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忠良;黄泽汉;韦克;邓军;陆荣臻;覃英
皮肤瘙痒症是多发生于老年人的全身瘙痒性皮肤病,表现为全身阵发性剧烈瘙痒,常使病人痛苦不堪,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了老年瘙痒病,获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刘颖;翟春雷;张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1].本文通过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日常饮食行为,旨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作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更好地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效果.
作者:常娜;李菲;柏玉萍;刘璐;马洪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2、4、8天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人院后、第1、2、4、8天之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平均厚度呈正相关(r=0.31,P<0.01).结论 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病程的延续和严重程度没有预示作用.
作者:肖湘雪;白树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老年人肺结核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且患病时间长,常易发生耐药性,并已经形成了一种感染-耐药-复发-再传染的恶性循环.中医药治疗结核具有提高抗菌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中毒症状,缩短疗程作用.
作者:黄春合;覃后继;何延专;黄其文;黄美金;覃雪英;陆春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上海市老龄化发展进程及变动趋势.方法 以上海市1978 ~ 2010年户籍人口数据为样本,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选取对总人数和老年人数有显著影响的序列,确定一个稳定的人口系统,构建老年人数预测值满足上海市老年人口峰值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设定省际净迁移人数序列及低、中、高总和生育率方案下,利用模型预测上海市2011 ~2050年的总人数、老年人数和老龄化系数.结果 在低、中、高方案下,老龄化系数分别在2034、2032和2032年达到峰值22.25%、21.80%和21.40%,到2050年分别下降至21.58%、20.85%和20.25%.结论 高总和生育率方案能有效延缓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进程,有利于逐步优化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
作者:吕盛鸽;徐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型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一组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浆Hcy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
作者:刁丽梅;郑金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S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黏度、血浆浓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黏度、RBC压积水平差异性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全血还原黏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上治疗组则升高明显(P<0.01).结论 药物结合心理干预不仅对助于整体提高脑血栓的疗效,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作者:许贞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患者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影响及其与老年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2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73例患者予综合干预,干预方案为:改变生活方式+氢氯噻嗪+替米沙坦+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对照组154例患者未予综合干预.随访观察3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脉压和平均脉压指数及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平均脉压为(51.36±6.22) mmHg、平均脉压指数为(0.39±0.02),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8例(16.18%),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3例(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人的脉压和脉压指数采取适当运动、改变生活方式及氢氯噻嗪、替米沙坦、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减少老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邓景元;刘亚民;吕雅丽;杨林;张敏;冯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PSD-95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造模14 d后用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将大鼠断头取脑后,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情况,并用蛋白印迹方法观察大鼠海马PSD-95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存在记忆障碍,而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有大量凋亡神经元,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与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海马CA1及CA3区PSD-95蛋白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明显促进VD大鼠海马组织PSD-95蛋白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VD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宇;张明艳;王燕;王波;赵永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明确Bmi-1与Ki-67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 对病历资料完整的38例肺腺癌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Bmi-1与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Bmi-1与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肺腺癌的癌组织中,Bmi-1和Ki-67阳性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mi-1:71.1% vs 14.3%;Ki-67:76.3%vs5.7%,P<0.05).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Ki-67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此外,Bmi-1和Ki-67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Bmi-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参与了肺癌的增殖与转移,Bmi-1和Ki-67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判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孟秀香;刘丹丹;聂慧玲;刘纯青;刘奔;赵宝霞;杨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注射用蒺藜皂苷是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中药5类新药,主要成分为精制蒺藜皂苷,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舒利血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胸痹心痛的心血瘀阻证,症见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痛引肩背及臂内侧、胸闷、心悸气短等.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L03351号批文和相关法规技术要求[1,2],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6家单位对其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考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国栋;孙申国;程志国;曾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颈动脉支架(CAS)置入术在预防糖尿病(DM)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及改善生活质量的远期效果.方法 接受CAS置人治疗的DM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39例,定期随访1~6年.复查颈部血管彩超、头部MRI、头部CT及灌注成像,并对2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前、术后第14天、3、6个月进行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修订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1~6年,平均33个月;3例(7.7%)脑梗死,其中2例脑梗死发生在支架置入同侧,另1例发生在对侧.28例症状性狭窄患者CAS治疗后14 d、3个月NIHSS、M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6个月B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多(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 75岁、高血压史、有两个以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术后未系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术前有多次脑梗死病史的患者术后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P<0.05).3例(7.7%)术后再狭窄.结论 DM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是安全的,能显著降低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及改善生活质量.CAS术后中远期再狭窄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黎洲;周石;宋杰;蒋天鹏;安天志;李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大部分脑血管病患者度过危险期之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由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偏瘫恢复期加强康复功能锻炼显得十分重要,是减少脑血管病死亡和致残的关键.然而在临床康复治疗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很慢,临床效果也较差.本文通过对比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其康复效果.
