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管外型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张鸿文;张芨;雷娟;林军

关键词:CT引导下肺穿刺, 管外型肺癌, 肺癌诊断
摘要: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管外型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1例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管外型占位没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 101例,活检阳性率为100%.鳞癌48例,小细胞癌12例,腺癌29例(其中肺泡细胞癌5例),大细胞癌2例,腺鳞癌4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表皮样癌2例.其中22例行EGFR突变位点检测,突变率为54.5%(12/22).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管外型中央型肺癌阳性率高,为临床提供的病理诊断可靠完整,为后继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雾化吸入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凝血酶治疗咯血

    目的 评估雾化吸入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凝血酶治疗咯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9例各种原因咯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1000U、尖吻蝮蛇血凝酶2IU雾化吸入治疗,2次/d,观察止血效果和止血时间.结果 39例中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3±0.31 d;无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凝血酶治疗咯血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安全无痛苦且操作简单.

    作者:张宏伟;于晓锋;董耀众;俞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类赫氏反应25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治疗期出现类赫氏反应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分析2006~2010年收治的505例肺结核病人中出现的25例类赫氏反应.结果 类赫氏反应发生率4.95%,多数为青壮年.表现为胸水、病灶暂时性恶化、淋巴结肿大及胸壁结核等,多在抗结核治疗的初1~3个月内发生.结论 类赫氏反应多发生于强化期治疗的肺结核病人,临床诊断上需综合判定,维持原治疗方案和积极对症处理,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崔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方法的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两个不同专科监测中心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分别为19.82%(67/338)、11.79%(23/195),手术27.51%(93/338)、41.53%(81/195),两个专科之间手术治疗病例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作任何治疗的分别为34.02%(115/338)、37.94(74/195).结论 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经济状况、医生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

    作者:李成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疆不同民族胸壁结核126例的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经验,以及如何避免手术后复发.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2 年 1 月~ 2010 年 10 月期间手术治疗的 126 例手术治疗胸壁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 例病人术后伤口全部愈合,2 年内复发17 例,经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胸壁结核脓肿病灶的广泛彻底切除和手术前后抗结核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于善海;李德生;吴明拜;伊力亚尔·夏合丁;张力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BODE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5大疾病负担和第3大死亡原因[1].

    作者:陈萌;郭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型H1N1流感社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甲型H1N1流感是由A/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1].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本文选择2011年1~3月对襄阳市樊城区万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的留观发热病人和辖区居民两类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家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双腔支气管导管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双腔支气管导管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112例择期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的差异.结果 112例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平均插管时间163.2±15.4 s,一次插管成功91例(81.3%);108例患者术中肺萎陷满意,术野显露良好,4例患者经患侧负压吸引后方达到满意效果;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HR、SBP、DBP、MAP、pH、PaO2、PaCO2和SpO2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的HR、SBP、DBP和MAP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P<0.05),PaCO2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P<0.05),而pH、PaO2和SpO2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过程中没有因麻醉原因而中断手术,术中无低氧血症发生,术后无患者因呼吸衰竭再次插管,术后并发症有声音嘶哑32例(28.6%),咽喉痛45例(40.2%).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可为电视胸腔镜手术提供良好手术视野,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隔离方法.

    作者:陈钢;张宇翔;丁浩;杨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8例结节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38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54.6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外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及外科电视胸腔镜下肺活检阳性率高.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尽可能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松林;聂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HRCT评价COPD剑鞘样气管指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应用HRCT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je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剑鞘样气管指数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从129例经临床诊断为COPD并全部行HRCT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中,根据剑鞘样气管的评定标准,从中选出具有剑鞘样气管改变的患者30例.按照COPD临床严重度分级,其中0级患者5例,1级患者7例,2级患者8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4例.在PASC系统软件上测量其内冠状径、矢状径,计算出气管指数.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剑鞘样气管内冠状径的长度范围是7.0~15.7 mm,均值为(11.8±2.2)mm,内矢状径的长度范围是17.2~25.4 mm,均值为(21.3±2.2)mm,气管指数范围是0.33~0.67,均值为0.56±0.10.剑鞘样气管指数与FEV1/FVC%呈正相关,(r=0.50,P<0.01)、与FEV1呈正相关(r=0.42,P<0.05),与患者临床严重度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5),与FVC、FRC、TLC、RV、RV/TLC无相关性.结论 HRCT可以精确测量其气管指数,可作为评估气流受限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刘勇彬;陈淮;曾庆思;陈利娜;李雯;郑劲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类无细胞壁、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Mp仅寄生于人类,人群对其普遍易感.Mp感染不但引起呼吸道症状,如支气管炎、肺炎(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病原学)等,而且25%感染患者易伴发神经、心血管、血液、免疫和皮肤等多系统损害.近些年来,Mp感染的病例日渐增多,特别是因Mp感染造成的死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Mp感染的诊断一直缺乏令人满意的金标准.

