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保;卜培莉
65岁以上老人中明显痴呆者约占2%~5%,而85岁以上的老人中几乎一半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1].因此抗痴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对老年人神经生理、生化、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药物的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
作者:肖增平;吉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松花粉对腮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雄性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观察高、中、低剂量(1 400、700、350 mg·kg-1·d-1松花粉对衰老的腮腺组织EGFR表达的影响.结果 EGFR在腮腺组织广泛表达,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组EGFR的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给予松花粉后EGFR的表达明显上升,其中预防中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 松花粉具有改善衰老雄性大鼠腮腺功能紊乱,预防和延缓腮腺组织衰老的作用.
作者:刘红艳;宋晓晨;王春艳;牛嗣云;颜勇;庞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饮食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合理饮食,主要是要摄入低脂膳食,可以降低血脂水平.研究表明类黄酮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作者:孙志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COX-2、VEGF三种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COX-2、VEGF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三者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Survivin、VEGF在不同的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2在不同的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三者的表达互呈正相关.结论 Survivin、VEGF、COX-2三者相互作用,是较好的预测肿瘤负荷及其远方转移的指标.
作者:白桂颖;李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ATP-TCA)法体外药敏试验与结肠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取结肠癌术后新鲜组织标本22例,应用ATP-TCA法对5-氟脲嘧啶(5-FU)、草酸铂(L-OHP)和L-OHP+5-FU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应用L-OHP+5-FU/CF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ATP-TCA试验可评价率95.5%,5-FU、L-OHP和LOHP+5-FU的敏感率分别是33.3%、19.1%和42.9%;化疗有效率有效组77.8%、无效组8.3%.结论 ATP-TCA法体外药敏试验对结肠癌患者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筛选,实现化疗个体化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郭洪斌;刘意;郭春芳;曹锦秋;孟庆斌;于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嘌呤核苷酸对吗啡致神经细胞核苷酸分解代谢增强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给予吗啡同时给予嘌呤核苷酸(AMP和GMP及ATP和GTP)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腺苷脱氨酶(ADA)和黄嘌呤氧化酶(XO)mRNA表达.结果 同时给予吗啡和嘌呤核苷酸可改善吗啡对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给予吗啡并补充AMP和GMP使得ADA mRNA表达与对照组及吗啡组比较均无差异,XOmRNA表达低于吗啡组(P<0.01);给予吗啡及ATP和CTP使得ADA mRNA表达仍高于对照组(P<0.05),XO mRNA表达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 补充嘌呤核苷酸可改善吗啡对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吗啡所致的PC12细胞ADA和XO基因表达升高.
作者:孙婷;何海涛;孙聪;洪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研究证实,心肌肥厚不仅是心肌细胞的肥大,而且还是心肌细胞外基质和血管结构的变化,因此又将此复杂的变化过程称为心肌重构,有关心肌重构发生机制的探索一直倍受关注.
作者:李传保;卜培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脑缺血模型,于术后次日开始给予天麻钩藤饮(5 g/kg·d)灌胃,2 w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天麻钩滕饮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免疫组化观察对VEGF、bFGF及BrdU(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好转.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的VEGF、bFGF的阳性表达增多,而治疗组较模型组进一步增多,同时在海马齿状回观察到BrdU阳性标记细胞增多.结论 天麻钩藤饮通过促进VEGF、bFGF的表达,启动神经保护机制,促进神经新生,发挥脑保护作用,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博爱;刘艳茹;李文涛;贾延劼;高林;马兴荣;吴维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4例在我科行TBLB的老年患者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结果 1374例老年患者中肺癌683例(49.71%),肺部良性肿瘤6例(0.41%),肺结核69例(5.02%),间质性肺疾病131例(9.53%),肺部真菌病2例(0.15%),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426例(31%),正常组织37例(2.69%),无法诊断20例(1.46%).肺癌,间质性肺疾病,检出率高于同期非老年组患者(P<0.01).而肺结核,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检出率低于同期非老年组患者(P<0.01).两组均以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多见,两组比较鳞癌,小细胞癌有显著性差异(P<0.01),腺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BLB是诊断老年肺癌、肺间质病、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有待于探讨.
作者:图门乌力吉;高洪文;尹金植;徐伟;马忠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 侧脑室注射PQQ,50 d后行脑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QQ处理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胞体和核增大,神经细胞密度增强,尼氏小体光密度值增加,此变化呈剂量依赖性;过大剂量的PQQ处理后,海马神经元的胞体和核变小,细胞的凋亡率增高;PQQ刺激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表达.结论 PQQ能促进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但PQQ剂量过大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熊顺华;郭青平;王燕;唐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高血压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已知体内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可使血压升高,参与高血压的发病.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青年人不同,主要是由于动脉弹性减退所导致.本文着重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RAAS激活的关系.
