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注射液对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

楼滟;周建英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 老年支气管肺炎, T细胞亚群, NK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以及对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呼吸科就诊的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d.试验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发热、咳嗽、气喘、罗音和肺部X线阴影症状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3+ CD4+CD8-、CD4+/CD8+和NK细胞均显著升高,CD3+ CD4 - CD8+细胞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效果良好,并且可能通过作用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椎间盘间隙减小与老年女性腰椎脆性骨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腰椎脆性骨折时椎间盘间隙改变情况及椎间盘间隙减小与腰椎脆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经64排螺旋CT诊断为椎体脆性骨折老年女性患者285例,随机对照选取同年龄组非骨折患者396例,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腰椎形态进行详细评价,对腰间盘间隙定性评估分为4度,并分别定量测量椎间盘前缘和后缘的距离.结果 骨折与非骨折组,腰1、2、5椎体前缘骨质增生等级≥2发生率分别为36.8%、57.9%、40.3%及12.1%、42.4%、31.8%.腰1~骶1椎间盘后缘高度在骨折组为(0.29±0.12) cm,(0.37±0.14) cm,(0.42±0.15) cm,(0.49±0.21)cm,(0.45±0.19) cm;非骨折组为(0.41±0.11) cm,(0.46±0.1) cm,(0.48±0.11) cm,(0.54±0.15) cm,(0.51±0.17) cm.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001).随着椎间盘间隙狭窄的加重,骨折风险逐步上升.在腰1~骶1间盘间隙测量中与椎间盘间隙0级相比,狭窄程度1~3级,腰1~腰5腰椎骨折风险率OR值分别从1.18上升到39.11,1.56上升到12.8,1.94上升到12.68,1.39上升到7.95.结论 椎间盘间隙减小和腰椎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腰椎脆性骨折的风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丹;王刚;李佳睿;张秀梅;姜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 MBV)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4亿HBV携带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约有HBV携带者1.3亿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炎(CHB),其中70%的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1].卫生部2008年传染病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乙型肝炎发病总数居传染病发病总数的第二位,其死亡总数居第四位,与2007年同期比较,乙型肝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大限度地抑制或消除HBV,减少和防止肝脏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存活时间.现有抗HBV药物很少能对ccc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有降解作用,即使DNA链合成终止,病毒仍能以cccDNA为模板,转录mRNA并继而翻译病毒蛋白.

    作者:张洪;李青梅;闫红青;袁华魏;姜艳芳;牛俊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以及对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呼吸科就诊的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d.试验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发热、咳嗽、气喘、罗音和肺部X线阴影症状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3+ CD4+CD8-、CD4+/CD8+和NK细胞均显著升高,CD3+ CD4 - CD8+细胞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效果良好,并且可能通过作用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楼滟;周建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比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MRSA肺炎患者50例,分为利奈唑胺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利奈唑胺组与万古霉素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0%、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0.8%、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重症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组,对老年重症MRSA肺炎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魏益群;郭伟;孙钢;杨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负载羟喜树碱的纳米粒子制备及其释放性质

    目的 探讨制备长效羟喜树碱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常规理化特性和体外的释放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羟喜树碱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并测定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利用电镜观测纳米粒形态,对三批制备样品进行载药量测试及体外释放检测.结果 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39.4 nm,三批样品平均载药量为6.03%,可维持30 d左右的体外释放.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羟基喜树碱PLGA缓释纳米粒具备良好的理化特性,体外释放特点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柳怀玉;王斓;周小洲;韩冰;张海锋;才子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塞来昔布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20~160μmol/L)塞来昔布,以不同时间段(24-72 h)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以四甲基耦氮唑蓝(MTT)法测定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塞来昔布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塞来昔布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抑制COX-2活性表达及抑制细胞PGE2释放水平有关.

