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高;潘杰;谭军;任文桀;潘恩;陈波
目的 研究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首次发病1个月后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抗抑郁治疗组予心理干预和盐酸舍曲林50~100 mg,1次/d,口服.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 w、12 w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HAMD等量表评估,以及经颅三维多普勒(TCD)检查.结果 抗抑郁治疗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4、12 w HAMD评分为10.5±4.8和7.9±2.1,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NIHSS评分为15.7±4.2和14.1±3.2,ADL评分68.7±14.8和75.6±12.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0.01).两组治疗4 w和12 w后脑血流量均改善,但治疗组尤为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抗抑郁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预后.
作者:李蓉;李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用于诊断弥漫性肺疾病(DLD)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160例DLD患者接受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资料.结果 160例DLD患者中行TBLB确诊49例(30.63%),病理诊断包括其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8例,肺部恶性肿瘤10例,肺结核6例,结缔组织病相关DLD 4例,结节病3例,嗜酸性细胞性肺炎2例,放射性肺炎、机化性肺炎、气道淀粉样变、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淋巴管肌瘤病各1例,其他不能归类间质性肺炎1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92 vs 68,P<0.01),DLD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多,TBLB其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肺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TBLB是诊断DLD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DL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佘巍巍;林武洲;陈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抗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在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 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Real 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p5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Sch B处理PC12细胞48 h后,可剂量依赖性对抗H2O2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减轻H2O2导致的细胞核固缩、聚集和碎裂,降低细胞内ROS的含量,抑制p5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Sch B可剂量依赖性对抗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下调促凋亡基因p53的表达等有关.
作者:李先伟;杨解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汇总分析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SMAI)病例,探讨国人ASMAI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提取符合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ASMAI共有87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800例,占91.5%;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ASMAT)53例,占6.1%;急性非阻塞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NOSMAI)21例,占2.4%.男∶女=1.7∶1,平均年龄为61.9岁.主要相关疾病:心房颤动患者占53.5%(429/802),动脉硬化症患者占38.1%(69/181),冠心病患者占27.9%(195/698),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占24.2% (169/698),高血压患者占15.2%(106/698).主要症状为剧烈腹痛(99.1%)、恶心呕吐(63.8%)、腹胀(40.8%)、便血(29.4%),而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较轻,与严重的腹部症状不符.561例(64.2%)通过手术确诊,263例(30.1%)通过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诊,50例(5.7%)通过CTA确诊,但初步诊断的误诊率达58.1%.手术治疗占82.3% (710/863),介入治疗占13.9%(120/863),内科保守治疗占7.5%(65/863),病死率37.3%(326/874).结论 ASMAI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通过CTA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早期确诊、积极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庄艳;杜杰;郑松柏;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学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病历资料,对临床特点、胃镜结果及病理分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有上腹痛、消瘦、消化道出血等表现,内镜表现有溃疡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肿块型,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但无特异性,内镜所见易误诊、漏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作者:李潮;李静;张照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直肠癌患者逐渐增多,老年直肠癌患者并存疾病多,手术耐受力较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老年直肠肿瘤较为理想的选择[1].我院于2007年8月开始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基珍;王晓俊;王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有氧运动,以其低强度、娱乐性、易学性等特点深受老年人的喜爱,特别是对身体锻炼的全面性上,更是对老年人的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对其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李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约50%的中枢神经突触部位以GABA为递质.在人体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神经兴奋性与信息加工、神经可塑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
作者:王倩倩;赵晨阳;常彦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起病较缓慢,属于渐进式发展过程,可引发很多并发症,近年来国外较多研究发现抑郁情绪亦是PD的常见症状[1~3].帕罗西汀(Paroxetine)是一种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SSRI)型抗抑郁药,在临床上常用于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治疗[4].为探讨PD患者临床抑郁状态并分析帕罗西汀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本院收治的PD伴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冯艳;袁丽品;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特征性表现为前列腺基质及腺上皮细胞的增生.BPH的自然发展史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镜下期,即只有镜下前列腺基质和(或)腺体的增生而无前列腺增大(Enlarged Prostate Gland,EPG);第二阶段为解剖期,即镜下前列腺基质和(或)腺体的增生发展到了EPG;第三阶段为临床期,即EPG造成了膀胱出口梗阻(BOO)并逐渐继发膀胱解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随之产生严重的下尿路症状(LUTS)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宪琴;屈晓冰;刘颖;刘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参Rb组皂苷(G-Rb)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G-Rb低、中、高剂量组及步长脑心通胶囊组.假手术组及脑缺血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1·d-1,G-Rb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25、50、100 mg·kg-1·d-1,步长脑心通胶囊组灌胃2 g·kg-1·d-1,连续7 d,末次给药50 min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建立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3 h后测定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指数、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G-Rb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脑含水量、脑指数及脑组织MDA含量,可使SOD活性明显提高,亦能明显降低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 G-Rb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以及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实现的.
