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铂与放疗联合治疗对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王立威;刘丽萍;吴宣萱

关键词:洛铂, 放疗, SGC-7901胃癌细胞, 凋亡
摘要:目的 观察洛铂与放疔联合治疗对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单纯放疗组、放疗化疗联合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p53 mRNA表达.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呈多角形,细胞大小均匀.加入洛铂与照射后,细胞生长相对减慢,细胞体积变小,出现明显的细胞生长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单纯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p53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组p53 mRNA表达均高于单纯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 化疗与放疗联合应用增加胃癌细胞的凋亡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地区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普通居民中5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以及下尿路症状(LUTS)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1年2月开始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天津地区老年男性中剔除其他相关因素后筛选出413名受试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研究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MFR)、膀胱壁厚度、残余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8个方面与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天津地区普通人群中老年男性BPH患病率为56.17%,患病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59.7岁.统计分析显示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122例,高血压组BPH患病率(69.3%)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46.6%),BPH合并高血压组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单纯BPH组(P<0.05);BPH合并高血压组中,收缩压与患者发病年龄提前显著相关.下尿路症状方面,IPSS评分、大尿流率、残余尿及膀胱壁厚度与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天津地区普通中老年男性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尤其是高收缩压可能促进BPH的发生.

    作者:蔡高;苏跃;宋昆;刘莉;昊丹;崔喆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茶多酚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 探讨茶多酚体外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茶多酚作用GBC-SD细胞48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33258/PI双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茶多酚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凋亡作用;DCFH-DA为细胞内活性氧探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茶多酚对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对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 50、100、200 μg/ml茶多酚作用GBC-SD细胞48h后,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茶多酚作用后GBC-SD细胞ROS明显上升,细胞内caspase-3活性增强(P<0.01).结论 茶多酚能显著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发生凋亡作用,其机制口可能是ROS过量积聚、激发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连超群;夏俊;高琴;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54例

    美国糖尿病(DM)并发症控制实验(DCCT)研究发现,初发2型DM (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良好控制血糖,亦可减少慢性并发症发生[1].国内外研究发现,及时的血糖强化控制可逆转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2,3].本文观察初发T2DM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为其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金立;赵汝杰;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黄素抑制Lovo细胞迁移与黏附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迁移和黏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Lovo细胞和HUVECs增殖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黄素对Lovo细胞与HUVECs黏附的影响,Transwell双层小室观察大黄素对Lovo细胞迁移穿过单层HUVECs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40 μmol/L大黄素对Lovo细胞和HUVECs增殖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能够降低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P<0.05),并显著减少迁移与穿过单层HUVECs的Lovo细胞数目(P<0.05).结论 大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以及肿瘤细胞迁移穿过内皮细胞的作用,提示其具有抗肿瘤转移的潜能.

    作者:张春;韩丽君;董海影;李智勇;常星;兴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结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FTS)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优化措施,减少手术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以达到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从而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1.2].FTS可能彻底改变许多疾病的治疗模式,本文通过探讨FTS理念在结直肠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王俊;周凯;傅平;袁喜红;洪华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脂联素表达变化及与胰腺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8只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 ANP组)32只.CON组剖腹后只翻动十二指肠及胰腺后关腹.ANP组逆行胰胆管内注射1.5%去氧胆酸钠制备ANP模型.术后6、12、24、48h处死大鼠,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并评分,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联素、TNF-α和IL-6水平变化.结果 ANP组大鼠胰腺病理学评分及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均较CON组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在发病早期下降缓慢,24 h后迅速下降,48h较24h显著降低(P<0.01),并与胰腺病理学评分及TNF-α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846、-0.789,P<0.05).结论 血清脂联素在ANP发生发展中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与胰腺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能在AN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瑜红;唐国都;许志毅;蔡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佳木斯市社区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状况

    目的 了解老年人对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需求,以制定城市社区老年人预防跌倒健康教育策略.方法 整群抽样法抽取佳木斯市向阳区7个社区,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状况及需求情况.结果 社区内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总率为5731%,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合格率为34.20%,71.02%老年人获取预防跌倒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电台,87.4-9%的老年人想知道预防跌倒的知识,54.62%老年人希望通过电视、电台途径进一步获取预防跌倒知识.结论 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合格率不高,社区可通过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对社区老年人进行预防跌倒知识的健康教育,降低跌倒伤害,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

    作者:鲁彦;杜宁;周宪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宫颈癌50例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老年宫颈癌病程晚,预后差.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和病理特征,为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老年宫颈癌50例为老年组,年龄60~78岁,中位年龄(65.67±3.58)岁;同期收治的164例中年患者为中年组,年龄36~59岁,中位年龄(46.23±2.14)岁.在月经初潮年龄、结婚年龄和治疗方式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均为已婚、已孕、已育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治疗方案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放疗、新辅助化疗、手术,并给予个体化治疗.

