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茂荣;姚平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养老院老年人死亡观及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养老院57位老年人进行3个月的死亡教育干预,并对其干预前后不同的死亡态度观、生命生意感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正、负向死亡态度人数差异显著(P<0.01),生命意义感总分及3个维度各条目均分差异均显著(P<0.01,P<0.05),死亡态度观总分及各维度条目均分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死亡教育有助于改善养老院老年人对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提高其生命意义感,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梦霞;李国平;廖桂香;张颖杰;姜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老年糖耐量异常及正常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同时测定其他相关指标。结果老年糖耐量异常组血清 Nesfatin-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Nesfatin-1与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糖负荷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 P<0.01),与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呈负相关( 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清 Nesfatin-1独立相关。结论血清Nesfatin-1水平在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中明显升高,与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损伤及能量代谢紊乱有关,可能是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独立保护因子。
作者:杨青;高宁;刘芳芳;陈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帕金森病(PD)状态下皮质中γ-氨基丁酸(GABA) A受体各个β亚基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分离6-羟基多巴(6-OHDA)制作成功的PD动物模型的皮质,应用高效液相( HPLC)法测定皮质中GABA的含量,应用qRT-PCR的方法检测 GABA A受体中β1、β2、β3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GABA A受体中β1、β2、β3亚基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PD模型大鼠注射侧的皮质中GA-BA的浓度较对照侧及正常对照的双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0.05)。皮质中,β1、β2、β3亚基的 mRNA表达均有所降低,β2和β3亚基降低更明显( P<0.01);各个亚基的蛋白水平的变化趋势与mRNA的变化一致。结论 GABA A受体的β1、β2、β3亚基在皮质中均有表达,且与 GABA在PD动物脑组织中含量相适应,β1、β2、β3亚基均有受体下调的情况。
作者:姚素艳;刘建生;金涛;郑德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回顾性分析早期肠内营养( EN)支持对老年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应用免疫组化发分析患者血清中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EN组CD4、CD8、CD4/CD8和gG、IgA和IgM的含量在8 d后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伤的患者,出现免疫功能抑制的情况,早期的EN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早期EN有助于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发生。
作者:郑林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 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眼眶淋巴瘤患者的 CT与 MRI资料,20例患者均行磁共振T1WI、T2WI及T1WI增强压脂检查,8例行MR动态增强、3例行DWI检查,8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并冠状位或(及)矢状位重建。结果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4例,共24眶病灶。病灶范围局限16眶,弥漫多发8眶;病灶位置主要分布于肌锥外区12眶、泪腺区7眶、肌锥内6眶、眶隔前区5眶;形态以结节状10眶、铸型9眶为主;界限清楚19眶,5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24眶 MR图像中,与大脑皮质相比,病灶以T1WI等信号22例、T2WI等信号20例为主,DWI示4眶病灶均呈等高信号,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7/9眶、流入-流出型1/9眶,1/9眶病灶的不同感兴趣区分别呈平台型及流入-流出型。10眶患者CT图像中病灶均呈等密度,无骨质破坏。结论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MRI征象具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伟;董洋;陈宏海;曲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抑郁的效果。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32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HAMD≥8分的COPD患者60例进行观察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COPD患者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运动训练及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前后进行HAMD评分及肺功能测定,CO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 CAT)。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HAMD总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P<0.01),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P<0.05)。②两组治疗前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③两组治疗前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P<0.05),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运动训练治疗COPD合并抑郁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黄洁;李承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8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2 w后由专门人员负责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VC%)、用力肺活量(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PEV1)、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呼吸(R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 w后两组患者 HR、RR、SBP、DBP和 PaCO2明显降低,VC%、FVC、PEV1、LVEF、SV、pH、PaO2、和SaO2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R、RR、SBP、DBP和PaCO2明显降低,VC%、FVC、PEV1、LVEF、SV、pH、PaO2、和SaO2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心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李伟;崔红赏;李蕾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02例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前列地尔2 w,继续常规治疗2 w。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前列地尔2 w,继续常规治疗+贝前列素钠2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45/51),明显高于对照组70.6%(36/51)(χ2=5.98,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肌酐(SCr)、胱抑素 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尿素氮(BUN)均显著降低(均 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够增强前列地尔的肾脏保护作用,获得更佳疗效。
作者:张浩;罗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更年期妇女因体内性激素分泌水平及活性的改变,出现躯体、精神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1,2〕。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多数学者建议通过药物干预,即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缓解机体自身分泌的不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联用孕激素主要目的是拮抗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生长,减少和避免更年期经血过多。孕激素在拮抗雌激素作用的同时,可能引起乳腺肿大、胀痛、全身多毛以及机体水肿等反应〔3〕。本研究使用的雌二醇屈螺酮片可有效地避免单纯使用雌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恩令;周玉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左旋卡尼汀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开胸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3岁,体重47~76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左旋卡尼汀预处理组( L组)。在麻醉诱导后,L组从颈内静脉输注左旋卡尼汀20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和术毕时取血样,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并记录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 组术后血清 MDA、cTnI浓度和 CK-MB 活性降低,SOD 活性升高(P<0.05),术中心肌缺血、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可产生心肌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涂杰;张炳东;梁东科;韦秋英;李涛;何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是MMP家族(MMPs)中的一种,属于明胶酶类〔1〕,能够特异性地降解基底膜中的Ⅳ型胶原,在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2〕。 MMP-2以酶原形式分泌,在细胞外被活化,只有活化型的MMP-2才能发挥其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作用〔3〕。本研究分析的方法分析老年及非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活化型MMP-2的分布。
