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福;藏传兰;涂江红;胡建云
目的:检测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irpto-1、Survivin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4表达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113例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存档的蜡块组织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70例子宫肌瘤或子宫脱垂后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的老年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irpto-1、Survivin和MMP-14的阳性表达。结果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 MMP-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MMP-14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径、有无癌栓及 Ki67密切相关。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MMP-14表达正相关。结论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irpto-1、Survivin和 MMP-14高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三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魏琳琳;王蕊;关淑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60岁以上的男性中,大于60%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已经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TUPKP )因出血的发生率低于TURP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是,术后出血仍是TUPKP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危及患者生命,及时发现出血并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吉;王永刚;邹迪;李宏岩;张茁;韩宇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检测各种腰椎间盘细胞能否自分泌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3。方法分离培养兔腰椎间盘的各种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用120 kD 纤维黏连蛋白( Fn)-f进行细胞诱导,以PBS作为对照。用RT-PCR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种细胞内 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0 kD Fn-f诱导的实验组椎间盘软骨细胞能产生MMP-13,对照组和纤维环细胞实验组均不能产生MMP-13。结论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能够自分泌表达产生MMP-13。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本未见自分泌表达MMP-13。
作者:胡宝山;许喜筠;郭元利;芮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现代根管治疗是牙髓病、根尖周病有效彻底有预见性的佳治疗方法〔1〕。在根管治疗时既要遵循成型预备的机械学目的,又要遵循清洁、消毒、隔湿、干燥、杜绝医源性感染的生物学目的〔2〕。由于老年人口腔治疗有其特殊性,因此感染控制成为老年人根管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医用棉卷及吸唾隔湿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管再感染的问题,而橡皮障隔湿术是将患牙与口腔环境隔离出来,以利于医生治疗时器械及技术的实施,是目前现代根管治疗彻底的隔湿方法〔3〕,降低了大大降低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4〕。
作者:李亚华;李淑娟;边捷;张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检测老年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丝/苏氨酸激酶2(AKT2)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用胃癌术后石蜡标本135例,其中胃癌组织102例作为胃癌组,癌旁组织33例作为癌旁组,另外选用50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的 HER2和 AKT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癌旁组及对照组HER2表达分别为17.65%、0.00%和0.00%,胃癌组与癌旁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χ2=9.835、6.871,均 P<0.05);三组的 AKT2表达分别为74.51%、12.12%和12.00%,胃癌组与癌旁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χ2=12.647、8.734,均 P<0.05)。癌旁组的HER2、AKT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37、0.952,均P>0.05)。在老年胃癌组织中,HER2、AKT2的表达与 Lauren 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型均相关(P<0.05),且AKT2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相关(P<0.05)。 HER2和AKT2的表达正相关(r=0.762,P<0.05)。结论 HER2和 AKT2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与胃癌的靶向治疗和预后均有指导意义。
作者:谭莉莉;魏亚宁;甄江涛;王娅南;贾友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燕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体重、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参照 WHO(1999年)糖尿病(DM)诊断标准,筛选73例年龄>60岁的、临床诊断明确的T2DM患者(男40例,女33例),试验周期8 w,研究开始前记录其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在维持既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条件下,给予每人每餐50 g燕麦以替换主食。于服用燕麦后1个月及停用1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分析其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以试验开始前所记录数据作为对照组,服用燕麦后1个月的患者,其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较服用前相比有所降低( P<0.05),而对HbA1c无显著影响;停用燕麦1个月后,患者腰围及血脂水平较服用后所升高(P<0.05),而 BMI、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2DM的患者进行燕麦食疗后可有效降低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脂水平。
作者:张川;范馨月;王媛媛;王涤非;孙立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 AC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自发病到入院不超过24 h的老年ACI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静滴15 d。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患者发病24 h内以及治疗15 d后患者血清IL-6与TNF-α水平;对患者治疗前后IL-6与TNF-α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灯盏细辛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 IL-6与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患者治疗后 IL-6与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灯盏细辛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 ACI可能与降低老年ACI患者血清IL-6和TNF-α表达水平、一定程度上减轻炎性因子所介导的ACI后炎症损伤有关。
