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益群;郭伟;孙钢;杨淑梅
目的 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7例,一期采用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前路髓核摘除椎体次全切骨化物切除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3-24个月,采用JOA评分,Nurick分级及X线检查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术后JOA评分从术前的(7.5±1.3)分提高到(15.8±0.7)分(P<0.05);Nurick分级从术前的(3.2±1.4)级改善到术后的(0.6±1.1)级(P<0.05);X线检查表明所有病例在术后3个月植骨得到不同程度的融合.结论 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啸;白云深;邵国喜;刘金望;高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MM细胞系(U266细胞株)和MSCs共培养体系,研究骨髓瘤细胞对MSCs增殖能力、OB形成能力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例缺铁性贫血和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培养3-5代后,诱导MSCs向OB分化,待细胞融合至60%~70%时,分两组,一组加U266细胞株共同培养(共培养组),另一组不加U266细胞株(对照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的增殖能力,以平均光密度值(AOD)表示;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钙结节(Von-Kcssa)染色检测MSCs的OB形成能力,分别以IOD sum/Area sum值和平均钙结节个数表示;RT-PCR技术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Runx2的表达,以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表示.结果 在共培养体系中,U266细胞株和MSCs共培养的前3d,MSCs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两组AOD值分别为0.731±0.020和0.805±0.152(P >0.05),至第6天,共培养组的MSCs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AOD分别为0.560±0.034和2.283±0.145(P <0.05).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MSCs向OB分化过程中ALP的表达显著降低,IOD sum/Area sum值分别为0.138±0.038和0.376±0.044(P <0.01),钙结节的形成减少,平均钙结节个数分别为(6.7±2.75)个和(15.3±8.99)个(P<0.01)和Runx2的表达显著降低,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38±0.168和0.653 ±0.343(P <0.01).结论 骨髓瘤细胞可抑制骨髓MSCs向OB分化的增殖能力和OB形成能力,也抑制其Runx2表达.
作者:郑晓强;陈君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在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钙尔奇D组)35例和观察组(钙尔奇D联合鲑鱼降钙素组)35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BMD、BGP、SOD、MDA、IL-6及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MD、BGP、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在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中的疗效明显,可促进骨形成及抑制骨质疏松.
作者:栗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个人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南充市7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成就、谦卑、助人倾向上差异显著.②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自主、变异倾向差异显著.③老年人亲和、坚毅、自主、性爱倾向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结论男性老年人更倾向成就,而女性老年人更谦卑和助人;低龄老年人更自主,而中龄老年人更倾向变异;亲和、坚毅、自主和性爱倾向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但个人偏好水平不会带来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变化.
作者:冯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为30%~58.6%[1],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就乳杆菌活菌胶囊与甲硝唑、雌三醇软膏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门诊诊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20例,年龄61~83[平均(66.87±5.11)]岁;绝经年龄43~57[平均(48.61±5.54)]岁;平均绝经时间(13.70±4.98)年.排除滴虫、真菌感染,排除宫颈癌、阴道癌及肝肾疾病、血栓性疾病,无激素依赖性生殖器肿瘤,无雌激素应用禁忌证,近3个月内未采用性激素治疗.
作者:林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建立急性吗啡猫成瘾模型,观察成瘾猫症状学和神经电生理变化,探讨成瘾症状与神经电生理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12只成年雄性家猫随机分成实验组9只和对照组3只,连续5d,实验组家猫于每日8点、12点、16点行背部皮下注射吗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第6天,实验组家猫注射纳洛酮诱发戒断症状,证明造模成功后两组于l、3、7 w行皮层和深部脑电图监测.结果 实验组家猫均出现吗啡戒断症状,脑电图呈现生理波减少,慢波增多并出现棘波.结论 急性吗啡猫成瘾模型的症状学与脑电图改变对揭示吗啡成瘾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郭韬;郑杰;康进生;董长征;武江;岳向勇;李文玲;赵文清;梁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骨科创伤致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难以治愈的急慢性损伤之一.由于软组织缺损面积大、部位深,常伴有骨质外露,易合并感染,传统换药方法使创面很难愈合,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对污染严重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而暂时无法进行Ⅰ期皮瓣和植皮修复的患者,目前常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治疗[1,2].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0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VSD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李丹;刘堃;裴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乙型病毒性( MBV)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4亿HBV携带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约有HBV携带者1.3亿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炎(CHB),其中70%的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1].卫生部2008年传染病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乙型肝炎发病总数居传染病发病总数的第二位,其死亡总数居第四位,与2007年同期比较,乙型肝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大限度地抑制或消除HBV,减少和防止肝脏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存活时间.现有抗HBV药物很少能对ccc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有降解作用,即使DNA链合成终止,病毒仍能以cccDNA为模板,转录mRNA并继而翻译病毒蛋白.
作者:张洪;李青梅;闫红青;袁华魏;姜艳芳;牛俊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资料显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占老年住院患者的14.78%,亚临床甲减占老年住院患者的2.17%[1].本文对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进一步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及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90例,其中男86例,女104例,年龄63 ~ 88[平均(74.3±3.7)]岁.其中多脏器病变患者6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31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低蛋白血症患者22例,感染患者58例.排除有垂体疾病史或试验期间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病例.
作者:林本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糖尿病(DM)神经源性膀胱(DCP)是DM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1].本症由于尿潴留、尿路感染等因素的存在,往往会加重肾功能损害.罗格列酮( RSG)对DM疗效明确,但是针对DCP等DM相关并发症是否更优于其他降糖药,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RSG对DCP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通洲;王桂珍;赵志义;张蔚;严月玲;徐学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 ~4%,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传统治疗方法以保守的卧床牵引为主,但此方法需长期卧床,易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力性溃疡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手术方法治疗[2].本文拟回顾分析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LCP)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张华;邓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钾片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80例高血压LVH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钾片组和硝苯地平组各9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改变,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血清中IGF-1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IVST、LVPWT和LVMI均明显减小,但是氯沙坦钾片组减少值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GF-1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氯沙坦钾片组治疗前、后IGF-1的减少值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P<0.05).结论 氯沙坦钾片对高血压LVH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且对血清中IGF-1的表达有重要的降低作用.
