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连续性照护对患者运动功能及照顾者压力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张秋实;张振香;赵燕利;王鹏;杨伟民

关键词:脑卒中, 连续性照护, 运动功能, 照顾者压力,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连续性照护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照顾者压力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并辅助与手工检索世界范围内的脑卒中连续性照护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将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2项。1个月时,连续性照护组患者运动功同对照组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05,P=0.63,95%CI -0.15~0.31);6个月时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SMD=0.28,P=0.003,95% CI 0.10~0.46);6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照顾者压力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连续性照护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同对照组相比,照顾者压力并没有额外增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和停止运动对健康老年男性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老年男性在进行16 w系统运动以及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的功能性体适能的变化。方法对比和评价两组实验数据,实验组健康男性老年人从事15 w系统运动,再停止运动6 w时间,对照组为年龄相当、没有任何体育运动的男性老年人。结果实验组在16 w水中运动后在功能性体适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对照组在跟踪时段内没有任何变化。然而,在经过6w的停止运动后,实验组所获得提升的身体力量、灵敏度、柔韧、身体平衡能力再次恢复至没有运动的对照组水平( P>0.05)。结论16 w的系统运动提高了老年男性的功能性体适能;然而,经过4~6w短暂的停止运动后,神经肌肉能力指标又回到基准线或没有运动的对照组水平。

    作者:李裕全;程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 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试验组加用无创正压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治疗1 w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0%、9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7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的血氧分压和酸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预后良好。

    作者:潘淼;刘白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老年偏瘫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 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 w后,两组BB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跌倒的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可降低跌倒的风险。

    作者:吴运明;郑鹏;楚云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克隆人Toll样受体9基因和转染真核细胞对CpG的反应

    目的:克隆人Toll样受体9(TLR9)基因,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检测对CpG的反应。方法利用逆转录PCR从人外周血mRNA扩增TLR9基因;TLR9基因定向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利用磷酸钙转染方法导入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培养筛选,克隆出携有人TLR9 CDNA的细胞系;用不同的CpG刺激转染的细胞系观察生长率。结果逆转录PCR扩增出3.0 kb的DNA片段,经TA克隆和细胞DNA序列分析为人TLR9基因全序列;利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人TLR9基因成功重组入pcDNA3.0。结论制备的SMMC7wgq-TLR9系可以用于CpG研究。

    作者:郑斌;刘涛;郑永晨;李佳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美国预防老年慢性病启示

    2011年美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4%,预计到2030年美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0%〔1〕。到2050年,美国的老龄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3%〔2〕。同其他老龄化国家一样,慢性病一直是美国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大威胁,而且治疗费用高,效果差,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对老年慢性病加以预防和治疗,实际效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改变老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是有效、经济的方式。我国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8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2%〔3〕。老年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未富先老的中国将直面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作者:王政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肺炎在医院重症感染性肺炎中占首位〔1〕。传统应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肺炎的疗效确切,但药物不良反应( ADR)时有发生,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利奈唑胺是第1个上市的恶唑烷酮类合成抗生素,可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目前,国外对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疗效比较已有文献报道〔2〕,本文拟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肺炎临床疗效及ADR。

