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彬;王大广;宋鄂叶飞;张泳;孙雅敏;徐越超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2013年重症医学科120例老年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特点,分析各种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20例VAP患者存活112例,死亡8例,其中有10例有混合感染。共检出病原菌1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6株(74.73%),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23.08%)、肺炎克雷伯菌(17.03%)、大肠埃希菌(13.19%)、鲍氏不动杆菌(9.89%)等;革兰阳性菌30株(16.48%),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真菌16株(8.79%),主要为白色念球菌。耐药结果: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同,但均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有一定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均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替拉考宁、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重症医学科老年 VAP 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不同,在治疗时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类别和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孙先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肝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来该院通过部分肝切除术确诊为HCC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资料,包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的肝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NTS,几种炎症因子和EMT相关蛋白白细胞介素(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水平,且比较分析各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OS总生存时间)。结果 HCC 患者中 NTS的表达阳性率是19.23%,NTS阳性的标本中有86.67%(13/15)表达IL-8,而NTS阴性的标本中仅有47.62%(30/63)表达IL-8,且NTS与IL-8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s=0.296, P=0.006);NTS和IL-8表达均阳性的肝癌样本中,EMT相关蛋白、膜E-Cadherin丢失表达,而细胞质中β-Catenin和Vi-mentin增加积累。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HCC患者组织中的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与IL-8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NTS和 IL-8对患者的生存期存在重要影响,NTS阳性组和IL-8阳性组患者生存期均短于阴性组(P<0.001)。结论 HCC患者存在NTS/IL-8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能促进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李凯;杨锁萍;丁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和《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体质测试以及问卷调查,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进行综合体质评分,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都市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体质评分合格率为9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时间的长短、是否步行、步行时间的长短、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闲暇时间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在闲暇时间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结论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①加强老年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②日常宜多骑自行车,减少自驾车和坐出租车的频率。
作者:韩海军;龚海英;沈丽琴;宫川;陈希宁;杜喜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特质怒与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病的关联,初步分析特质怒与怒的表达在 AD 发病进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同性别、同年龄段(±3岁)、同等文化程度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结果病例组特质怒得分高于对照组(t=44.784,P=0.000), OR=51.857(14.009,191.954);病例组怒的表达(AX-O、AX-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特质怒与怒表达指数均呈正相关(r=0.579,P<0.01;r=0.372,P<0.01)。结论特质怒倾向高和怒的表达程度高皆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特质怒与怒的表达在 AD 发病进程中呈正相关,特质怒倾向高且怒的表达程度高更容易诱发AD。
作者:王友杰;詹向红;闫国立;李伟;杨丽萍;刘胜利;王淑玲;陈四清;伍盼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察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容量年龄差异。方法运用序列线索化范式和辨别任务对35名健康老年人和35名健康大学生进行考察。结果在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老年人的返回抑制容量与年轻人无显著差异。在序列线索化条件下,年轻组被试返回抑制容量为3,老年人被试返回抑制容量为2。结论返回抑制的序列化容量不存在老化。
作者:陈衍;陈新宇;白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对受损颈动脉再内皮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SD大鼠体内通过球囊法制备颈动脉损伤模型,腹腔注射吲哚美辛,观察其对血管内皮修复的影响;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单核细胞,应用EGM-2培养基体外诱导培养获得内皮祖细胞( EPCs)。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处理晚期EPCs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差异贴壁法检测 EPCs的粘附能力,改良的 Boyden小室检测 EPCs的迁移能力,Matrigel基质胶检测EPCs的成血管能力。结果吲哚美辛可明显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吲哚美辛增强 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及成血管能力有关。结论吲哚美辛促进了损伤血管内皮的再内皮化进程。
作者:李鑫;张晓芸;金成文;成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技术与多层螺旋CT对于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6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患者,年龄65~81岁,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取得病变的应变率比值( strain ratio, SR)和CT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的SR值,计算SR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建立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ROC),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根据Youden指数高的临界点确定SR的诊断界点。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多层螺旋CT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中,良性病变105例,恶性病变58例。良性病变SR 值为1.389±0.878,恶性病变为3.235±1.54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652,P<0.05)。 SR 在良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81.6%、83.9%、68.3%和91.5%;恶性病变分别为93.1%、72.6%、78.4%、57.4%和96.4%。 ROC及AUC为0.869,95%可信区间为0.765~0.901,SR的诊断界点为1.88。多层螺旋CT与SR值在良性病变中的符合率分别为81.9%和94.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5,P>0.05),在恶性病变中的符合率分别为69.0%和9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75,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多层螺旋CT。
