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黄素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

王丹丹;汲军;项柏冬

关键词:姜黄素, 人肝癌细胞株, 增殖抑制率, 四甲基偶氮唑盐
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 CUR)对人肝癌细胞株( 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CUR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UR(5,10,20,30,40,50 ug/ml)作用于HepG-2,以含0.1%二甲基亚砜的RPMI 1640培养基加细胞为空白对照,药物作用48 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测定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利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药物对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对HepG-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抑制率有量效关系,并呈时间依赖性。药物作用48 h后,不同浓度CUR(5,10,20,30,40,50 ug/ml)的抑制率分别为:0.375,0.437,0.530,0.662,0.781,0.84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UR 对 HepG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CUR 可以明显抑制HepG-2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时间的依赖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医学知识现状及应对

    社会养老机构的类型主要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或称老人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敬老院、托老所及老年人服务中心等〔1〕。每种机构内提供的服务种类有一定差异,但都需要提供康复训练和医疗保健。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养护员、后勤人员等,需要为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定期身体检查、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医学相关操作。其医学知识的水平对于完成相应操作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养老质量〔2〕。本文调查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常用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刘晶;杨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不明原因肺动脉栓塞致反复晕厥1例

    1病例摘要患者,女,72岁。务农。因“近40 d内反复晕厥3次”来我院求治。每次晕厥发作前无任何前兆,持续数秒自行恢复意识,无大小便失禁。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无癫痫及精神异常等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 P):76次/min,呼吸频率19次/min,血压:136/68 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较柔和的1/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 P2)亢进,腹部无异常体征,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主要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糖正常,电解质正常,血常规正常,D-二聚体(D-D)明显升高7.52 mg/L,血气分析:pH7.42;氧分压( PO2):39 mmHg;二氧化碳分压( PCO2):38 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及V4~5 T波倒立、低平。胸片:心影略大,未见明显实变及胸腔积液。心脏超声:右房右室略大,三尖瓣轻度反流,反流大速度为4.3 m/s,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78 mmHg。下肢静脉超声提示双下肢静脉均未见血栓。初步诊断:肺动脉高压、晕厥。结合血气分析和D-D水平,提示肺动脉高压很可能由肺动脉栓塞导致。和患者家属沟通后,行肺血管CT造影( CTA)检查,提示肺动脉主干正常,左右肺动脉血栓。终诊断: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晕厥。考虑患者双侧肺动脉均血栓形成,晕厥多次,给予溶栓疗法:尿激酶20000 U/kg+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点滴,2 h内滴完,6 h后复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在80 s,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经4 d 治疗后 pH 正常, PO286 mmHg, PCO234 mmHg,D-D降至3.98 mg/L,复查心脏超声估测肺动脉压为42 mmHg,复查心电图同入院时无明显改变。患者晕厥未再发作。出院后嘱坚持服用华法林,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2.5,3个月后复查肺血管CTA。

    作者:周裔忠;曹乾嫱;盛国太;罗骏;李华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从未设任何网站,唯一投稿方式为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为:okgood911@126.com 。唯一咨询电话:0431-88923384。唯一汇款方式为邮局汇款,汇款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13006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两种根治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案的临床疗效

    胃溃疡是临床多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逐年上升,尤其是胃溃疡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年轻人,其可能和老年人胃黏膜自我保护能力降低,黏膜血供较差,易于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1〕。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症状方面多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奥美拉唑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效果较差〔2〕。埃索美拉唑较奥美拉唑具有更好的抑酸效应及对抗幽门螺杆菌效果。本次研究对比奥美拉唑常规三联疗法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张建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医药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

    髋部骨折〔1~4〕治疗手段包括保守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外固定和牵引为主,但压力性溃疡、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等限制了保守治疗的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全身状态差,不能手术者。手术治疗因死亡率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势而成为首选疗法〔5,6〕。围术期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运用中医药治疗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少华;马勇;郭杨;赵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城乡老年人情绪调节特点及对日常情绪的影响