    作者:董文辉;吕玉人;刘永茂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Bevacizumab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药物对照组及药物干预组.建模2w的糖尿病大鼠用于实验.药物干预组玻璃体腔内注入Bevacizumab,注药后1 w,采用EB法测定BRB破坏程度.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标准化EB质量分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糖尿病药物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组大鼠视网膜标准化EB质量分数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出现BRB破坏;抗VEGF抗体Bevacizumab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BRB破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金燕;刘光耀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365例恶性肿瘤急诊临床特点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各种恶性肿瘤急诊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本文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确诊恶性肿瘤并能够随访的患者365例,就恶性肿瘤急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侯本新;王喜艳;贾慧民;甫拉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吡拉西坦抗D-半乳糖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片的抗D-半乳糖性骨质疏松效应.方法6月龄SD普通级雄性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吡拉西坦低剂量组、吡拉西坦高剂量组、司坦唑醇组5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用药组分别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 -·d-1,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用药组分别每日用吡拉西坦500 mg/kg,1000 mg/kg,司坦唑醇600 mg/kg灌胃.3个月后,心脏取血处死大鼠,获取血清,取出左侧股骨,测定骨干、湿重,同时取出左侧胫骨和第四腰椎,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化学发光法测定血糖含量.结果模型组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吡拉西坦高剂量组和司坦唑醇组骨量较模型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的血清睾酮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吡拉西坦组的血清睾酮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司坦唑醇组血清睾酮则明显上升,各组血糖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拉两坦可能通过提高脑功能达到抗骨质疏松效应,而司坦唑醇则通过提高体内雄激素水平达到抗骨质疏松效应.

    作者:罗红梅;崔燎;吴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储备的临床应用

    脑血管储备( 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是指在生理或病理因素刺激下,脑血管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Bayliss效应),维持脑血流稳定或调控脑血流量以适应脑功能的需要.虽然存在争议,但文献报道,CVR受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2].目前评价CVR功能常用的影像技术包括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氙CT(XeCT)、CT灌注成像(CTP)、MRI中的灌注加权成像( PWI)、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近红外线频谱分析等[3,4].但由于这些检测方法大都费用昂贵而且对设备及操作要求较高,临床上广泛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吴迪;郭珍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Bm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性

    胃癌发病与原癌基因的高表达有密切的相关性.多梳基因(PcG)家族由多种与细胞周期和增殖相关的转录抑制子组成,是一类重要的与发育相关的基因.Bmi-1基因是PcG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1],可协同c-myc基因共同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使肿瘤细胞逃逸凋亡[2].目前证实Bmi-1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均呈高表达[3],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本文拟研究Bm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性.

    作者:张爱荣;梁丽梅;许颖;胡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不同性别老年人身体成分、血压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

    联合国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1].科学研究表明,身体成分是决定和影响人体健康的早期重要因素[2],身体成分反映了人体体内脂肪、蛋白质、无机盐与水分等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的比率,而生物电阻抗法能更好地反映人体身体成分[3].本研究旨在利用生物电阻抗法测试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和血压值,探讨其性别差异和相关关系.

    作者:王小迪;张保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鲑鱼降钙素在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在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钙尔奇D组)35例和观察组(钙尔奇D联合鲑鱼降钙素组)35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BMD、BGP、SOD、MDA、IL-6及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MD、BGP、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在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中的疗效明显,可促进骨形成及抑制骨质疏松.

    作者:栗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吉林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561例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省与过敏有关的哮喘和咳嗽患者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阳性病例在过敏原分布、反应强度、高发季节方面的特点.方法 应用18种标准化过敏原(Alutard)对吉林省1776例门诊及住院考虑与过敏有关的哮喘和咳嗽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 SPT阳性561例,其中以粉尘螨301例(53.65%)、户尘螨231例(41.18%)阳性率高,其次为艾蒿花粉169例(30.12%)、热螨164例(29.23%)、蟑螂136例(24.24%)、豚草花粉124例(22.10%)、向日葵100例(17.83%)、葎草65例(11.59%)、花粉Ⅰ(树木花粉)61例(10.87%),狗毛47例(8.38%)、猫毛31例(5.53%)、多价霉菌19例(3.39%)、花粉Ⅳ(杂草花粉)7例(1.25%).过敏原反应强度依次为:“+”203例(13.93%)、“(++)”798例(54.88%)、“(卅)”442例(30.40%)、“卌”11例(0.76%).8月和9月点刺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尘螨是吉林省与过敏有关的哮喘和咳嗽的首位过敏原,其次依次为艾蒿花粉、热螨、蟑螂.掌握本地区过敏原的种类分布特征有助于规范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化治疗和积极有效地预防.

