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平;魏谨;夏莉花;秦东梅
目的 观察生理性海水鼻腔清洗辅助治疗儿童哮喘伴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96例哮喘伴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规范使用哮喘吸入药物治疗及鼻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治疗组(48例):喷鼻用激素前用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对照组(48例):未用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疗程共8周,观察两组鼻炎症状改善及哮喘临床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鼻炎症状改善及哮喘临床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可有效改善哮喘伴有鼻炎患儿的鼻部症状,减少鼻腔的局部用药,有利于哮喘的综合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倩;潘家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初治结核病人强化期使用莫西沙星可减少结核病复发.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200例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初治强化期二个月Ⅰ组用药HREZ,Ⅱ组在用HREZ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0.4g,每天一次,巩固期六个月均为HR,观察5年病人的复发率.结果 Ⅰ组病人100例5年内复发18例,复发率为18%,Ⅱ组病人100例5年内复发2例,复发率为2%.结论 初治病人强化期治疗使用莫西沙星能有效地控制结核病人的复发.
作者:王秀丽;汪远红;梁肇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某医院收治新发初治肺结核的涂阳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医院2011年收治新发初治的肺结核患者液基夹层集菌法痰涂片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1年共收治新发初治肺结核患者1111例,其中男性728例,涂阳率41.1%;女性383例,涂阳率21.9%.左肺结核217例,涂阳率19.4%;右肺结核339例,涂阳率26.5%;双肺结核555例,涂阳率29.5%.上肺结核240例,涂阳率16.7;中肺结核178例,涂阳率21,3%;下肺结核65例,涂阳率30.8%;上中下肺结核628例,涂阳率31.5%.结论 年龄、职业、发病季节与涂阳率无关;性别、病灶部位与涂阳率有关,其中男性涂阳率大于女性;双肺涂阳率高,右肺大于左肺;下肺及上中下肺涂阳率大于上、中肺.
作者:孙艳;黄征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自2000年诊断明确的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糖皮质激素治疗与自然病程的预后.结果 本组资料中结节病患者男女之比为1:1.92,发病年龄集中在40~59岁之间.首发症状主要为咳嗽和胸闷,分别占61.9%,23.9%.Ⅰ期患者自愈率39.66%,Ⅱ期患者自愈率22.22%.9.68%的患者口服激素后出现严重的副反应.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进行密切的随访,针对不同表现的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宇;曹悦鞍;彭朝胜;张文洛;夏菁;杨璐;段蕴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小气道的进行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其急性加重期患者常因膈肌疲劳而发生呼吸衰竭.近年来的多项研究也发现膈肌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为此,本文就膈肌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和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泳梅;姚红;童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阿米巴病是由致病性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而阿米巴肝脓肿是阿米巴病常见的并发症,通常由肠腔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溶解坏死而成为脓肿,因而称为阿米巴肝脓肿.本文报告巨大阿米巴肝脓肿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李丽;孙启玉;郑东庆;刘长波;丛闻超;李娜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呼吸道黏液是气道第一道防御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气道湿化,协助气道上皮细胞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黏液分泌异常,长期过度黏液分泌(又称为慢性黏液高分泌)即可阻塞呼吸道管腔,诱发支气管肺感染,导致支气管和肺实质结构破坏,从而使肺功能慢性不可逆降低.现就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成分、与支气管肺疾病的关系和目前针对黏液高分泌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曾丽;王宋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的实践经验.方法 选取28例肺内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分析操作的技术方法,关键细节、临床经验、并发症及善后处理事宜.结果 28例行CT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中穿刺准确率达到95.4%,诊断阳性率为93%.结论 熟练把握的技术细节是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取得成功,降低风险的关键.