    目的:考察城乡老年人情绪调节特点及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情绪调节问卷、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量表对377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进行结构方程多组比较。结果除负性情绪外,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正性情绪城乡差异显著;多组结构方程比较分析显示情绪调节对情绪体验的作用具有地域间的不恒等性(P=0.008)。结论城乡老年人在情绪调节和日常情绪上存在差异,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影响机制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改善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罗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表观弥散与动态增强MRI在老年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 ADC)结合动态增强MRI对老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2例老年乳腺病患者,共计58个病灶,分别进行MR平扫、DWI检查及动态增强MRI检查,分析其ADC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比三种诊断结果的准确率:ADC 值、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及ADC值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结果 ADC 值显示91.18%的良性病变(31/34)和95.83%的恶性病变(23/24),诊断率为93.10%(54/58);以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诊断,恶性病变显示出95.83%(23/24),良性病变显示出58.82%(20/34),诊断率为74.14%(43/58);二者结合起来的诊断结果恶性病变显示出95.83%(23/24),良性病变显示出94.12%(32/34),诊断率达到94.83%(55/58)。结论 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对诊断老年乳腺癌都很有参考价值。 DWI检查联合动态增强MRI能有效提高诊断老年乳腺癌的准确率。

    作者:吴标;梁啟棠;麦栩榆;罗学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特发性房颤患者血浆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细胞比容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特发性房颤患者血浆心钠素和血管紧张素( ANG)Ⅱ水平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门诊和住院的82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阵发性房颤发作时为A1组,阵发性房颤终止后1 w为A2组,持续性房颤组为B组和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心钠肽( ANP)、ANGⅡ,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血细胞比容( HCT)。结果 A1、A2、B组与C组比较,血浆 ANP、ANGⅡ、HCT浓度明显增高(P<0.01);A1组与A2组比较,血浆ANP、ANGⅡ、HCT浓度明显增高(P<0.01);A1、A2与 B 组比较,血浆 ANP、ANGⅡ、HCT浓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房颤患者ANP水平与房颤时的血液浓缩以及房颤持续时间有关。特发性房颤患者的HCT、ANGⅡ、ANP的水平可评价其对于特发性房颤治疗策略的选择、危险分层、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香;元奎昌;类延娜;崔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yt)-C的表达。方法120只健康 Wistar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应用自体血尾状核定位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均于术后12、24、48、72 h、5和7 d处死。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多聚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脑组织 HIF-1α、Cyt-C蛋白及 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HIF-1α、Cyt-C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7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调。脑出血模型组术后12、24、48 h、5、7 d与72 h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48 h与5 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中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水平增高可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加重继发性脑损伤,阻断二者的表达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殷旭华;李冬梅;于慧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在该社区选择524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集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进行多项体格检查,采用实验室检查患者血糖等信息,了解患者生活情况,学历、教育等状况,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血糖控制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文化程度、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体质指数( BMI)、甘油三酯( TG)水平,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主要与患者学历和住院时间及教育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糖控制与DBP、BMI、TG有关,而自我管理与学历和住院时间有关。结论影响九江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多种多样,在控制血糖中应该积极教育,提高对糖尿病的了解,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郑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保留小腿段大隐静脉大腿段剥脱术式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凡有症状,大部分采用手术治疗〔1〕。目前治疗方法繁多,其难度各异〔2〕,国外近年来开始选择性采用微创治疗〔3〕。国内临床上多采用传统术式,一般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全段剥脱术。传统的腹股沟至踝关节剥脱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分析单纯大隐静脉大腿段剥脱+小腿曲张静脉剥脱的术式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

    作者:洪星禹;曹忠文;朱立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裸鼠肝癌模型中miR-20 a的作用

