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皮素-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颜玉;鲍秀琦;韩桂华;王艳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 内皮素-1, 血管活性物质
摘要: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H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HPS大鼠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的水平.结果 ①HPS大鼠血浆和肝组织、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动态升高.②各阶段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结论 在HPS形成过程中,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持续升高,与肝功能损害有关,提示ET-1可能参与HPS的发生.肺组织匀浆中升高的ET-1可能更多地通过与在肺血管表达增强的内皮素受体B(ETRB)结合从而扩张肺血管.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HO-1表达水平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及NOS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变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对糖尿病(DM)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及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DM组、正铁血红素(HO-1诱导剂)组、锌原卟啉(HO-1抑制剂)组.应用离体血管张力检测技术观察胸主动脉舒张功能变化;RT-PCR法及比色法分别检测血管组织和血清中诱生型NOS(iNOS)及内皮型NOS(eNOS)的表达和NO含量.结果 与DM组相比,正铁血红素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舒张百分率有所提高,而锌原卟啉组血管舒张反应继续下降.应用正铁血红素可在提高DM大鼠血管和血清eNOS表达的同时降低iNOS/NO表达;而锌原卟啉组血清中iNOS活性及其在血管组织表达均增高.结论 提高HO-1的表达水平有益于改善DM大鼠血管舒张反应失调,这种保护作用与抑制iNOS/NO的生成、上调eNOS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邢邯英;黄黛;野战鹰;凌亦凌;赵晓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5-羟色胺与海马的学习记忆关系

    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属于大脑边缘系统,包括齿状回、固有海马(又称海马或阿蒙氏角)、下托复合体和内嗅皮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可视为一个整体.1957年,米尔纳、潘菲尔德和斯科特维尔观察了海马的记忆作用,他们初步断定在记忆痕迹的形成和维持上,海马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传安;岳晓玲;王滨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内皮素-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H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HPS大鼠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的水平.结果 ①HPS大鼠血浆和肝组织、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动态升高.②各阶段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结论 在HPS形成过程中,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持续升高,与肝功能损害有关,提示ET-1可能参与HPS的发生.肺组织匀浆中升高的ET-1可能更多地通过与在肺血管表达增强的内皮素受体B(ETRB)结合从而扩张肺血管.

    作者:颜玉;鲍秀琦;韩桂华;王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大蒜油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大蒜油对对乙酰氨基酚(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大蒜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为25、50、100 mg/kg),给药后2 h除阴性对照组其他各组小鼠均灌胃AP 240 mg/kg;24 h后小鼠摘眼球取血,离心,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同时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脏系数和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蒜油低、中、高剂量组的肝脏系数明显减小,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同时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模型组肝细胞发生气球样变,甚至坏死,炎细胞浸润,而大蒜油组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 大蒜油对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翠丽;李阳;曾涛;赵秀兰;于丽华;朱振平;谢克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农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谱、诱因、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对2007年度辽宁省4个县的县医院出院诊断为心力衰竭(年龄≥60岁)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388例,其中男性177例,女性211例.病因主要是冠心病225例(60.0%)和高血压176例(45.4%).共有168例(约43.3%)患者有明确的诱因,其中感染77例(45.8%)和劳累90例(53.6%).药物治疗应用比例分别是利尿剂257例(66.2%)、ACEI 260例(67.0%)、螺内酯100例(43.8%)、地高辛160例(41.2%)和β-阻滞剂95例(24.5%).结论 辽宁省农村心衰住院患者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感染和劳累是心衰的常见诱因;心衰治疗应用较多的药物是ACEI、利尿剂和地高辛.

