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松;孙云鹃;程绪杰;蒋廷波;蒋文平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NTX)的表达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5例骨转移乳腺癌患者,33例非骨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30例健康人,分别应用ELISA法测定尿液中 NTX含量,骨转移患者治疗后再次收集尿液标本测定NTX含量。结果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尿NTX含量明显升高,通过有效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尿NTX含量与骨转移负荷、疼痛程度相关,治疗有效的患者骨相关不良事件( SREs)的发生率为20.7%,而治疗无效的患者SREs的发生率高达66.7%,治疗前尿NTX高水平是骨相关不良事件及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采用尿NTX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疗效监测,骨相关不良事件及生存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晶;柳影;吴春娇;程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细胞( TIDC) CD83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食管鳞癌( 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78例ESCC石蜡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ESCC、24例正常食管黏膜中TIDC和Smac表达。结果 ESCC组织中CD83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的表达量(P<0.05);Smac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的表达量(P<0.01);CD83表达量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Smac表达量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CD83和 sma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SCC组织中TIDC的CD83表达量反映ESCC局部免疫状态,CD83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作者:王雷;单保恩;刘亮;孟宪利;王士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白色念珠菌大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时,如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及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过程中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且病死率较高〔1〕。老年患者的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且多伴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抗感染能力下降,造成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会增多。同时,随着临床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和长期应用,白色念珠菌耐药现象也愈来愈严重〔2〕。本研究分析近期临床所分离的220株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
作者:厉荣玉;欧成举;陈裕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Ansari等〔1〕研究证明嗅觉障碍与一系列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其中包括自发性帕金森病( PD)、阿尔茨海默病( AD)、Down综合征(DS)、多发性硬化症(MS)、亨廷顿病(HD)、关岛震颤麻痹痴呆综合征( PDC)。本文对嗅觉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霍丽涛;吴庆文;黄星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关注子宫内膜癌术后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EIF)3 h、Kruppel样因子( KLF)-6和 C-myc蛋白( C-myc)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5例子宫内膜癌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60例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6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EIF3h、KLF-6和C-myc的表达。结果3组EIF3h、KLF-6和C-myc表达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 EIF3h、KLF-6和 C-myc表达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密切相关。观察组EIF3h和C-myc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EIF3h和C-myc高表达、KLF-6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EIF3h与C-myc可能具有协同负向作用。
作者:秦风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血浆置换术;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 w 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疗效比较,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观察两组CD+3、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且较正常组降低;治疗后对照、观察两组CD+3、CD+4、CD+8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 CD+3、CD+4与C组接近;总有效率观察组80.6%,对照组5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覃雪英;陆启峰;覃后继;黄美金;陆春雷;丘海先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厚朴酚对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β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ALI组(10只)、厚朴酚低剂量组(4μg/kg,10只)和厚朴酚高剂量组(8μg/kg,1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 LPS)10 mg/kg 2 ml建立ALI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组于制模前30 min 腹腔注射厚朴酚;每组于6、12、24 h 3个时间点取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于制模后24 h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TNF-α、IL-1β含量6、12、24 h明显升高(P<0.01);与ALI组比较,厚朴酚组TNF-α、IL-1β含量6、12、24 h即明显下降(P<0.01),两治疗组间炎症介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HE染色提示,厚朴酚干预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结论厚朴酚可下调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对脓毒症ALI大鼠的肺组织有抗炎作用。