    目的:探讨microRNA-20a(miR-20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中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于瘤体内分别注射miR-20a agomir、阴性片段和生理盐水。观察荷瘤裸鼠体重变化、裸鼠皮下形成瘤体的大小并计算抑瘤率。接种35 d后处死裸鼠并取出肿瘤组织,计算肿瘤体积大小,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的表达。结果3组裸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7 d后均有瘤体形成,实验组瘤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结束时,实验组裸鼠体重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体积(P<0.01)。实验组肿瘤组织中 VEGF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miR-20a可能通过抑制VEGFA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任建军;孟兴凯;牛剑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老年患者血清特异性 IgE水平及临床诊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德国 MEDIWISS Analytic GmbH 生产的诊断试剂盒,半定量检测457例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结果457例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以混合霉菌(点青或分支孢或烟曲或交链孢霉)的阳性率高,达17.9%,其次是户尘螨和蟑螂,分别为12.3%和8.1%。食入性变应原总体阳性率均较低,前三位分别为小麦5.9%、腰果5.5%、蟹或虾2.8%。结论福建地区变应性疾病老年患者的变应原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可以为变应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梁晓华;陈静;马跃飞;王文华;林宇岚;高丽钦;许文清;许元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丹皮酚对人MCF-7乳腺癌细胞PI3 K/Akt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PI3K/Akt在丹皮酚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MTT方法检测丹皮酚对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丫碇橙/嗅乙啶( 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Annexin-V FITC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数。 RT-PCR法检测 PI3K/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丹皮酚处理 MCF-7细胞48 h 后的 IC50约是60 mg/L,AO/EB染色后,对照组细胞形态完整,呈多边形贴壁生长,呈均匀绿色。丹皮酚处理组出现核染色质浓缩或碎片状凋亡形态,呈橘红色改变。以60 mg/L丹皮酚处理MCF-7细胞48 h后,凋亡百分数达到31.92%,明显高于对照组。 PI3K/Akt mRNA 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结论丹皮酚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与PI3K/AktmRNA的表达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王建杰;董航;王茉琳;罗文哲;齐建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风湿性多肌痛诊治现状

    风湿性多肌痛( PMR)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近端肌群(肩胛带、骨盆带肌)及颈肌疼痛和僵硬,化验检查示经细胞沉降率( ESR)显著增快,伴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治疗上常需要长期进行糖皮质激素,部分患者可合并巨细胞动脉炎( GCA)〔1〕。该病需与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感染性、内分泌性及恶性疾病等鉴别〔1,2〕。本文将对老年PMR的诊断和治疗现况进行综述。

    作者:马丽娜;王洁姝;冯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伊立替康联合放疗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放疗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一线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病理和影像确诊明确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并发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放疗组32例,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观察和安全性分析。结果伊立替康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0.0% vs.31.2%( P=0.041),56.7% vs.37.5%( P=0.005)。联合组28例患者的无疾生存期(PFS)为5.5(4.0~5.9)个月,放疗组30例患者的PFS为4.5(3.3~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组生存(OS)为9.1(8.0~9.8)个月,放疗组为7.9(7.0~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无明显差别。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放疗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波;宋文广;房芳;刘华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Survivin、EGFR和MVD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组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微血管密度( MVD)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2例择期行口腔鳞癌手术切除术患者,术前行PF方案(CDDP+5-Fu)新辅助化疗为观察组(56例),术前未行化疗为对照组(56例),术中取口腔鳞癌组织,术后两组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Survivin、EGFR、MVD 表达情况。结果 PF 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Survivin、EGFR、MV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64%(25/56)、16.07%(9/56)、25.00%(14/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4%(32/56)、46.43%(26/56)、42.86%(24/56)(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占10.71%(6/56),部分缓解率占71.43%(40/56),稳定率占16.07%(9/56),进展率占1.79%(1/56),临床化疗有效率高达82.14%(4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51.79%(29/56)(P<0.05),其中 Survivin、EGFR、MVD阴性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Survivin、EGFR、MVD阳性表达组(均P<0.05)。结论 PF方案新辅助化疗通过降低 Survivin、EG-FR、MVD的表达以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远期预后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为脑外伤的一种特殊类型。肺部感染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而老年人本身存在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老年DAI患者由于长期昏迷、卧床,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率极高〔1,2〕。本文探讨老年DAI患者肺部感染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月霞;王金;孙奎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神经生长因子在体外对木糖诱导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的作用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GF)体外对木糖诱导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正常对照组培养液为基础培养液,模型组培养液中加D-木糖溶液,干预组培养液在模型组培养液基础上加NGF,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模型组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程度重,干预组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程度较轻。结论在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 NGF 对晶状体有防护作用。

    作者:刘宏伟;王玉清;姜伟;孟岩;张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以顺铂为基础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中老年宫颈癌患者survivin、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顺铂为基础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老年宫颈癌患者 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老年宫颈癌患者,按照自身治疗意愿分为以顺铂为基础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同步放化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rvivin、MMP-9阳性率变化情况、疗效以及随访1年的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urvivin、MMP-9的表达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urvivin、MMP-9的表达均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3.33%,优于对照组70.83%(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存活46例(95.83%);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存活45例(93.75%),观察组生存率虽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顺铂为基础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老年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urvivin、MMP-9有关。

    作者:张文周;赵艳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