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影;刘先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制老年人三维本体感觉测试系统。方法采用惯性传感技术研制一套基于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三轴陀螺仪传感器的姿态测量系统,通过卡尔曼滤波进行数据融合,使该系统可以输出较高精度的姿态角数据。将受试者测试关节的近端环节固定,惯性传感器通过绑带固定在测试关节的远端环节上。惯性传感器在远端环节运动过程中与其做相同的运动,并记录下实时变化的三维角度值,即关节活动角度值。记录本体感觉测试常用方法———角度重建法中三维的目标角度、重建角度等数据。结果采用国际公认的本体感觉测试装置 BIODEX测试系统测试8名男性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结果与该测试系统获得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三维本体感觉测试系统能够测试老年人各关节的三维本体感觉,尤其是可以测试小关节本体感觉,能方便携带到康复大厅、病房等场合,在老年人健康评估、康复进程监控、伤残评定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作者:李林;纪仲秋;龚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 VAP)对机械通气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展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 VAP组( n=27)和对照组( n=4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抗生素应用情况及治疗结束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VAP组多重耐药菌分离率及混合感染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27例 VAP组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合理抗生素用药,4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8例接受了抗生素合理用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AP组的机械通气时间(14.2±7.3)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1±6.5)d(t=3.011,P=0.000);VAP组的住院时间(17.1±7.9)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0.2±6.9)d(t=3.802,P<0.05)。结论早期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进展,降低其转为肺炎的危险度,对提高患者预后有较大意义。
作者:樊黎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人进行一般状况调查表、害怕跌倒心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调查。结果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37.1%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 P<0.01)。结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越不易产生害怕跌倒的心理。害怕跌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和社会要给予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较多的干预,以减少跌倒和害怕跌倒心理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慧;朱晓丹;张伟;刘国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郓城县年龄≥60岁的农村老年人488名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郓城县农村老年人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为(21.02±6.48);195名(40.0%)存在认知障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得分与MMSE得分负相关(r=-0.730,P<0.05);ADL得分与 MMSE 各因子得分的轮廓分析,三组间轮廓不平行(F=30.780,P<0.05),正常组的轮廓得分高于下降组,高于明显障碍组。女性、体力劳动、离婚或丧偶、收入低、患有慢性病、ADL差是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水平高是保护因素。结论农村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可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
作者:贾改珍;袁丽凤;韩春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D )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职业与社交功能〔1,2〕。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临床病理解剖发现该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缠结、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3〕。目前除采用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治疗在患者的疾病环节和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在老年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索TGF-β1在老年性痴呆康复训练中的表达和意义,旨在为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阳;郑柳明;韦英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Smad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坎地沙坦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坎地沙坦组给予坎地沙坦5 mg? kg-1? d-1灌胃。干预12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血压、24 h尿白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肾重指数。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小球 Sma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Smad1的表达明显增强( P<0.01);坎地沙坦组肾小球Smad1的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弱( P<0.05),24 h尿白蛋白定量等其他肾功能指标及肾小球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三组大鼠血压无差异( P>0.05)。结论坎地沙坦具有独立于降压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球Smad1表达有关。
作者:马博清;李文丛;高琳辉;李萍;霍丽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检测FOXA2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E-cadherin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原发性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FOXA2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OXA2蛋白表达与HC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其与E-cad-herin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 FOXA2和E-cadherin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9%(35/78)和52.6%(41/78),而对应癌旁组织中两者表达率为71.8%(56/78)和74.4%(5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1,P=0.001;χ2=7.989,P=0.005)。 HCC 组织中 FOXA2与 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5,P=0.015)。 FOXA2蛋白表达与肿瘤数目(χ2=5.552,P=0.018)、血管侵犯(χ2=9.329,P=0.002)和 TNM 分期(χ2=6.479,P=0.011)有关。结论 HCC组织中FOXA2蛋白表达缺失并与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另外FOXA2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提示FOXA2缺失可能促进EMT从而导致肿瘤进展。
作者:陈俊任;杨定华;孙艳华;韩庆;张敏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肺不张是指由于肺部阻塞而引起一侧性肺叶或肺小叶的肺泡内空气消失、体积缩小,从而导致肺萎陷的症状〔1〕。本文分析我中心行PET/CT 显像的肺不张病人的资料,旨在评估PET/CT显像在肺不张病人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左晓军;宋炳胜;贺贵福;赵义;刘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有着严重的威胁,然而临床有一半左右的患者会由于该病症的不明显性而发生误诊或漏诊等问题〔1〕。本文就急诊复苏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阿斯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陈科奇;廖碧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yclin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Cyclin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及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逐渐升高(P<0.01)。 CyclinE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周围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Cyclin E 的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范晓东;张鹏霞;王茉琳;王伟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哮喘发病中驱动蛋白-1(Kinesin-1)在哮喘小鼠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的表达变化。方法 BALB/c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利用AniRes2005肺功能仪测小鼠气道阻力,免疫荧光方法和 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小鼠 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的表达变化。结果哮喘组小鼠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哮喘模型建立成功。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哮喘组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结论哮喘小鼠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的表达升高。