作者:张涵亮;于晓风;曲绍春;徐华丽;睢大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胫骨骨折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中,笔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0例中老年胫骨骨折患者,旨在分析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许思亮;侯明;唐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热疗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S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对SS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单纯热疗组,单纯IL-2组及IL-2联合热疗组对SSMC772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8.4%、23.7%和46.7%,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细胞凋亡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IL-2联合热疗能显著提高SS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诱导SSMC7721细胞G1期向S期细胞转化进程,诱导SSMC7721细胞凋亡.
作者:黄革;陈宏勃;方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生活质量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状况量表(SF-36)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深圳市2 143例5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不同睡眠质量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不同(P<0.01,P<0.05); 50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的评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深圳50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较差,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其睡眠质量的改善.
作者:谢妮;冯铁建;胡宇峰;孙振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0岁,因胸闷、心悸半小时来诊.半小时前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经休息不缓解,急来我院.病程中无心前区疼痛,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及咳痰,饮食及二便正常.既往史:2年前有过类似症状发作,在当地医院就诊,但未明确诊断.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30次/min,血压120/80 mmHg.意识清楚,查体合作.皮肤干燥.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5 mm.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
作者:李海峰;姜晓明;刘宝华;刘晓亮;孙明莉;陈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年龄对正常成年人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4名正常成年受检者分成6组,即1组(20~29岁),2组(30~39岁),3组(40~49岁),4组(50~59岁),5组(60~69岁),6组(70岁以上).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前向血流频谱,记录舒张早期E波的峰值流速(E) 和舒张晚期A波的峰值流速(A),计算E/ A值;采用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于心尖四腔及两腔切面分别测量各组受检者左室间隔、侧壁、前壁及下壁二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记录室壁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并计算Em/Am,并将每位受检者所得4组数据求平均值.比较各组间数据差异并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EF值无显著性变化;Sm及E、Em呈逐渐减低趋势(P<0.01);A、Am呈逐渐增高趋势(P<0.01);E/A、Em/Am呈逐渐减低趋势(P<0.01).Sm、E、E/A、Em、Em/Am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01),A、Am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 正常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室长轴方向的收缩、舒张功能逐渐减低.左室整体舒张功能逐渐减低,而整体收缩功能无变化.
作者:程艳彬;任卫东;陈昕;王晓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OS1)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ip)D-半乳糖和灌胃注射(ig)AlCl3法建立AD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部的NOS1变化.结果 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并明显增强大脑皮质和海马NOS1活性及其神经元密度(P<0.05),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中枢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依达拉奉注射液对AD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雷;辛勤;李海军;于婷;徐旭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于2008年1月开始,采用内服定痒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经临床观察发现对治疗慢性荨麻疹及控制其复发有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对象 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均符合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②慢性荨麻疹临床诊断明确,病程6 w~15年,就诊时可见风团,且入选前1 w内发作次数≥3次.③治疗前4 w内未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药.
作者:陈敏华;魏国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解毒通络保肾散(JDTLBSS)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肾脏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分别灌服JDTLBSS、氨基胍(AG)药物8 w的链脲佐菌素(STZ)致DM大鼠肾脏内MMP-2 mRNA及TIMP-2 mRNA表达.结果 在DM状态下,大鼠肾脏MMP-2 mRNA呈低表达状态,TIMP-2 mRNA呈高表达状态,MMP-2 mRNA/TIMP-2 mRNA降低;与DM组比,JDTLBSS组和AG组均有提高DM大鼠MMP-2 mRNA表达,抑制TIMP-2 mRNA表达,升高MMP-2 mRNA/TIMP-2 mRNA作用,二者作用相当.结论 JDTLBSS对DM大鼠肾脏功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上调MMP-2 mRNA表达,下调TIMP-2 mRNA表达作用,提高MMP-2 mRNA/TIMP-2 mRNA比值,从而促进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有关.
作者:何泽;南征;李才;陈曦;高蕾;孙胜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Asthma)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ivin 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85例按肺功能分级的支气管哮喘病人及40例健康人血清Activin A的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重度哮喘组血清Activin A水平分别为(1.08±0.01)、(1.54±0.02)、(1.75±0.03)、(2.31±0.04)ng/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病人血清Activin A明显升高(P<0.05~0.01),且重度哮喘组病人血清Activin A水平升高为显著.结论 Activin A 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后气道重塑,对血清Activin A水平的干预可能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顾乃刚;魏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