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SD技术在老年严重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李丹;刘堃;裴艳玲

关键词:持续负压, 封闭, 引流, 护理
摘要:骨科创伤致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难以治愈的急慢性损伤之一.由于软组织缺损面积大、部位深,常伴有骨质外露,易合并感染,传统换药方法使创面很难愈合,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对污染严重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而暂时无法进行Ⅰ期皮瓣和植皮修复的患者,目前常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治疗[1,2].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0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VSD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疗效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 ~4%,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传统治疗方法以保守的卧床牵引为主,但此方法需长期卧床,易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力性溃疡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手术方法治疗[2].本文拟回顾分析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LCP)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张华;邓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氯沙坦钾片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IGF-1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沙坦钾片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80例高血压LVH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钾片组和硝苯地平组各9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改变,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血清中IGF-1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IVST、LVPWT和LVMI均明显减小,但是氯沙坦钾片组减少值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GF-1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氯沙坦钾片组治疗前、后IGF-1的减少值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P<0.05).结论 氯沙坦钾片对高血压LVH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且对血清中IGF-1的表达有重要的降低作用.

    作者:陈灵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Bm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性

    胃癌发病与原癌基因的高表达有密切的相关性.多梳基因(PcG)家族由多种与细胞周期和增殖相关的转录抑制子组成,是一类重要的与发育相关的基因.Bmi-1基因是PcG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1],可协同c-myc基因共同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使肿瘤细胞逃逸凋亡[2].目前证实Bmi-1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均呈高表达[3],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本文拟研究Bm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性.

    作者:张爱荣;梁丽梅;许颖;胡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15例

    糖尿病(DM)神经源性膀胱(DCP)是DM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1].本症由于尿潴留、尿路感染等因素的存在,往往会加重肾功能损害.罗格列酮( RSG)对DM疗效明确,但是针对DCP等DM相关并发症是否更优于其他降糖药,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RSG对DCP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通洲;王桂珍;赵志义;张蔚;严月玲;徐学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通过老年人生活质量(QOL)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保健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社区272名老年人进行QOL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女性QOL总分明显高于男性;有配偶QOL总分明显高于无配偶(P <0.05);80岁组QOL总分低于60岁和70岁组,但明显高于90岁组(P <0.05);QOL总分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除初中与高中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 <0.05);QOL总分随月收入的增高而明显升高(P<0.05);除年龄组因素与QOL总分无相关性(P>0.05)外,其他各变量与QOL均呈正相关,其中以月收入水平的相关强度高(β=2.88);其次为婚姻状况(β=2.13);文化程度(β=1.17);性别(β=0.87).结论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水平因素影响老年人QOL.

    作者:李凤萍;申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Bevacizumab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药物对照组及药物干预组.建模2w的糖尿病大鼠用于实验.药物干预组玻璃体腔内注入Bevacizumab,注药后1 w,采用EB法测定BRB破坏程度.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标准化EB质量分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糖尿病药物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组大鼠视网膜标准化EB质量分数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出现BRB破坏;抗VEGF抗体Bevacizumab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BRB破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金燕;刘光耀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储备的临床应用

    脑血管储备( 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是指在生理或病理因素刺激下,脑血管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Bayliss效应),维持脑血流稳定或调控脑血流量以适应脑功能的需要.虽然存在争议,但文献报道,CVR受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2].目前评价CVR功能常用的影像技术包括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氙CT(XeCT)、CT灌注成像(CTP)、MRI中的灌注加权成像( PWI)、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近红外线频谱分析等[3,4].但由于这些检测方法大都费用昂贵而且对设备及操作要求较高,临床上广泛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吴迪;郭珍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分布情况,探讨血脂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由2007年“郑州市慢性肾脏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抽取完整资料的60岁以上人群列入本次研究,根据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社区60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粗患病率为27.4%,标化患病率为24.2%.女性高于男性(30.2% vs24.9%,x2=6.012,P=0.014).在血脂异常组分中,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粗患病率分别为13.3%、12.7%、11.8%和13.2%,标化患病率为10.8%、9.5%、8.7%和10.0%.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人群中eGFR下降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郑州市6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与CKD患病率具有一定关系,以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影响较大.

    作者:胡晓舟;王少亭;刘章锁;刘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分析

    资料显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占老年住院患者的14.78%,亚临床甲减占老年住院患者的2.17%[1].本文对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进一步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及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90例,其中男86例,女104例,年龄63 ~ 88[平均(74.3±3.7)]岁.其中多脏器病变患者6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31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低蛋白血症患者22例,感染患者58例.排除有垂体疾病史或试验期间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病例.