作者:游明瑶;蔡胤浩;王世君;赵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10、40μg/ml分别作用 HepG2细胞24 h后,以Hoechst 33528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10、20、40、60、80μg/ml在24、48、72 h 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处理,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采用MTT法检测,对各时间点的IC50进行计算;流式细胞仪检测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20、60μg/ml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24 h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对细胞凋亡的作用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海南美登木提取物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率较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HepG2细胞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干预后染色观察,呈典型的核质浓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的凋亡变化,且依赖于浓度变化;细胞数量在G2/M期增加,而 G0/G1期明显减少,与0μmol/L 组相比,呈浓度依赖性的凋亡峰有显著差异。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发现与0μmol/L组相比呈浓度依赖性明显增加。结论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可能通过使肝癌细胞滞留在G0/M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宫爱民;杨世忠;冯钊;许朝霞;燕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吉林市所辖昌邑、龙潭、丰满和船营4个区的1700名居住10年以上的老年居民,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1622份(95.41%)。男747人,女875人。1.2调查方法依据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家庭量表部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培训调查员,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生命质量调查使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从生理健康( PCS)和心理健康( MCS)进行生命质量系统评价〔1〕。
作者:冯磊;王艳玲;孙全超;孙平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我国东北地区肺血栓栓塞症( PTE)患者中凝血因子Ⅴ Leiden突变( FVL)的发生频率。方法病例组是81例经螺旋 CT肺动脉造影( CTPA)或核素肺灌注显像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的PTE患者,对照组是8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来自相同地区的健康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抽提出的DNA片段进行扩增,对确认扩增成功的PCR产物,用Hind Ⅲ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FⅤL基因突变情况。结果两组凝血因子Ⅴ基因经HindⅢ酶切后,均仅出现241 bp一条带,FⅤL发生频率为0%,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病例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凝血因子V基因杂合子及纯合子突变。结论凝血因子Ⅴ Leiden突变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率低,可能对我国东北地区人群PTE诊断没有预测价值。
作者:赵永娟;赵凤芹;谭平;石少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 I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 EN组),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以及14 d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及酶联免疫吸附( ELASA)法检测血清中前清蛋白( PA)、( RBP)、白细胞介素( IL)-2、IL-4浓度。结果 IEN及EN支持治疗后14 d,患者的NK、CD3、CD4、CD8、CD4/CD8以及血清蛋白ALB、RBP虽较治疗前有极显著增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且 IEN组与EN组间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的IL-2浓度在治疗后14 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1),IEN组增高较EN组更显著(P<0.05);在治疗后14 d,IEN组IL-4的浓度下降明显且与EN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P<0.05)。 IEN组与EN组相比,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短及28 d生存率增高,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结论在改善患者免疫抑制及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方面,IEN要较EN更有优势。
作者:郑丽芳;潘春联;梅元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和《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体质测试以及问卷调查,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进行综合体质评分,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都市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体质评分合格率为9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时间的长短、是否步行、步行时间的长短、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闲暇时间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在闲暇时间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结论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①加强老年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②日常宜多骑自行车,减少自驾车和坐出租车的频率。
作者:韩海军;龚海英;沈丽琴;宫川;陈希宁;杜喜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NX-DJ01智能电子针灸系统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招募受试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选穴均为患侧膝关节梁丘、血海、犊鼻、内膝眼、阴陵泉、阳陵泉。针刺犊鼻及内膝眼分别向内上方及外上方斜刺,避免刺入关节腔,其余腧穴直刺,得气后不采用任何手法。治疗组连接由东莞市南星电子有限公司杜明辉教授团队研发的 NX-DJ01智能电子针灸系统;对照组连接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华佗牌SDZ-Ⅱ型电针仪。两组电针波形均为疏密波,频率为38Hz±10%。两组均治疗30 min。疗程1次/d,5次/w,治疗2 w,共10次。在治疗前、第5、10次治疗、治疗结束后28 d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 WOM-AC)量表评价、视觉模拟评分( VAS)量表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并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前基线齐。组间比较:第5次治疗,治疗组WOMAC量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均高于对照组(P=0.986、0.394),治疗组VAS量表均低于对照组(P=0.129);第10次治疗:治疗组WOMAC量表、VAS量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均低于对照组(P=0.010、0.000、0.029);治疗结束后28 d:治疗组WOMAC量表、VAS量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均低于对照组(P=0.010、0.000、0.049)。组内比较:第5、10次治疗、治疗结束后28 d的WOMAC量表、VAS量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值均下降(P=0.000)。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35、0.004)。研究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临床研究证明了NX-DJ01智能电子针灸系统与华佗牌 SDZ-Ⅱ型电针仪电针治疗KOA 均有效且安全,而 NX-DJ01智能电子针灸系统疗效优于华佗牌SDZ-Ⅱ型电针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谭其琛;梁兆晖;刘健华;徐振华;李滋平;孙健;蒙昌荣;雷丽芳;赵晓燕;符文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颈椎病有脊髓型、神经根型、食管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等多种类型,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检查大部分能够确诊,但椎动脉型颈椎病(即颈源性眩晕)的诊断常缺乏明确的依据,有学者认为是骨质增生横突孔狭窄或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但缺乏影像学指标〔1〕;本研究分析椎动脉扭曲的原因及其与颈源性眩晕的关系。
