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莹莹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42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者20例(BDR组)、T2DM无视网膜病变者22例(NDR组).另外选择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查眼底、检测sCD16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肌酐(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尿微量白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BDR组、NDR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SBP、FPG、2hPG、HbA1c、HOMA-IR、sCD163、hsCRP、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R组与NDR组相比较:病程、血清SBP、FPG、2hPG、HbA1c、sCD163、hsCRP、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年龄、BMI、DBP、Cr、TC、TG、LDL-C、H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D163水平与T2DM患者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随访的指标.
作者:邵红;马彦;韩艳;赵巧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受体(AChR)亚基在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24例老年胸腺切除患者的胸腺组织及肌肉组织AChR的5个亚基,并测量其灰度值,探讨AChR亚单位的表达.结果 胸腺瘤及胸腺中可以检测到AChR的5个各亚单位,且胸腺瘤与正常胸腺中AChR各亚单位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胸腺瘤中AChR各亚单位灰度值/内参灰度值均低于肌肉组织(P<0.05);MG肌肉AChR亚单位中除γ亚单位外,均高于正常肌肉亚单位(P<0.05);AChR-ε亚单位在A型与AB型胸腺瘤中完全表达,而在B型胸腺瘤中完全不表达;不同Osserman分型的胸腺瘤组织中AChR各亚单位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胸腺可能是MG自身免疫反应致敏的起始部位;胸腺瘤中成人型AChR样蛋白及胎儿型AChR样蛋白均较MG肋间肌及正常肋间肌低;MG患者肋间肌中成人型AChR为自身免疫的主要靶抗原;AChR-ε亚单位可能在A型与AB型胸腺瘤中特异表达.
作者:陆天宇;王泳心;崔有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律失常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因基础疾病较多,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因此而升高.轻度的心律失常可通过注意生活习惯或服药得以控制,若心律失常较严重,则会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胡永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去平衡而致的急性暂时性心肌缺氧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冠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病理原因,约占心绞痛患者的90%.冠状动脉血流量突降,心肌血液供求之间矛盾加深,心肌血供不足,引起心绞痛.冠心病心绞通往往表现为不断发展的过程,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给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成为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现代医学对本病有特效药物缓解心绞痛,但常易复发,纠正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往往不理想;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注重气血的关系,调理阴阳,使之建立新的平衡为其治疗目的.中西结合方法开辟了冠心病治疗的新境界,成为冠心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参花心脑康胶囊为我院心血管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潜心研究,研制出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院内制剂(批准文号:武制字第2012F50004),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于虹;刘凯;蒋天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研究发现,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Hp)和一种危险的心律失常-心室纤维颤动(室颤)有关,而90%以上的室颤患者也存在如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的疾病.在各项检查中发现,Hp阳性的患者发生室颤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0倍.所以,Hp可能是诱发室颤的重要因素,根除Hp可以治疗室颤,至少可以让这种心律不齐得到控制.为了进一步证实Hp感染与老年人心脑疾病的相关性,本组比较分析脑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
作者:樊丽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多及生理退化状态等特点,很容易使胸腔积液被漏诊、误诊,或由于检查方法的潜在风险而放弃诊治.作为胸腔积液诊断方法之一的胸膜活检,由于创伤小,花费少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常被用来判断胸腔积液的性质,临床应用较广泛.传统多应用钩针进行,近年来采用切割针报道渐多.本文中分别运用改良的Cope活检针和弹簧切割活检针对老年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检,比较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金兵;侯宇虹;钱皓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低于20%,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肿瘤发生率更高,有数据显示,所有肿瘤患者中老年患者占60%左右[1].晚期食管癌的同步放化疗采取的方案一般以顺铂(DDP)为主,由于其肾毒性和胃肠道毒性较重,老年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奈达铂(NDP)作为第二代铂类药物,抗肿瘤机制与DDP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小[2].本研究观察应用吉西他滨联合NDP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疗效.
