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民
J波在心电图(ECG)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向上波幅≥0.1 mV,时限≥20 ms.其发生率在正常ECG中约占2.5% ~18.2%,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属于正常ECG的生理变异,称生理性J波.但在一定条件下,J波可出现增宽、增高,甚至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称病理性J波.1920年,Kraus报道高血钙可出现J波;1938年,Tomaskewski报道低温患者可出现J波;1953年,Osborn对低温出现的J波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和详细的论述,并观察到J波与室颤的发生相关,是预后不良的表现,故又称Osborn波.1994年,Bierregarrd和Aizawa分别报道了ECG有J波者可发生室颤而使J波受到临床重视.目前认为缺血性J波是心脏猝死的高危预警新指标[1],而J波综合征是指与J波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总称.
作者:丁绍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阴茎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糖尿病性ED的血管性病因.方法 应用CDUS检测18例糖尿病性ED及20例非血管性ED患者阴茎海绵体动脉(CA)及其分支血管螺旋动脉(HA)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性ED患者CA血管壁较毛糙,3例一侧CA内可见血栓,且CA的分支血管HA显示多为1级或2级.阴茎海绵体内药物注射( ICI)前后糖尿病性ED患者CA内径增加百分比明显低于非血管性ED组[(58.29±5.85)%vs(78.54±9.94)%,P<0.01];ICI后糖尿病性ED患者CA的PSV、RI亦明显低于非血管性ED组[PSV(22.23±7.38)vs (44.87±9.45) cm/s,P<0.01;RI:0.89±0.07 vs 1.09±0.09,P<0.01],而DD-VV则明显高于非血管性ED组[(11.03±2.85)vs(3.85±2.28) cm/s,P<0.01].结论 CA及其外周HA受损可能是糖尿病性ED患者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而阴茎静脉关闭机制不良可能是其继发病变.
作者:李进兵;吕立国;覃勇;郑德全;杨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急危重症监护( ICU)病人由于受到各种损伤,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容易出现高能量消耗,高分解代谢等代谢紊乱.目前认为任何类型的严重疾病和创伤等应激状态可导致糖代谢改变出现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被称为应激性高血糖[1].Van den Benrghe等[2]也再次证实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急危重症监护病人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我科根据Kanji等[3]制定ICU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为指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冬访;郑晓军;张希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海拔地区根据青海省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调查,先心病患病率为5.66‰,海拔越高,发病率越高,房间隔缺损(ASD)在各种先心病中ASD发病率高(约占37.42%),并发肺动脉高压早的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老年(≥60岁)ASD患者由于年龄大,长期处于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加之高海拔缺氧,往往合并肺动脉高压及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同时全身脏器功能趋于减退.本文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IE)在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国强;金仁波;尹慧娟;王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且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常规治疗该病常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在临床中联合艾地苯醌治疗ACI,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入院时(即病后48 h内)均做颅脑CT或MRI检查明确脑卒中的诊断.
作者:侯率;车玉琴;那丽;窦文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冠心病患者抑郁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共纳入85例入住该院心内科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患者,同时随机抽取90例无抑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HAMD抑郁评分为(5.3±1.5) vs(5.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病例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9.3±3.5)vs(5.8±1.8),且高于入院时评分(P<0.05);但对照组入院及出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住院时间及冠心病病程长、内向性格、高血压病史、有家庭负担是住院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比较小,两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内向性格及家庭负担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内向性格及家庭负担可以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出现的风险,对于上述可以干预的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降低患者出现抑郁的可能,提高疗效及康复效果.
作者:宋翠侠;柴树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以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乏力为常见症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超过2亿.高血压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经成为影响国人身体素质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柳威;赵英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microRNA(miRNAs)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技术系统分析所有患者组织和血清中miRNA(miR-143、let-7a、let-7b、miR-141、miR-202、miR-210)表达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miRNA中let-7a、let-7b和miR-14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含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而miR-141、miR-202和miR-210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含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NA中let-7a、let-7b和miR-14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5);而miR-141、miR-202和miR-210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5).miRNA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低于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但变化趋势一致.miRNA在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2 =0.843(P<0.05).结论 miRNA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低于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但变化趋势一致,可反映前列腺癌组织的病理特点,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治疗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许泼实;周瑞锦;赵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我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重庆海扶技术公司生产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对102例患有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症状体征消失或缓解的时间,探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黉遒;周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下腰痛(LBP)是指一组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是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LBP是成年人常见的疾患,其年患病率约为36%~76%,成年人中48%~ 85%曾经有下背痛经历[1].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劳动中对腰椎的过度使用,错误使用,废弃使用,都使腰痛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一项研究表明,欧洲国家平均每人每年因腰背痛所产生的费用有大约1 322欧元[2].基于腰痛对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医学界已经把腰痛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作者:武媛媛;刘忠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导入对高血压大鼠心脏、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AAV-LacZ组和AAV-eNOS组,每组8只,另设8只正常血压(WKY)大鼠为WKY组.AAV-eNOS组经尾静脉注射AAV-eNOS 200μl(含eNOS基因拷贝l×1012),AAV-LacZ组注射AAV-LacZ 200μl,WKY及SHR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给予等量0.1mol/L PBS.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肾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NOS的表达.结果 ①SHR组大鼠心肌组织及肾脏组织染色阳性信号明显增多,与WKY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AV-eNOS组凋亡阳性信号明显低于SHR组,差异显著(P<0.05).②SHR组及AAV-LacZ组大鼠心肌组织eNOS表达低于WKY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SHR组大鼠比较,AAV-eNOS组eNOS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肾脏eNOS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eNOS基因导入可明显抑制心肌及肾脏组织细胞的凋亡,保护靶器官.
