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脑缺血损伤及治疗策略的思考

李建生;刘敬霞

关键词:老年, 脑缺血, 治疗
摘要:老年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复杂,存在多器官损伤,治疗的个体差异大,修复机能减退、预后差是70岁以上人群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老年脑缺血损伤病理生理研究已取得相当进展,分析和思考与之相应的治疗策略,可为老年脑缺血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线索和思路.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PAI-1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和PAI-1抗原含量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PAI-1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PAI-1抗原含量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探讨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DN患者、健康者血浆PA I-1抗原水平和 PAI-1基因多态性、HbA1C、FBG、血脂、UAER水平.结果 (1)T2DM患者血浆PAI-1抗原含量、HbA1C、TG 水平明显升高,以DN患者升高显著 ,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I-1基因启动区4G/5G多态性可影响血浆PAI-1抗原水平,4G纯合子的血浆PAI-1抗原水平显著高于5G纯合子,差异显著( P<0.05).(3)DN患者4G等位基因频率和4G/4G基因型频率显著增高(P<0.05) .[ HT6H〗结论 (1) PAI-1基因启动区4G/5G多态性可影响血浆PAI-1抗原水平及TG 水平. (2)DN患者血浆PAI-1抗原含量、TG水平明显升高,HbA1c、TG、PAI-1抗原含量与早期DN的发生有关,属DN的独立危险因素.(3) 中国北方汉族人中T2DM PAI -1基因启动子区4G纯合子携带者发生DN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王玲;刘艳;郭晖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运动处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制定和实施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相应的运动疗法才能收到较好功效[1,2].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IR),还能保证老年T2DM患者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晓峰;戴珂;姚继伟;亚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9例

    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其手术操作简单, 固定节段少,有利于术后恢复[1].但近年来随访发现,有些病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椎体高度丢失,甚至出现了脊椎后凸畸形,尤其是老年人常合并有骨质疏松,其骨密度低,骨愈合能力差,更容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脊椎后凸畸形,造成内固定失败,甚至可出现脊髓损伤,影响了治疗效果[2,3].

    作者:孙新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多位于脑内,少数生长在脑外.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多位于鞍区,与海绵窦关系密切,常累及周围颅神经.常规手术因病变和周围结构显露欠清,术中易出现大出血迫使手术中断,降低血管瘤切除率,且易损伤海绵窦周围的颅神经.采用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可以清楚显露病变和周围结构关系,大程度减少术中出血,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大程度的避免损伤颈内动脉及海绵窦区的颅神经,大大提高肿瘤切除率.本文对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作者:李光民;李旭;孟繁凯;樊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BMP-4与17β-雌二醇对MBA-1细胞护骨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形态生成蛋白-4(BMP-4)与17β-雌二醇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株MBA-1细胞护骨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BMP-4及17β-雌二醇干预MBA-1细胞后,用R 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护骨素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无BMP-4或17 β-雌二醇干预的情况下,MBA-1细胞在自身分化成熟过程中伴有护骨素的表达增加;经BM P-4与17β-雌二醇干预后可上调MBA-1细胞护骨素表达增加.结论 B MP-4 与17β-雌二醇可上调MBA-1细胞护骨素表达,从而诱导MBA-1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胡平安;廖二元;苏欣;周后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脱氢表雄酮对去势雌兔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对去势雌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4只3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卵巢切除)、DHEA治疗组(卵巢切除并以10 mg·kg-1·d-1的剂量口服DHEA).卵巢切除后2 w,治疗组灌胃给药,其余各组均灌服等量蒸馏水,连续3个月.采用MTT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反应;同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动物脾脏IL-2、IL-10mRNA的表达量.结果 雌兔去势后,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DHEA治疗后动物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DHEA对动物脾脏的 IL-2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的升调节作用,而对动物脾脏的IL-10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的降调节作用.结论 DHEA对去势雌兔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且使脾脏免疫活性细胞的细胞因子转录由Th2型(IL-10)向Th1型(IL-2)偏移.