作者:梁笑;王余广;张立春;刘慧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变化入手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新生血管的成因。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中培养,培养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利用Protein Pathway Array ( PPA)技术检测细胞内146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Müller细胞的增长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性(50 mmol/L葡萄糖浓度是增殖强)。50 mmol/L高糖条件下,在视网膜Müller 细胞中检测出47种磷酸化和非磷酸化差异表达蛋白质(如XIAP,VEGF,HIF1α,NF-κB等),这些蛋白质涉及细胞生存、增殖、凋亡等几个重要信号传导通路。结论高糖能够刺激视网膜Müller 细胞增殖,这种增殖作用是Müller细胞中多条重要信号传导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
作者:孙雅彬;王大广;宋鄂叶飞;张泳;孙雅敏;徐越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比20(s)-原人参二醇(Ppd)与人参皂苷Rh2(Rh2)及人参皂苷 Rg3(Rg3)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 H22、Lewis肺癌及黑色素瘤B16三种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11组,对照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阳性药组给予环磷酰胺(CTX)30 mg/kg,Ppd、Rh2及Rg3三个剂量组均给予相应受试药25、50、100 mg/kg。阳性药组隔日腹腔注射给药1次,其余各组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给药容积为20 ml/kg,连续10 d。每天记录小鼠体重,末次药后称取小鼠体重及肿瘤重量并计算肿瘤抑瘤率。结果 Ppd、Rh2及Rg3在25、50、100 mg/kg剂量下,对肝癌H22、Lewis肺癌及黑色素瘤B16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仅Ppd在50、100 mg/kg剂量下对肝癌H22、Lewis肺癌及黑色素瘤B16抑制效果明显,其抑瘤率超过40%,Rh2与Rg3的抑瘤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Ppd、Rh2及 Rg3对小鼠三种移植瘤均具有抗肿瘤活性,以 Ppd的抗肿瘤作用明显, Rh2与Rg3之间无明显差别。
作者:张虹;付雯雯;徐华丽;于晓风;曲绍春;睢大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格列本脲片(优降糖)有较强的降低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较D-860强100倍,两者代谢后主要从肾脏排出,治疗后空腹血糖较餐后血糖下降明显,适用于轻、中型、稳定型糖尿病病人〔1〕。优降糖副作用比较大,但是由于价格便宜,在我国广大农村及城郊结合区仍应用广泛。本文对我院因服用含有优降糖及其成分的降糖药,引起低血糖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竟男;余冬阳;金东辉;刘国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NX-DJ01智能电子针灸系统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招募受试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选穴均为患侧膝关节梁丘、血海、犊鼻、内膝眼、阴陵泉、阳陵泉。针刺犊鼻及内膝眼分别向内上方及外上方斜刺,避免刺入关节腔,其余腧穴直刺,得气后不采用任何手法。治疗组连接由东莞市南星电子有限公司杜明辉教授团队研发的 NX-DJ01智能电子针灸系统;对照组连接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华佗牌SDZ-Ⅱ型电针仪。两组电针波形均为疏密波,频率为38Hz±10%。两组均治疗30 min。疗程1次/d,5次/w,治疗2 w,共10次。在治疗前、第5、10次治疗、治疗结束后28 d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 WOM-AC)量表评价、视觉模拟评分( VAS)量表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并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前基线齐。组间比较:第5次治疗,治疗组WOMAC量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均高于对照组(P=0.986、0.394),治疗组VAS量表均低于对照组(P=0.129);第10次治疗:治疗组WOMAC量表、VAS量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均低于对照组(P=0.010、0.000、0.029);治疗结束后28 d:治疗组WOMAC量表、VAS量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均低于对照组(P=0.010、0.000、0.049)。组内比较:第5、10次治疗、治疗结束后28 d的WOMAC量表、VAS量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值均下降(P=0.000)。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35、0.004)。研究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临床研究证明了NX-DJ01智能电子针灸系统与华佗牌 SDZ-Ⅱ型电针仪电针治疗KOA 均有效且安全,而 NX-DJ01智能电子针灸系统疗效优于华佗牌SDZ-Ⅱ型电针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谭其琛;梁兆晖;刘健华;徐振华;李滋平;孙健;蒙昌荣;雷丽芳;赵晓燕;符文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三维钛网支架( TW)材料对犬牙周膜成纤维附着、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犬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Fs),传代后与TW材料接触培养,噻唑蓝( MTT)法比较实验组三维钛网培养与对照组二维培养对种子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通过提取测量上清液碱性磷酸酶含量比较实验组三维钛网培养与对照组传统矿化诱导液培养对种子细胞的促分化作用。结果酶消化组织块法可以成功获得用于实验的犬PDLFs,且细胞能有效的与TW附着,实验组的促增殖和分化作用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TW材料能有效促进牙 PDLFs的附着、增殖、分化,在牙周组织再生工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圣福;黄元丁;王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 SD大鼠心衰模型,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期内径( LVD)和收缩期内径( LVS)、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短轴缩短率( FS);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脑钠肽( BNP)、心钠肽( ANP)、尿钠肽受体(NPRC)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 LVS、LVD明显缩小,LVEF、FS升高; BNP、ANP、NPRC mRNA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 FFA、 LD水平降低。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大鼠心衰模型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