    作者:孙小强;刘盛力;郎玉洁;隋云瑶;富艳;王晓辉;李宁;陆宇;姚凤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临床检查指标与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常用辅助检查指标与CHF心功能下降的关系.方法 按心功能积分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3~4分(A组)、5~6分(B组)、7~8分(C组),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组间差异.以心功能积分为应变量,以各心功能积分组间差异显著的变量为自变量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C组的低频/高频比值(LF/HF)低于A组和B组(P<0.01);A组、B组和C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随心功能积分增加而依次减低,A组、B组和C组的血尿酸(UA)、脑利钠肽(BNP)和心率(HR)均随心功能积分增加而依次增加,且差异均显著(P<0.05~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老年CHF患者心功能下降与BNP、SDNN、HR、SBP、LVEF、UA和LF/HF关系密切.结论 BNP,SDNN,HR,SBP,LVEF,UA和LF/HF是综合评价老年CHF患者心功能损害的实用指标.

    作者:王贵华;邓珏琳;汪汉;李璐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人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192例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鼻中隔偏曲老年患者192例,均在鼻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2例患者中,男110例,女82例,年龄60~81岁,平均67.7岁.其中60~69岁136例(71%),70~80岁48例(25%),>80岁8例(4%).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9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62例.117例伴高血压,99例伴糖尿病,78例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6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患者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

    作者:赵荣;刘栖如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紫杉醇对大鼠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影响的研究.方法 用 Griess法测定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量,测定巨噬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紫杉醇在 6~10 μg/ml浓度范围可显著促进正常巨噬细胞的 NO生成,在 10~20 μg/ml浓度范围可抑制脂多糖激活的巨噬细胞的NO生成.结论 紫杉醇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生成具有激活和抑制的双重作用.

    作者:廉洁;费洪新;赵晓晶;钱宇;李欢欢;李婷婷;郭志鸿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上肢高位动静脉内瘘建立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

    目的 评价各种上肢动静脉内瘘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主要并发症.方法 对4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直接动静脉内瘘,分高位组(前臂上端及肘窝处)26例,腕部标准组20例,比较两组内瘘的血流量、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在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内瘘血流量差异显著(P<0.05).高位组内瘘闭塞2例,标准组内瘘闭塞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7.69%和6.67%(P>0.05).结论 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好、通畅率高,为血管条件差的老年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佳选择.

    作者:樊敏;卢雪红;田庚;刘声茂;孙晶;苗里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益胃汤加减对肝郁脾虚证的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 通过益胃汤加减治疗亚健康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为临床诊治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肝郁脾虚证的亚健康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给予益胃汤加减口服治疗1个月,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系统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变及免疫球蛋白G(IgG)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给予中药益胃汤加减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血清IgG明显升高(P<0.01);SIL-2R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治疗后血清IgG、SIL-2R无明显差异(P>0.05),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益胃汤加减能够改善亚健康肝郁脾虚证的症状.检测IgG及SIL-2R等指标对亚健康的诊断有一定作用,为临床诊断亚健康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姜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延边地区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确认延边地区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的现状,探讨其健康素养与健康自评(SRH)、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延边地区246名朝鲜族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及SRH、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1.3%的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处于低水平;低健康素养的老年人有更高的危险性获得较差的健康状况和SRH(OR值分别为2.480和2.625).结论 我国少数民族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低健康素养的现象,提高健康素养是促进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现文;李春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马齿苋多糖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SOD和MDA的影响

    目的 观察马齿苋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其对衰老模型小鼠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用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以不同浓度的马齿苋多糖灌胃,30 d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清、肝和脑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马齿苋多糖能够明显提高血清及肝、脑等器官中SOD的活性,可以有效抑制D-半乳糖所致的血清及肝、脑中SOD活力的下降.同时,马齿苋多糖能显著降低衰老模型小鼠体内MDA的含量.结论 马齿苋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牛广财;朱丹;姜述君;阮洪生;郑小亮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异氟醚对大鼠脑内糖基化终末产物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异氟醚对老年大鼠脑组织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及成年SD雄性大鼠共32只,在安静无干扰环境中进行12 h/12 h光暗周期节律适应4 d后,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N1组),老年异氟醚处理组(A1组),成年对照组(N2组),成年异氟醚处理组(A2组).异氟醚组均给予异氟醚吸入处理3 h,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安静环境呼吸空气3 h.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AGEs水平变化,硫代巴比妥法(TBA)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N2组比较,N1组大鼠脑内AGEs、 MDA基础水平较高,SOD活性低于N2组. 24 h后A1组海马AGEs水平较N1组及A2组明显升高(P<0.01);A2组AGEs水平与N2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A1组MDA含量为(10.35±0.62)nmol/mg,较N1组及A2组明显升高,而SOD活性降低(P<0.01).A2组SOD活性为(104.45±11.26) U/mg,较N2组降低,而MDA活性较A2组升高(P<0.05).结论 异氟醚处理可引起老年大鼠脑组织内AGEs增高及氧化应激水平进一步升高可能是老年术后认知功能紊乱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鹏;易斌;王秀琼;罗铁山;石胜驰;许广明;陶国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被2006年NCCN NSCLC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自恩度正式上市以来,我科应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恶性肿瘤43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春娇;程颖;马丽霞;柳影;刘显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