    作者:郝群;梁元姣;吴元赭;李大金;周跃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长期参加晨练的60周岁至79周岁的老年人158名为研究组,以选自社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172名为对照组.应用WHOQOL- 10 0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应用χ2检验,单因素t检验,Hotelling t 2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总的健康情况和生命质量的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领域等六个领域的平均得分在晨练组和对照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晨练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就整体而言,晨练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 .01),晨练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社会地位、身体健康的状况、家庭生活(家庭和睦、子女孝顺、配偶健在等)的质量、能否自己支配自己的爱好,如吸烟不受限制是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老年的生命质量.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地位、家庭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

    作者:李金平;徐德均;邓克维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应用寡核苷酸微阵列法分析老年人血脂相关基因

    目的 采用寡核苷酸微阵列法分析与老年血脂有关的基因位点.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微阵列技术检测并分析93例老年人和中青年人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内皮功能相关基因、载脂蛋白(Apo)等13个基因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因型频率,同时用生化方法检测其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 老年组TC、LDL和HDL低于对照组(P=0.023,0.000和0.01).在老年组中,TC和LDL水平在ApoC Ⅲ3175 基因亚型间,TC在CYP46A1rs754203亚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32和0 .025).血浆TG水平仅在ApoCⅢ3206各亚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总样本中,TC在ApoE112,158各亚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老年人TC水平比中青年低;ApoCⅢ3175、CYP46A1rs754203和ApoE112,158可能是老年人TC水平升高的基因危险因素,而TG水平则可能与ApoCⅢ3206有关.

    作者:唐敏;戴勇;蔡晓钟;唐晓君;吕天羽;田小园;涂植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β2-微球蛋白及肾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老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早期肾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 对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正常的51例EH和40例T2DM老年患者的血、尿β2-MG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并采用肾动脉彩超血液成像(CDFI)对肾血流进行测定,同时与正常老年对照组38例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EH、T2DM组血、尿β 2 -MG升高(P<0.05,P<0.01),T2DM组cCr降低(P<0.05),同时CDFI 发现 T2DM组、EH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降低(P<0.05,P<0.01),阻力指数(RI) 升高(P<0.01),T2DM组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降低(P<0.05).结论检测血、尿β2-MG水平、CDFI均有助于发现老年EH、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肾血流参数中以Vd下降及RI升高更为敏感.

    作者:王晶;白玉芝;张琴;茹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胼胝体梗死患者8例临床分析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连接纤维,是脑内大的纤维束.此纤维束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两大脑半球间的协同活动、视觉功能和信息传导功能.单纯胼胝体病变在临床上相对少见. 国内外文献尚没有系统和全面的胼胝体梗死特征的临床表现的描述.本文对8例老年胼胝体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作文献复习.

    作者:任雁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银夹在老年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银夹在老年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3例(25眼)老年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用银夹固定造孔, 且术后随访3~70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2/25眼(88%)、好转2/ 25眼(8%)、有效率24/25(96%),所有病例没有出现局部或全身毒副作用.结论银夹用于老年人泪囊鼻腔造孔术固定造孔具有操作简便、无明显局部不适感、疗效好、无局部或全身毒副作用等优点,更易为老年患者接受.

    作者:丁健慧;陈秋坚;王梅;肖剑辉;王振英;郑亿庆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大鼠心室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重塑的影响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共24只,随机分为未经治疗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曲美他嗪组(TMZ)、卡托普利(CAP)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on t).16 w后评价各组的心功能改变,心室重塑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中TGF-β1蛋白以及mRNA表达.结果 ①DCM组出现了心肌病的特征,出现舒张功能减退,E/A比值下降,IVRT 缩短,-dp/dt max 下降,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增加,TGF-β1的免疫组化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和mRNA水平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TMZ和CAP干预组与D CM组相比,心脏重量指数下降(P<0.05),舒张功能改善,CVF减少,TGF-β1表达减少(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增加心肌糖代谢,减轻糖尿病心肌胶原沉积,抑制心肌中TGF-β1的表达,减轻心室重塑.

    作者:张峰;曾秋棠;李书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低分子肝素对谷氨酸所致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对谷氨酸(Glu)损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建立谷氨酸诱导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测定神经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漏出率;Fura-2/AM双波长荧光分光度法测定神经细胞内钙.结果 LMWH可提高Glu损伤神经细胞的活力,降低Glu所诱导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增高,降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论 LMWH对Glu所致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有关.

