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老年牙周炎源性上颌窦炎诊断中的应用

周金敏;向学熔;刘敏;吴静;刘莉

关键词:牙周炎, 上颌窦炎, 锥形束CT
摘要:目的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BCT)检查老龄患重度牙周破坏的上颌磨牙,探讨牙周炎源性上颌窦炎的特点.方法 20名老龄重度牙周炎患者上颌磨牙行CBCT检查,测量病源牙相对上颌窦底黏膜和骨板厚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例上颌磨牙重度牙周炎引起上颌窦炎,其中100例窦底骨板中断,8例窦底骨板尚完整.窦底骨板中断组黏膜厚度大于骨板完整组(P=0.013),窦底骨板完整组骨板厚度小于上颌窦黏膜正常组(P=0.001).结论 CBCT有助于明确老龄患者上颌磨牙牙周炎炎症范围,可观察上颌窦黏膜和骨板形态,从而进一步制定患牙治疗方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导管内癌治疗方式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不同病理类型预后也不相同.乳腺导管内癌是指乳腺导管内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但尚未突破基底膜.2003年WHO认为其不典型增生发展到浸润性癌之间的中间状态,将其定义为癌前病变[1].但不经治疗的情况下约有53%的导管内癌发展为浸润性癌[2].因此,针对导管内癌的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李春艳;侯国芳;张晟;张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HIF-1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HIF-1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0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IF-1α、HK-Ⅱ、VEGF的表达情况,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IF-1α、HK-Ⅱ、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HIF-1 α、HK-Ⅱ、VEGF与结直肠癌的分期、分化程度有关,在分期晚、分化程度差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且HIF-1α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K-Ⅱ、VEGF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K-Ⅱ、VEGF的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HIF-1α的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表达可以提示结直肠癌的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且HIF-1可能诱导HK-Ⅱ及VEGF表达,对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肖慧杰;申震;张凯;姜洋;刘铜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肠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并发胃肠神经病变(DGN)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66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DGN组32例,无DGN组(NDGN) 34例,随机选取5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部分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DM患者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高Hey血症患者比例高,差异显著(Hcy∶DGN∶t =5.122,P=0.020;NDGN∶t=5.247,P =0.018.Hhcy发生率:DGN:x2=7.646,P=0.006;NDGN:x2=8.480,P=0.004).DGN组和NDGN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无差别(P>0.05).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DM病程是与T2DM合并DGN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P=0.006,OR =6.673;DM病程:P=0.031,OR=4.909).结论 对高龄、病程长的DM患者应加强胃肠道DAN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铁;赵晓伟;田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抗生素选择策略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不同抗生素选择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以明确指南在老年CAP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进行的CAP研究资料,将住院治疗、年龄≥65岁CAP患者,分为指南依从组及非依从组,比较临床稳定时间、住院时间、总病死率,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依从组相比,依从组有较短的临床稳定时间及住院时间,7d临床稳定率显著高于非依从组.依从组总死亡率亦低于非依从组.高CURB-65评分、多肺叶病变及非依从治疗与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结论 符合指南推荐的抗生素治疗,可改善老年CAP的临床稳定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振千;姜毅;冯华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白菊内酯对膝骨性关节炎兔模型血清及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小白菊内酯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A)模型血清及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OA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纯种新西兰兔32只,随机8只为正常组,其余的24只采用右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建立OA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小白菊内酯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组,每组8只.小白菊内酯组兔予小白菊内酯灌胃,盐酸氨基葡萄糖组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灌胃,其余两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6w后,测定各组兔治疗前后血清、膝关节液TNF-α、IL-1β表达水平.结果 小白菊内酯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关节液及血清中的TNF-α、IL-1β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小白菊内酯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P<0.05).结论 小白菊内酯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的分泌而产生免疫调节作用,其抗炎疗效优于盐酸氨基葡萄糖.