作者:林远;高振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常形成巨大危害,其主要特点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加重[1].目前临床对该病治疗措施有限,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主要治疗手段则是采用吸入剂治疗[2,3].本文旨在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侯小华;张秀华;曹书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管生成素(Ang)Ⅱ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98例VD患者静脉血及脑脊液.同时选取正常成年人血清标本50例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AngⅡ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NSE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AngⅡ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NSE和AngⅡ表达量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血清NSE和AngⅡ表达量与脑脊液NSE和AngⅡ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 V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和AngⅡ异常表达.二者共同促进疾病进展,早期检测NSE和AngⅡ表达可能对判断患者病情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黄树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比较内皮祖细胞两种不同移植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30例患者的34条缺血的下肢,选择两种移植方法,16例18条患肢采用小腿肌肉局部注射,16例17条患肢采用下肢动脉腔内注射.结果 二组患者总的疼痛缓解改善率分别为83.3%(15/18)和93.8%(15/16).对缓解或改善患者的冷、凉感觉,二组患者总的有效率均为100% (16/16,14/14).二组患者总的保肢率分别为88.9%(16/18)和93.75%(15/16).术后两种移植方法的踝肱比值(ABI)增加的例数分别为38.8.4% (8/18)和37.5.2% (6/16).有15例患者16条患肢接受了下肢动脉造影,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枝血管形成.结论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两种移植方法疗效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闫醒军;边忠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通过卡巴拉汀治疗AD 3年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继续服用卡巴拉汀治疗,研究组转换为美金刚治疗.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转换前与转换后第12、24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1)研究组患者MMSE、ADAS-cog、ADL及GDS评分在转换治疗后第12、24周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临床疗效满意,MMSE 12 w有效率86.7%,24w有效率90.3%;ADAS-cog 12 w有效率38.7%,24w有效率87.1%;ADL12 w有效率19.4%,24w有效率51.6%:GDS 12 w有效率41.9%,24w有效率6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卡巴拉汀转换为美金刚治疗AD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同类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干预作用.方法 血管源性MCI(vMCI组)12例,非血管源性MCI(nvMCI组)12例,健康对照组10例,并对vMCI和nvMCI组进行rTMS干预.刺激点位于双侧前颞区,频率为1Hz,刺激强度为静息运动阈值(RMT)的80%,刺激量为600 pulses/d,连续治疗5 d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w,共6个疗程.所有受试在rTMS干预前后均行EEG、P300及临床记忆量表(CMS)测试,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vMCI组与nvMCI组及rTMS治疗前后EEG、P300及CMS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治疗组忆商(MQ)值显著增高(P<0.05);vMCI组MQ变化率高于nvMCI组(P<0.05).各治疗组P300潜伏期较干预前缩短,波幅升高(P<0.05);各治疗组rTMS干预后,慢波频带(δ~θ频带)相对功率比呈降低趋势,快波频带(α~γ频带)相对功率比呈升高趋势;且vMCI组较nvMCI组,上述改变更为明显;健康对照组则表现为慢波频带相对功率比升高,快波频带相对功率比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 通过rTMS治疗,不同类型MCI患者MQ值、P300及脑电相对功率比均趋于改善,且vMCI组诸项指标的改善明显高于nvMCI组;而健康对照组在无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存在增龄性的认知功能减退.
作者:祝本菊;姜美娟;陶华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放射性空洞性缺损主要是由于放疗后引起局部皮肤纤维化,血运差,致使缺损处组织坏死所致,常规换药处置难以愈合,需手术治疗,本组6例患者均在我院应用逆行胸大肌肌皮瓣治疗胸壁放射性空洞性缺损,疗效满意.
作者:马文端;王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老年患者行全身麻醉后常会引发精神、社交活动和认识功能改变,表现为精神焦虑、思想紊乱、注意力分散、智力与记忆力下降、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差、社交和技巧掌握能力弱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时人格改变[1].
作者:韦忠良;黄泽汉;韦克;邓军;陆荣臻;覃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