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颈癌的高分辨率MR征象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何鲜辉;张霖;蔡尚霞

关键词:宫颈癌,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淋巴结转移
摘要: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子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分期的准确性方面仍有不足[1].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采用薄层、小FOV成像.提高了肿瘤对邻近组织侵犯显示的准确性,目前在直肠癌的诊断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本文研究子宫颈癌的高分辨率MRI征象与术后病理的关系,为子宫颈癌的术前准确分期提供依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是一种干细胞,一般取自健康正常分娩或剖官产孕妇的脐静脉,再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因为其能无限次传代(理论上),易于实验操作,近年来经常用于各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实验的研究.1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1.1 高糖引起HUVECs损伤中的发生机制1.1.1 高浓度葡萄糖对HUVECs活力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1],用高浓度葡萄糖培养HUVECs,其白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可增加,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黏附.且蛋白激酶C途径是高糖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增加直接有效的途径.所以抑制以上途径有可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我们可以认为,如果使用新的或现有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降低血糖的同时并可减少ICAM-1、VCAM-1表达增加的药物,也许对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条有益的途径[2].

    作者:杨芳;李强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治疗前乳酸脱氢酶、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与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其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10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病人治疗前临床特征和NSE、LDH水平,分析其对总生存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分期、PS评分、NSE水平、LDH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总生存显著相关(P<0.05).NSE,LDH与总生存的关联效应仅存在于局限期.结论 NSE和LDH是评估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理想生物标记物,尤其对于局限期病变.

    作者:王伟力;周春宇;张国云;孙成英;刘晓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低频脉冲超声对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的影响

    超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但是临床上低频脉冲超声(LIPU)的应用却非常有限.在实验中,LIPU的应用却是很广泛.在许多的动物实验中证实,LIPU对许多结缔组织疾病有一定疗效.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等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关节软骨损坏为特征的全关节疾病.O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关节疾病,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据初步调查我国OA的发病率随着增龄而增加,40岁以上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为27.8%,70岁以上为46.6%[1].

    作者:张永晟;陈健;何剑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轻度认知障碍筛查方案研究进展

    人类已疾步跨入老龄化社会,衰老和随之而至的认知功能损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已构成巨大压力.从战略上考虑,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应将重心转向其早期阶段,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概念应运而生.初期MCI特指老年人以记忆损害为主,但总体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正常,没有达到痴呆的状态[1].近年MCI概念的外延扩大,泛指各种原因导致老年人有轻度认知损害但没有达到痴呆的状态,该状态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2].研究表明,MCI以每1年15%、每2年40%、每3年53%的比率发展为痴呆[3].准确筛查和诊断MCI可为其防治打下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截至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个公认的MCI筛查方案.

    作者:侯俊林;詹向红;闫国立;刘永;李伟;杨丽萍;王友杰;韩贺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司匹林用于中老年抗血栓佳剂量分析

    阿司匹林早作为解热镇痛药物和抗风湿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后又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拮抗血小板凝聚从而作为抗血栓的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由于其疗效明显价钱低廉安全性好使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但是在一项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脑梗死的二级预防试验中,阿司匹林脑梗死的再发率高达10%,同时研究表明部分患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仍然出现心血管事件[1].更为严重的是阿司匹林的大量服用可能导致老年人脑微出血事件的发生[2].本文就阿司匹林的抗血栓安全疗效剂量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谭惠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腔留置高膨胀止血海绵预防喉狭窄

    目前喉癌的手术治疗以喉部分切除术为主,约占60%~80%.虽然喉部分切除术保留了喉的发声功能,而对呼吸和吞咽功能的完整保留尚有一定的难度.从某种角度来说,顺利经口进食和拔除气管套管经鼻呼吸是两个呈反比的曲线,两者在很多情况下不可兼得.而喉功能保全一般是指喉的发声、呼吸(拔除气管套管)、吞咽(没有误吸)三者缺一不可,尤以喉癌术后喉狭窄而导致的拔管困难为多见.临床上喉癌术后放置T型管、钛金属网支架等预防及治疗喉狭窄,但其可刺激肉芽形成,尤其是老年患者黏膜修复功能较差,更易形成瘢痕,降低拔管率.