    目的 检测电针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应用 Morris水迷宫的行为学指标,并通过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对电针治疗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①在定向航行试验中,电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平均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②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第一次穿越时间、40 cm环穿环时间和40 cm环穿环次数电针组均有一定优势,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电针干预可明显改善因脑缺血损伤下降的认知能力,提高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

    作者:于涛;许能贵;符文彬;易玮;包昆;杨忠华;付雪松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电针对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目的 探讨电针对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合谷+太冲)和药物组(盐酸氟西汀),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造成抑郁症模型;电针组大鼠造模后电针合谷穴和太冲穴,每日1次,每次15 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持续21 d.药物组大鼠造模后进行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持续3 w.应激后第7、14、22天观察大鼠Open field行为学的变化,应激后22 d取材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BDNF和CREB的表达.结果 (1)应激后第7、14、22天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较应激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针刺组于应激后第14天可有效地改善抑郁型大鼠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其效果优于药物组(P<0.05).(2)模型组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排列散乱,可见明显肿胀、固缩、变性、脱落等病理改变;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模型组大鼠BDNF阳性细胞数量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海马BDNF和CREB的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结论 针刺能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变化,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是针刺抗抑郁的重要途径和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符文彬;刘健华;白艳甫;张鹏;叶家盛;樊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PJ34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凋亡诱导因子核移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PJ34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AIF)核移位的影响. 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24、72 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染色观察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害情况,AIF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AIF的核移位情况.另经PJ34预处理该模型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出现AIF核移位,PJ34预处理显著抑制AIF的核移位,减少PD小鼠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的脱失现象(P<0.01).结论 AIF的核移位在PD的发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PJ34通过抑制黑质DA能神经元AIF的核移位对PD小鼠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玉;商秀丽;张朝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BMP/VEGF/PLGA复合物促进兔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复合物BMP/VEGF/PLGA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于兔桡骨中段造成3 mm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愈合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BMP/PLGA治疗组、VEGF/PLGA治疗组、BMP/VEGF/PLGA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治疗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不同的复合物,对照组不放置任何植入物.分别于术后2、4、6、8 w每组随机取3只大鼠,取桡骨标本作为观察对象,通过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评价不同复合物治疗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 X线片显示,术后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骨痂填充率均低于各治疗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治疗组(均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各组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愈合,但BMP/VEGF/PLGA治疗组显示出更好的血管化程度和更快的骨折愈合速度.结论 BMP/VEGF/PLGA复合物能够促进骨折局部的血管化和骨形成,加速骨折愈合的速度.

    作者:苏云;孟祥俊;孙强;于小光;徐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膀胱憩室癌的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

    膀胱憩室癌较少见,但其恶性程度较高,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我院从2003年至2008年共收治膀胱癌715例,膀胱憩室86例,其中膀胱憩室癌9例,占同期膀胱癌的1.26%,占同期膀胱憩室的10.5%.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金光虎;毛小强;高吉;赵锐;孔祥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病率较高,平均达30%~50%,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失眠、易激惹、兴趣丧失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1]).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PSD的干预治疗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作者:胡凯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