作者:郭玉芳;苏兴利;霍健;王湘;王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0例受试者分为冠心病组(73例)和对照组(47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者血清ApoA5水平。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数量、狭窄程度和病变分型血清ApoA5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分型有关,多支病变组ApoA5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 P均<0.05);轻、中、重度狭窄组 ApoA5水平逐渐降低( P均<0.05);A、B、C型病变组ApoA5水平也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ApoA5与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低 ApoA5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志高;屈晓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是生物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辅酶,也是许多NAD消耗酶的底物。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 NMNAT)是催化NAD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它催化这一可逆反应向前进行,对维持体内NAD水平的稳态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NMNAT催化下的NAD生物合成水平,不仅对于SIRT1的活性有重要影响,还能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介导下改善生物体内的葡萄糖代谢。人们还发现它对于代谢紊乱和衰老情况下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的调节也至关重要。 NMNAT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三种亚型有着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及组织分布,且功能各异。
作者:王大鹏;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根治性宫颈癌后装治疗中分别在三维计划和二维计划下评价肿瘤靶区的覆盖程度以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及在三维计划治疗中1次治疗计划与2次治疗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比较。方法应用荷兰核通公司后装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分别对三维计划及二维计划下靶区覆盖指数( CI)、靶区适形指数( COIN)以及危及器官体积指数( EI)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CI二维计划和三维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COIN三维计划优于二维计划(P<0.001);膀胱体积指数、直肠体积指数二维计划明显高于三维计划(P=0.01,P=0.002)。三维腔内治疗过程中2次计划与1次计划在靶区剂量及危及器官剂量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二维计划相比,三维腔内治疗能够更好地保护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减少放射性损伤,三维腔内治疗中2次计划与1次计划相比在靶区剂量及危及器官保护上未见明显优势。
作者:欧健;刘天博;左雅芳;田琦;王艳梅;杨祝春;孟凡旭;孙宝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对人喉癌细胞株( 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及其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斑蝥酸钠维生素B6对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经斑蝥酸钠维生素 B6作用后的 Hep-2细胞周期进程变化及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Hep-2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Hep-2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对人喉癌Hep-2细胞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Hep-2细胞G1期向S期转化进程,从而使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诱导Hep-2细胞凋亡。
作者:刘学识博杰;张辉;辛丁;许承弼;王托;李文静;鞠洋;江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内科调整、手术、康复锻炼、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心理行为干预的综合治疗方式来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骨科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00例,年龄60~96岁,通过随机数法分为2组:传统治疗组150例,综合治疗组150例;对老年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进行 FRS评分、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比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经过术前评估,终综合治疗组148例,传统治疗组146例。两组患者一般属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年随访中,综合治疗组的再骨折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恢复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模式较传统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再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粤;郝玮;张岩;杨铁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研究显示〔1〕,血管性痴呆是目前唯一可有效防治的痴呆,患病早期有效治疗能够逆转病情。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但针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目前仍停留在对基础疾病的控制、脑保护剂、康复锻炼等方面,且疗效并不满意。头针、耳穴疗法已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头针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行为能力的效果。
作者:何建青;郭思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的晚期骨关节炎的手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患者150髋关节发育性髋发育不良伴发或继发的晚期骨性关节炎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后15 d、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下肢不等长缩短差,分析该手术方式成功的要点。结果①本组126例患者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42.75±9.83)分,术后第15天、1、6个月分别为(76.15±9.83)分,84.16±9.43)分(87.15±8.64)分,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15例双下肢不等长患者,术后双下肢长度平均差值为(1.02±0.75)cm,较术前的(3.75±3.44)cm明显好转(t=6.32,P<0.05);③术中2例2髋小转子劈裂骨折,1例股神经牵拉伤,经治疗后恢复;术后1例1髋出现假体滑脱,给予二次手术治疗。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发育不良继发晚期骨关节炎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选择合适的假体、充分松解周围软组织,真臼处高质量重建髋臼是保证手术成功、良好的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文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的概率较低而且往往比较长寿〔1〕。同时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预防多种慢性病如心脏病和α型糖尿病的发生〔2,3〕。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全身性的免疫功能,表现在身体活动频繁者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敏感性降低〔4〕。而且体育锻炼对改善认知障碍和负情绪调节也有一定疗效〔5〕。运动可以使机体随年龄增长伴随的免疫功能衰退减缓、先天性免疫功能提高、慢性炎症程度降低、应激抵抗力上升、肥胖水平降低,还有许多全身性的生理功能改变诸如血压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和胰岛素抵抗水平降低等〔6~9〕。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运动通过规范炎症进程从而成为改善许多炎性疾病有效手段〔10〕。本文对运动抑制炎症调节先天性免疫进行综述。
作者:沈飞;陈巍;王彬;陈庆合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蛋白Galectin-3和P27与老年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微创手术临床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58例该院消化内科在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对每例患者术中所取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进行Galectin-3和P27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的联系,后分析两种蛋白与 ESD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癌组织Galectin-3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而P27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且分层分析示二者表达量与瘤灶大小和超声黏膜结构有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二者是否阳性表达与患者ESD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其影响患者预后(P<0.05)。结论 Galectin-3和P27可能作为早期胃癌临床分子病理的评估指标,且对患者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作者:穆小松;王胜强;龙波;牟燕飞;吴毅;廖开友;徐燕;莫绍江;马犇;唐显力;刘师宏;汪威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