    作者:李文静;刘学识博杰;许承弼;杨娜;王托;鞠洋;辛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颈围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

    肥胖常伴有脂质代谢及分布异常,有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肥胖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倾向,且呈年轻化趋势.内脏脂肪性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1],即使在具有相同脂肪总量的人群中,由于人体的脂肪分布不同,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并不相同,内脏型肥胖患者愈后更差[2],病死率更加明显[3].颈围(NC)是反应上身皮下脂肪的一个体表测量指标.有研究认为颈围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大于腰围[4].近,Framingham研究表明,颈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即使通过对内脏脂肪组织以及体重指数进行校正之后,这种联系依然存在[5].颈围较好地反映了上半身的肥胖程度,对于预测冠心病的诊断较腰围和体重指数(BMI)更为灵敏,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于文华;李曦铭;李健;胡越成;丛洪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发生于结核性胸膜炎抗痨过程中的类赫反应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抗痨过程中发生类赫反应(PR)的频率、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列队研究.结果 符合条件的52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后80例发生PR(15%),发生PR的时间是抗痨后(54±38)d.发热(36%)和呼吸困难(30%)是PR的常见症状.80例PR误诊为耐药结核26例(33%),肺炎12例(15%)和肺癌7例(9%).发生PR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较年轻、低蛋白血症,以及胸液中白细胞总数较低、淋巴细胞比例较低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P<0.05).结论 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中出现PR不是不常见的现象,且易误诊,因此,医生对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过程中发生PR的可能情况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胡良安;傅玉;张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瓜提取物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

    目的 探讨骨瓜提取物配合中药汤剂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注射骨瓜提取物配合健骨颗粒剂,对照组单服健骨颗粒剂,对比两组临床症状、骨密度变化等.结果 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瓜提取物配合中药汤剂能够有效提高骨密度,镇痛效果优良,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湖蕊;张妍;贾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1)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组(n=40,简称联合组):在文拉法辛缓释片(75~ 225 mg/d)治疗的同时合并米氮平治疗(15 ~45 mg/d),男21例,女19例,平均(66.9+3.9)岁.(2)文拉法辛组(n=40):单用文拉法辛缓释片(75 ~225 mg/d)治疗,男22例,女18例,平均(67.7±4.2)岁.(3)米氮平组(n=40):单用米氮平(15~45 mg/d)治疗,男21例,女19例,平均(67.5±4.8)岁.3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8 w.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 17项、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第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第8周末,联合组HAMD评分与米氮平组、文拉法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联合组显效率(86.8%)与米氮平组(42.1%)、文拉法辛组(4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均较轻,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者.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或单用米氮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赵峥;潘苗;张三强;原富强;马振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应用可调钠和超滤模式对相关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1].透析相关低血压通常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2].由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患者常不能耐受到透析结束,脱水量和血生化指标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长此以往将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本中心联合应用可调钠和超滤模式的透析方式用于防治低血压的发生,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曦;于大川;孙小立;杨添博;祖承成;周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综合护理效果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为老年人群呼吸系统的主要疾病.老年人的死亡病因中居第四位[1].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现象的逐步加速,老年肺炎的发病率也日益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临床如何做好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采取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艳梅;汪凤兰;魏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紫杉醇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老年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评价洛铂(LBP)联合紫杉醇(PTX)与顺铂(DDP)联合PTX治疗老年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晚期老年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给予TL、TP方案,每组30例.TL组:PTX 135 mg/m2,第一日静点;LBP 50 mg/m2,第二日静点;TP组:PTX 135 mg/m2,第一日静点;DDP 25 mg/m2,第1~3日静点,21 d重复.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每周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①TL、TP组有效率(RR)同为76.7%,疾病控制率(DCR)为83.3%、8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②随访5~12个月,TL组:中位生存期(MST)为8.2个月,疾病缓解时间(DRT)为3.9个月;TP组:MST为8.4个月,DRT为3.7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③TL组近期毒副反应:骨髓抑制Ⅲ~Ⅳ度占13.3%,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40%(12/30)、47%(14/30),消化道反应27%(8/30),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TP组:骨髓抑制Ⅲ~Ⅳ度占3.3%,消化道反应57% (17/30),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30% (9/30)、40% (12/30),发现轻微肝肾功能损害.两组间骨髓抑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道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55,P=0.018).结论 TL和TP方案均为治疗晚期老年卵巢癌的有效方案,TL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消化道反应轻,因此安全性更高.

