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刘畅;巩传凤
目的:探讨癌基因AKT2、磷酸酶基因( 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萎缩性胃炎组织中AKT2和PTEN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与萎缩性胃炎组织中AKT-2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1);胃癌组织中AKT-2阳性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胃癌组织与萎缩性胃炎组织中PTEN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PTEN阳性率亦低于萎缩性胃炎组织(P<0.01)。 AKT2、PTEN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PTEN和AKT2蛋白表达强度呈明显负相关(r=-0.349,P<0.05)。结论联合检测AKT2和PTEN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辅助指标。
作者:谭莉莉;魏亚飞;张烨;魏亚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SCAP)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SCAP患者分为激素组46例和非激素组50例,两组均根据痰液及血液病原学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抗生素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血氧分压(PaO2)升高10 mmHg时间明显低于非激素组,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非激素组( P<0.05);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减轻时间、气急减轻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二重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激素组(P<0.05);两组病死率及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CAP治疗中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功能,但不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降低病死率,且增加了患者二重感染发生率。
作者:童国强;罗于琳;王熠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耐药基因(MDR)1 C3435T多态性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非HP阳性胃溃疡患者及正常体检者为对照1组及对照2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测定三组 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观察组患者给予三联疗法(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分析不同基因型 HP 阳性胃溃疡患者治疗后 HP阳性率及耐药率。结果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相比,观察组患者 TT 型 MDR1 C3435T 基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 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 P<0.05)。与对照2组相比,对照1组患者CT型、TT型MDR1 C3435T基因比例及T等位基因频率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中TT基因型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HP阳性率及耐药率较高(P<0.05)。结论 MDR1 C3435T基因型可影响 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三联疗法治疗效果,其中 TT型基因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HP根治率较低,耐药性较高。
作者:施纯礼;吴丽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白色念珠菌大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时,如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及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过程中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且病死率较高〔1〕。老年患者的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且多伴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抗感染能力下降,造成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会增多。同时,随着临床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和长期应用,白色念珠菌耐药现象也愈来愈严重〔2〕。本研究分析近期临床所分离的220株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
作者:厉荣玉;欧成举;陈裕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及其与气道炎性细胞和气道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A组),45例COPD稳定期患者( B组),45例健康体检者( C组),采用酶连免疫吸附分析( ELISA)法检测诱导痰中PTX3水平,并计算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和百分比,测定三组人群的肺功能。结果诱导痰中PTX3水平(A组>B组>C组)(P<0.05);A组诱导痰中PTX3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67,P<0.05),与肺功能(FEV1%pre)呈负相关(r=-0.78,P<0.05);B组诱导痰中PTX3水平与肺功能(FEV1%pre)呈负相关(r=-0.57,P<0.05)。结论 PTX3作为固有免疫反应的体液因子参与 COPD 气道炎性过程,其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气道炎性标记物。
作者:刘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1的表达及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1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体检正常者21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测定血浆TIMP-1水平,AU640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病例组总TIMP-1表达为(4.125±1.21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214±0.125)ng/ml (P<0.05),并且病例组病程5~10年、10~15年、15~20年 TIMP-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中24 h尿蛋白正常排泄组的总TIMP-1表达为(3.544±1.225)ng/ml,低于异常排泄组的(5.128±1.326)ng/ml(P<0.05);病例组中TIMP-1的表达随着病程逐渐升高(F=9.987,P=0.000);病例组空腹血糖平均值为(8.125±2.458)mmol/L,与血浆 TIMP-1之间散点图呈负相关趋势,pearson 相关性分析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0.876,P=0.00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IMP-1的表达水平比正常者高,并且随着病程逐渐增高。与空腹血糖之间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