作者:陈灵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既往临床多采取经阴道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进行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但此术式复发及阴道顶端脱垂的问题日益突出,使之不能成为理想术式.同时老年人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寻求一种符合中老年人特点,创伤小,效果好的手术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外采用骶棘韧带悬吊术(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SSLF)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本文拟回顾分析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骶棘韧带悬吊术的疗效.
作者:王渠源;邵艳萍;许宗兰;冯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PD)伴抑郁的疗效.方法 49例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组.治疗8 w,分别于第2,4及8周末评价其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Ⅱ,Ⅲ)、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各量表评分相对基线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的HAMD总分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8周时UPDRSⅡ,Ⅲ评分rTMS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rTMS组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rTMS治疗PD伴发抑郁障碍较安全有效,治疗4~8w时其抗抑郁作用强度接近于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不依赖于其对于运动症状的改善.
作者:陈升东;于苏文;赵建法;郑秀琴;蒋建波;张伟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国产长春瑞滨加顺铂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分析2007年8月到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87例年龄70 ~83岁的不适合手术的老年NSCLC者,其治疗方案为:先进行化疗诱导治疗:顺铂40 mg/m2,d1,d2;长春瑞滨25mg/m2,d1,d8,2~3个周期进行3w.然后接受三维适形放疗50~60 Gy(2Gy/fraction,约6w),同步静脉应用顺铂和长春瑞滨,1次/w至放疗结束,放化疗结束后继续NP方案维持3 w.按照WHO标准及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卡式评分评价身体状况变化.记录疾病缓解、稳定或进展时间.结果 诱导治疗后反应率为57.5%.疾病无进展的患者50例进行同步放疗治疗后,总反应率为71%.8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 10例,部分缓解(PR)59例,稳定(SD) 11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CR+ PR)为79.3%,临床获益率(CR+ PR+ SD)91.95%.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疾病进展时间11.5个月,1年生存率66.24%,2年生存率48.7%.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诱导化疗中主要不良反应(3~4级不良反应占28.9%),放射性食管炎(14%)、肺炎(4%)、轻度胃肠道反应和Ⅰ °~Ⅱ°骨髓抑制是放疗主要的毒副反应,无治疗相关患者死亡.结论 NP方案诱导化疗后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如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等能够耐受,提高了生存率,缩小照射野,使放疗毒副反应减轻,改善了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综合评价人血浆α-synuclein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以及本课题组尚未发表的关于人血浆α-synuclein水平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4篇,累计病例共444例,累计对照共25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效应检验Z=0.57,P=0.57,标准化均数差(S-x)为0.26,95%CI=-0.64 ~1.17,与无效线相交;漏斗图分布呈倒漏斗形,近似对称,发表偏倚较小;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权重较大和较小的研究后,合并95%CI仍与无效线相交.结论 血浆α-synuclein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但该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作者:周波;张春林;文敏;焦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梗阻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整体治疗原则是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个体化治疗.将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与糖皮质激素混合应用于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1].本文通过对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观察其对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陈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997年全世界有1.35亿糖尿病(DM)患者,预计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DM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其发病率和对人类健康的危险性,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病.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的DM患者已达3 500万左右,患病率在印度之后,居世界第二位,其中2型DM(T2DM)患者占全部DM的90%~95%[1].T2DM的具体发病因素尚不清楚,但通过科学调查发现大量的因素容易导致DM的发生.T2DM的危险因素一般可分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2],国际DM联合会(IDF)将其分为非变更性因素和可变更性因素[3].针对T2DM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治疗预防措施,对减少其发病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非变更性因素、可变更性因素和心血管危险因素集簇现象三个方面对T2DM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阐述.
作者:王少波;田向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低体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NF-κB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30例稳定期低体重COPD患者(COPD组)及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者),测定体重指数(BMI)、血清TNF-α、白介素-8(IL-8)、NF-κ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OPD组血清NF-κB水平、TNF-α、IL-8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COPD组NF-κB和IL-8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763,P<0.001),与TNF-α也存在正相关趋势(r=0.407,P<0.05).COPD患者血清TNF-α含量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433,P<0.05).结论 稳定期低体重COPD患者存在全身炎症反应,NF-κB激活及炎性因子表达可能与COPD患者体质量下降有关.
作者:齐咏;马利军;牛红丽;程剑剑;吴纪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驻蓉部队离退休军人1984 ~ 2008年期间病死率和死因构成的特征.方法以1984年1月1日以前定居成都地区军队所属24个干休所的全部离退休人员为对象,根据健康档案调查逐年人员变动情况,对每例死亡人员通过查阅病历确定死亡原因.结果①基线人数1665人,基线平均年龄61.56岁,共计观察了35058人年.25年累计死亡774人,平均病死率2208/10万人年;②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2.2%、18.1%、14.5%和10.7%;③恶性肿瘤死亡中,肺肿瘤死亡高居首位(43.1%),以下依次为胃肿瘤(13.8%)、肝肿瘤(13.5%)、泌尿系统肿瘤(8.0%).结论居住在成都地区干休所的军队老年人近25年病死率低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的平均病死率;该老年群体前4位死因构成与全国城市同龄人群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恶性肿瘤死亡在总死因中占更大比例,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所占比例较小,而心血管病死亡所占比例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相似.
作者:周建华;宋晓锋;肖欣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