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时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纠正老年患者非杓型高血压的作用

叶春福;藏传兰;涂江红;胡建云

关键词:非杓型高血压, 左旋氨氯地平
摘要:非杓型血压形态是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的一种表现,老年患者因多伴有大动脉顺应性的降低,非杓型血压形态的发生较为多见,已有研究证实该类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更严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1〕。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观察给药时间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肝癌病人围术期治疗73例

    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前者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肝癌的死亡率高,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1〕。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也越来越少,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姜广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的方法不同将纳入者分为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和持续有创机械通气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程度。结果(1)治疗情况:观察组撤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死亡率、PaO2/FiO2恢复正常时间、胸片征象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pH值、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RR、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应激反应:观察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有助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肺泡氧合情况、缓解应激反应,是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血栓抽吸术合并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发表于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关于血栓抽吸术对STEMI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按 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 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冠脉TIMI 3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ST段回落大于50%、心肌灌注显影分级( MBG)以及有无再发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终纳入分析的文献为11篇,包括1376例患者,其中单纯PCI治疗727例,PCI治疗+血栓抽吸术649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PCI相比较,PCI治疗+血栓抽吸术冠脉TIMI 3级比率高(OR=2.46,95%CI 1.66~3.65,P<0.001),ST段回落大于50%比率高(OR=6.30,95%CI 3.22~12.33,P<0.001),心肌灌注显影分级高(OR=2.78,95%CI 1.89~4.07,P<0.001),而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低(OR=0.40,95% CI 0.27~0.59,P<0.001),再发心绞痛比率低(OR=0.28,95% CI 0.08~0.97,P=0.045)。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提高单纯PCI临床治疗效果,改善STEMI的近期预后。

    作者:武国东;刘永生;林光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疆乌鲁木齐汉族、维吾尔族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女性骨代谢和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

    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后者将使相关骨折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1〕。本文拟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女性骨量减少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围绝经患者,确诊为骨量减少的女性312例,其中汉族191例,平均年龄44.6岁;维族121例,平均年龄45.7岁。(1)纳入标准:顺利完成上述各项检查项目,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测定值:-1.5 SD≤骨密度≤-2.5 SD;同时,还需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绝经后一年以内的女性;②未绝经的女性,年龄在42~55岁之间,出现明确的月经周期改变或伴随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症状;(2)排除标准:①1个月内服用过其他影响骨钙代谢的药物(不包括单纯钙剂);②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明确的脆性骨折病史,或腰椎摄片存在明显的椎体楔形变;③继发性骨质疏松病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恶性肿瘤、肾上腺或性腺疾病、药物或酒精滥用、肝或肾脏器质性疾病、子宫附件切除或胃肠道切除术后等。按族别分为汉族及维吾尔族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1。

    作者:冯建军;钟慧琴;任江林;李原;袁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热休克蛋白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 HSP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0例胶质细胞瘤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进行HSP70蛋白检测。比较肿瘤分级与HSP70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肿瘤复发对 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SP70蛋白阳性率,在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肿瘤组织分别为33.33%、66.67%、84.62%、100%,随着分级的升高,其阳性率明显提高(P<0.05)。 HSP70在局部复发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7.50%,无复发组为55.56%(P<0.05)。在复发组中,HSP70阳性患者复发时间明显早于HSP70阴性患者( P<0.05)。此外,HSP70阳性患者1年死亡率为65.79%,明显高于HSP70阴性组的16.67%( P<0.05)。结论 HSP70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分级越高,阳性表达越多。 HSP70阳性能够提高局部肿瘤复发率及提前复发时间,对患者1年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冠心病( CHD)危险因素及其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者600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测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50%者分为CHD组,无狭窄或狭窄<50%者为非CHD组,根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进行评分。根据管腔受累内径50%~75%、≥76%者定为轻、中度以上狭窄。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受累支数定为单支、双支以上病变。结果(1)CHD组中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肝(CREA)、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空腹血糖(FBG)的平均水平与非C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HD组男性、高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P<0.01)。(2)随着伴发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明显增加(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狭窄程度及回旋支(LCX)血管病变受累明显增加(P<0.05),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病变与危险因素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年龄、SBP、TC、TG、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0.169~0.107,P=0.002~0.047),与HDL-C、TBIL呈负相关( r=-0.136~-0.600,P=0.012~0.000),与性别、DBP、CREA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患者的年龄、DBP、SBP、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36~0.261,P=0.012~0.000),与 HDL-C、TBIL呈负相关(r=-0.124~-0.279,P=0.022~0.000),与性别、TC、CREA、TG无相关性。结论(1) CHD患病率随着年龄、吸烟率、SBP、DBP、FBG、TC、TG、LDL-C平均水平的增高而上升。(2)冠状动脉病变与病人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有密切关系。(3)伴发危险因素数目越多,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越高,而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和范围扩大。