    作者:任立新;王亚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痰热清注射液防治放射性食管炎57例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放射性食管黏膜炎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已经出现的吞咽困难逐渐加重、胸骨后烧灼疼痛感或进食疼痛,严重影响饮食的摄入和体力状况,降低了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放疗的中断或放疗时间整体延长,严重影响食管癌近期及远期疗效.本研究观察放射性食管炎放疗中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吴海涛;任既晨;张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da7基因增强放射线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作用

    目的 检测Mda7基因联合放射线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PC-3细胞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pcDNA-Mda7质粒转染PC-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生长;pcDNA-Mda7质粒与X-射线联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PC-3细胞凋亡率随X-射线照射剂量升高而增高,在10 Gy及以上剂量照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D-NA-Mda7质粒转染PC-3细胞,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 <0.001),集落形成百分数明显降低(P<0.001);pcDNA-Mda7质粒与X-射线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转染组(P<0.01).结论 PC-3细胞具有辐射抗性,pcDNA-Mda7质粒转染可以显著抑制PC-3细胞生长,pcDNA-Mda7质粒与X-射线联合应用效果好于单纯照射和单纯基因作用.

    作者:殷振娥;何淑梅;刘永哲;金顺子;吴丛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慢性肾功不全代偿期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肾脏是衰老影响明显和功能减退快的器官之一,40岁时肾脏发育达顶峰,以后肾脏体积开始缩小,到了80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 40%,在应激或不良药物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肾功能不全.而老年人因肌肉重量减轻,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多方面的因素,其肾功能的检测方法和对结果的评价有特殊性.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评估中肾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万善;张明子;吴雨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根管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老年人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

    龋病导致的磨牙大面积缺损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多发性牙体疾病,常因治疗不及时致牙齿拔除和牙列缺损,其残根残冠可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技术予以保留,并通过修复方法恢复其正常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核桩冠是修复磨牙残冠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核桩材料有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桩、全瓷桩等[1,2],有很多不足[3].近年来,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影响核磁成像检查的纤维桩材料作为金属桩核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结合上部全瓷冠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4,5].本研究应用多根管纤维桩及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老年人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应用此种修复方式保留老年人磨牙残冠提供依据.

    作者:姜雅萍;张海英;李恬;宋文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属于癌症晚期,且患者中老年人居多,手术切除往往不是佳选择[1].作为保守治疗,化疗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在延长患者生命、缓解患者痛苦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我院采用单纯吉西他滨静脉滴注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滴注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予以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杨杨;路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表浅性膀胱癌细胞中DNA核酸内切酶ERCC1及膜连蛋白-1的表达及与顺铂耐药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表浅性膀胱癌细胞中DNA核酸内切酶ERCC1基因的表达在介导顺铂(Cisplatin)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用分步诱导法在体外建立耐Cisplatin不同浓度、不同天数表浅性膀胱癌细胞KU7和253JB-V (0 nmol/L,0 d;0.4 nmol/L,30、75 d;0.8 nmol/L,30 d)和T24(0 nmol/L,0 d;0.2 nmol/L,90 d).MTT方法检测Cisplatin对建立的耐药株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RT-PCR方法检测ERCC1、膜连蛋白-1(Annexin-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Cisplatin作用96 h后,耐药株细胞的耐药程度明显增强;对KU7耐药株细胞、253JB-V耐药株细胞和T24耐药株细胞而言,KU7 +0.4 nmol/L Cisplatin(75 d)和KU7+ Cisplatin 0.8 nmol/L(30 d)对Cisplatin的敏感性下降,其IC50由0.8 nmol/L(0 nmol/L,0d)逐步增高到1.45 nmol/L;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53JB-V耐药株细胞和T24耐药株细胞中.RT-PCR结果显示:KU7耐药株细胞、253JB-V耐药株细胞的ERCCl mRNA表达增多,且在高浓度和天数多时更为明显,Annexin-1基因无明显变化.T24耐药株细胞中ERCC1基因及Annexin-1基因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成功地在体外诱导了耐Cisplatin不同浓度的KU7耐药株细胞、253JB-V耐药株细胞各两株,T24耐药株细胞一株.其中KU7耐药株细胞、253JB-V耐药株细胞ERCC1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加药浓度和天数的增加而增多,Annexin-1基因无明显变化.T24耐药株细胞的ERCC1基因及Annexin-1基因表达均无明显的变化.

    作者:关云哲;杨东彪;王振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是指由于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或颈内动脉远端闭塞,且短期内未能通过脑底动脉环或软脑膜动脉网等建立有效侧支循环而引起的MCA供血区完全性梗死,病死率达80%,幸存者也常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1].m-MCAI目前仍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难点,故研究m-MCAI的相关因素非常重要,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本研究对176例前循环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m-MCAI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雪梅;陈卫红;侯小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