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来源

胡宝山;许喜筠;郭元利;芮钢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纤维黏连蛋白
摘要:目的:检测各种腰椎间盘细胞能否自分泌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3。方法分离培养兔腰椎间盘的各种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用120 kD 纤维黏连蛋白( Fn)-f进行细胞诱导,以PBS作为对照。用RT-PCR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种细胞内 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0 kD Fn-f诱导的实验组椎间盘软骨细胞能产生MMP-13,对照组和纤维环细胞实验组均不能产生MMP-13。结论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能够自分泌表达产生MMP-13。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本未见自分泌表达MMP-13。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神经急性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移植对大鼠脊神经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取Wistar健康大鼠1只,采集骨髓,贴壁法分离BMSCs并进行培养和标记,培植细胞数约为5×104/μl的BMSCs培养液,供移植用。建立Wistar脊神经急性损伤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损伤1 w后,将BMSCs缓慢注入移植组大鼠脊髓损伤中心,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和检测移植后两组大鼠的后肢功能康复效果以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损伤3~8 w 后移植组后肢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 w后移植组NGF和BDN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MSCs同种异体移植可以显著提高脊神经急性损伤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可能与BMSCs移植对促进大鼠脊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有关。

    作者:李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的致残、死亡及复发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目前脑卒中较为肯定的临床发病因素主要有年龄增大、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吸烟、酗酒等,但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部分脑卒中病人并不存在上述危险因素〔2〕。有报道显示,血浆半胱氨酸( Hcy)水平轻、中度增高是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3〕。本文分析神经功能不同缺损程度患者的Hcy水平,探讨其相关性。

    作者:吴永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3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CHD患者,术前Allen试验均为阳性,根据穿刺入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对照组经股动脉入路行 PCI治疗。观察记录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术治疗老年CHD患者安全有效,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时学昆;程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环孢素A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环孢素A( Cs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出生24 h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 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 I/R)组和环孢素A干预组( CsA 组,按照 CsA浓度不同分为4个亚组)。建立细胞 I/R模型,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印迹检测各组细胞胞质CytC、激活型Caspase-3的含量。结果 I/R组细胞胞质CytC、激活型Caspase-3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而其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CsA各组与 I/R 组相比,CytC和Caspase-3胞质表达明显减少(P<0.01),细胞活力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CsA对 I/R损伤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sA抑制线粒体MPTP开放,从而抑制线粒体CytC的释放及减少Caspase-3活化有关。

    作者:容琼文;苏庆杰;陈志斌;王淑荣;蔡美华;王埮;陈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吲哚美辛对受损颈动脉再内皮化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对受损颈动脉再内皮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SD大鼠体内通过球囊法制备颈动脉损伤模型,腹腔注射吲哚美辛,观察其对血管内皮修复的影响;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单核细胞,应用EGM-2培养基体外诱导培养获得内皮祖细胞( EPCs)。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处理晚期EPCs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差异贴壁法检测 EPCs的粘附能力,改良的 Boyden小室检测 EPCs的迁移能力,Matrigel基质胶检测EPCs的成血管能力。结果吲哚美辛可明显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吲哚美辛增强 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及成血管能力有关。结论吲哚美辛促进了损伤血管内皮的再内皮化进程。

    作者:李鑫;张晓芸;金成文;成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轻质量型补片组60例和重质量型补片组60例,分别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复发和术后阴囊水肿、尿潴留、尿路感染、切口血肿和切口感染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6个月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和异物不适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发生率3.3%(2/60),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发生率14.5%(9/60,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发生率11.7%(7/60)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31.7%(19/60,P<0.01)。结论用轻质量型网片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不适感的发生率。

    作者:袁喜红;周凯;华丽;王俊;洪华章;傅平;李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关于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来源

    目的:检测各种腰椎间盘细胞能否自分泌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3。方法分离培养兔腰椎间盘的各种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用120 kD 纤维黏连蛋白( Fn)-f进行细胞诱导,以PBS作为对照。用RT-PCR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种细胞内 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0 kD Fn-f诱导的实验组椎间盘软骨细胞能产生MMP-13,对照组和纤维环细胞实验组均不能产生MMP-13。结论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能够自分泌表达产生MMP-13。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本未见自分泌表达MMP-13。

    作者:胡宝山;许喜筠;郭元利;芮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20例老年T2DM患者及136例为对照组,测量其骨密度(BMD)值,采用病例对照法分析老年T2DM组中两个亚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使用 Logistic回归分析 T2DM 患者各种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82.5%,对照组为12.6%。两组相比BMD偏低(P<0.01)。糖尿病患者的BMD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女性绝经年限和甲状旁腺激素(PTH)呈负相关,与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降钙素(CT)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老年T2DM患者BMD 的因素有年龄、病程、BMI、FINS水平、HbA1c、女性绝经年限。 T2DM患者骨量改变与PTH、CT等钙调节激素的变化有关。