作者:陶志强;高想;姜卫东;唐艳芬;蒋凤荣;张锋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3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CHD患者,术前Allen试验均为阳性,根据穿刺入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对照组经股动脉入路行 PCI治疗。观察记录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术治疗老年CHD患者安全有效,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时学昆;程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T2DM组33例,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35例,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三组血清CXCL16水平,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以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单纯T2DM组及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XCL1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XCL16水平高,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XCL16水平与FPG、FIns、 hs-CR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35、0.245、0.519,P<0.05);与HOMA-IR、HDL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32、-0.542,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CXCL16、BMI、FBG、甘油三酯(TG)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CXCL16在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云涛;胡斌;简磊;李建伟;黄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 LA)患者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STEMI合并LA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近期是否死亡(住院30 d内死亡)分成死亡组(n=101)和未死亡组( n=132)。对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与近期死亡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分析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70岁、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有心力衰竭史、心率≥100次/min、LVEF<40%、前壁AMI等因素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死亡组(均P<0.05);死亡组未紧急血运重建及使用利尿剂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死亡组(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前壁梗死、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LVEF<40%、无紧急血运重建以及使用利尿剂是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 STEMI合并 LA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70岁、前壁梗死、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LVEF<40%、无紧急血运重建以及使用利尿剂,临床治疗时应予以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作者:杨梅;孔德岩;邢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复方健耳剂对小鼠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预防老年性耳蜗感音神经性损害机制。方法选择断奶DBA/2J小鼠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5只,对照组小鼠为常规饲料与日常饮水喂养;中药组小鼠为常规饲料与中药溶液喂养;至4.3月龄时两组同时终止实验,取出耳蜗,利用Real Time PCR 技术定量检测两组耳蜗组织SOD1的表达。结果中药组SOD1的表达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复方健耳剂通过对SOD1的表达影响可能是其有效对抗老年性耳蜗感音神经性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宣毅;黄正团;周仲昭;宣伟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冠心病( CHD)危险因素及其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者600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测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50%者分为CHD组,无狭窄或狭窄<50%者为非CHD组,根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进行评分。根据管腔受累内径50%~75%、≥76%者定为轻、中度以上狭窄。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受累支数定为单支、双支以上病变。结果(1)CHD组中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肝(CREA)、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空腹血糖(FBG)的平均水平与非C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HD组男性、高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P<0.01)。(2)随着伴发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明显增加(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狭窄程度及回旋支(LCX)血管病变受累明显增加(P<0.05),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病变与危险因素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年龄、SBP、TC、TG、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0.169~0.107,P=0.002~0.047),与HDL-C、TBIL呈负相关( r=-0.136~-0.600,P=0.012~0.000),与性别、DBP、CREA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患者的年龄、DBP、SBP、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36~0.261,P=0.012~0.000),与 HDL-C、TBIL呈负相关(r=-0.124~-0.279,P=0.022~0.000),与性别、TC、CREA、TG无相关性。结论(1) CHD患病率随着年龄、吸烟率、SBP、DBP、FBG、TC、TG、LDL-C平均水平的增高而上升。(2)冠状动脉病变与病人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有密切关系。(3)伴发危险因素数目越多,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越高,而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和范围扩大。
作者:王贵亮;崔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发表于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关于血栓抽吸术对STEMI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按 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 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冠脉TIMI 3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ST段回落大于50%、心肌灌注显影分级( MBG)以及有无再发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终纳入分析的文献为11篇,包括1376例患者,其中单纯PCI治疗727例,PCI治疗+血栓抽吸术649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PCI相比较,PCI治疗+血栓抽吸术冠脉TIMI 3级比率高(OR=2.46,95%CI 1.66~3.65,P<0.001),ST段回落大于50%比率高(OR=6.30,95%CI 3.22~12.33,P<0.001),心肌灌注显影分级高(OR=2.78,95%CI 1.89~4.07,P<0.001),而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低(OR=0.40,95% CI 0.27~0.59,P<0.001),再发心绞痛比率低(OR=0.28,95% CI 0.08~0.97,P=0.045)。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提高单纯PCI临床治疗效果,改善STEMI的近期预后。
作者:武国东;刘永生;林光柱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