    作者:朱芳晓;周润华;莫汉有;石宇红;李宝贞;许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肩关节后脱位并肱骨头骨折1例

    肩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肩关节后脱位在临床上却极为少见,合并骨折更为少见,常由高能量损伤如车祸、高处坠落,也可见于癫痫发作、电休克治疗过程中[1],由于临床查体及个人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漏诊、误诊率较高.笔者接诊1例肩关节后脱位并肱骨头骨折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及总结经验,对其分类及诊疗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卢建树;赵毅;代红梅;刘韦兵;贾玉庆;孙大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TRAIL对耐药相关基因SIRT1的作用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产生的凋亡作用.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RAIL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人食管癌细胞EC9706,并设立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作为阴性对照;48 h后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其在食管癌细胞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转染重组质粒24、48 h后对食管癌细胞产生的凋亡效应;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TRAIL中TRAIL基因能大量表达且对食管癌EC9706细胞产生凋亡效应,并能显著抑制耐药基因SIRT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TRAIL可抑制食管癌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

    作者:武娟;曹琼;王洁琼;金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 评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133例CHF患者(男80例,女53例)随机分为四组,按剂量从小至大排序,给予不同剂量厄贝沙坦维持治疗10w.治疗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B型钠尿肽(BNP)、肌酐(Cr)水平的变化.结果 四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指标.随着剂量逐渐增高其疗效明显,但达到较高剂量组后总有效率无差别.患者LVEF、CI、FS随着剂量增加而提高(P<0.05),但较高剂量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Dd、BNP降低明显(P<0.05).然而,Cr水平升高也更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适当剂量厄贝沙坦能有效治疗CHF,抑制心肌重构,改善患者预后.随着厄贝沙坦剂量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各项指标可明显改善,但剂量继续加大则效果不再显著提高,故不应盲目加大厄贝沙坦剂量,否则易导致副作用的增加及Cr的升高.

    作者:李晨昊;吴金义;张蕾;张超;郭功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淫羊藿甙对P8系快速老化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目的 观察淫羊藿甙对P8系快速老化小鼠(SAMP8)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6月龄SAMP8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同月龄R1系正常同源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为对照组.治疗组以淫羊藿甙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以等剂量双蒸水灌胃.8w后,运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测试SAMP8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能力.结果 治疗组寻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跨平台象限游泳次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 淫羊藿甙能有效改善SAMP8的记忆障碍.

    作者:张婷;张占伟;董克礼;李广诚;朱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效率.方法 选取疑似AMI的患者,留取血浆并测定血浆H-FABP、cTnT和CK-MB值,根据发病时间分为0~6h、6~12h两组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AMI特别是在ST抬高心肌梗死(STAMI)的诊断上,H-FABP早期(0~6 h)诊断效率(0.883)明显高于cTnT(0.764)和CK-MB (0.838),灵敏度和特异度也较高(90.0%、74.0%);在cTnT阴性的患者特别是0~6h组中H-FABP的诊断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很高(0.929、84.0%、93.9%).结论 H-FABP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较为理想的AMI特别是STAMI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李美芹;蒋知新;衣志勇;孙玉发;王双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及Apaf-1表达的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及凋亡相关基因凋亡蛋白激活因子(Apaf)-1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其中模型组缺血30 min后再灌注,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2、24、72 h3个亚组.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相关基因Apaf-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胞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晰完整,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胞浆内可见丰富的细胞器.模型2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核膜凹陷,核染色质密度增高,线粒体轻微肿胀;模型24 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核膜邹缩严重,核仁物质增多、偏移,线粒体结构松散、空泡状,线粒体嵴断裂,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模型72 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核固缩,核染色质呈团块状边集于核膜下,线粒体不同程度脱空.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假手术组Apaf-1蛋白仅有少量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Apaf-1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这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Apaf-1的激活有关.

