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星;陈芙蓉;杨荣时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组(CSII组)、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组(MSII组),治疗4 w后观察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HbA1c、ACR、UAER、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并差异显著(P<0.05),血糖、HbA1c、低血糖次数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并有统计学差异,ACR、UAER、24 h尿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能显著降低早期DN的ACR、UAER、24 h尿蛋白,降糖更安全、更迅速。
作者:肖红珍;俞芳;杨晓琳;路一芳;项岫秀;李伟娟;刘阁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OSAS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单纯OSAS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吸烟率、腹围、体重指数( BMI)、血脂、凝血系列、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长呼吸暂停时间( SAmax)、指端低血氧饱和度( SpO2)、呼吸紊乱指数( AHI)的差别。结果两组吸烟率、腹围、BMI、血脂、凝血系列、SOD水平、SAmax、指端低SpO2、AHI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SAmax、指端低 SpO2、AHI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比值比分别是2.709(95%CI为1.185~6.191)、2.055(95%CI为1.053~4.009)、1.982(95%CI为1.091~3.063)、2.091(95%CI为1.047~4.178)。结论 BMI、SAmax、SpO2、AH是OSAS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OSAS患者脑卒中的发生与其肥胖程度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杨泽辉;陈晓东;张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骨折是指骨骼结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者部分断裂,多发于老年人或儿童。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有直接或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临床上常见因暴力导致四肢发生骨折。发生四肢骨折后病患典型症状为患处局部变形、出现异常运动,且移动肢体时会提到骨擦音〔1〕。伤处剧痛并且局部肿胀、淤血,运动受到障碍。临床对四肢骨折治疗基本原则为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以达到大程度功能恢复。祖国医学认为,皮肉筋骨伤则内损气血,致气虚血淤,且经络闭塞。骨折愈合为祛瘀、新生及骨和的过程,气血通。则经脉得以疏通〔2〕。据报道显示〔3〕,将中医益气活血法加入到老年骨折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手法复位( MR)夹板外固定联合中医益气活血汤( YHD)对老年肢体骨折患者骨痂X线评分及碱性碱磷酸酶( ALP)水平的影响,得到一些结论。
作者:王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4个社区65岁以上高龄女性尿失禁( UI)的患病情况及UI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对乌鲁木齐市4个社区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5岁以上老年女性1200例,使用UI问卷表和UI生活质量量表对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资料完整问卷1148份,回收率为95.7%。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女性UI的患病率为59.4%,压力性尿失禁( SUI)、急迫性尿失禁( UUI)、混合型尿失禁( MUI)的患病率分别为29.2%、7.2%、22.8%,而且随着年龄增长MUI患病率明显增加;UI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较低,平均(58.29±11.42)分,其中逃避和限制性行为、社交活动受限得分较低,是UI患者生活质量(QOL)受影响比较明显的两方面;三种类型 UI患者生活质量相比较,MUI患者QOL得分低,SUI患者得分高,且三者有统计学差异( P<0.05);在轻、中、重三种程度UI患者QOL相比较,重度UI患者QOL得分低,其次为中度UI患者,轻度UI患者得分高,三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社区65岁以上高龄女性UI患病率较高,是影响老年女性QOL的主要疾病,UI主要类型以SUI为主,其他依次为MUI和 UUI;UI患者总体QOL水平较低,在日常生活行为受限和社交活动影响方面表现较为明显。
作者:辛春燕;葛玉红;张翠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上无症状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在既往无脑梗死病史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情况下,仅在行头颅CT或MRI检查时发现脑梗死病灶,亦称为静止性脑梗死〔1〕。一般而言患者无临床表现,但反复的脑梗死发作亦会引起肢体瘫痪、智能障碍等表现,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不良影响。研究证实〔2〕,无症状脑梗死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多种因素可以促进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拟探讨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临床少见,多发生于老年人,是老年人急腹症的原因之一。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术前明确诊断困难,误诊率、病死率高。本文回顾分析老年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老年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61~86岁,平均70.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40 h,平均16.4 h。发病前均无外伤史,并发症有便秘20例、糖尿病18例、高血压19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前列腺增生7例。
作者:申哲洙;谭正力;沈凯;张小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增进和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神经症患者,由于他们的多愁善感、焦虑不安、古板、严肃、悲观、保守及孤僻等特征使他们不能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导致疾病复发。因此,针对这些中老年人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比较适合中老年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表达及矫正的方法,对中老年神经症患者进行宣教和场景练习,为增进老年神经症患者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生活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巧玲;高景娜;王立红;韩笑;易维涛;张晓娟;贾琼;田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一直被认为是确诊冠状动脉狭窄和病变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存在并发症,且费用较高而难以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随着CT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双源CT( DSCT)时间分辨率高、成像不受心率影响,且属于无创检查,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本文通过比较CAG和DSCT冠状动脉造影,探讨DS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培;刘继鑫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维度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生命质量简表 SF-36对不同社区的1000名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评测,结合老年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婚姻质量、家庭功能、慢性疾病及医保情况)以及老年人所在社区功能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在一般中等水平的所占比例高,其次是较差水平,优水平低。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婚姻质量、家庭功能、慢性疾病及医保和社区功能质量状态下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存在差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维度评分与年龄、慢性病及医保情况、社区功能情况相关;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与文化程度、慢性病、婚姻质量、家庭功能、社区功能情况相关;社会功能维度评分与婚姻质量、文化程度、慢性病、家庭功能相关。结论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处在一般中等的水平,其影响因素复杂,应根据相关因素给予预防干预,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作者:郝志海;陈长香;郭全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敷料(优拓SSD)联合高压氧对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优拓SSD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B组给予常规换药,并给予高压氧治疗;C 组常规换药。于治疗后记录各组方法对溃疡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患者舒适程度等指标;进一步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缺氧诱导因子( HIF)-1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在溃疡治愈率、治愈时间、疼痛程度等方面A组、B组均优于C组,A组效果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后A组、B组溃疡组织EGF、VEGF表达均高于换药前,HIF-1α的表达则明显低于换药前;C组仅 VEGF表达高于换药前;换药后 A组、B组EGF、VEGF表达均高于C组,而HIF-1α表达则明显低于C组(均P<0.05)。结论优拓SSD联合高压氧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溃疡局部缺氧状态,同时促进EGF、VEGF表达有关。
