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的经验体会

古丽巴哈尔;夏衣扎提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临床应用, 经皮穿刺活检术, 临床经验, 技术细节, 技术方法, 患者, 关键细节, 分析操作, 准确率, 阳性率, 低风险, 并发症, 诊断, 选取, 实践, 理事, 肺内, 病变
摘要:目的 总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的实践经验.方法 选取28例肺内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分析操作的技术方法,关键细节、临床经验、并发症及善后处理事宜.结果 28例行CT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中穿刺准确率达到95.4%,诊断阳性率为93%.结论 熟练把握的技术细节是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取得成功,降低风险的关键.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手术是非小细胞性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传统开胸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微创手术在达到传统开胸手术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创伤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胸腔镜为微创手术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胸腔镜在周围型、中央型肺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中均能有效去除病灶,减少并发症发生,是目前临床上极具前景的一门新技术.

    作者:覃海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清IL-5、IL-12水平在不同海拔COPD发病中的探讨

    目的 观察血清IL-5、IL-12相关Th1/Th2失衡在不同海拔地区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各32例作为中度海拔组,玉树州人民医院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各32例作为高海拔组,所有患者均依据2007年GOLD标准诊断,分别在急性期和缓解期空腹采静脉血标本3 ml,用ELISA测定IL-5、、IL-12水平.结果 中海拔COPD患者血清IL-5水平: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及健康组两两比较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L-12水平: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缓解期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高海拔COPD患者缓解期血清IL-5水平:中海拔缓解期组和健康组,中、高海拔缓解期组、中、高海拔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L-12水平:中海拔缓解期组和健康组,中、高海拔缓解期组、高海拔缓解期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5、IL-12相关Th1/Th2失衡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并与海拔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解友邦;顾玉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程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手段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手段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86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根据诊断结果 按病情轻重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机械通气、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三种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40例中轻度组患儿中,采用CPAP+PS治疗的11例患儿治愈10例,占90.91%,好转1例,占9.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46例重度组患儿,从治疗效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CPAP+PS治疗的患儿并发症明显高于采用CPAP治疗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不同程度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轻度肺透明膜病患儿可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而重度肺透明膜病患儿应选择CPAP+PS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田淑娟;刘呈祥;武振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外周胸部肿块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外周胸部肿块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 经超声、X线及CT发现的50例胸部肿块患者,结合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所取的标本送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50例均穿刺活检成功,肺癌46例,其中腺癌18例、鳞癌28例;肺错构瘤1例;胸膜间皮瘤3例,未出现重大并发症.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率高,具有安全、简便、无放射性、并发症少等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忠磊;王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联合BNP、CA125和气急鉴别指数对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BNP、CA125和气急鉴别指数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65例入选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分别测定BNP、CA125、动脉PaO2和呼气峰值流速(PEF),并根据公式(PEF X PaO2)/1000,计算气急鉴别指数(DDI).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CA125和DDI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1),且随心功能级别的增加,BNP、CA125水平显著升高(P<0.01);对BNP 100~500Pg/ml区间患者,应用DDI诊断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72.73%.结论 测定呼吸困难患者血清BNP、CA125水平,同时应用DDI能更准确地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8例呼吸科住院死亡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对我院3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中所有死亡患者208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6.2%,收入ICU患者占61.5%,平均住ICU为17.3天(1~153 d),无创97人,有创85人,其中先无创,后有创62人.单纯无创35人,单纯有创23人.死亡患者以男性为多.死亡患者年龄平均71岁(21~94岁),60岁以上占81.2%.死亡患者有10种以上疾病者占49%,4种疾病以下者仅占7.7%.患者死亡原因前3位为肺炎、肿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占总人数的55.8%.其中呼吸道疾病占58.7%,非感染性疾病占55.3%.结论 呼吸科住院死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入ICU救治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比例高,高龄、有多种疾病并存是死亡的主要高危因素.

    作者:谢华;张绍敏;郑岩;李阳生;史亮;林育红;马壮;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病例报告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进食梗咽感1月余入院.患者一月来出现进食后梗咽感,伴呕吐,偶有胸骨后疼痛,呈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查胃镜示:食道中段距门齿25~27 cm处可见不规则隆起型病灶,组织脆,活检易出血.手术标本常规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4 μm厚切片,采用EnVision两步法,所有抗体均为工作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染色过程按说明书进行, 用D A B 显色.

    作者:高福平;魏谨;夏莉花;秦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不明原因发热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人巨细胞病毒(HCMV)所致不明原因发热(FUO)的重视.方法 对确诊的36例HCMV所致FUO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发病以年轻人为主,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FUO;血清学检测巨细胞病毒IgG、IgM(CMVIgG、IgM)均明显升高,而此项检查在发病早期均被医生忽视,致使延误诊断.结论 HCMV所致的 FUO是容易被忽视的病因; FUO引发患者的焦虑大于疾病本身的痛苦;HCMV相关项目检测是诊断该病重要客观指标.