作者:戴荣峰;何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在真核生物中,甲基化只发生在胞嘧啶第五位碳原子上,由DNA甲基化转移酶( DNMT )催化,以 S-腺苷-L-甲硫氨酸( SAM)作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胞嘧啶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5mC)的一种反应。其可保护DNA不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开。在人类基因组中, DNA的胞嘧啶约有4%被甲基化,它与基因表达有重要关系。活性染色质DNA呈低甲基化。60%~90%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是甲基化的,主要散布在DNA重复序列。管家基因和组织特异性基因的5′端,启动子和第一个外显子区,由 CpG 密集( C+G>50%)而成,长度为1000~2000 bp,称为CpG岛,通常是非甲基化的,其甲基化可抑制转录,基因静默。 DNA甲基化与研究在非DNA序列改变的修饰,影响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表观遗传学密切相关。其与组蛋白乙酰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与肿瘤、衰老、分化等一系列医学生物学问题有关〔1~4〕。
作者:史双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其下肢平衡能力。方法随机调查石家庄市60~90岁1667例老年人过去一年中跌倒情况;并对82例老年女性和80例青年女性进行了闭眼单脚站立、身体活动幅度、足底压力测试。结果老年跌倒发生率为27.11%(452例);老年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身体活动幅度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左足除第1跖骨外的其他9个区域峰值压力均显著小于青年组(P<0.05),右足除第2~5趾骨、第1跖骨外的其他8个区域峰值压力均显著小于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人因年龄的增加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功能逐步老化,肌肉力量也随之下降,下肢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迅速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作者:李长虹;李立;李壮志;陈玉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左卡尼汀是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组织缺血缺氧时,左卡尼汀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增加能量产生而提高组织器官的功能,提高心肌耐缺血缺氧的能力,防止心肌损伤〔1〕。本研究旨在探讨左卡尼汀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作者:马敏;汪克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埃克替尼诱导人结肠癌Caco-2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结肠癌细胞 Caco-2,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埃克替尼,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结肠癌细胞 Caco-2增殖变化以及流式细胞学检测 Caco-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印迹检测sPAR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4、48、72 h埃克替尼抑制结肠癌 Caco-2细胞的 IC50值分别为(98.7±9.6)μmol/L,(73.5±6.8)μmol/L和(68.2±5.9)μ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作用24、48、72 h 的结肠癌 Caco-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95±1.11)%、(13.90±1.34)%、(15.4±1.67)%(P<0.05);Icotinib处理组PARP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出现裂解片段,且随着Icotinib剂量的增加,裂解片段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通过促进PARP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化裂解,诱导结肠癌Caco-2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秀艳;石国刚;刘秀艳;葛红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及时间窗的高压氧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 ACI)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ACI患者154例。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Ⅰ组~Ⅶ组,每组22例。Ⅰ组 t<12 h,疗程20 d;Ⅱ组 t<12 h,疗程40 d;Ⅲ组12 h≤t<7 d,疗程20 d;Ⅳ组12 h≤t<7 d,疗程40 d;Ⅴ组t≥7 d,疗程20 d;Ⅵ组t≥7 d,疗程40 d;Ⅶ组设为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的常用药物加以治疗,其余各组根据分组条件予以高压氧治疗。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及脑电图评定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Ⅰ组~Ⅵ组患者ADL、NIHSS评分及脑电图评定程度均好于Ⅶ组;疗程同为20 d时,Ⅰ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及脑电图评定程度好于Ⅲ组和Ⅴ组,而Ⅲ组亦好于Ⅴ组;疗程同为40 d时,Ⅱ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及脑电图评定程度好于Ⅳ组和Ⅵ组,而Ⅳ组亦好于Ⅵ组;相同时间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组别中,Ⅱ组的ADL、NIHSS评分及脑电图评定程度好于Ⅰ组,Ⅳ组好于Ⅲ组,Ⅵ组好于Ⅴ组(均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并未产生中耳、鼻旁窦部及肺等气压伤和减压病,以及氧中毒等有关不良反应。结论老年 ACI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时应及早进行,并适当延长疗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许国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免疫衰老”一词已被用来反映老龄相关的免疫系统改变,其重点强调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在数量和功能上的改变,包括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等。有文献证明老年人免疫系统无论在先天性或适应性功能方面均有下降,使老年人更容易频繁地感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1~3〕。这些免疫系统的改变对老年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有潜在的影响。一方面,特应性或变应原敏感性检测〔包括皮肤点刺实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 或总IgE〕随年龄增加是降低的,但另一方面,老年人变应性疾病发病率仍然很高〔4~6〕。老年人由于机体对外来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变应性疾病症状不明显,因此诊断鉴别老年变应性疾病以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变得很关键。本研究首先阐述了老年人免疫系统的变化,强调老年人变应性致敏发病率和临床意义,后讨论了特应性对老年人变应性鼻炎及哮喘的影响。