    作者:王韦玮;于天贵;张庆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老年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临床变量与医疗缺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CHD)、2型糖尿(T2DM)病和高血压(HT)的临床变量与医疗缺陷的关系及其预防对策.方法 将CHD、T2DM和HT患者418例按年份分为两组, 并计算(1)3种慢性(CHD、T2DM和HT)病患者的代谢综合征(MS)及其诸因素的发生率; (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例均费用;(3)心脑血管事件的病死率及拯救相关时间.结果 3种疾病患者的MS及其主要指标百分率逐年增加 (P<0.05),提示这3种疾病的高危人群及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而 3种患者的并发症并未随着医疗成本的增加而降低(P<0.05),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及其病死率增加(P>0 .05).结论目前,3种慢性病患者的三级预防干预尚存缺陷, 对3种慢性病高危人群需进行健康管理;对3种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决策需遵循医学共识,并通过实时监控制约医生的不当决策;对心脑血管事件患者的拯救需要引进有组织的医疗服务模式.

    作者:孟永洁;马国胜;杨小秦;狄宝山;李德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胃小细胞癌组织中PTEN和p73基因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小细胞癌组织中PTEN、p7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胃小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和p73基因蛋白的含量,并对5 8例病人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PTEN在局部淋巴结转移组的低表达率明显高于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组(P<0.01),且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浸润深度的加深, 其低表达率逐渐增高(P<0.01),PTEN低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高表达组.p73在局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组织分级的增高 ,浸润深度的加深,其表达率增高.p73低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表达组. 结论 PTEN基因的低表达、p73基因的高表达与胃小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焦志凯;李勇;宋振川;赵群;张志栋;范立侨;王力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肺尘埃沉着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γ-干扰素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检测

    目的 探讨肺尘埃沉着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TF-γ)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5例肺尘埃沉着症患者(硅沉着症患者20例,煤工肺尘埃沉着症患者35例)、30 例具有相同接触尘埃史但未患肺尘埃沉着症的井下工人(接尘对照组)及30例井上健康人( 健康对照组)血清IL-12和ITF-γ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人群免疫球蛋白(IgA、IgG 、IgM)含量.结果 与两对照组比较,肺尘埃沉着症患者血清IL-12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ITF-γ水平明显降低(P<0.01和P<0.05) ;接尘对照组血清IL-12和ITF-γ水平略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尘埃沉着症组IgG、接尘对照组IgG和IgM水平均明显降低(P<0 . 05),而IgA在3组中均无明显变化.ITF-γ水平在硅沉着症患者中明显低于煤工肺尘埃沉着症患者,且随肺尘埃沉着症期别升高而明显降低(P<0.05),其他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肺尘埃沉着症组血清IL-12与IgG呈正相关(r=0.277,P<0.05),与IT F -γ、IgA和IgM无相关关系.结论 IL-12、ITF-γ和免疫球蛋白共同参与肺尘埃沉着症发生发展过程,ITF-γ水平可能与肺尘埃沉着症病理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关;肺尘埃沉着症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作者:李超;袁宝军;邹吉敏;王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对122例冠心病患者和11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分析. 结果 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表明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T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55.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T等位基因携带者或TT纯合子者发生冠心病的OR值分别为1.48 和2.21.结论 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发病有关,T等位基因有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杨建民;路方红;温培娥;苏国海;刘振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动物模型,舒血宁腹腔注射进行干预, 以罗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 (GIR),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 、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结果 高脂喂养成功复制了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第4周即出现GI R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时间延长,GIR降低更加明显;TC 、 TG、FFA、FBG、FINS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银杏叶提取物干预使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罗格列酮干预作用相近.结论 [ HT6 SS〗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血脂及游离脂肪酸代谢有关.

    作者:王敬;宋光耀;高宇;曲东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基础与展望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袭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与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是老年痴呆病中常见的类型[1].目前使用的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发现为治疗AD 带来新的希望.大量实验表明,NGF对维持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生长和分化以及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NGF在AD的发病相关性与临床治疗潜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薇;魏敏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胃癌组织β-连接素和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β-连接素、p5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中β-连接素、p53的表达. 结果β-连接素在20例正常胃黏膜100%表达,45例胃癌中21例(46.7 % )正常表达.胃癌中β-连接素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中p53阳性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 连接素与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β-连接素、p53是影响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史忠新;贺颖;王彩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