作者:张宝辉;方秀斌;刘晓湘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改良液氮冻伤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 AS)易损斑块( VP)模型,验证改良法是否优于传统的造模方法。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改良方法组( A组)和传统方法组( B组)各12只。分别按照改良方法及传统方法造模,6 w末各组随机抽取4只兔子( A1组=4只,B1组=4只)检测斑块形成状况。 A组6 w末、B组10 w末剩余兔子( A2组=8只,B2组=8只)以液氮激发斑块破裂。激发48 h后取出右颈总动脉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MMP)-1水平。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兔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高脂3 d后兔血脂水平已明显升高,1 w后达基础水平的4~15倍;血脂变化曲线可见第1周血脂上升为明显。与基线水平相比,高脂喂养1 w后两组兔血清hs-CRP即明显升高,至激发前进一步升高,激发后hs-CRP较激发前明显升高;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观察及HE染色可见6 w末A1组兔已形成明显的AS化斑块,而B1组兔斑块较小;激发后48 h两组兔子的右颈总动脉均可见AS表面内皮损伤,部分形成血栓;两组易损斑块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见两组斑块处均有MMP-1蛋白的大量表达。结论改良液氮冻伤法可构建易损/破裂粥样硬化斑块,较传统方法明显缩短成模时间,节约造模成本,更快速,更高效。
作者:王双双;王丽丽;杨升华;孔根现;蒋知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2007~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岁的成人患病率高10倍〔1〕。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致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安全性备受关注。本文拟分析基础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莉;张童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市某社区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性综合健康教育,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中、后测量两组血压,干预前、后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 WHOQOL)-100量表测量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总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P<0.05);干预后试验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血压逐渐趋于平稳;试验组总体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和生活信念5个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独立性领域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会敏;张海洋;李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离退休老年人焦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132名离退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离退休老年人的焦虑程度在年龄和家庭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F=7.276,P<0.01;t=3.816,P<0.05),在文化程度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3.943,P>0.05;t=1.145,P>0.05);离退休老年人的应对方式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18.641,P<0.001等);正常与焦虑离退休老年人在应对方式的6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解决问题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24,P<0.01),自责、退避、幻想与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r=0.418、0.363、0.196,P=0.012、0.027、0.044)。结论焦虑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董开莎;程利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 a)水平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测253例患者心脏瓣膜情况,分为瓣膜钙化组与非瓣膜钙化组;比较两组间脂蛋白( a)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按年龄分层比较两组间脂蛋白( a)的差异;进行多元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瓣膜钙化组年龄与脂蛋白(a)显著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 值分别为0.002和0.018);按年龄分层后老年患者中脂蛋白(a)显著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 =0.025),非老年患者两组间脂蛋白(a)未见显著差异。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示年龄与脂蛋白(a)是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蛋白(a)可能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健瑜;黄裕立;苏亮;许顶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正常糖耐量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FDR)内皮功能改变和危险因素。方法 FDR(B组)66例分非肥胖亚组(B1)36例和肥胖亚组(B2)30例,与糖耐量正常的非糖尿病亲属(NFDR,A组)76例其中非肥胖亚组(A1)39例和肥胖亚组(A2)37例作比较,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 min 、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 FFA)、脂联素( APN)、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血内皮素( SET),留取晨尿测定尿内皮素( UET)与微量白蛋白( MUA),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重,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MUA、hs-CRP、UET、SET、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 B组与A组比较无差异(P>0.05);UET和SET B2亚组与B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1);hs-CRP A2亚组与A1亚组以及B2亚组与B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MUA B2亚组与B1亚组及B1亚组与A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进一步校正性别、年龄和腰围指数后,SET B2亚组与A2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MUA B2亚组与B1亚组及 B1亚组与 A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内皮指标为因变量能进入方程的有肥胖、血压、脂代谢、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等指标。结论 FDR出现了大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糖尿病遗传背景为内皮功能改变的独立因素,合并肥胖和(或)其他代谢性因素不容忽视。
作者:吕以培;黄文萍;车红英;张素华;黄中莹;陈建西;杨丕坚;李舒敏;卢伟波;罗文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甘肃省玉门市2型糖尿病(T2DM)人群肥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门诊规律就诊的160例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分组,观察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的变化。对T2DM患者的如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是45.6%和18.8%,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是70%;DN患病率为26.3%,DN患者中肥胖的患病率6.9%,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25%。 DM病程和WC是 DN 的危险因素。结论 DN发生和发展与中心性肥胖及DM的病程独立相关;重视患者的体脂分布特点,达到预防和减轻T2DM合并肾病。
作者:张翠萍;汤旭磊;刘慧慧;傅松波;杨洁;蔺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氟尿嘧啶类、铂类、紫杉类及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是胃癌化疗中的四大类药物,在一线化疗方案中氟尿嘧啶类、铂类又是常用的药物组合,考虑到两种新一代氟尿嘧啶类及三代铂类的联合可能为胃癌一线化疗带来希望〔1,2〕。本文就我院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价。
作者:张潮鹤;刘林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