作者:刘艳萍;田松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造影结果正常21例(对照组),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7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1例( 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8例(AMI组)。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同时测定 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患者NT-proBNP、CK-MB水平变化与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MI组平均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5)。 UAP组平均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平均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AMI组的NT-proBNP水平与CK-MB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r=0.450,P<0.01)。冠脉造影结果闭塞组 NT-proBNP 水平明显高于狭窄组和无狭窄组(P<0.05)。狭窄组NT-proBNP水平高于无狭窄组(P<0.05)。 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有明显相关性(r=0.962,P<0.01)。结论 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程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测定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文君;王邦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约为18%,其中60%~75%的跌倒会引起损伤〔2〕,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在美国老年人的死因中位居第6位〔3〕,在英国大于75岁的老年人受损伤后的死亡原因中居第1位〔4〕。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干部病房开始采用澳大利亚健康机构推荐的皇家阿德莱德医院设计应用的阿氏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婉妮;魏欢;李玺;王妮;姚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30例,均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进行造影,按照血糖指标分为非糖尿病(DM)组(n=112)、糖耐量异常组(n=38)、DM组(n=80),分析三组治疗后平均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及照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三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值比较,糖耐量异常组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DM组显著高于糖耐量异常组(P<0.01)。非DM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2.7%,糖耐量异常组为5.3%,DM组为8.8%。结论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呈正相关,对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时,应注意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作者:周希;余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大肠癌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20例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MMP-2与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结果①MMP-2与Galectin-3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均有阳性表达,表达强度依次增加,三组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MP-2与Galectin-3在浸润程度深的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的,在低分化大肠癌中的表达则高于高分化和中等分化的,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而MMP-2与Galectin-3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发生部位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 P>0.05)。③MMP-2与 Galectin-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MMP-2与Galectin-3的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MMP-2与Galectin-3在大肠癌的浸润、生长及远处播散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
作者:李英健;赵恩宏;苏锐;侯雷;刘志满;申兴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为当今临床公认的良性胆囊疾病的外科首选治疗手段。急性胆囊炎曾经是LC的治疗禁忌证,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全面发展、临床经验以及医务人员专业和操作水平的不断进步,急性胆囊炎患者已可常规接受LC治疗,但并发症仍不可避免,其中胆囊破裂为LC术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1.6%~36%〔1〕,结石和胆汁流入腹腔继而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穿刺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等,更严重可引发败血症导致死亡。本文对LC中遇到的胆囊破裂病例进行积极处理,同时对其预后同未发生胆囊破裂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高允海;冯雷;韩柯鑫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中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 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右侧椎动脉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依达拉奉及等计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染色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NGF 和 BDNF 的变化,利用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密度、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 NGF、BDNF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 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作者:朱江;高燕军;窦志杰;米艳娟;孙艳军;龙雅君;韩玉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氨基末端脑钠肽( NT-ProBNP )已成为心力衰竭筛查、诊断、治疗的敏感指标〔1,2〕。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早期测得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指导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方法为肺动脉漂浮导管法( PAC)。 PAC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费用昂贵。胸阻抗无创血流动力学( TEB )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可动态连续监测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较多。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NT-ProBNP 水平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性及其对预后评估。
作者:陈艳;李风雷;方继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由于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常常引发致命性出血,早期死亡率极高,尤其见于AP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出血以不同形式发生于不同部位。研究〔1〕对APL患者接受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伊达比星治疗期间发生致命性出血部位的统计发现,颅内出血是出血性死亡主要原因,并且致命性出血通常发生在诱导治疗的早期。APL患者并发出血,与APL病期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终导致了 APL出血,甚至死亡〔2〕。本文就APL出血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韩丹壘;郭静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FA)超前镇痛在老年青光眼患者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并患有乳腺癌和青光眼的患者60例(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 I组30例患者单纯采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组30例患者在全麻前采用FA超前镇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未行自控镇痛( PCIA)。观察麻醉前、术后4、8 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ASA状态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与Ⅱ组镇痛效果在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4、8 h时VAS评分高于同时点Ⅱ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及循环抑制,无头晕、恶心呕吐及嗜睡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A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超前镇痛应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全身麻醉下,由于减轻疼痛刺激可以防止血压及眼压的升高,因此对老年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刘宗明;高嵩;李中举;刘连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对CHD 危险因素的研究中,诸多生化指标日益受到重视〔1,2〕。本文通过比较患者各时间点血栓素B2(TXB2)、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ax)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旨在探讨CHD 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对其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作者:王敏;张明德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