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亚低温对脑梗死后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韩晔;杜怡峰;刘敏;马晓君

关键词:脑梗死, 亚低温治疗, L-选择素,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摘要:目的 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L-选择素(L-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ICAM -1)影响,并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组应用药物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病第1、3、5、7、14天血清L-选择素和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L-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第3天常规治疗组L-选择素和ICAM-1水平达高峰,局部亚低温组下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在发病第7天,局部亚低温组血清ICAM-1和L-选择素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梗死后患者血清L-选择素和ICAM-1的浓度,减轻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强的松治疗Graves病并发房颤的临床研究

    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心房颤动(AF)是GD并发的重要的心律失常,此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动脉栓塞和中风的危险性高[1,2],且在临床上恢复窦性心律非常困难.目前传统的治疗GD抗甲状腺药物效果不满意,大约有61%的甲亢死于患者合并心房纤颤[3,4].因此,本研究在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采用强的松治疗GD并发心房颤动,探讨其治疗甲亢房颤的疗效,并观察口服小剂量强的松对甲亢房颤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郭玉珊;王伟;孙昕昳;孙毓蔓;杜兴旭;孙琳;毛骞;黄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SOD、Vit C和硫酸锌对老年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Vit)C和硫酸锌(Zn)对老年白内障大鼠晶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D-半乳糖复制老年白内障模型,同时腹腔注射SOD、Vit C和Zn;测定晶体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和组织总抗氧化力(T-AOC)含量.结果 SOD、Vit C和Zn均能降低模型鼠晶体内MDA的生成,增加GSH-Px和T-AOC含量.结论 SOD、Vit C和Zn的抗氧化能力不同,联合应用作用更显著.

    作者:杨笑天;邢进;齐艳秀;张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基于MRI的老年人丘脑体积的研究

    目的 利用立体定向MRI资料重建丘脑测量体积,分析年龄、性别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自愿者行立体定向MRI扫描,在MRI上对丘脑进行识别、分割、提取、匹配与三维重建,测量重建后丘脑的体积.结果 三维重建的丘脑表面光滑、形态逼真,清晰的显示了丘脑在标准立体定向空间中的位置,可直观显示,任意角度浏览.60岁以下组为(6 089.66±105.13) mm3,60岁以上组丘脑平均体积为(5 799.92±106.58)mm3.结论 60岁以上组丘脑体积较60岁以下组显著缩小.

    作者:王跃华;张相彤;付宜利;高文朋;林志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后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后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HAP纳米粒子处理细胞24、48、72 h后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均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HAP纳米粒子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与凋亡调控基因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魏凤香;张涛;李红枝;朱金玲;吕冬霞;罗佳滨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管紧张素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影响

    目的 研究糖尿病(DM)大鼠心肌间质重构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其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 2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DM组(10只),用STZ法建立DM模型,10 w时麻醉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TGF-β1、MMP-1和TIMP-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TIMP-1和MMP-1 mRNA的表达.结果 DM组心脏指数和左心室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也增加,存在着心肌间质重构,同时AngⅡ,TGF-β1,TIMP-1蛋白及TIMP-1 mRNA表达增高,MMP-1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 DM大鼠可能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AngⅡ表达增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TGF-β1及MMPs的表达,导致心肌间质重构.

    作者:廖梅梅;熊世熙;肖然;宋陈芳;龚斐;陈森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一氧化氮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糖基化反应在正常机体即可缓慢进行.近年来,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参与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物实验提示AGEs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本实验通过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AGEs 与NO含量,探讨AGEs与NO在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赵华;张扬;蔺勇;徐学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潜阳通络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ET、CG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潜阳通络方对血压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加灌附子汤的方法制备肝阳上亢模型,观察潜阳通络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ET、CGRP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潜阳通络方能明显降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中CGRP含量升高(P<0.05)、降低血浆中ET含量(P<0.01).结论 潜阳通络方可通过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而达到较好的降压效果.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的降压作用与升高CGRP含量,降低ET含量密切相关.

    作者:徐树楠;李渡华;侯仙明;徐伟超;贾云芳;贾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局部亚低温对脑梗死后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目的 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L-选择素(L-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ICAM -1)影响,并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组应用药物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病第1、3、5、7、14天血清L-选择素和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L-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第3天常规治疗组L-选择素和ICAM-1水平达高峰,局部亚低温组下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在发病第7天,局部亚低温组血清ICAM-1和L-选择素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梗死后患者血清L-选择素和ICAM-1的浓度,减轻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作者:韩晔;杜怡峰;刘敏;马晓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舍格林综合征与IL-1β的关系

    细胞因子可以调节自身免疫性损害[1].舍格林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拟定性、定量研究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在SS患者唇腺中的表达,以完善SS患者淋巴细胞过度浸润与激活的调节机制.

    作者:钱雅琴;刘明;刘红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龄大鼠基底前脑、海马、大脑皮质胆碱能系统的氧化损伤

    目的 探讨老龄大鼠胆碱能系统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大脑皮质的氧化损害.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青龄组(3~5月龄)、老龄组(27月龄).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对2组大鼠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进行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 与青龄组比较老龄组大鼠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NO及MDA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1),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27月龄大鼠胆碱能系统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大脑皮质3个脑区的神经元发生了明显的氧化损伤.

