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查指标与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王贵华;邓珏琳;汪汉;李璐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积分, 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常用辅助检查指标与CHF心功能下降的关系.方法 按心功能积分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3~4分(A组)、5~6分(B组)、7~8分(C组),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组间差异.以心功能积分为应变量,以各心功能积分组间差异显著的变量为自变量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C组的低频/高频比值(LF/HF)低于A组和B组(P<0.01);A组、B组和C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随心功能积分增加而依次减低,A组、B组和C组的血尿酸(UA)、脑利钠肽(BNP)和心率(HR)均随心功能积分增加而依次增加,且差异均显著(P<0.05~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老年CHF患者心功能下降与BNP、SDNN、HR、SBP、LVEF、UA和LF/HF关系密切.结论 BNP,SDNN,HR,SBP,LVEF,UA和LF/HF是综合评价老年CHF患者心功能损害的实用指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蒜油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大蒜油对对乙酰氨基酚(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大蒜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为25、50、100 mg/kg),给药后2 h除阴性对照组其他各组小鼠均灌胃AP 240 mg/kg;24 h后小鼠摘眼球取血,离心,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同时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脏系数和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蒜油低、中、高剂量组的肝脏系数明显减小,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同时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模型组肝细胞发生气球样变,甚至坏死,炎细胞浸润,而大蒜油组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 大蒜油对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翠丽;李阳;曾涛;赵秀兰;于丽华;朱振平;谢克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不同HO-1表达水平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及NOS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变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对糖尿病(DM)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及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DM组、正铁血红素(HO-1诱导剂)组、锌原卟啉(HO-1抑制剂)组.应用离体血管张力检测技术观察胸主动脉舒张功能变化;RT-PCR法及比色法分别检测血管组织和血清中诱生型NOS(iNOS)及内皮型NOS(eNOS)的表达和NO含量.结果 与DM组相比,正铁血红素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舒张百分率有所提高,而锌原卟啉组血管舒张反应继续下降.应用正铁血红素可在提高DM大鼠血管和血清eNOS表达的同时降低iNOS/NO表达;而锌原卟啉组血清中iNOS活性及其在血管组织表达均增高.结论 提高HO-1的表达水平有益于改善DM大鼠血管舒张反应失调,这种保护作用与抑制iNOS/NO的生成、上调eNOS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邢邯英;黄黛;野战鹰;凌亦凌;赵晓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临床检查指标与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常用辅助检查指标与CHF心功能下降的关系.方法 按心功能积分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3~4分(A组)、5~6分(B组)、7~8分(C组),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组间差异.以心功能积分为应变量,以各心功能积分组间差异显著的变量为自变量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C组的低频/高频比值(LF/HF)低于A组和B组(P<0.01);A组、B组和C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随心功能积分增加而依次减低,A组、B组和C组的血尿酸(UA)、脑利钠肽(BNP)和心率(HR)均随心功能积分增加而依次增加,且差异均显著(P<0.05~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老年CHF患者心功能下降与BNP、SDNN、HR、SBP、LVEF、UA和LF/HF关系密切.结论 BNP,SDNN,HR,SBP,LVEF,UA和LF/HF是综合评价老年CHF患者心功能损害的实用指标.

    作者:王贵华;邓珏琳;汪汉;李璐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人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192例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鼻中隔偏曲老年患者192例,均在鼻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2例患者中,男110例,女82例,年龄60~81岁,平均67.7岁.其中60~69岁136例(71%),70~80岁48例(25%),>80岁8例(4%).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9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62例.117例伴高血压,99例伴糖尿病,78例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6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患者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