    作者:苑鑫;刘又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血生化检测及分析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血生化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孝感市某2所小学学生的睡眠情况,共收集疑似OSAHS的学生207人,均行血生化和PSG检测.根据PSG检测结果,分为A组(有OSAHS)78例,B组(无OSAHS)129例,对两组血生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CK-MB、cTnl、ALT、FPG、TC、TG的阳性率及检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UN的阳性率及检测值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儿童心脏功能、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存在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与OSAHS可能互为因果关系;对OSAHS儿童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左满凤;舒琼璋;刘贺临;罗望梅;董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临床症状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例死亡,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4例,好转25例.结论 细致周到的临床症状观察和护理,及时反馈患儿病情变化、尽早采取相关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谈春芳;彭胜利;罗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9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近10年我院收治的2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29例病人男女比例为14:15,100%有淋巴结肿大,72.4%有发热,44.8%患者有咽痛、咳嗽等,超声发现脾肿大者占46.7%(7/15),肝功能异常者34.6%(9/26),白细胞降低者占39.3%(11/28),血沉增快者占59.1%(13/19),C反应蛋白升高者占66.7%(10/15),ANA阳性率9.1%(1/11),抗-EBV IgM阳性率3.3%(3/9),16例患者接受了皮质激素治疗,10例患者自行缓解,另有1例出院后复发而服用皮质激素、1例半年后诊断为成人斯提尔病、1例不除外合并结缔组织病.结论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赖淋巴结活检,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部分病人可自愈.

    作者:张利群;陈杭薇;王四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管外型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管外型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1例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管外型占位没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 101例,活检阳性率为100%.鳞癌48例,小细胞癌12例,腺癌29例(其中肺泡细胞癌5例),大细胞癌2例,腺鳞癌4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表皮样癌2例.其中22例行EGFR突变位点检测,突变率为54.5%(12/22).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管外型中央型肺癌阳性率高,为临床提供的病理诊断可靠完整,为后继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鸿文;张芨;雷娟;林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250 μg/次,2次/d,另一组吸入福莫特罗/布地奈德,(4.5/160),160 μg/次,2次/d.评价3个月、6个月内的急性发作次数、夜间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结果 治疗3月的沙美特罗组急性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多于布地奈德组,夜间发作次数少于布地奈德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时沙美特罗组急性发作次数、夜间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均少于布地奈德组,但差异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度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干粉剂均能取得同样的哮喘控制.

    作者:杨阳;邹俊;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8例原发型肺结核的CT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型肺结核的CT表现,以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68例原发型肺结核患者进行CT扫描,所有病例皆经临床诊断证实.结果 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 11例,单纯肺门增大者2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门增大者33例,合并肺内病灶21例,表现为典型的原发综合征者11例.结论 CT明显提高了原发型肺结核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谭刚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L-18、MIP-1α和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在哮喘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哮喘发作期组50例(其中哮喘轻度发作期20例,哮喘中、重度发作期30例)、哮喘缓解期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血清IL-18和MIP-1α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gE浓度.结果 哮喘发作组血清IL-18、MIP-1α及Ig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组血清IL-18、MIP-1α及IgE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中、重度发作组血清IL-18、MIP-1α和IgE表达水平均高于哮喘轻度发作组水平(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18与IgE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5,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MIP-1α与IgE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75,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MIP-1α与IL-18表达水平间呈正相关(r=0.796,P<0.05).结论 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18、MIP-1α和IgE表达水平均增高,且三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许云霞;张拥涛;宋斌;尹辛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EA、CYFRA21-1、NSE、LDH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55例肺癌患者和53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LDH检测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及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恶性患者胸水CYFRA21-1、NSE、CEA、LDH的水平高于良性患者(P<0.05).胸水CEA、CYFRA21-1、NSE、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63.6、72.7、36.4%和98.1、83、67.9、88.7%.血清CEA、CYFRA21-1、NSE、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87.3 、32.1、25.5%和92.5、79.2、90.6、92.5%.结论 胸水中CYFRA21-1、NSE、CEA、LDH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巩强进;吕志;吴丹;胡先纬;胡杰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核病合并HIV/AIDS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合并HIV /AIDS感染的发病情况和特征.方法 对成都市结防院14054例新入院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按年度统计分析.结果 ①结核病合并HIV /AIDS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②发病群体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③肺结核合并HIV/AIDS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低;④肺结核合并HIV/AIDS患者胸部X线表现多不典型.结论 结核病合并HIV /AIDS患者发病率日益增高,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多器官、组织受累较多.

    作者:杨铭;岳冀;李曦;周晓飞;何盛华;黄晓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纵隔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分析

    病例报告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胸背部胀感7~8年,胸痛10月余于2005年10月4日入院.患者7-8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左侧胸背胀感,无疼痛,未予重视,当时未做特殊处理,本次予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感左侧胸痛,呈持续性胀痛,左侧卧位时明显,与呼吸无关,当时发热2天,遂来我院,查CT示:左上纵隔囊肿.

    作者:高福平;魏谨;朱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