作者:张贵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物理治疗的目的是止痛、消肿,减少增生骨质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渗出,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减轻疼痛,减缓疾病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OA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膝关节OA 15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OA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80例:男31例,女49例,年龄60 ~ 86岁,平均67.9岁.病程2个月至18年,平均18.5个月;对照组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60~84岁,平均66.3岁,病程平均17.9个月.两组临床表现均有:膝关节疼痛、膝软、跛行,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X线片均显示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
作者:吴克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细胞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 E6/E7与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HPV16 E6/E7表达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分别稳定高表达HPV16 E6、E7和同时高表达E6/E7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E6、MCF-7-E7、MCF-7-E6/E7及空转细胞MCF-7-vec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各乳腺癌细胞系中COX-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细胞系中COX-2 mRNA及蛋白均有阳性表达,且MCF-7-E6、MCF-7-E7和MCF-7-E6/E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MCF-7-vect和MCF-7亲本细胞(mRNA:F=135.236,P <0.01;蛋白:F =146.125,P<0.01),而MCF-7-E6、MCF-7-E7和MCF-7-E6/E7细胞中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MCF-7-vect空转和MCF-7亲本细胞中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乳腺癌中HPV16 E6/E7与COX-2的表达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王永霞;李永真;崔静;李娜;张洁;千新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和老年大鼠内源性及心肌缺血预处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差异,在与寿命相关的SIRT1蛋白水平揭示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效果较成年大鼠差的可能原因.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成年和老年各30只,其中成年大鼠200~ 250 g,老年大鼠450~ 600 g(18月龄).两个年龄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通过结扎及松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在体大鼠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SIRT1活性;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IRT1蛋白mRNA;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SIRT1蛋白含量.结果 老年大鼠SIRT1蛋白基础水平较成年大鼠降低,SIRT1基础活性亦较成年大鼠下降(P<0.05).缺血预处理时老年大鼠SIRT1含量较成年大鼠显著降低,SIRT1活性显著降低(P<0.05).老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无显著改变(P<0.05).成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 SIRT1含量及活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是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丧失保护作用的原因.
作者:俞莹;刘新伟;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姬松茸配伍1,6-二磷酸果糖(FDP)抗疲劳作用及机制,寻找佳配伍剂量,为研发姬松茸配伍FDP抗疲劳口服制剂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 试验采用不同剂量姬松茸和FDP及其配伍剂量灌胃小鼠,通过对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含量、肝糖原含量、SOD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的测定,观察姬松茸及其配伍FDP抗疲劳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疲劳机制.结果 姬松茸10 g/kg、FDP 200 mg/kg剂量组效果显著.析因分析得出在配伍剂量下姬松茸与FDP存在交互关系,配伍剂量组强于单剂量组,更强于对照组.结论 姬松茸与FDP配伍可显著增强乳酸脱氢酶活力,减少无氧运动后乳酸的堆积,提高机体对抗疲劳的能力;显著提高运动后小鼠肝糖原水平,增加有氧运动糖分供给;配伍还能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加快清除自由基,增强保护组织细胞生物膜作用,延缓疲劳发生.姬松茸与FDP配伍抗疲劳作用显著.
作者:邹晓丽;李在军;李天贺;刘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急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慢性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短时间内急性发作可致气道痉挛,呼吸困难或窒息,在临床上属于危急重症[1].老年人哮喘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呼气延长、发作性喘息、胸闷及胸部紧缩,尤其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所以尽快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发作时间是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键.本文对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钱秀芬;袁明宇;卞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侧脑室注射L-α-aminoadipic acid(L-AAA)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变及电针的治疗效应.方法 将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组(侧注NS组)、侧脑室注射L-AAA组(侧注LAAA组)、针刺组、利鲁唑灌胃组(药物组),每组9只;观察侧脑室注射L-AAA后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及电针、药物对侧脑室注射L-AAA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结果 侧脑室注射L-AAA后大鼠出现体重下降、新环境抑制饮食时间延长、糖水消耗率下降和运动量减少等类抑郁症状,与空白组及侧注NS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电针、药物治疗后大鼠的类抑郁症状明显减轻,与侧注射LAAA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空白组、侧注NS组).结论 侧脑室注射LAAA后可以诱发大鼠的类抑郁症状,而电针可以明显改善此类症状,且疗效与利鲁唑相似.据此推测电针抗抑郁的机制可能与促进星形胶质细胞修复有关.