    作者:王贵亮;崔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气道Clara细胞结构及分泌蛋白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烟草雾吸入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Clara细胞及其分泌蛋白(CC10)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制的染毒箱,使大鼠吸入烟草雾制作COPD模型,对Clara细胞进行电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测定大鼠气道阻力及呼吸系统总顺应性。结果 COPD大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Clara细胞数量减少,胞质内滑面内质网扩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CC10表达减少;呼吸功能检查显示气道阻力增加、呼吸系统总顺应性下降;气道上皮细胞CC10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气道阻力呈负相关。 COPD大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 Clara细胞数量减少,气道上皮细胞CC10表达减少,CC10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气道阻力呈负相关、与动态顺应性呈正相关。结论 Clara细胞及 CC10表达减少,这可能与大鼠气道阻力增加及呼吸系统总顺应性下降有关。

    作者:李现东;韩纪昌;李磊;贾宗岭;李红兵;吴雪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香烟烟雾暴露干预对雄性小鼠体质健康的影响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对雄性小鼠体质健康的影响状况。方法将2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实验组于染毒柜内每天进行两次香烟烟雾暴露染毒,对照组在染毒柜内每天进行两次伪暴露实验,不参与染毒实验。于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并与实验后测定力竭游泳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清SOD活性较对照组和干预前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且力竭游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对照组较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香烟烟雾暴露环境,可使雄性小鼠SOD活性明显降低和MDA含量明显升高,促使其抗疲劳能力明显减弱,并且不利于小鼠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对小鼠体质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作者:胡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进行保温处理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7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保温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60、90 min及手术完毕时的鼻咽温,同时对麻醉前后各时间点和术后24、48 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血管性学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尿量、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麻醉前相比,观察组麻醉后30、60、90 min 和术后的 APTT、PT、TT、D-D、血小板计数、vWF、Fib 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麻醉后30、60、90 min和术后PT、APTT和TT延长,术后24、48 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麻醉前,而D-D和vWF明显升高,Fib显著降低(均 P<0.05)。结论围术期保温干预保护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黄晶;王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IFN-γ基因启动子的克隆鉴定及功能分析

    目的:克隆鉴定人IFN-γ基因启动子序列,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启动子区域,PCR克隆至 pGL3报告载体,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克隆得到人IFN-γ基因翻译起始点上游700 bp启动子区域,经检测具有活性,可启动报告基因表达;同时,该区域DNA被甲基化修饰后启动活性下降达4倍。结论克隆构建人IFN-γ基因启动子成功。

    作者:汤必奎;程禹;翟素莲;刘小粉;胡明洁;吴守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在65岁以上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已做胃癌手术的28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2例为≥65岁的老年患者。分为4组并对他们进行术后化疗。根据化疗方案的情况分为经典ECF化疗方案的1组(作为对照组)和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3种标准化疗方案分的2,3,4组。分析4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3y-SR)和总生存期( OS)及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在186例中青年组中(<65岁患者),1、2、3和4组的3y-SR 分别为62.6%、55.4%、、54.1%和72.2%,中位OS分别为31.2、30.2、31.3和32.2个月。各方案组间3y-SR、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102例老年组(≥65岁患者)中,1、2、3和4组的3年生存率分分别为67.6%、88.7%、73.5%和91.1%,中位OS分别为29.5、33.2、31.3和34.2个月。2,3,4方案组间3y-SR、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方案组与2,3,4各方案组间3y-SR,OS差异显著(P<0.05)。2,3,4方案组间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方案组与2,3,4各方案组间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3种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经典ECF方案,且比经典ECF方案更能提高3y-SR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方蕾;蔡建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自由力量练习对肥胖中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由力量练习对中老年肥胖患者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市老年康复医院55~70岁肥胖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适当的饮食控制,实验组在实施饮食控制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自由力量练习。8w后观察两组患者实验前、后身体成分、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的BMI、安静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闭目单足站立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体重、体脂、体脂%、肺活量、握力、反应时、8-foot up-and-go test、SPPB gait speed time的改善效果更为突出( P<0.01)。结论采取适当的饮食控制同时增加自由力量练习有助于改善老年肥胖患者的体质健康。