    作者:刘瑞;高维娟;钱涛;王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杜仲种粕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杜仲种粕对衰老模型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连续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350mgkg-1d-1)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用杜仲种粕(300 mg·kg-1·d-1)灌胃,6 w后检测各组血清、肝脏组织与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的含量. 结果 杜仲种粕可以提高血清、肝脏组织与脑组织中SOD、CAT活力,降低血清、肝脏组织与脑组织中的MDA含量,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杜仲种粕可以提高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袁带秀;刘英伯;王长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由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肝损伤的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5组,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和腹腔注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TAA(300 mg/kg)腹腔注射连续3次,间隔24h,GBE组(50、100、200 mg/kg)用GBE生理盐水灌胃,TAA(300 mg/kg)腹腔注射连续3次,间隔24 h.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氨酸转移酶(AST)、谷丙氨酸转移酶(ALT)的水平,并用RT-PCR和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各组肝脏HDAC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清中谷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草氨酸转移酶(AS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中HDAC2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调;而GBE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中HDAC2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结论 GBE可通过HDAC2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王树芳;徐海英;李萌;康静;李永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全凭静脉麻醉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方式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栓塞后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8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选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分为静脉全麻联合喉罩机械通气组(联合喉罩组)、静脉全麻联合气管导管机械通气组(联合导管组)和静脉全麻自主通气组及局部麻醉组.监测手术前、中、后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情况;记录四组手术操作时间及通气管辅助通气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术中DSA图像质量.结果 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均较局部麻醉组平稳(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均少于局部麻醉组(P<0.05);联合喉罩组置入通气管发生并发症的例数较联合导管组少(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后疼痛均较局部麻醉组减轻(P<0.01),四组患者术后48 h内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后呕吐程度分别较局部麻醉组明显减轻(P<0.03).联合喉罩、联合导管组患者术中运动伪影及DSA图像总体质量优于自主通气、局部麻醉组(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的综合征,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其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喉罩机械通气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较好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杰;王黎洲;李兴;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血小板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冠脉慢血流现象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由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作为判定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提示为冠脉慢血流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血流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82±7.38)vs (12.63±5.44) μmol/L,P<0.01];而血小板一氧化氮含量则较对照组低[(0.51±0.21)vs (1.89±0.54) U/mg prot,P<0.05];此外,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减低[(1.48±0.23) vs(3.59±0.38) U/mg prot,P<0.05].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血小板功能受损相关,在冠脉慢血流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金艳;杨承健;徐欣;曹佳宁;叶新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中医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目的 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中医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评估结果与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科、中医糖尿病科住院的139例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3天使用MNA-SF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测量上臂围(AC)、小腿围(CC)、握力(GS),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记录入院后距进行评估近的一次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检测值.结果 139例老年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59例(42.4%),营养不良24例(17.4%).评估结果与BMI、AC、CC、GS、ALB、HB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0.60、0.61、0.26、0.52、0.25,P<0.01,P<0.05.结论 中医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时间的延长而下降.MNA-SF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评估方法,应在老年患者中推广使用,以便及时发现营养问题.

    作者:陈禹;杨勤兵;李晓雯;于永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82例

    老年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严重者可有血样脓性白带,外阴有瘙痒或灼热感.检查时见阴道呈老年性改变,上皮萎缩,皱襞消失,上皮变平滑、菲薄;阴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点,有时有表浅溃疡;若溃疡面与对侧粘连,阴道检查时因粘连被分开而引起出血,粘连严重时可造成阴道闭锁;炎症分泌物引流不畅可形成阴道或子宫腔积脓[1].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月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红景天冻干粉针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红景天冻干粉针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麻醉犬冠状动脉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心外膜标测和定量组织学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法,测定心肌损伤范围及损伤程度,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红景天冻干粉针可明显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所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及心肌缺血范围;显著减小通过N-BT染色所显示的梗死区;可显著抑制血清CK、LDH、AST、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水平.结论 红景天冻干粉针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作者:汪春红;吕文伟;刘芬;陈霞;吕若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OCT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评估及介入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OCT是一种继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后评价血管内病变程度的又一新技术.其原理是将光学相干技术与激光扫描共焦技术相结合,利用波长为1 300 nm左右的近红外线光波作为光源,通过分光器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样本光束和参照光束,采用距离相同的参照光束与样本光束反射波相遇后产生的光学相干现象,经计算机处理成信号后得到相应图像,用光波反射时间和光波延迟时间测量距离,光波强度代表深度,从而获得组织图像.

    作者:原野;王智慧;王丽珊;王向荣;李亚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与老年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

    重度慢性牙周炎由于发病迟缓、治愈率较低,加之骨质疏松的影响,严重危害中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牙周炎侵犯牙周组织影响牙槽骨的吸收并形成牙周袋,造成成年人部分和老年人全口牙体缺失症状发生.一些学者提出[1,2],牙齿脱落及松动状况可能与全身骨量减少有关,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确切的关系尚未定论.本研究对骨质疏松患者及骨密度正常者进行牙周检查,讨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要的相关性.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