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法舒地尔预防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研究

盖玉生;乔卫卫;左鲁宁;杨芳;李强

关键词:冠脉介入, 桡动脉痉挛, Rho激酶抑制剂, 法舒地尔
摘要: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优点是血管并发症少、可以早期活动,但桡动脉痉挛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桡动脉痉挛多可自行缓解或经导管内推注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等药物后好转,一般不引起严重临床后果,少数情况下可发生顽固性桡动脉痉挛,导致经桡动脉途径手术失败.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0 ~ 2008年5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观察组),采用TME治疗;另选1995~2000年的3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保肛率、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 110±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5±40) ml,住院时间为(14.5±2.0)d;对照组分别为( 188±24) min、(345±119)ml、(18.6±1.8)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保肛率、肿瘤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84.0%,对照组分别为0、26.7%、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TME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及保肛率.

    作者:何程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白细胞计数与脂类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体检人群的白细胞计数(WBC)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重庆市4004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WBC、TG、TC含量,按照统计学四分位方法将WBC分为WBC1组、WBC2组、WBC3组、WBC4组,各组的WBC分别为0~4.90×109/L、(4.91 ~5.79)× 109/L、(5.80~6,71)×109/L、>6.72× 109/L,用SPSS17.0软件分析各WBC水平与血清TC、TG、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讨论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结果 随着WBC计数增加,各组TG、TC含量以及男性比例均逐渐升高,女性比例逐渐降低(P<0.01);WBC1组WBC与TG、TC和性别呈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21,0.044,0.099,-0.033(P<0.01);WBC2、WBC4两组的WBC也与TG、TC和性别呈正相关,r分别为0.074、0.037、0.035,0.084、0.03、0.042(P <0.01),与年龄不相关(P>0.05);WBC3组中WBC仅与TG相关(r=0.04,P<0.01),而与TC、性别和年龄都不相关(均P>0.05).以WBC计数为因变量,TG、TC、性别和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123,0.035,0.117,-0.03(P<0.01).结论 重庆市民的WBC在一定范围内与TG、TC和性别有关,在此范围内的WBC有望成为脂代谢相关疾病辅助诊断的新指标.

    作者:叶芳;王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42例

    糖尿病足的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1],严重者可导致骨骼坏死,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预防和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实践中自拟中药浴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疗效满意.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张新霞;谢春光;郭保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在诊断妇科肿瘤复发及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 ~ 2011年在该院肿瘤中心诊治的63例妇科肿瘤患者,其中初诊患者21例,经综合治疗后的患者42例,根据是否应用PET/CT显像诊断肿瘤的复发、转移分为观察组(应用PET/CT显像诊断肿瘤的复发、转移)和对照组(应用MRI诊断肿瘤的复发、转移).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结果 观察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可以早期发现可疑复发或转移病灶,在检测远处转移和小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监测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方法,对于临床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冉;吴小艾;李林;李建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关系及老年CAP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入组305例以CAP入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以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on-ACS组).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和30 d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CAP入院的305例老年患者中,合并ACS者为80例(26.3%),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6例(32.5%).重症肺炎患者9例(11.3%).ACS组患者更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危险因素,且CAP临床治疗难度增加.ACS组治疗失败、院内死亡及30 d内死亡的比例明显更高(52.5% vs 14.2%,P <0.001;21.3% vs 6.7%,P <0.001;25.0% vs 8.9%,P<0.001).结论 对于因CAP住院的老年患者,合并ACS比较常见,ACS可能是因CAP住院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萍;王辉宇;建彩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糖化血红蛋白(HhAlc)可间接反映血糖浓度的改变及机体糖代谢的状态[1,2],反映检测之前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不受空腹及胰岛素治疗的影响[3].本文联合检测DM患者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BG)及血脂水平,探讨其在老年DM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苏猛;张桂红;朱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肾细胞癌中RECK和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RECK和MMP-9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肾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肾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RECK、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ECK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4%,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而MMP-9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RECK和MMP-9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14,P<0.05).结论 RECK和MMP-9蛋白表达与肾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肾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傅全胜;苏泽轩;梁蔚波;卓育敏;徐谊朝;李红;康举龄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相关[1].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平均的血清胆固醇(TC)水平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与此同时,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也十分常见[2].血脂异常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在心血管系统,导致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作者:肖林;杨亚丹;孔海燕;庞伟;孙寿丹;蒋与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急危重症监护病人30例

    急危重症监护( ICU)病人由于受到各种损伤,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容易出现高能量消耗,高分解代谢等代谢紊乱.目前认为任何类型的严重疾病和创伤等应激状态可导致糖代谢改变出现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被称为应激性高血糖[1].Van den Benrghe等[2]也再次证实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急危重症监护病人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我科根据Kanji等[3]制定ICU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为指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冬访;郑晓军;张希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丁苯酞预处理对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NBP)干预组,各组按再灌注6、24、48、72 h四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干湿重法测定同侧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AQP-4及含水量在缺血再灌注6 h明显升高,于48 h达到峰值(P <0.05);NBP预处理组AQP-4阳性表达与含水量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加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NBP预处理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QP-4的表达,有效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

    作者:杨霄鹏;李秋芳;杨瑞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庆地区人群体质指数与血脂、尿酸、血糖、腰围的关系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人群体质指教(BMI)与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和腰围(WC)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81 761例体检人群的BMI与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和WC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中BMI过低、正常、超重、肥胖人群的血脂异常率分别为14.6%、20.5%、47.6%、58.8%,尿酸的异常率分别为49.3%、88.6%、91.1%、90.1%;空照血糖异常率分别为2.9%、3.2%、8.9%、15.5%,WC异常事分别为0.0%、4.6%、41.5%、87.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BMI增加,重庆市体检人群的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异常和WC的异常均明显升高.