作者:王雪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胃腺癌术后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弗林蛋白酶(Furin)的表达,探讨二者对 CD31阳性的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95例胃腺癌术后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62例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62例距肿物边缘>5 cm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 CD147、Furin 的表达和 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中 CD147、Fur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研究组中CD147、Furin和MVD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径、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 CD147和 MVD、Furin 和 MVD 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 CD147和 Furin 高表达,且具有促进CD31阳性的血管生成的作用。 CD147和Furin均参与肿瘤的进展。
作者:才保加;祁玉娟;周为;王晓龙;马玉斌;马晓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300例诊断明确、年龄>60岁的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即进行 TCD 动态监测,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组,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各100例。各组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方法给予对症治疗,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阿托伐他汀组加服阿托伐他汀片。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醒脑静注射液2个疗程治疗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较其他组优出(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34±1.32,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NIHSS评分疗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基本痊愈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当,但在治疗结束后其疗效维持更优。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对老年脑梗死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作用脑胶质瘤 SHG-44细胞后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脑胶质瘤SHG-44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五味子多糖1.25、2.5、5 mmol/L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观察五味子多糖作用后SHG-44细胞分泌 VEGF蛋白情况。结果五味子多糖1.25和2.5 mmol/L浓度组SHG-44细胞分泌VEGF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而5 mmol/L浓度组SHG-44细胞分泌 VEGF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多糖能明显抑制SHG-44细胞分泌VEGF蛋白,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脑胶质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温娜;唐泽波;金宏;张宇;刘兴吉;齐玲;于洪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汤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并发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诊的115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TP(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服用加味参芪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2、IL-4、IL-10、T 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 NK)细胞水平的变化,并进行肿瘤患者体力状况( KPS评分)、体重变化和毒副反应评估。结果4个化疗周期后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2、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IL-4和IL-10水平则显著上升;治疗组TNF-α、IL-2、IL-10、CD3+、CD4+、CD4+/CD8+和 NK 细胞水平与治疗前并无明显差异,而 IL-4水平明显降低(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KPS评分、体重变化和毒副反应评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芪汤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孙守坤;郭环宇;丛立新;孙靖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无负荷剂量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6月该院ICU收治的86例需要持续镇静的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19±7)分,视患者临床情况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持续泵入,使Prince-Henry疼痛评分≤3分。镇静方法采用无负荷剂量持续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起始剂量0.4μg· kg-1· h-1,调整泵入剂量0.2~0.7μg· kg-1· h-1,使RSS评分3~4分。结果74例(86.1%)患者能获得良好的镇静效果。在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的第1个小时内,有12%的病人平均收缩压( SBP)下降,14%的病人心率下降。突然停药后,24 h持续观察SBP升高5%,心率升高18%。结论对于危重病人来说,不用负荷剂量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可以维持良好的镇静效果,维持泵入期间患者的血压、心率下降是可以预测并能有效控制的,持续应用超过24 h后突然停药未见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反跳。
作者:陈阳;刘忠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入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侧组(58例)患者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单侧组(54例)患者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大小与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在两组美国特种处科医院膝关节评价( HSS)评分比较中,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与单膝关节置换病人相比,前者效果相对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在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观察指标对比方面,3 d 内体温变化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比总引流量、血红蛋白变化值(ΔHb)、红细胞压积变化值(ΔHct),双侧组指标均高于单侧组(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1例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出现切口愈合状况不佳,1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切口出现脂肪液化,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同期膝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优于单膝置换术,HSS评分好,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飞;吕永明;宋莺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骨生化指标变化及抗甲亢药物治疗后对骨生化、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比老年甲亢患者110例(观察组)及年龄相似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的骨生化指标及股骨颈骨密度、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比例。结果观察组游离甲状腺素(FT)3、FT4、碱性磷酸酶(ALP)、降钙素(CT)、尿钙(UC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促甲状腺素(TSH)(P<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T3、FT4、ALP、UC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TS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男(t=3.192,P<0.01)、女患者(t=3.430,P<0.01)股骨颈骨密度(BMD)水平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而骨量减少(χ2=6.494,P=0.011)、骨质疏松(OP)(χ2=6.452, P=0.011)比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结论老年甲亢患者会出现高骨转化状态,导致骨量减少、OP,及时抗甲亢治疗可显著改善骨质量。