作者:孙健;姜硕;刘健华;符文彬;蒋丽;黄彬;肖遥;李富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冻结肩又称为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软组织粘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并且伴有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1~3].肩袖损伤是一种慢性的肩关节软组织退行性病变,肩袖组织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病变位置常见于冈上肌腱的止点[4~8].目前对于冻结肩的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但是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相似,诊断较困难.一旦误诊,错误的治疗方案往往会加重疾病.我院小关节核磁科从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利用小关节核磁共振(0.2T)有效鉴别诊断26例肩袖损伤误诊为冻结肩的患者.本文主要通过回顾以上病例,阐述小关节核磁在鉴别诊断冻结肩和肩袖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魏来;张晓东;禹铭杨;谷贵山;秦大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目前西药在药物治疗上有局限性[1,2].有研究显示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扩张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能有效地增加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改善心功能.同时生脉注射液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的能力[3].本实验关注生脉注射液佐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8、IL-12和IL-18的影响.
作者: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NF-κBp65、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托伐他汀组(AT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p65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中CK-MB、AST及LDH含量明显增高,NF-κB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AT组中CK-MB、AST及LDH含量、NF-κBp65及COX-2略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MB、AST、LDH的含量及NF-kB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可抑制NF-κB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辉;石博;黄可欣;杨春艳;何丰;于景龙;朱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上采取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相结合的方法[1~3].在基础预防措施中,我科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制定了术后预防DVT的系统功能训练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共152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前被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62 ~86岁,平均(73.5±3.8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头坏死4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2例,全髋关节置换50例;全麻48例,硬膜外麻醉24例.试验组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60 ~86岁,平均(72.3±3.6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坏死5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6例,全髋关节置换54例;全麻50例,硬膜外麻醉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类型、麻醉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李霞;奚继明;孟翠巧;吕永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老年尸头神经内镜下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重要解剖结构;通过与显微镜下乙状窦前入路至斜坡区暴露部位和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分析两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将10具尸头(>60岁)先进行CT薄层扫面,然后在神经导航系统下精确定位于CCD中心,用穿刺针做好标记,并随机分成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组,内镜组暴露分为鼻腔、斜坡以及硬膜阶段,观察每阶段解剖结构,硬膜阶段测量相应的数据;显微镜组暴露分为皮瓣、骨瓣、硬膜阶段,至硬膜阶段测量相应的数据,并与神经内镜组比较.结果 老年尸头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至斜坡区入路的重要解剖结构有鼻中隔、咽结节、蝶窦开口、翼管,暴露斜坡的部位是整个斜坡区及其周围,暴露面积是(486.09±62.30) mm2.显微镜下暴露斜坡的部位是一侧的中上斜坡及岩骨嵴,暴露面积是(431.06±40.30)mm2.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重要解剖结构是鼻中隔、咽结节、蝶窦开口、翼管,该手术入路对切除单纯斜坡区的肿瘤具有入路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手术风险与开颅手术相当,适用于老年斜坡区占位病变患者.
作者:吴宣萱;张博;王世强;孙玉学;徐保锋;洪新雨;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老年心肌缺血病人缺血总负荷(total ischemia burden,TIB)达标者常伴发室性早搏.根据室性早搏在心室起源的解剖部位不同将室性早搏分为不同部位.根据宽大畸形QRS波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的形态可对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准确定位.关于老年心肌缺血患者TIB达标者、健康老年体检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的差异,目前鲜见文献报道.本文就老年TIB达标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张振香;吕聪敏;李莉;徐燕茹;林蓓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69、IL-2及IL-6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妇女及45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IL-2及IL-6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高于术前水平,血清IL-2水平高于术前,血清IL-6水平低于术前(P<0.05).结论 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免疫功能较低,术后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表明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对预后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晓勇;李建;樊华;张筱东;刘宇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