 MDA含量(P<0.05);两者配伍均可提高SOD活性及 GSH-Px值(P<0.01)、降低 MDA含量(P<0.01),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效果显著(P<0.05)。结论 GS Rg1与TSNⅡA单用或配伍均对老龄大鼠具有抗氧化作用,且联合用药效果更加明显,其抗氧化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SOD酶活性、GSH-Px值及降低MDA实现。
作者:李超彦;周媛媛;陈恒;李德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联合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肺腺癌 A549细胞株凋亡和KDR、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西妥昔单抗1 nmol/L组、塞来昔布25μmol/L组、西妥昔单抗1 nmol/L+塞来昔布25μmol/L组。药物干预细胞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检测 KDR、AQ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西妥昔单抗和塞来昔布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制剂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更强( P<0.01)。西妥昔单抗和塞来昔布均可诱导细胞凋亡,联合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更高(P<0.01);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可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P<0.01),进一步下调了 KDR、AQ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和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抑制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下调了KDR、AQ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提示两药联合使用临床肺癌治疗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作者:陈明;刘凤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Hiwi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50例PTC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Hiwi基因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Hiwi mRNA在PTC中的表达量相对值(0.92±0.02)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量(0.31±0.03)(P<0.05)。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Hiwi蛋白在 PTC中的积分光密度值(1982.00±137.6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积分光密度值(1982.01±125.32)(P<0.05)。结论 Hiwi mRNA 及其蛋白在PTC 表达均高于非癌上皮组织( NCE),Hiwi基因的表达异常在PT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雅;赵星;马从乾;杨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择期进行非心脏大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59例,根据术后1 d内是否发生 POCD 分为 POCD组(28例)和非 POCD组(3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术前、术后1、6 h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DM年限、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后1、6 h的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非 POCD组术后1、6 h仅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POCD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高于非POCD组(均P<0.05);高龄、DM病程、血清IL-6水平、术前胰岛素抵抗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心脏手术老年T2DM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可能与POCD发生有关;应对高龄、DM病程较长、术后炎性因子IL-6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加以重视,预防POCD的发生。
作者:曹咏梅;陈静;李萍;黄娟丽;张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 HMG) B1、白细胞介素( IL)-18和-23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MG B1、IL-18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2 w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HMGB1、IL-18和IL-23的含量均下降,但是研究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临床疗效明显,丁苯酞可有效下调血清中HMGB1、IL-18和IL-23的表达,阻止脑卒中促进因子的活化。
作者:刘强;戚昉;龙似维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