    作者:缪琪蕾;莫丽亚;王敏红;吴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肉桂醛对RSV感染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肉桂醛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室培养Hela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选用低、中、高浓度肉桂醛在不同作用方式下进行干预,设正常、病毒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正常细胞、不同浓度给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肉桂醛在不同作用方式下对RSV有杀灭作用。通过细胞凋亡情况可以反映有效浓度的肉桂醛对RSV有杀灭作用。

    作者:代立娟;刘蕾;韩有文;李绍民;徐伟丽;冯澜;朱有;李春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载脂蛋白E与脑梗死的关系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趋势。脑梗死病因较多,除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及饮酒等因素外,有学者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有关。 AopE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种族、地域、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通过检测400例吉林省汉族脑梗死患者AopE的基因多态性以揭示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李爱丽;赵欣;赵丽丽;韩英博;姚建华;王彦红;王思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淫羊藿次苷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

    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1〕。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淫羊藿中主要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功效〔2〕。目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许多疾病与氧化应激有关〔3〕。由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活性氧( ROS )、活性氮( RNS)引起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与衰老、阿尔茨海默病( AD)、帕金森病( PD)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4〕。关于淫羊藿次苷抗疲劳、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运动性实验与生化指标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淫羊藿次苷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作者:李晓萍;薛海娇;郭丽娜;刘忠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进行保温处理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7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保温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60、90 min及手术完毕时的鼻咽温,同时对麻醉前后各时间点和术后24、48 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血管性学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尿量、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麻醉前相比,观察组麻醉后30、60、90 min 和术后的 APTT、PT、TT、D-D、血小板计数、vWF、Fib 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麻醉后30、60、90 min和术后PT、APTT和TT延长,术后24、48 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麻醉前,而D-D和vWF明显升高,Fib显著降低(均 P<0.05)。结论围术期保温干预保护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黄晶;王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38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起病隐匿,多数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治疗方法不断改进〔1〕,本文观察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患者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老年CSDH患者,均符合CSDH的诊断标准〔1〕。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63~85岁,平均(71.4±6.7)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1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4~62 d,平均(46.5±8.7)d。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0例,一侧肢体肌力减低29例,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18例,言语障碍5例,意识障碍3例。血肿位于左侧18例、右侧14例、双侧2例。血肿量80~190 ml,平均(104.1±20.7) ml。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62~86岁,平均(72.1±5.9)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5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3~64 d,平均(45.9±9.1)d。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3例,一侧肢体肌力减低30例,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19例,言语障碍6例,意识障碍5例。血肿位于左侧19例、右侧16例、双侧3例。血肿量85~180 ml,平均(103.5±19.9) ml。两组术前临床状态近似,年龄、性别、血肿量无明显差异。

    作者: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赵展;王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海口市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齿缺失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海口市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牙齿缺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牙周科因牙周炎导致牙齿缺失而就诊的268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68人,男138人,女130人,共计缺牙数2237颗,其中前牙522颗,后牙1715颗,平均缺牙数为(8.35±6.42)颗。老年牙周炎缺失牙数与年龄、居住地、经济收入、学历、口腔卫生状况(吸烟、刷牙次数、刷牙时间、是否使用菌斑控制器及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自身因素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海口市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齿缺失较多,需要针对不同的老年患者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作者:郝春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瓦松黄酮粗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瓦松黄酮粗提物对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血脂和脏器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以瓦松黄酮粗提物低、中、高剂量灌喂28 d,另设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试验结束时称量大鼠体重并解剖,取心脏动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甘油三酯( 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 AI)及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 GOT)和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 GPT)活性;同时取大鼠肝脏、脾脏和胸腺组织,计算脏器指数。结果通过28 d的灌胃试验,瓦松黄酮粗提物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TC、LDL-C和AI显著降低(P<0.01),血清GPT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1)。结论瓦松黄酮粗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的高脂血症和脏器损伤有明显的治疗和修复作用。

    作者:张桂芳;王颖;郭希娟;张东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运动训练法干预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23例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遗传、人体的生理变化及神经内分泌等有关,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受到心理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引起的〔1〕,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惯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口服药物和心理疏导。本研究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训练法对中轻度抑郁患者的疗效。

    作者:闫海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

    降钙素原( PCT)可作为炎症、脓毒血症的血清学标志〔1〕。资料〔〕显示,PCT有助于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局部轻症感染与全身重症感染〔2〕。本研究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

    作者:周菲;冯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健康干预对策

    老年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 AD )和血管性痴呆为主,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呈渐进式发展,病情进展时间长,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目前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而增加,已严重影响了家庭和个人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减轻家人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志华;陈加俊;张颖;吕明泽;邱长影;杨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复方健耳剂对DBA/2 J小鼠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健耳剂对小鼠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预防老年性耳蜗感音神经性损害机制。方法选择断奶DBA/2J小鼠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5只,对照组小鼠为常规饲料与日常饮水喂养;中药组小鼠为常规饲料与中药溶液喂养;至4.3月龄时两组同时终止实验,取出耳蜗,利用Real Time PCR 技术定量检测两组耳蜗组织SOD1的表达。结果中药组SOD1的表达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复方健耳剂通过对SOD1的表达影响可能是其有效对抗老年性耳蜗感音神经性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宣毅;黄正团;周仲昭;宣伟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