作者:付军;张婧;黄慧琳;冷吉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益气活血方对老年性下肢骨折后骨量丢失的预防作用.方法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全部患者在治疗骨折同时服用维生素D3(钙尔奇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组方中药综合治疗,观察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3及6个月骨量丢失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量丢失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且6个月较3个月时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益气活血方预防老年性下肢骨折后骨量丢失疗效肯定,并随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
作者:于学美;崔西泉;张延明;吴雅迪;孙建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 PDE)4D基因多态性与辽宁省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潜在的遗传发病机制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检测PDF4D基因多态性位点SNP83、SNP 87、SNP219和SNP220在病例组、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结果 病例组SNP83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均高于对照组(CC:P=0.001;OR=1.788;95%CI:1.280~2.497;C:P=0.003;OR=1.368;95%CI:1.115 ~1.678).SNP219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从:P=0.029;0R=1.444;95% CI:1.037~2.010;A:P=0.048;OR=1.228;95%CI:1.001~1.505).经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后,SNP83CC基因型分布频率仍然高于对照组(P=0.036;OR=1.603;95% CI:1.032 ~2.489),SNP219AA基因型分布频率也仍然高于对照组(P=0.046;OR=1.567;95%CI:1.008~2.436).由SNP219、SNP220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AA单体型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13:OR=1.296;95% CI:1.056~1.591).GA单体型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05;OR =0.650;95%CI:0.482 ~0.878).结论 PDE4D基因SNP83、SNP219位点可能与辽宁省汉族人群大血管性IS具有相关性,而在由SNP219、SNP220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从可能是危险性单体型,GA可能是保护性单体型.
作者:李楠;何志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除了具有传统的降血压、抑制心肌及血管增厚作用之外,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其抗AS作用可能与抑制某些炎症反应有关[2].本文观察贝那普利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
作者:杨凡;熊学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方面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1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组、α银环蛇毒素组和尼古丁组.葛根素组、α银环蛇毒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葛根素,尼古丁组尾静脉注射尼古丁,预给药5d后,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即刻,α银环蛇毒素组尾静脉注射α银环蛇毒素.观察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海马区脑组织病变,检测缺血侧脑组织炎症因子含量.结果 尼古丁和葛根素均能减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改善海马区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抗炎因子IL-10含量;α银环蛇毒素可阻断上述抗炎效应;尼古丁与葛根素抗炎效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完成的.
作者:王明智;梅志刚;曾永保;刘晓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不仅使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一步加重,加快衰退进程,也给照料者带来了严重影响[1].我们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了7年的临床观察,为开展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的分型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液化引流术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疗法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5).两组术后ADL分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止血彻底,创伤小,临床效果优于内科保守疗法.
作者:季祥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鼾症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食道炎症性病变,典型症状有烧心,反流和胸痛,夜间反流严重影响患者睡眠.
作者:宋扬;刘华;董国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人群体质指教(BMI)与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和腰围(WC)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81 761例体检人群的BMI与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和WC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中BMI过低、正常、超重、肥胖人群的血脂异常率分别为14.6%、20.5%、47.6%、58.8%,尿酸的异常率分别为49.3%、88.6%、91.1%、90.1%;空照血糖异常率分别为2.9%、3.2%、8.9%、15.5%,WC异常事分别为0.0%、4.6%、41.5%、87.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BMI增加,重庆市体检人群的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异常和WC的异常均明显升高.
作者:尤洁茹;王永红;谢微波;罗蓉;王小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CVD)是糖尿病(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DM患者发生CVD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更高,后果也更严重.这种危险的增加不仅与高血糖有关,也涉及脂类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且在心血管病事件一、二级预防中发挥显著作用[1,2].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