作者:居克举;高社荣;曹化;程冠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肝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来该院通过部分肝切除术确诊为HCC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资料,包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的肝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NTS,几种炎症因子和EMT相关蛋白白细胞介素(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水平,且比较分析各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OS总生存时间)。结果 HCC 患者中 NTS的表达阳性率是19.23%,NTS阳性的标本中有86.67%(13/15)表达IL-8,而NTS阴性的标本中仅有47.62%(30/63)表达IL-8,且NTS与IL-8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s=0.296, P=0.006);NTS和IL-8表达均阳性的肝癌样本中,EMT相关蛋白、膜E-Cadherin丢失表达,而细胞质中β-Catenin和Vi-mentin增加积累。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HCC患者组织中的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与IL-8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NTS和 IL-8对患者的生存期存在重要影响,NTS阳性组和IL-8阳性组患者生存期均短于阴性组(P<0.001)。结论 HCC患者存在NTS/IL-8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能促进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李凯;杨锁萍;丁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40岁以下及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方法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小于40岁(青年)和大于70岁(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并比较其分布、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①青年和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在性别、族别、组织类型、肿瘤浸润深度(T)、病理分期、复发、转移、转移部位等因素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维吾尔族女性比例高、以低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Ⅲ、Ⅳ期患者居多、术后复发转移比例高,老年组以汉族男性居多、以高、中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Ⅰ、Ⅱ期居多。②青年与老年患者之间血型、肿瘤大小、大体类型、肿瘤部位、CEA等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③该资料生存时间为7~110个月,平均为48.0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总生存率为1年86.1%,3年35.8%,5年14.3%。青年和老年患者间预期寿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青年组预后较老年组差。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老年患者具有女性多发,以低分化、黏液腺、印戒细胞癌为主、确诊时病期晚、容易远处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比例虽小,医疗保健机构应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重视度。提高年轻人保健意识,定期复查结肠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作者:艾克热木·玉苏甫;帕尔哈提·沙依木;艾孜买提·热合木吐拉;赵泽亮;王海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环孢素A( Cs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出生24 h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 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 I/R)组和环孢素A干预组( CsA 组,按照 CsA浓度不同分为4个亚组)。建立细胞 I/R模型,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印迹检测各组细胞胞质CytC、激活型Caspase-3的含量。结果 I/R组细胞胞质CytC、激活型Caspase-3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而其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CsA各组与 I/R 组相比,CytC和Caspase-3胞质表达明显减少(P<0.01),细胞活力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CsA对 I/R损伤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sA抑制线粒体MPTP开放,从而抑制线粒体CytC的释放及减少Caspase-3活化有关。
作者:容琼文;苏庆杰;陈志斌;王淑荣;蔡美华;王埮;陈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刺人迎穴联合放血疗法治疗脑梗死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57例,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人迎穴和放血疗法。结果治疗1w与治疗前、治疗2w与1w后、治疗3w与2w后、治疗4w与3w后比较,两组自身各时段疼痛、肿胀评分均减少(均P<0.05);治疗组治疗1、2、3、4 w后疼痛、肿胀评分均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67.86%,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针刺和加用针刺人迎穴联合放血疗法对脑梗死肩手综合征均有较好疗效,后者对疼痛和肿胀的改善优于前者,且起效更快。
作者:侯加运;樊莉;孙燕;刘新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沙普仑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无创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多沙普仑,治疗后12 h,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及潮气量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治疗转归。结果治疗后12 h,观察组pH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 Sp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 PCO2)低于对照组,氧分压( PO2)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快于对照组,潮气量小于对照组,使用无创呼吸机后好转脱机高于对照组,临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COPD出现肺性脑病患者,使用多沙普仑联合无创通气,有效避免了有创通气引起的并发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陈尚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