    作者:韩来国;钟全宏;春潮;岳建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 I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 EN组),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以及14 d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及酶联免疫吸附( ELASA)法检测血清中前清蛋白( PA)、( RBP)、白细胞介素( IL)-2、IL-4浓度。结果 IEN及EN支持治疗后14 d,患者的NK、CD3、CD4、CD8、CD4/CD8以及血清蛋白ALB、RBP虽较治疗前有极显著增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且 IEN组与EN组间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的IL-2浓度在治疗后14 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1),IEN组增高较EN组更显著(P<0.05);在治疗后14 d,IEN组IL-4的浓度下降明显且与EN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P<0.05)。 IEN组与EN组相比,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短及28 d生存率增高,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结论在改善患者免疫抑制及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方面,IEN要较EN更有优势。

    作者:郑丽芳;潘春联;梅元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对老年性阴道炎( SV)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97例老年阴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的乳酸菌数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43.75%(21/48),对照组40.82%(20/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81.25%(39/48)〕高于对照组〔61.22%(30/49)〕(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97.92%(47/48)〕高于对照组〔77.55%(38/49)〕(P<0.01)。结论 SV采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具有明显改善阴道微生态的作用,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邢玉鉴;宋堃玲;代霁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瓦松黄酮粗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瓦松黄酮粗提物对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血脂和脏器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以瓦松黄酮粗提物低、中、高剂量灌喂28 d,另设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试验结束时称量大鼠体重并解剖,取心脏动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甘油三酯( 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 AI)及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 GOT)和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 GPT)活性;同时取大鼠肝脏、脾脏和胸腺组织,计算脏器指数。结果通过28 d的灌胃试验,瓦松黄酮粗提物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TC、LDL-C和AI显著降低(P<0.01),血清GPT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1)。结论瓦松黄酮粗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的高脂血症和脏器损伤有明显的治疗和修复作用。

    作者:张桂芳;王颖;郭希娟;张东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 AC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自发病到入院不超过24 h的老年ACI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静滴15 d。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患者发病24 h内以及治疗15 d后患者血清IL-6与TNF-α水平;对患者治疗前后IL-6与TNF-α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灯盏细辛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 IL-6与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患者治疗后 IL-6与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灯盏细辛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 ACI可能与降低老年ACI患者血清IL-6和TNF-α表达水平、一定程度上减轻炎性因子所介导的ACI后炎症损伤有关。

    作者:游明瑶;蔡胤浩;王世君;赵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近期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s)移植治疗脑出血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予钻孔引流术,术后留置引流管,当血肿引流基本干净、拔除引流管前经管注入自体MNCs悬液体3.0 ml。选择同期年、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相似但未行自体MNCs移植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与术前、术后第1天、1、2、4、8、12 w,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同时应用致残量表(mR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w临床疗效有无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于2 w后开始下降,至8 w与12 w时试验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Barthel评分于2 w后开始上升,至12 w时试验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根据mRS量表,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7%,显著高于对照组46.8%( P<0.05)。治疗随访期间试验组死亡4例,对照组死亡9例,死亡风险无差别(P>0.05)。结论自体MNCs移植治疗脑出血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杨郁野;张宏义;于明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肺癌住院病例分析

    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1.60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生命的主要杀手〔2〕。肺癌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癌症〔3〕。本文通过对兰州市两所省级医院老年肺癌住院患者1462例进行分析,旨在为老年肺癌的防治及病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徐生刚;白亚娜;胡晓斌;赵迟;毛宝宏;王辉;祝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水平与2型糖尿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T2DM组33例,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35例,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三组血清CXCL16水平,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以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单纯T2DM组及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XCL1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XCL16水平高,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XCL16水平与FPG、FIns、 hs-CR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35、0.245、0.519,P<0.05);与HOMA-IR、HDL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32、-0.542,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CXCL16、BMI、FBG、甘油三酯(TG)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CXCL16在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云涛;胡斌;简磊;李建伟;黄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特质怒及怒的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特质怒与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病的关联,初步分析特质怒与怒的表达在 AD 发病进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同性别、同年龄段(±3岁)、同等文化程度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结果病例组特质怒得分高于对照组(t=44.784,P=0.000), OR=51.857(14.009,191.954);病例组怒的表达(AX-O、AX-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特质怒与怒表达指数均呈正相关(r=0.579,P<0.01;r=0.372,P<0.01)。结论特质怒倾向高和怒的表达程度高皆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特质怒与怒的表达在 AD 发病进程中呈正相关,特质怒倾向高且怒的表达程度高更容易诱发AD。

    作者:王友杰;詹向红;闫国立;李伟;杨丽萍;刘胜利;王淑玲;陈四清;伍盼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