    作者:赵荣;刘栖如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延边地区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确认延边地区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的现状,探讨其健康素养与健康自评(SRH)、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延边地区246名朝鲜族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及SRH、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1.3%的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处于低水平;低健康素养的老年人有更高的危险性获得较差的健康状况和SRH(OR值分别为2.480和2.625).结论 我国少数民族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低健康素养的现象,提高健康素养是促进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现文;李春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异氟醚对大鼠脑内糖基化终末产物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异氟醚对老年大鼠脑组织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及成年SD雄性大鼠共32只,在安静无干扰环境中进行12 h/12 h光暗周期节律适应4 d后,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N1组),老年异氟醚处理组(A1组),成年对照组(N2组),成年异氟醚处理组(A2组).异氟醚组均给予异氟醚吸入处理3 h,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安静环境呼吸空气3 h.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AGEs水平变化,硫代巴比妥法(TBA)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N2组比较,N1组大鼠脑内AGEs、 MDA基础水平较高,SOD活性低于N2组. 24 h后A1组海马AGEs水平较N1组及A2组明显升高(P<0.01);A2组AGEs水平与N2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A1组MDA含量为(10.35±0.62)nmol/mg,较N1组及A2组明显升高,而SOD活性降低(P<0.01).A2组SOD活性为(104.45±11.26) U/mg,较N2组降低,而MDA活性较A2组升高(P<0.05).结论 异氟醚处理可引起老年大鼠脑组织内AGEs增高及氧化应激水平进一步升高可能是老年术后认知功能紊乱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鹏;易斌;王秀琼;罗铁山;石胜驰;许广明;陶国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应用生物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评价

    糖尿病(DF)足部慢性溃疡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严重负担~([1]).早在1997年美国估计有1 800万人患有此病~([2]),1998年英国因DF足部溃疡住院的患者达2.4万人次~([3]).DF足部溃疡不仅因反复感染导致慢性不愈,而且也是此类患者住院和截肢的主要原因~([1]).

    作者:滕永军;王燕炯;王金文;璞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脑心通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作用机制.方法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发现颈动脉内膜-中层有增厚和/或斑块形成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6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2粒,每日3次,总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应用超声诊断仪来观察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并观察其变化及比较两组心脑事件的发生率、再入院率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的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的发生及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通过调脂,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等作用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稳定斑块,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重要事件的发生.

    作者:朱伟;赵合庆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益胃汤加减对肝郁脾虚证的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 通过益胃汤加减治疗亚健康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为临床诊治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肝郁脾虚证的亚健康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给予益胃汤加减口服治疗1个月,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系统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变及免疫球蛋白G(IgG)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给予中药益胃汤加减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血清IgG明显升高(P<0.01);SIL-2R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治疗后血清IgG、SIL-2R无明显差异(P>0.05),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益胃汤加减能够改善亚健康肝郁脾虚证的症状.检测IgG及SIL-2R等指标对亚健康的诊断有一定作用,为临床诊断亚健康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姜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06例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甚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2].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内科合并症的的增多及重要脏器功能的减退使承受麻醉和手术的能力下降,手术风险增大,故围手术期的处理尤为重要,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作者:胡俊勇;余世民;李占春;曾宪尚;徐栋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

    目的 检测电针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应用 Morris水迷宫的行为学指标,并通过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对电针治疗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①在定向航行试验中,电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平均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②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第一次穿越时间、40 cm环穿环时间和40 cm环穿环次数电针组均有一定优势,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电针干预可明显改善因脑缺血损伤下降的认知能力,提高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

    作者:于涛;许能贵;符文彬;易玮;包昆;杨忠华;付雪松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PJ34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凋亡诱导因子核移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PJ34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AIF)核移位的影响. 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24、72 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染色观察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害情况,AIF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AIF的核移位情况.另经PJ34预处理该模型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出现AIF核移位,PJ34预处理显著抑制AIF的核移位,减少PD小鼠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的脱失现象(P<0.01).结论 AIF的核移位在PD的发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PJ34通过抑制黑质DA能神经元AIF的核移位对PD小鼠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玉;商秀丽;张朝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马齿苋多糖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SOD和MDA的影响