    作者:李洋;马程远;刘红梅;钱东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7例,一期采用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前路髓核摘除椎体次全切骨化物切除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3-24个月,采用JOA评分,Nurick分级及X线检查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术后JOA评分从术前的(7.5±1.3)分提高到(15.8±0.7)分(P<0.05);Nurick分级从术前的(3.2±1.4)级改善到术后的(0.6±1.1)级(P<0.05);X线检查表明所有病例在术后3个月植骨得到不同程度的融合.结论 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啸;白云深;邵国喜;刘金望;高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突触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构成SP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Aβ).现在普遍认为AD主要是由大脑特异区域的Aβ神经毒性蓄积所引起[1].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吞噬细胞,是胶质细胞的主要类别,几乎囊括了胶质细胞的所有功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和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存在大量活化的AC[2].活化后形成的反应性AC既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也能分泌细胞毒因子、炎症因子、补体蛋白等,参与AD的病理过程[3].<中作者简介一>=王琦(1962-),男,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机制研究.

    作者:王琦;周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高脂血症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3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238例老年非高脂血症患者.结果病例与对照组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腰围是老年人高脂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OR=2.638,95% CI∶1.463~4.758),鸡蛋每周食用4个(OR =2.596,95% CI∶1.122 ~6.008)也是引起高脂血症的另一重要因素.

    作者:林建潮;李金涛;谭晓华;杨春白雪;孟强;石磊;杨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髓瘤细胞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和Runx2表达

    目的 建立MM细胞系(U266细胞株)和MSCs共培养体系,研究骨髓瘤细胞对MSCs增殖能力、OB形成能力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例缺铁性贫血和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培养3-5代后,诱导MSCs向OB分化,待细胞融合至60%~70%时,分两组,一组加U266细胞株共同培养(共培养组),另一组不加U266细胞株(对照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的增殖能力,以平均光密度值(AOD)表示;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钙结节(Von-Kcssa)染色检测MSCs的OB形成能力,分别以IOD sum/Area sum值和平均钙结节个数表示;RT-PCR技术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Runx2的表达,以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表示.结果 在共培养体系中,U266细胞株和MSCs共培养的前3d,MSCs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两组AOD值分别为0.731±0.020和0.805±0.152(P >0.05),至第6天,共培养组的MSCs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AOD分别为0.560±0.034和2.283±0.145(P <0.05).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MSCs向OB分化过程中ALP的表达显著降低,IOD sum/Area sum值分别为0.138±0.038和0.376±0.044(P <0.01),钙结节的形成减少,平均钙结节个数分别为(6.7±2.75)个和(15.3±8.99)个(P<0.01)和Runx2的表达显著降低,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38±0.168和0.653 ±0.343(P <0.01).结论 骨髓瘤细胞可抑制骨髓MSCs向OB分化的增殖能力和OB形成能力,也抑制其Runx2表达.

    作者:郑晓强;陈君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组各35例.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0.25 ng/ml、2 ng/ml,均复合靶浓度为2μg/ml的异丙酚.结果 瑞芬太尼组在T1、T2和T5时SBP、DBP和HR与舒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芬太尼组意识消失时间和异丙酚诱导剂量与瑞芬太尼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瑞芬太尼组(均P<0.05),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而两组复苏室停留时间和术毕30 min OA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舒芬太尼组并发症明显少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 相比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

    作者:金建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与老年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关系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18.8%,全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1].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又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人群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和血糖都大于血压正常组[2,3],以上研究方法多局限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国内外在高脂血症方面的研究报道已经较深入,但是在社区高血脂患者的情况,尤其在国内社区高血脂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方面的研究却很少[4].本文拟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以为其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肖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