    作者:冯长顺;牟小芬;苏绍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X线与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和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X线与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93例经病理诊断为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检查方法 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X线表现主要是肺门区肿块,边缘模糊,呈分叶征,早期可见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表现;CT显示早期管壁增厚、管腔内小结节、管腔狭窄或阻塞,中晚期主要是支气管狭窄、阻塞、肺门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块呈分叶征,边缘脐凹样改变,可见毛刺征.X线检查准确率为60.22%(56例),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84.95%(79例),X线结合CT诊断准确率为93.55%(88例),以两者结合诊断率高(P<0.05).结论 X线和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各有其影像学特点,两者结合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许恺;王伯源;白德波;陈仁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84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A)41例及单纯化疗组(B)43例,A组先采用GP方案化疗,先化疗2周期后行放疗,放疗结束后再行2周期化疗;B组采用GP方案化疗.结果 序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68.29%;化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34.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A组53.66%,B组25.58%,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年生存率A组19.51%,B组11.63%,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均能耐受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论 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可提高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杨勇;王莉;孙文兵;黄俊平;蒋珍新;唐志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Ⅲ期NSCLC患者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高龄组)和<70岁组(低龄组),分别给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D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急性不良反应及化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低龄组疾病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0.0%和94.3%,高龄组疾病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1.4%和91.4%,两组间有效率和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血红蛋白下降、胃肠道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的Ⅲ~Ⅳ级和Ⅰ~Ⅳ级发生率高于低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和低龄组患者化疗前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高龄组患者化疗后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高于低龄组,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显著低于低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对D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的疗效无明显影响,可取得与青壮年患者相近的疗效,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崔龙;龚志敏;魏微;陈辉;刘玉桥;赵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1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的46例病人,对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活检、液基细胞学检查、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分别为63.0%、82.6%、91.3%.结论 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作者:沈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7例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67例患者中,病理确诊率为97.01%(65/67),气胸发生率13.43%(9/67),均为轻度气胸,出血发生率11.94%(8/67),其中1例为咯鲜血,其余7例为痰中带血,所有并发症均痊愈.结论 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有效安全,是定性诊断肺外周病变的重要手段.

    作者:林诗杰;王陈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6例耐多药肺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耐多药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耐药状况,并探索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 分析6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耐药情况及治疗等.结果 患者年龄19~72岁,男54例、女12例,均为浸润型肺结核;病程3个月至31年,平均10.2年;就诊时63例为复治、3例为初治;症状反复、迁延不愈是其大临床特征.青壮年为主,病变广泛,多伴有空洞,病情重,药敏显示一线抗痨药耐药率高,二线药物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应用二线抗痨药物副反应较多.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以复治病例为主,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应强化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方案,以防止耐多药结核的产生.耐多药结核病可疑者及早行耐药筛查,选用合理二线方案,并需注意药物的副反应.

    作者:刘剑锋;叶志忠;姚向阳;简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有肺癌家族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目的 分析有明确肺癌家族史(FHLC)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NSCLC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在428例NSCLC患者中,51例有FHLC.手术患者中早期肺癌的比例在FHLC和非FHLC患者中均较高.FHLC组的肺癌更多的为早期肺癌(P=0.037),且病理类型多为腺癌(P=0.018).FHLC患者的死亡危险比为0.775(95% CI:0.534-1.275,P=0.327).结论 有FHLC的NSCLC患者具有病理早期和腺癌为主的特点,但其死亡危险比并未减少.

    作者:於元;李俊;殷健;周燕清;周艳;余荣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实施呼吸机治疗13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有关药物(镇静剂、制酸剂)、误吸和反流、呼吸机应用时间的关系.结果 130例患者发生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40例(30.77%),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30.74±3.13)、应用镇静剂制酸剂32.50%、误吸和反流27.50%、呼吸机应用时间(13.84±2.76)天高于高于无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患者的(25.14±2.32)、11.11%、13.33%、(8.43±2.12)天(P<0.05),是引起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较多,通过预防预防误吸和反流、缩短呼吸机时间、减少镇静剂抑酸剂的应用、积极治疗基础病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结节病患者15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自2000年诊断明确的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糖皮质激素治疗与自然病程的预后.结果 本组资料中结节病患者男女之比为1:1.92,发病年龄集中在40~59岁之间.首发症状主要为咳嗽和胸闷,分别占61.9%,23.9%.Ⅰ期患者自愈率39.66%,Ⅱ期患者自愈率22.22%.9.68%的患者口服激素后出现严重的副反应.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进行密切的随访,针对不同表现的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宇;曹悦鞍;彭朝胜;张文洛;夏菁;杨璐;段蕴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钠肽对急诊呼吸困难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对急诊呼吸困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5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检测两组患者BN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表达水平[(570.69 ±115.29)pg/ml]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80.08±17.18)pg/ml](P<0.01);BNP表达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 BNP检测有助于鉴别急诊呼吸困难的原因,是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勇;秦梦璐;江涛;李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3例重症甲型HIN1流感病例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合并基础病等情况,分析其治疗经验以及转归,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确诊的23例重症甲型Hl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2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早期即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23例患者仅有1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未使用机械通气,无死亡病例,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情进展快,需要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早期使用奥司他韦抗病毒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疗效满意.仅较少肺部病灶进展快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部分合并呼吸衰竭者可视情况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

    作者:翁恒;李红艳;涂力;林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恶性混合性胸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病例报告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1岁,因发现颈部肿块1年半于2004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1.5年前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一肿块,当时肿块不明显,近1年来感觉肿块有所增大,且有进食不畅感,来院就诊.查体:气管居中,甲状腺下极可见一约3*3.5 cm大小肿块突出,质中,界清,随吞咽上下活动,基底固定,听诊未闻及杂音.初步诊断:甲状腺肿块.查彩超示:颈正中见44*28*39 mm低回声团块,境界欠清,后方回声无衰减,肿块与甲状腺右叶下极分界不清,CDFI示肿块内部探及丰富血流信号.超声印象:颈正中偏右实性占位,甲状腺右叶下极受侵犯.查颈胸部CT示:平扫见气管前方、双甲状腺下方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边缘光整,与周围血管境界清楚,CT诊断:前上纵隔占位;甲状腺病变待排.在颈丛麻醉下行颈前下部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与气管前左右广泛粘连侵犯,并与周围肌肉侵犯融合,与右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粘连,肿块大小约5 cm,质地偏硬,与气管粘连紧密无法分离.行姑息性切除肿块大部,标本送病理检查.

    作者:高福平;魏谨;吴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