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陈月;王芳;徐媛媛;王阳;周余来;原田守;伊东恭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严重的腰背部疼痛和脊柱不稳,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兴起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治疗此类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既往已有较多报道.但PVP在临床应用上尚存在诸多难点和不足.本文就椎弓根穿刺部位及骨水泥注射技术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谢灿光;傅万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髂静脉压迫综合症(IVCS)是较常见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继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如何解除IVCS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直为临床所关注[1-3],但缺少较完整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方法.本研究依据IVCS病人的年龄,结合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建勇;于中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骨关节炎(OA)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达68%.OA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OA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所造成的终结果.目前细胞因子在O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白细胞介素-1(IL-1)被认为是导致软骨功能衰退具影响力的细胞因子之一,许多研究证实IL-1在OA的发病进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就IL-1在OA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巫桁锞;李荣亨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脑CT灌注成像对于脑梗死前期以及脑梗死早期的脑缺血状态能做出准确的评估,可以准确判断因血管狭窄而引起的局部血液的供应和代偿状态,对于血管狭窄支架成型术后脑组织局部血流改善程度的判定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1-3].本文着重观察脑血管狭窄的患者内支架成型术前后CT灌注成像的变化,探讨内支架成型术对脑组织局部灌注状态的影响.
作者:应凤博;胡亚军;王嗣欣;高燕军;米艳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笔者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予以新研制的未上市的中药进行治疗,测量各组实验大鼠血清中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和大鼠骨密度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庆利;权铁刚;唐广志;王晓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手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手指屈肌腱鞘的狭窄性无菌性腱滑膜炎,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可引起疼痛、手指屈、伸活动障碍,甚至绞窄,严重影响手指的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腱鞘炎的方法多分为两大类,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患者,保守治疗好转后多有间断性复发,导致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我们采用A1切除治疗老年手指狭窄性腱鞘炎,并分析其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其有效性.
作者:刘仲祥;李庆霖;刘浩宇;魏壮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近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明显提高,局部复发率显著下降.目前临床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取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1-3].我院应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治疗直肠癌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栋;曹春远;董锡钧;杨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期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人数及其在同期血透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均逐年升高[1-3],由于老年患者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具有与普通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的特点,如何提高这一特殊患者群体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对86例老年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的发病原因、病情转归、血透治疗的并发症、死亡原因及存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的治疗水平.
作者:龚宇;王朝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贫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老年CHF患者118例,按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常规控制心力衰竭治疗情况下,分析贫血对其心功能分级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随着贫血程度增加,心脏射血分数下降(P<0.05);CHF时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5.6%;随着心脏射血分数的下降,肾功能障碍亦逐渐增加且程度加重(P<0.05).反映肾功能的各项指标随贫血严重程度的加剧,恶化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 老年CHF合并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障碍恶化明显,且贫血的程度越重,其病情也越严重,预后越差.
作者:黄成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情重、变化快,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率高.2006年以来,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治疗UA 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佟艳丽;苏秀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经历了传统疝修补术、低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几个阶段,现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已在国内外普及.主要有平片修补(Lichtenstein)、疝环充填式修补(mesh-plug&patch)以及双层补片修补技术(Gilbert)等.这些技术均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我国自1997年开始推广无张力疝修补术,以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为主要术式.本文通过对传统疝修补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术后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求选择更合理的个体化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李三荣;郑启昌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血脂异常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ABP)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选择6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分为两组:高胆固醇组34例和非高胆固醇组33例,进行24 h ABP监测,对两组患者的ABP及BP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非高胆固醇组相比,高胆固醇组的24 h收缩压(24 hSBP)、日间收缩压(dSBP)、24 h脉压均值(24 hPP)、日间脉压均值(dPP)均增高(P<0.05).高胆固醇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高于非高胆固醇组(P<0.01),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24 hDBP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BPSD)高于非高胆固醇组(P<0.05).而两组之间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PV与血脂异常具有正相关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曾晓琼;邓毅;刘淘真;史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老年性睑内翻属慢性痉挛性睑内翻,由于眼睑组织的老年性退变所引起,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仅影响美观,还常因睫毛刺激角膜引起异物感、流泪及角膜损害,导致角膜瘢痕,严重影响视力.目前矫正老年性睑内翻的手术方法有多种, 但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率[1],本文根据老年性下睑内翻的发病机制,探讨用睑板下睑缩肌缝线加固术联合下睑皮肤及轮匝肌定量切除术对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园园;王跃;吴宏;董雁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Intermittent Androgen Blockade,IAB)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既手术去势(Surgical Castration)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EORTC QLQ-C30总量表和QLQ-PR25子量表对51例接受IAB治疗和69例接受手术去势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年进行3次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IAB和手术去势都能提高患者总体健康状况,缓解全身或局部疼痛(P<0.01)并改善排尿症状(P<0.01).尽管IAB和手术去势均使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下降,尤其表现在性功能状态方面,但IAB在治疗间歇期时各项功能逐渐恢复,而手术去势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却不可逆转.结论 IAB和手术去势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机体与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IAB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可恢复的.