作者:朱丽;邹秀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 EN)支持对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 PD)患者术后营养、免疫和预后影响。方法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EN组和肠外营养( PN)组,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 d、7 d分别检测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机体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患者体质量下降,人体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降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 d,EN组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恢复至术前水平,且明显高于PN组(P<0.05),而CD8阳性细胞数低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EN干预可纠正老年PD患者术后营养、免疫状况和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C表达及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观察60例苏木素-伊红( HE)染色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相应喉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检出率58.33%,肿瘤出芽预测喉癌淋巴结转移灵敏度90.91%,VEGF-C在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68.33%,肿瘤出芽与喉鳞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瘤出芽及VEGF-C表达符合率73.33%。肿瘤出芽及 VEGF-C与喉癌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型、有无吸烟史、肿瘤大小、性别及年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出芽及VEGF-C在喉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检测及蛋白表达量水平可作为喉癌淋巴结转移的预判指标。
作者:高立生;高珊;霍峰;宋有鑫;齐志伟;毕静;徐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AGT基因T704C基因型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携带野生TT基因型的ACI患病率为7.92%,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的ACI患病率为32.95%,其患病风险增加了5.15倍(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患病率不同(P<0.0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人群中,与携带野生TT基因型的人群相比,携带突变CC基因型的ACI患病风险增高了3.46倍;而女性人群中,患病风险增高了15.94倍;按年龄分层后,在<65岁的人群中,与携带野生 TT基因型的人群相比,携带突变 CC基因型人群 ACI患病风险增高了3.34倍;而在≥65岁人群中其风险增加6.49倍。结论 AGT基因T704C多态性可能与ACI的发病风险有关,AGT基因多态性对ACI发病的影响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作者:李宏芬;沈志霞;王颖杰;顔秉政;刘子洪;安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12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40例,Ⅰ组给予鲑鱼降钙素,Ⅱ组给予帕瑞昔布钠,Ⅲ组给予鲑鱼降钙素联合帕瑞昔布钠,比较三组术后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RVAS)、主动运动状态VAS(AVAS)、持续被动运动VAS(PVAS)、患者能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的时间、主动屈髋90°的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3 dⅢ组的RVAS评分、AVAS评分以及P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术后Ⅲ组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的时间、主动屈髋90°的时间均显著早于Ⅰ组和Ⅱ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镇痛效果较好,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马慧勇;曹江龙;李旭晨;韩纯杰;秦秀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恩度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调强放疗加紫杉醇加恩度组(调强+紫+恩组)37例,采用6 MV-X射线调强放疗,照射剂量60~70 Gy,1.8~2.0 Gy/次,1次/d,5 d/w;每周给予紫杉醇60 mg静点,第1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恩度15 mg/d,连续静点14 d。适形放疗组(适形组)38例,采用6 MV-X射线照射,照射剂量60~66 Gy,1.8~2.0 Gy/次,1次/d,5 d/w。结果调强+紫+恩组完全缓解(CR)11例(29.73%),部分缓解(PR)20例(54.05%),稳定(NC)5例(13.51%),进展(PD)1例(2.71%),总有效率83.78%;适形组CR 5例(13.16%),PR 15例(39.47%),NC 16例(42.11%),PD 2例(5.26%),总有效率52.63%。两组比较,调强+紫+恩组疗效明显高于适形组(P<0.05)。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调强+紫+恩组与适形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调强+紫+恩组分别为70.3%和51.4%,适形组分别为42.1%和28.9%,调强+紫+恩组均明显高于适形组( 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恩度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有很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轻,且能为老年患者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岚;刘畅;巩传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抗幽门螺旋杆菌( Hp )感染治疗主要有三联及四联疗法。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Hp对抗生素的原发和继发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除Hp的药物不断升级,根除的难度越来越大。单一药物根除Hp效果差,阿莫西林的清除率只有20%。克拉霉素是已知抗生素中对Hp作用强的药物之一,其单一疗法及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用,Hp根除率分别为42%~54%和50%~79%〔1〕。国内外指南以前推荐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方案为一线方案〔2〕。国外有报道Hp明显地抑制胃黏膜局部正常的免疫功能,同时诱导炎症反应,造成局部细胞组织慢性损伤〔3〕。本文旨在观察调节免疫药物胸腺肽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的疗效。
作者:项荣;张建安;白骕;施京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