    作者:林本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抑郁障碍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药物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CHF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1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疏肝解郁胶囊治疗8 w,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治疗前后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测量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监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LVEF以评估心功能;检测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评估疏肝解郁胶囊的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w后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第8周生活质量明显改善,6MWD和LVEF明显增加,血浆NT-proBNP及LVEDD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8w后治疗组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6MWD、LVEF明显增加,血浆NT-proBNP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疏肝解郁胶囊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并从而更显著改善心功能;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需要注意监测肝功能.

    作者:华先平;陈平英;杨勇;黄翘胜;胡锦全;周立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慢性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CHF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目前CHF的治疗是临床的难题之一,过去常采用的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方法,虽能改善症状,但不能改善老年人的预后[1].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肌纤维、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逐渐引起重视[2].本文旨在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晓丽;李芝峰;廖荣宏;吴开雄;戴树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血清IL-6、IL-8、TNF-α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7、14 d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6、IL-8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4天达峰值[(19.53±5.25)、(3.20±1.05) μg/L],之后逐渐下降,第14天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即达峰值[(59.38±14.37)μg/L],在1-14d始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373,P<0.05;r=0.541,P<0.01;r=0.646,P <0.01;r =0.305,P<0.05).结论 IL-6、IL-8、TNF-α水平的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临床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脑损害程度的评估.

    作者:陈芳梅;尹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喉罩通气全麻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多发病之一,且常需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目前前列腺电切术多采用椎管内麻醉,但是该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易发生术中麻醉危险.喉罩(LMA)具有放置简便、刺激小、麻醉期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本文旨在观察LMA通气全麻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李春萍;杜奕鹏;宋雪松;姜凤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NF-κB在稳定期低体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低体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NF-κB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30例稳定期低体重COPD患者(COPD组)及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者),测定体重指数(BMI)、血清TNF-α、白介素-8(IL-8)、NF-κ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OPD组血清NF-κB水平、TNF-α、IL-8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COPD组NF-κB和IL-8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763,P<0.001),与TNF-α也存在正相关趋势(r=0.407,P<0.05).COPD患者血清TNF-α含量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433,P<0.05).结论 稳定期低体重COPD患者存在全身炎症反应,NF-κB激活及炎性因子表达可能与COPD患者体质量下降有关.

    作者:齐咏;马利军;牛红丽;程剑剑;吴纪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肝癌组织中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细胞中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亚硫酸氢钠-DHPLC技术,以体外甲基化的DNA和人类胎盘DNA分别为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对照,建立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DHPLC分析方法.在55℃部分变性条件下,对ZHX2基因启动子重要区域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并对24例HCC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了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DHPLC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肝组织未检测到甲基化,24例HCC癌组织中有11例存在甲基化(45.8%),而24例HCC癌旁组织中有3例(16.6%)存在甲基化.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DHPLC分析方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肝癌组织标本的检测,为深入探讨ZHX2基因与HCC发生发展之间关系奠定了基础.

    作者:田晓丰;赵红蕾;孙月芳;曹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肺栓塞6例误诊分析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伴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以50~60岁年龄段多见[1].临床上病死率高,易误诊、漏诊.我院近年来共收治6例老年PE病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分析如下.

    作者:安伟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结肠癌23例治疗体会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患者群是老年人,其中70%患者年龄>65岁,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其相关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1].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手术治疗是目前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2].本文就老年性结肠癌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田青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灰树花多糖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

    目的 观察灰树花多糖(PGF)对HeLa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研究PGF对HeLa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PGF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HE染色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到caspase-3蛋白高表达.结论 PGF促进HeL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有关.

    作者:范晓艳;刘娜;金岳雷;朱金玲;吕冬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高脂血症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3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238例老年非高脂血症患者.结果病例与对照组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腰围是老年人高脂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OR=2.638,95% CI∶1.463~4.758),鸡蛋每周食用4个(OR =2.596,95% CI∶1.122 ~6.008)也是引起高脂血症的另一重要因素.

    作者:林建潮;李金涛;谭晓华;杨春白雪;孟强;石磊;杨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27例

    既往临床多采取经阴道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进行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但此术式复发及阴道顶端脱垂的问题日益突出,使之不能成为理想术式.同时老年人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寻求一种符合中老年人特点,创伤小,效果好的手术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外采用骶棘韧带悬吊术(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SSLF)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本文拟回顾分析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骶棘韧带悬吊术的疗效.

    作者:王渠源;邵艳萍;许宗兰;冯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