    作者:侯瑞杰;卢爱妮;廖予妹;王敏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胰岛素分泌调控基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 T2DM)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发病率迅速增长的疾病之一,并且它的发病与多个基因累加效应及多种环境因素相关.全基组和候选基因关联相关研究中的PPARG、KCNJ(11)、TCF7L2、IGF2BP2、CDKN2A/B、FTO、CDKAL1、HHEX、SLC30A8和WFS(1)基因等都与T2DM相关,探索这些易感基因可以为人类治疗T2DM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各个基因引发糖尿病的机制不尽相同,本文对词控胰岛素分泌的基因与T2DM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根据Wild等[1]的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里,随着印度与中国糖尿病人群以高于2倍的速度增长,亚洲将会成为严重的发病区域.正是由于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而引起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此胰岛素水平及其敏感性的控制对于糖尿病病人至关重要,而进一步明确胰岛素分泌的机制和寻求更好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重点介绍几种调控胰岛素分泌的基因.

    作者:苗垚垚;乔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受遗传、年龄、性别、吸烟、营养状态、肝肾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当Hcy的生成与代谢失去平衡时,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目前比较公认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tHcy)参考范围是5- 15 μmol/L,15 μmol/L< tHcy≤30 μmol/L为轻度,30 μmol/L< tHcy≤100 μmol/L为中度,tHcy>100 μmol/L为重度.20世纪30年代初,Vincent du Vigneaud首次从膀胱结石中分离出来Hcy,1969年McCully第一次提出高水平的Hcy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此Hcy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大量研究证明,Hhcy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危险度随Hcy浓度的升高而增加[1],同时许多证据显示Hhcy与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存在着广泛联系,在痴呆、帕金森病(PD)、多发性硬化(MS)、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及抑郁症患者体内均发现Hcy水平升高,本文就Hhcy在神经病学几个领域内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柴晓斌;陈秋惠;张医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不同程度清理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手术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324例接受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的疗效.结果 关节镜手术能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X线为Ⅰ、Ⅲ级的骨性关节炎行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远期效果相同;X线为Ⅱ级者行广泛清理术后远期效果好.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对X线为Ⅰ、Ⅲ级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有限清理术,对X线为Ⅱ级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行广泛清理术.

    作者:刘平;张莹;姜洋;李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经颅多普勒对颈椎定点伸引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观察颈椎定点伸引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疗效.方法 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随机分成3组,观察组100例,对照1组100例.对照2组100例.对照1组只用肌肉起止点手法松解颈部肌肉,隔日1次,共治疗12次,对照2组只用颈椎定点伸引术,5~7d1次,共治疗5次.观察组应用肌肉起止点手法同对照1组,先松解颈部肌肉,再用颈椎定点伸引术同对照2组.3组患者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测以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3组治疗后血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2个对照组(P<0.01).结论 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松解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脑血流及颈部临床症状,较单纯使用肌肉起止点松解或颈椎定点伸引术效果更佳.

    作者:殷素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在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影像学表现,评价DWI、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5例临床表现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行MRI及DWI检查,对MRI图像及DWI数据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 ①MRI对BPH诊断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3.3%,符合率为84.62%;对Pca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5.71%,符合率为84.62%.②病灶ADC值<1.0×10-3 mm2/s时,考虑Pca可能性大,当病灶ADC值>1.0×10.3 mm2/s时,则为良性病变;DW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为86.67%、特异性为85.71%、符合率为86.15%.结论 DWI、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作者:马国津;刘桂锋;姚铭;杨海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主要病因和复发因素.目前对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必须根除Hp已成共识,但佳标准方案一直存在争议[1].本研究对两种用药方案治疗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刘维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评价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OL)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QOL调查问卷评价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QOL;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QOL总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其中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差异显著(P<0.01);与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QOL相关的因素包括刀口区疼痛、吞咽不畅、失眠、食欲丧失、情绪、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越低,社会支持度高、心理健康程度高、没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QOL状况越好.结论 通过加强规范治疗,改善患者疾病困扰,避免疾病恶化;争取全面社会支持,帮助患者进行精神疏导,改善负面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等多途径,帮助其提高术后QOL.