    作者:刘文粟;吕永利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补肾活血中药防治老年性血瘀证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中药防治老年性血瘀证的机制.方法 选用高龄Wistar大鼠,利用高脂饲料复制老年性血瘀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共4组.给药组灌服补肾活血中药,连续用药40 d后,测定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观察主动脉内膜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补肾活血中药组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内皮素-1、血栓素B2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均P<0.01).组织形态学显示中药组主动脉内膜较完整,内皮细胞偶见不连贯,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接近正常组.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通过调节模型大鼠血浆脂质代谢,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防治老年性血瘀证.

    作者:刘春梅;周涛;张大伟;燕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雄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L4椎骨黏弹性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正常与雄性老年骨质疏松大鼠L4椎骨黏弹性特性.方法 选用290~300 g、8月龄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骨质疏松模型组15只.模型组大鼠于0 w摘除睾丸,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饲养14 w,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大鼠L4椎骨进行应力松弛实验.结果 大鼠L4椎骨正常组7 200 s应力松弛量为0.27 mPa,模型组大鼠7 200 s应力松弛量为0.15 mPa.结论 骨质疏松模型组的应力松弛量显著降低.

    作者:高明;马成云;马洪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虎杖免煎冲剂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的作用

    目的 探讨虎杖免煎冲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结构和RAGE、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8只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 w后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应分别用虎杖免煎冲剂(1.5 g·kg-1·d-1)、氨基胍(100 mg·kg-1·d-1)、蒸馏水灌胃.8 w后观察各生化指标的变化;HE染色及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虎杖组的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量、肾小球平均体积均下降(P<0.01,P<0.05),肾脏病变程度轻,肾小球RAGE、VEGF表达下调(P<0.01).结论 虎杖免煎冲剂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中RAGE、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肖正大;费洪华;刘宇;张荣花;张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14例治疗体会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疾病手术后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腰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我院针对FBSS采用椎板切除并探查切除硬膜及神经根致压物的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艾纯华;陈阳;陈伟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大部分采用内科保守药物治疗或外科切脾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脾脏功能亢进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1~4],疗效确切.我院率先在国内外开展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老年MDS,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黄福贵;张敬一;李彦兵;刘冬梅;刘无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白藜芦醇对小鼠离体心脏负性变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varatrol,Res)对小鼠离体心脏自律性的影响.方法 测定Res对离体小鼠心率(HR)影响的量效曲线,测定不同类型钾通道阻断剂对Res产生负性变时作用的影响.结果 Res可减慢HR(P<0.05);与Res组相比,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Gli)组、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组可部分阻断Res的作用(P<0.05),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组、氯化钡(barium chloride,BaCl2)组、阿托品(Atropine)组不能阻断Res的作用(P>0.05).结论 Res可呈剂量依赖性减慢HR,其作用机制与开放ATP敏感性K+通道(KATP)及Ca2+依赖性K+通道(Kca)有关.

    作者:赵瑛;张丽男;王桂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缬沙坦组(缬沙坦40 mg·kg-1·d-1).12 w后测定各组体重、血糖,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活性,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内皮素(ET-1) mRNA 、核因子-κB(NF-κB) mRNA表达.结果 (1)第12周糖尿病组和缬沙坦组体重均明显轻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糖在糖尿病组、缬沙坦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与缬沙坦组间无显著差异.(2)糖尿病组MDA水平显著高于缬沙坦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NO含量、SOD及GSH-Px活性显著低于缬沙坦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糖尿病组ET-1 mRNA和NF-κB 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和缬沙坦组明显增多,缬沙坦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少,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高糖内环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损害内皮功能,而缬沙坦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抗氧化能力,逆转内皮功能损害,有利于改善脑功能.

    作者:刘雪平;赵婷婷;侯训尧;张苏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469K>E基因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62例T2DM血管并发症患者ICAM-1 469 KK、KE及EE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并检测其空腹血糖(BS)、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游离ICAM-1(sICAM-1)和总胆固醇(TC)水平,并与70例无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及12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KK、KE、EE 3种基因型在3组中的分布频率有明显差异(χ2=6.313,P=0.043),DM血管病变组等位基因E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组(P<0.01),T2DM血管病变组ICAM-1 469E等位基因携带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K等位基因携带者(P<0.01).结论 ICAM-1 469E等位基因与DM血管病变及ICAM-1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毛达勇;周有利;丁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10例

    目的 总结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病例资料,瘤颈为3~5 mm,宽颈不规则动脉瘤7例,梭形动脉瘤3例.均采用Leo 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结果 9例完全栓塞,1例大部分栓塞.1例术后复查头CT发现颅内血肿,予以开颅清除血肿.6例随访3~6个月.结论 在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时应用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能够提高宽颈动脉瘤栓塞的安全性,阻止弹簧圈向载瘤动脉内突入,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王全才;申茉函;喻博;刘云会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衢州市1235例65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体检与问卷调查.结果 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9.5%;糖尿病、高血压等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危险因素增多,患病危险性呈倍增效应.结论 脑卒中危险因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脑卒中防治工作应从单个危险的干预模式向多个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模式转变.

    作者:裴丽萍;徐旭红;诸葛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