作者:孙称心;杜秋爽;段乃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是常见的症状,发生率约为60%~80%。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阿片类止痛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佳用药剂量,称为剂量滴定。按照诊疗规范,需使用短效吗啡进行滴定,过程复杂繁琐,滴定过程疼痛缓解效果不确定。本文观察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对非阿片耐药的癌痛患者进行剂量滴定的效果。
作者:易基群;王秀文;梁继珍;潘兆军;王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前,血清癌抗原125( CA125)是应用多、广的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但是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而在一些良性疾病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人附睾蛋白(HE)4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标记物,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含量很高,但是在卵巢良性组织中含量很低,在绝经和未绝经女性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卵巢癌的早期也有很高的敏感性〔1〕。本研究旨在研究HE4、CA125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以及术前、术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杨丽萍;李会影;任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法进行比较。方法将3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分为可埋头加压螺钉固定组(HCS)12例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TB)26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使用可埋头加压螺钉固定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P<0.001)和骨折愈合时间(P<0.001),且术后第2天骨折间距明显小于TB 组(P<0.001)。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平均损失、Lysholm 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可埋头加压螺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法相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骨折间距小,骨折愈合快,不需要二次手术,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等优点。
作者:杜元良;肖天洁;李海群;杨建军;李志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3〕。如未经干预治疗,疼痛可迅速加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相对于目前的治疗手段疗程长、见效慢,我科采用中频治疗仪配合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庞延红;王政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7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应用硝酸酯类、奥扎格雷、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类或贝特类降脂药物、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化樟脑注射液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80 ml中每日1次静脉推注(用药时间>20 min),连用14 d。两组用药前后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HRV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HRV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HRV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结论氧化樟脑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V。
作者:王彦君;王媛媛;李海东;张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及丝胶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 n=12)。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丝胶治疗组大鼠按照2.4 g· kg-1· d-1的剂量灌胃给予丝胶、阳性对照组大鼠按照55.33 mg· kg-1· d-1的剂量灌胃给予二甲双胍。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Western 印迹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CT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丝胶治疗组较模型组,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肾脏CT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 CTGF的表达,恢复肾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平衡,从而发挥对糖尿病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振军;刘东慧;宋成军;陈志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血浆置换术;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 w 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疗效比较,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观察两组CD+3、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且较正常组降低;治疗后对照、观察两组CD+3、CD+4、CD+8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 CD+3、CD+4与C组接近;总有效率观察组80.6%,对照组5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覃雪英;陆启峰;覃后继;黄美金;陆春雷;丘海先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效果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高龄肺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的各项指标:阵痛时间、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同时统计肺部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实验组(4.89±1.12)较对照组(5.56±1.45)显著减少,实验组住院时间(12.45±4.23)较对照组(16.80±5.23)显著缩短,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0.05)。患者肺部及呼吸道并发症中,实验组痰液潴留、肺不张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治疗高龄肺癌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疼痛时间、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同时痰液潴留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患者满意率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东振;信国玺;张丽艳;赵旭伟;范桂红;王雪峰;高雪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