    作者:罗瑞华;齐金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痴呆症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一个公共问题,发达国家为此建立了长期照顾制度来应对.长期照顾是指在一段长时间内,对身心功能障碍者提供包含长期性医疗、保健、生活、个人与社会支持的照护,长期照顾分为以机构为基础的照顾和以家庭为基础的照顾,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智障者、失能者、有精神障碍者.长期照顾的提供者包括正式照顾者和非正式照顾者,正式照顾者一般指在机构中的医学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人员,非正式照顾者一般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志愿者等[1].非正式照顾者提供的照顾一般是在居家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家庭成员是主要的承担者,被称为家庭照顾者.

    作者:孙楚凡;杜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活力苏和艾司唑仑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失眠是一种中老年较为常见又十分痛苦的亚健康状态.失眠时会引起烦躁不安、精神倦怠、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失眠严重的人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血压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精神分裂和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中老年常见的失眠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缺氧性失眠,由于中老年人大脑供血不足,氧气缺乏引起的失眠;第二种是起夜过多引起的失眠;第三种是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失眠.调查显示中国存在失眠的人群高达42.5%[1],17%的人失眠症状相当严重,而失眠人群中,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有许多起效快,作用强的睡眠诱导剂或镇静催眠药可治疗失眠,但存在嗜睡、模糊、抑郁、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排尿困难、作梦、性欲降低等副作用和潜在的成瘾性等不足之处.活力苏口服液是中药制剂,具有治疗精神萎靡,失眠健忘等症状的作用,本文为探讨其治疗中老年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艾司唑仑进行了对照研究.

    作者:李亚玲;李俊;叶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血脂和护骨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BMD)与血脂和护骨素(OPG)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未伴发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脂水平与绝经女性并发骨质疏松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TC 、LDL、L1-4BMD、FN BMD及O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4.82、11.24、11.08、6.18,均P<0.05),而两组的TG和HDL水平相比则无明显差异(t=1.39、0.42.均P>0.05).OPG与TC、TG、LDL呈负相关,而与L1-4 BMD和L1 -4BMD呈正相关.另外,在控制绝经年限、TC、TG、LDL等因素后进行偏关性分析发现,OPG仍然与L1-4BMD和L1-4BMD呈正相关.L1-4BMD、L1-4BMD与TC 、LDL呈负相关,而与TG和HDL无相关性.另外,在控制BMI、绝经年限后进行偏关性分析发现L1-4BMD、L1-4BMD仍然与TC和LDL呈负相关.但是,在控制OPG后进行偏关性分析发现L1-4BMD、L1-4BMD与TC和LDL无相关性.结论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TC 、LDL水平较高,且与BMD呈负相关;而其血清OPG较低,与BMD正相关,与TC、TG、LDL负相关.

    作者:崔双;薛昊罡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肺栓塞前期症状不明显,极易造成误诊并导致病人死亡[1].因此,早期的诊断尤为重要.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8层螺旋CT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图像质量,缩短了扫描时间,而且降低了辐射剂量.本研究探讨128层螺旋CT及32层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roGRP、TPS、NSE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roGRP 、TPS、NS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晚期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组、同期接诊的肺良性疾病患者组以及门诊健康体检者组,各组40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ProGRP、TPS、NSE的水平,比较各肿瘤标记物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检测意义.结果 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E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proGRP和TPS(P <0.05) ;ProGRP、TPS和NSE阳性率和浓度均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反之经有效治疗后水平均下降.ProGRP在本组下降幅度为显著(P<0.05);联合检测ProGRP.TPS和NSE3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比单独检测其中1种或检测其中任意两种都要高.结论 ProGRP、TPS和NSE3种肿瘤标志物对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且其阳性率和浓度均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反之若经有效治疗则降低,其中ProGRP可作为治疗是否有效的显著的检测指标,但3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则更有利于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及预后.

    作者:黄小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