作者:陈伟;谢辉;余志贤;张方毅;陈盛烨;李叶平;翁志梁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是否可以诱导胃癌患者的PBMCs产生特异性CTLs.方法 利用PAP213-221(LYCESVHNF)多肽与HLA-A24+对4例胃癌患者的PBMCs进行体外诱导,ELISA法检测PAP多肽特异性IFN-γ的分泌水平,51Cr 释放法测定CTLs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2例胃癌患者的PBMCs中诱导出PAP多肽特异性CTLs特异性杀伤PAP+/HLA-A24+的胃癌细胞MKN45,CTLs的细胞毒活性依赖于CD8+的T淋巴细胞.结论 PAP可能成为胃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王毅;陈月;王芳;徐媛媛;王阳;周余来;原田守;伊东恭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不同气味(薄荷、苹果、迷迭香)是否促进正常小鼠和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方法 采用东莨菪碱诱导小鼠学习记忆障碍,通过Y迷宫观察不同气味(薄荷、苹果、迷迭香)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小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以上气味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分别给予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吸闻薄荷、苹果、迷迭香气味后,与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组小鼠比较,薄荷、苹果、迷迭香气味组小鼠达标所需总时间和电击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薄荷、迷迭香气味组小鼠的达标错误次数和达标所需测试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各组小鼠脑内AChE活性未见明显差异. 给予正常小鼠吸闻薄荷、苹果、迷迭香气味2 d后,仅观察到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薄荷、苹果、迷迭香气味能够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曹岚;董原;战义强;谢克勤;赵秀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改良Pulsinelli′s 4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穴位埋线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及免疫组化检测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结果 穴位埋线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齿状回ChAT表达增强.结论 穴位埋线可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它增强海马ChAT表达、保护胆碱能神经元有关.
作者:张敏;杨琼;戴桃李;潘娅;王旭东;陈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班布特罗是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文献报道它有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的作用[1].故我科应用盐酸班布特罗观察治疗老年哮喘,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丛芝;包晓群;由春梅;曲淑彦;王沙南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评价增龄对心室纵向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增龄与传统超声参数、增龄与TDI参数、左室与右室TDI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57例年龄15-74岁的正常健康者分为≤60岁组(n=40)与>60岁组(n=17),分别行传统心脏超声与TDI检查,对比两组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分析增龄与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比较,前者二尖瓣环6位点平均Sm、Em、Em/Am明显减低,而E/Em明显升高.三尖瓣环Sm、Em、Em/Am明显减低,Am、E/Em明显升高.年龄与二尖瓣环平均Sm(r=-0.43,P=0.001)、Em(r=-0.67,P<0.001)、Em/Am (r=-0.73,P<0.001) 呈逆相关,与Am(r=0.47,P<0.001)、E/Em(r=0.37,P<0.01)呈正相关.年龄与三尖瓣环Sm(r=-0.35,P<0.01)、Em(r=-0.68,P<0.001)、Em/Am(r=-0.71,P<0.001)呈逆相关,与Am(r=0.41,P=0.01)、E/Em(r=0.42,P=0.001)呈正相关.结论 增龄使TDI检测的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受损,TDI评价增龄对心室纵向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简便易行.
作者:苗丽;邓万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100例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50例)采用氢溴酸高钾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0.5 mg+高乌甲素24 mg+氟哌利多5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Ⅱ组(50例)采用芬太尼作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1.0 mg+氟哌利多5 mg +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两组镇痛泵设置:持续输注2 ml/h,追加量2 ml/次,锁定15 min.分别于6、12、24、48 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评分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赵作光;段立波;潘振祥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