    作者:秦红梅;冀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清生化指标与老年肾病患者肾脏病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改变与老年肾病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尿蛋白(Pro)、白蛋白(Alb)和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对该院肾病内科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有完整病理资料的45例高龄肾病患者的血清IgA、IgG、C4、C3水平、肾小球系膜的增生程度评分与24 h Pro、Alb、TC、TG和IgA、IgG、C3免疫荧光强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测定肾脏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6例)的IgA、IgG、C4、C3的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清中IgA、IgG水平与Alb及C3免疫荧光强度和IgA呈正相关(P<0.05);血清中C4、C3与TG、TC呈正相关(P<0.05),与C3免疫荧光强度、IgA和IgG呈负相关(P<0.05);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评分与血清IgA、C3免疫荧光强度及 IgA、TG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 C3呈负相关(P<0.05)。狼疮性肾炎患者组血清中C4、C3水平低,与其他各组肾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组血清中IgG水平低,与膜性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IgA肾病组、狼疮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高血压肾损伤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gA肾病组血清IgA水平高,与高血压肾损伤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狼疮性肾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微小病变性肾病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膜性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尿蛋白、Alb、血脂等指标与肾脏病理有极大的相关性,对于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侯静;刘勇;刘进;陈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老年患者血清特异性 IgE水平及临床诊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德国 MEDIWISS Analytic GmbH 生产的诊断试剂盒,半定量检测457例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结果457例老年变应性疾病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以混合霉菌(点青或分支孢或烟曲或交链孢霉)的阳性率高,达17.9%,其次是户尘螨和蟑螂,分别为12.3%和8.1%。食入性变应原总体阳性率均较低,前三位分别为小麦5.9%、腰果5.5%、蟹或虾2.8%。结论福建地区变应性疾病老年患者的变应原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可以为变应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梁晓华;陈静;马跃飞;王文华;林宇岚;高丽钦;许文清;许元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 CHOP)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变化与内质网应激对于急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只,然后按损伤时间点将每组分为3、24 h、3、7 d四时点组(每组7只),每组均在其脊髓损伤后计算时间。实验组采用 Allen 法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而对照组只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运用改良 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进行心脏灌注和免疫组织学染色,然后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测定累积光密度检测 CHOP表达情况,并应用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测定平均光密度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各大鼠均未见明显运动功能损害,而实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功能障碍,实验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障碍在3 d时明显,另外各时间点对照组大鼠改良Tarlov评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组3 h时大鼠脊髓组织主要以坏死细胞为主,1 d是凋亡细胞较多,3 d时凋亡细胞多;各时间点实验组CHOP表达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脊髓损伤后3 h与1 d CHO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d与3 d、3 d与7 d CHOP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3 d时CHOP表达高;实验组3 h时细胞凋亡情况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1、3、7d时两组细胞凋亡均具有统计学差别;实验组3h和1d、1d和3d,3d和7d之间细胞凋亡均具有统计学差别,其中3d时细胞凋亡明显;CHOP表达与细胞凋亡相关分析得到 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脊髓损伤能够诱导内质网相关蛋白CHOP表达,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CHOP表达升高有关。

    作者:田小磊;王坤;靳安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pcIL-18-MAGE-1基因疫苗免疫荷瘤小鼠抑瘤作用

    目的:观察pcIL-18-MAGE-1基因疫苗对MAGE-1(+)及MAGE-1(-)荷瘤小鼠的成瘤情况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表达MAGE-1基因的Hepal-6-MAGE-1细胞,接种于C57BL/6J小鼠,制备MAGE-1(+)荷瘤鼠,利用 Hepal-6细胞制备 MAGE-1(-)荷瘤鼠,实验设为 pcIL-18-MAGE-1基因疫苗免疫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成瘤时间,肿瘤形成率、生长速率,抑瘤效果及生存期;应用 HE观察瘤体病理改变。结果 MAGE-1(+)及MAGE-1(-)荷瘤小鼠的成瘤效果较一致,致瘤性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HE 结果显示瘤体肿瘤细胞排列不规则,可见核分裂;疫苗免疫组成瘤率,生长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成瘤时间、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MAGE-1(+)荷瘤鼠免疫组与MAGE-1(-)荷瘤鼠免疫组比较,抑瘤效果显著(P<0.05)。结论 pcIL-18-MAGE共表达基因疫苗对荷瘤鼠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作者:齐亚灵;王伟群;杨广民;陈玉强;王景霞;王淑英;李尧;方艳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姜黄素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 CUR)对人肝癌细胞株( 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CUR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UR(5,10,20,30,40,50 ug/ml)作用于HepG-2,以含0.1%二甲基亚砜的RPMI 1640培养基加细胞为空白对照,药物作用48 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测定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利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药物对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对HepG-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抑制率有量效关系,并呈时间依赖性。药物作用48 h后,不同浓度CUR(5,10,20,30,40,50 ug/ml)的抑制率分别为:0.375,0.437,0.530,0.662,0.781,0.84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UR 对 HepG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CUR 可以明显抑制HepG-2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时间的依赖性。

    作者:王丹丹;汲军;项柏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分辨率C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量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是否好于常规临床肺功能指标。方法进行详细的临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用于评估肺气肿,包括血清研究、肺功能测试、HRCT 扫描、平均肺密度、衰减值分离少为15%的像素(PERC15)(肺气肿参数)、肺部相对面积衰减CT值<-950 HU(RA950)。结果92例 COPD 中度肺气肿患者平均肺密度 CT值为(-877±23)HU, PERC15 CT值为(-953±21)HU,RA950值为(16±5)%。在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表中对肺气肿严重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的指标是吸烟史、主观肺气肿严重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C-反应蛋白(CRP)、年龄、身体质量指数(P<0.001)。3项图像变量和7项客观临床变量(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吸烟史、FEV1、CRP、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HRCT在老年肺气肿的定量诊断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梁明辉;陈大同;王晓东;丽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在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D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流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血浆总蛋白(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且对老年患者的恢复更加有力,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研究及推广。