作者:辛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加深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关系的认识.方法 收集100例经临床证实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皆采用sensatian16型多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多层螺旋CT横断面容积扫描,然后经CT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重点观察钩突、中鼻甲、鼻中隔、筛泡的结构、形态和位置及变异情况,以及与慢性鼻窦炎的密切关系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经MPR重建得到的冠状面图像能清楚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区域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病变组OMC区解剖变异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以中鼻甲气化的发生率高,钩突气化的发生率低.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晰的显示OMC冠状面图像及解剖变异;OMC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相关.
作者:吴恩余;李英丽;吕俊锋;于洪波;薛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遗传因素、内外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且是多因素诱发和多层次变化的综合结果.有关衰老的机制目前存在着多种假说[1],如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DNA损伤学说和衰老基因调控学说等.这些学说都只能从某一侧面反映衰老的因或果,很难完全解释衰老的机制.
作者:骆艳婷;刘新光;周中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排泄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年龄在65~93(75.00±5.50)岁的24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MA检测和24 h动态血压检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MA排泄的因素.结果 高血压患者MA排泄的影响变量有24 h平均收缩压(β=1.057,P=0.001)和硝苯地平控释片(β=36.571,P=0.003).结论 控制高血压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水平是减少高血压患者MA排泄的重要途径.硝苯地平控释片与MA排泄的关系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卫东;李秀央;原莳;周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及血压(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3例血清Hcy水平增高的高血压患者(Hcy≥15μmol/L,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仅服用降压、他汀类及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不服用叶酸等影响Hcy的药物)、干预组(33例,除基础用药外加用叶酸5 mg/d、维生素B12250 μg/d口服).治疗前(基线水平)及治疗后4 w测定患者空腹血清Hcy、NO水平,同时测量患者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所有数据应用STATA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Hc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00 0);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002);4 w后对照组Hcy及NO水平亦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SBP及DBP基线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SBP及DBP值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00 0).结论 口服叶酸、维生素B12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伴高Hcy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作者:张军;齐晓勇;李英肖;党懿;孟存良;赵炳朕;朱安军;袁华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对VEGF/KDR双位点抑制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以及对联合应用细胞毒药物丝裂霉素C(MMC)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VEGFsiRNA和VEGF受体2(KDR)的可溶性受体(sKDR)表达质粒共转染T24细胞和在其中加入MMC的细胞悬液分别汁射到裸鼠背部皮下,观察两者对裸鼠膀胱痛生长的影响.结果 两种制剂均能在不同程度上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延缓甚至遏制肿瘤生长.但加入MMC组作用更显著,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siRNA和sKDR通过双重途径有效抑制VEGF的生物活性,使其促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明显降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提高.在辅以MMC后这种作用效果进一步加强.因此推测,抗VEGF/KDR基因的双位点靶向治疗与肿瘤化疗的结合可能是一个具有诱人前景和巨人潜力的膀胱癌治疗方案.
作者:刘禄成;韩艳君;魏巍;李然伟;王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智能健康住宅的概念主要是基于在家庭环境下为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或身体存在某种缺陷,本应该被送人医院或者其他特殊护理机构接受治疗的老年人提供自主、独立、高质量的生活[1].本文介绍一种机器人化护理床的智能健康住宅系统,可为老年人或残疾人群在家居生活中提供护理和身体健康状况远程监控.
作者:邹焱飚;谢存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小檗碱体外对HeLa细胞黏附和移动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20、40 mg/L小檗碱作用于HeLa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率,划痕损伤实验检测迁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MMP2、TIMP2的表达.结果 HeLa细胞黏附率、迁移率明显降低,随药物浓度增大作用增强,小檗碱处理组MMP2阳性表达细胞减少,TIMP2阳性表达细胞增多,MMP2/TIMP2比值下降.结论 小檗碱体外能抑制HeLa细胞黏附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迁移运动及抑制细胞MMP2蛋白表达,促进TIMP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来丽娜;赵娜;范毅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p7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前列腺癌标本26例,前列腺增生标本18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化研究p73表达.结果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为34.6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为0%(P<0.01).组织学分级Ⅰ~Ⅱ级的表达为45.45%,Ⅲ级的26.67%(P>0.05).临床分期A-C期的表达为8.3%,D期为61.50%(P<0.05).表达为阳性的血清PSA浓度均值为18.19±3.30,阴性的为23.41±2.29(P>0.05).结论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及血清PSA浓度无关(P>0.05).表明p73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蒋宏毅;赵晓昆;钟朝晖;姚干;王荫槐;张磊;欧阳时锋;谢续标;彭龙开;易东生;张选志;扬罗艳;刘任;黄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美国一项尸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门静脉血栓(PVT)的发病率为0.05%~0.5%[1],与日本调查相近[2].在西方国家,PVT占门静脉高压的5%~10%[3],在发展中国家,门静脉高压中PVT占40%[4].肝硬化患者PVT的发生率为0.6%~64.1%.
作者:刘卓;杜建时;刘俊志;兰明阳;张静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