    作者:尤洁茹;王永红;谢微波;罗蓉;王小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连续3d)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建立后,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丝胶灌胃(2.4g·kg-1·d-1)35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胰岛β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胰岛β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大鼠相比,丝胶治疗组大鼠胰岛β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丝胶可通过上调胰岛β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胰岛β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对糖尿病时胰岛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晓燕;付秀美;高宇;陈志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尿道刺激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留置尿管老年患者术后尿道刺激的效果.方法 60例需要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石蜡润滑常规导尿;观察组30例,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导尿管进行导尿.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苏醒期心率及收缩压的变化、尿道刺激症状、躁动评分以及出现肉眼血尿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苏醒期心率及收缩压的变化、尿道刺激症状、躁动评分及出现肉眼血尿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法可有效减轻留置尿管老年男性患者术后的尿道刺激症状,减轻尿道黏膜损伤及疼痛,减少躁动,避免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李春萍;杜奕鹏;朱磊;姜凤鸣;李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他汀类药物抗脓毒症作用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常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异常,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虽然近些年关于脓毒症的治疗方法取得一定进展,如重组人活化蛋白C (rh-APC)[1],早期液体目标治疗等[2],但脓毒症的发病率仍在不断提高,并且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作为广泛应用的降脂药物,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其有益作用源于其限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因此减少体内循环的胆固醇量,这种作用与降低血脂有关.

    作者:张立涛;赵鹤龄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J波和2相折返形成离子流机制研究进展

    J波在心电图(ECG)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向上波幅≥0.1 mV,时限≥20 ms.其发生率在正常ECG中约占2.5% ~18.2%,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属于正常ECG的生理变异,称生理性J波.但在一定条件下,J波可出现增宽、增高,甚至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称病理性J波.1920年,Kraus报道高血钙可出现J波;1938年,Tomaskewski报道低温患者可出现J波;1953年,Osborn对低温出现的J波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和详细的论述,并观察到J波与室颤的发生相关,是预后不良的表现,故又称Osborn波.1994年,Bierregarrd和Aizawa分别报道了ECG有J波者可发生室颤而使J波受到临床重视.目前认为缺血性J波是心脏猝死的高危预警新指标[1],而J波综合征是指与J波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总称.

    作者:丁绍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抑郁状态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状态与家庭支持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与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30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人抑郁状态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有抑郁情绪的老年人占54%.老年人抑郁状态与婚姻状况、身体疾病、居住情况以及家庭支持程度有关(P<0.05).结论 老年人抑郁与家庭生活关系密切,应该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给予足够重视,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阳中华;邓云龙;陈向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两种术式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

    目的 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系统与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治疗患有POP-Q分期Ⅲ~V期的患者30例,其中采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14例,其他患者采用传统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rolift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少于阴式子宫全切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骶棘韧带悬吊术组(P<0.05),POP-Q分期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阴道Aa、Ba、C、Ap、Bp位点均得到显著改善,解剖疗效明显.结论 两种术式应用于纠正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都是安全可行的,但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方面,prolift盆底重建系统优于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及骶棘韧带悬吊术.

    作者:黄华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皮衍生基因-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内皮衍生基因-1( EG-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另取15例良性甲状腺疾病病例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EG-1基因水平.结果 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有23例检测出EG-1 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1% (23/38);15例甲状腺瘤组织中有5例检测出EG-1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0%(3/15),组间比较EG-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瘤组织(P<0.05).EG-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EG-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孙亚东;张景斌;王海英;马彦;姜春浩;邸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癌组织Bcl-2和Bax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检测Bcl-2及Bax基因在小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小肠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取50例小肠肿瘤患者标本,并取30例癌组织附近正常组织,Bcl-2及Bax基因表达检测采用Western印迹法,而细胞凋亡指数(AI)检测采用TUNEL方法.结果 相对于癌组织附近正常组织,Bcl-2、Bax基因及AI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偏高(P<0 05);小肠癌中Bcl-2积分与AI呈负相关,相反,Bax积分则与AI呈正相关.结论 Bcl-2很有可能参与小肠癌发生及发展,并同时对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而Bax则部分升高癌细胞凋亡水平.

    作者:辛向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姜黄素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姜黄素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按姜黄素作用的不同浓度分组:3.12、6.2.5、12.5、25.0、50.0 μmol/L,作用的不同时间分组:24、48、72 h,采用四甲基耦氮唑蓝(MiTT)计算细胞抑制率;应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片段化作用.结果 (1)利用MTT比色分析法,发现MGC-803细胞分别用含不同浓度姜黄素溶液培养24、48、72 h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2)通过吖啶橙染色发现,在姜黄素作用下,部分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荧光增强,核染色质固缩,呈新月形、肾形在核膜周边聚集;(3)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姜黄素主要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G1期细胞数减少,C2/M期细胞数变化不明显;(4)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12.5、25.0、50.0μmol/L浓度处理组作用48h后出现典型的DNA断裂的梯子样外观.结论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的S期阻滞有关.

    作者:丁峰;杨夙;王巍;孙宏治;白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