    目的 观察马齿苋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其对衰老模型小鼠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用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以不同浓度的马齿苋多糖灌胃,30 d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清、肝和脑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马齿苋多糖能够明显提高血清及肝、脑等器官中SOD的活性,可以有效抑制D-半乳糖所致的血清及肝、脑中SOD活力的下降.同时,马齿苋多糖能显著降低衰老模型小鼠体内MDA的含量.结论 马齿苋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牛广财;朱丹;姜述君;阮洪生;郑小亮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原人参二醇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原人参二醇(Ppd)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 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Ppd对VEC、人胃癌SGC-7901 细胞增殖及SGC-7901细胞诱导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Ppd对VEC、人胃癌SGC-7901 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IC_(50)为2.0 μg/ ml,且肿瘤细胞产生明显的G_1期阻滞现象,Ppd为2.0 μg/ml时,G_1细胞百分率达76.08%,而在Ppd为10.0 μg/ml时为81.17%,较对照组39.02%明显增多(P<0.05),而S期、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pd浓度为2.0 μg/ml时,对SGC-7901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有抑制作用(P< 0.01),抑制率为13.10 %~77.38 %.结论 Ppd对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 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张国成;李颖新;王继萍;侯文丽;董国霞;冷吉燕;何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内皮素-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H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HPS大鼠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的水平.结果 ①HPS大鼠血浆和肝组织、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动态升高.②各阶段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结论 在HPS形成过程中,血浆和肝、肺组织匀浆中ET-1水平持续升高,与肝功能损害有关,提示ET-1可能参与HPS的发生.肺组织匀浆中升高的ET-1可能更多地通过与在肺血管表达增强的内皮素受体B(ETRB)结合从而扩张肺血管.

    作者:颜玉;鲍秀琦;韩桂华;王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学评分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探讨

    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对9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进行了认知功能、行为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并探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课题组全部病例来自2004年8月至2005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本组92例患者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35~76(平均55.22±2.91)岁.1.2 诊断标准采用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VD诊断标准~[1].

    作者:吕素君;高长玉;韩淑芬;王培培;姜岩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GGT、ALT水平和糖脂代谢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肝能较直观反映体内脂肪沉积的各种危险因素,内脏脂肪堆积与糖尿病和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是连续的还是存在一个切点,这是目前国内外代谢病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量化划分,观察糖脂代谢相关因素的情况,以及脂肪肝相关肝损害指标与糖脂代谢的密切关系,尝试应用肝酶指标找出糖脂代谢紊乱的切点.

    作者:杨历新;李澍;米娜;王叶;朱沁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与血管内皮及血小板功能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肆虐全球的流行性疾病~([1]).老年T2DM患者死亡和残废的主要原因是血管病变~([2]).加拿大糖尿病协会2008临床实用指南指出,45岁以上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和50岁以上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很高(B级建议,2级证据),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的风险为20%,而老年T2DM患者的风险则更高.

    作者:魏云鸿;金醒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电针对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目的 探讨电针对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合谷+太冲)和药物组(盐酸氟西汀),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造成抑郁症模型;电针组大鼠造模后电针合谷穴和太冲穴,每日1次,每次15 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持续21 d.药物组大鼠造模后进行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持续3 w.应激后第7、14、22天观察大鼠Open field行为学的变化,应激后22 d取材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BDNF和CREB的表达.结果 (1)应激后第7、14、22天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较应激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针刺组于应激后第14天可有效地改善抑郁型大鼠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其效果优于药物组(P<0.05).(2)模型组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排列散乱,可见明显肿胀、固缩、变性、脱落等病理改变;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模型组大鼠BDNF阳性细胞数量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海马BDNF和CREB的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结论 针刺能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变化,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是针刺抗抑郁的重要途径和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符文彬;刘健华;白艳甫;张鹏;叶家盛;樊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急诊PCI术一过性无复流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选方案,可以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大量研究证实,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冠脉造影出现无复流现象,使濒临坏死或严重缺血的心肌组织未完全有效地恢复血流灌注,大大减弱了急诊PCI的临床获益,常提示预后不良~[1,2].而对于PCI术中出现的一过性无复流现象~[3]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对发生一过性无复流现象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做初步探讨.

    作者:徐长春;苏国海;王磊;张林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