    作者:邓峰;茅伟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内脏脂肪素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关系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白内障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初发期组51例,肿胀期组40例,成熟期组49例,过熟期组47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正常人做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白内障患者血液中的 visfatin、TNF-α进行检测。结果 T2DM白内障老年患者的 visfatin、TNF-α表达显著上调(P<0.0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且与病情进程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与胰岛素的浓度成负相关。结论白内障患者内脏visfa-tin及血清TNF-α的异常表达具有促进眼内动脉重塑和新生内膜的生长作用,促进了老年T2DM患者白内障病变的进展。

    作者:陈永生;李建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三种内径引流管用于老年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引流的疗效

    甲状腺次全切术的创面大、范围广,加之甲状腺组织血供丰富,一旦手术创面出现积血、积液或患者出现术后活动性出血,均会对气管产生压迫,进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危及生命〔1〕。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出血和缺氧的耐受性差,因此术后充分有效地引流对保证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命安全十分重要〔2〕。本研究对比了T管、硅胶管、脑室管在老年甲状腺次全切术后的引流效果,以期寻找适宜的引流管。

    作者:陈治龙;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不明原因肺动脉栓塞致反复晕厥1例

    1病例摘要患者,女,72岁。务农。因“近40 d内反复晕厥3次”来我院求治。每次晕厥发作前无任何前兆,持续数秒自行恢复意识,无大小便失禁。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无癫痫及精神异常等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 P):76次/min,呼吸频率19次/min,血压:136/68 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较柔和的1/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 P2)亢进,腹部无异常体征,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主要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糖正常,电解质正常,血常规正常,D-二聚体(D-D)明显升高7.52 mg/L,血气分析:pH7.42;氧分压( PO2):39 mmHg;二氧化碳分压( PCO2):38 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及V4~5 T波倒立、低平。胸片:心影略大,未见明显实变及胸腔积液。心脏超声:右房右室略大,三尖瓣轻度反流,反流大速度为4.3 m/s,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78 mmHg。下肢静脉超声提示双下肢静脉均未见血栓。初步诊断:肺动脉高压、晕厥。结合血气分析和D-D水平,提示肺动脉高压很可能由肺动脉栓塞导致。和患者家属沟通后,行肺血管CT造影( CTA)检查,提示肺动脉主干正常,左右肺动脉血栓。终诊断: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晕厥。考虑患者双侧肺动脉均血栓形成,晕厥多次,给予溶栓疗法:尿激酶20000 U/kg+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点滴,2 h内滴完,6 h后复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在80 s,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经4 d 治疗后 pH 正常, PO286 mmHg, PCO234 mmHg,D-D降至3.98 mg/L,复查心脏超声估测肺动脉压为42 mmHg,复查心电图同入院时无明显改变。患者晕厥未再发作。出院后嘱坚持服用华法林,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2.5,3个月后复查肺血管CTA。

    作者:周裔忠;曹乾嫱;盛国太;罗骏;李华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相关资料相关性。方法比较 SLE组82例与正常组68例、活动性指数( SLEDAI)≥6与SLEDAI<6组、狼疮性肾炎( LN)组与非LN组间的IRF4水平差异,分析IRF4水平与SLE患者的炎性相关指标,包括SLEDAI、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实验室指标包括ANA滴度、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SLEDAI≥6的 SLE 患者的 IRF4水平显著低于 SLEDAI<6的患者(t=2.793,P<0.01);IRF4水平与 SLEDAI、CRP、ESR、WBC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抗ds-DNA增加的SLE患者IRF4水平显著低于抗ds-DNA未增加患者(t=3.443,P<0.01);抗 SSA抗体阳性患者的IRF4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t=2.012,P=0.039)。结论 IRF4与老年患者SLE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其水平与 SLEDAI、抗ds-DNA增加与否、抗SSA抗体有着一定的关系。

    作者:韩学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秘制祛痛黑膏药治疗老年颈椎病的疗效及对NRS和JOA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秘制祛痛黑膏药对老年颈椎病患者症状恢复情况及NRS及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92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服用中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秘制祛痛黑膏药。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 NRS和 JOA 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χ2=4.929,P<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NRS评分及JOA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的NRS评分及 JOA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0 d 后的N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20 d后的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秘制祛痛黑膏药治疗老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佳,对患者NRS和JOA评分亦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韩福祥;秘兴锋;司俊梅;李清云;田秀华;李忠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两种根治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案的临床疗效

    胃溃疡是临床多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逐年上升,尤其是胃溃疡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年轻人,其可能和老年人胃黏膜自我保护能力降低,黏膜血供较差,易于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1〕。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症状方面多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奥美拉唑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效果较差〔2〕。埃索美拉唑较奥美拉唑具有更好的抑酸效应及对抗幽门螺杆菌效果。本次研究对比奥美拉唑常规三联疗法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张建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