作者:古丽巴哈尔;夏衣扎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1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的46例病人,对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活检、液基细胞学检查、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分别为63.0%、82.6%、91.3%.结论 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作者:沈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对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般止咳化痰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有效率为4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可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不必要的检查,减轻患者痛苦及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小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规律性BiPAP无创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的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较前改善,而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斌斌;戴莉莉;陈晓红;卢明;冯洁;金烨;沈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对急诊呼吸困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5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检测两组患者BN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表达水平[(570.69 ±115.29)pg/ml]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80.08±17.18)pg/ml](P<0.01);BNP表达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 BNP检测有助于鉴别急诊呼吸困难的原因,是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勇;秦梦璐;江涛;李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84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A)41例及单纯化疗组(B)43例,A组先采用GP方案化疗,先化疗2周期后行放疗,放疗结束后再行2周期化疗;B组采用GP方案化疗.结果 序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68.29%;化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34.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A组53.66%,B组25.58%,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年生存率A组19.51%,B组11.63%,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均能耐受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论 三维适形序贯化放疗可提高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杨勇;王莉;孙文兵;黄俊平;蒋珍新;唐志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手段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86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根据诊断结果 按病情轻重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机械通气、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三种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40例中轻度组患儿中,采用CPAP+PS治疗的11例患儿治愈10例,占90.91%,好转1例,占9.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46例重度组患儿,从治疗效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CPAP+PS治疗的患儿并发症明显高于采用CPAP治疗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不同程度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轻度肺透明膜病患儿可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而重度肺透明膜病患儿应选择CPAP+PS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田淑娟;刘呈祥;武振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综合分析68例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患儿家属对结核病的认知力有限不能及时就诊,而基层医师对儿童结核起病特点不了解易漏诊、误诊.结论 儿童结核病的防治不仅要加大各地区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结核病常识的宣教,各基层医院的内科医师也应加强对结核病的学习,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阮树松;熊敏;申沪;段永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合并基础病等情况,分析其治疗经验以及转归,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确诊的23例重症甲型Hl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2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早期即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23例患者仅有1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未使用机械通气,无死亡病例,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情进展快,需要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早期使用奥司他韦抗病毒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疗效满意.仅较少肺部病灶进展快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部分合并呼吸衰竭者可视情况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
作者:翁恒;李红艳;涂力;林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5(IL-25)的水平及其与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探讨IL-2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新发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哮喘的正规治疗,分为:0周(A组)、4周(B组)、8周(C组)、12周(D组).接受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分别抽取其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IL-25水平,并测定其与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T评分在哮喘患者的0周组小于4周组,4周组小于8周组,8周组小于12周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间血清IL-25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性(P<0.01),A组患者血清IL-25水平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B组患者血清IL-25水平高于C组和D组.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患者血清IL-25水平与ACT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IL-25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与ACT评分一起判断哮喘病情的变化.
作者:高蔚;翁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呼吸道管理、输液管理等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除1例患者术后突发肺栓塞死亡,其余均顺利出院.
作者:黄文娟;陆秀娟;沈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检测本地区分枝杆菌感染菌株类型以及耐药性,制订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两种试剂鉴定菌株,绝对浓度法检测药敏耐药性.结果 80株分枝杆菌中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58例,占72.5%;牛型结核分枝杆菌15例,占18.8%;非结核分枝杆菌7例,占8.7%.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多药率9.6%.非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85.7%.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敏感性大于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敏感性大于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以耐R、H、TH1321、Rtf、PAS多见.结论 本地区肺部感染分枝杆菌菌株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为主,耐多药率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略高于全国水平.
作者:刘三宝;林志新;李春红;朱友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减少误诊.方法 对2006年6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男55例(94.8%),女3例(5.2%),年龄 25~73岁,平均34.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同时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下降、消瘦等.发热32例,多为不规则热,咳嗽48例,多为干咳,呼吸困难35例.56例颜面皮肤呈褐红色.肺部体征少,5例有少量湿啰音.X线胸片52例两肺出现弥漫性毛玻璃影,1例网结节影;2例双肺间质性改变,肺纹理粗乱,3例可见较多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58例血气分析均提示低氧血症,严重病例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降低.58例CD+4T淋巴细胞数<200/mm3.住院过程中,46例好转或治愈,6例放弃治疗,6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PCP是AIDS患者常见机会性感染,起病隐匿或亚急性,肺部阳性体征少,体征与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早发现早治疗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姚正钢;邓秋月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