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早期定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王春柳;吴杨;吕岩;孙威;朴雪松;李丽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成像, 冠心病, 室壁运动速度
摘要: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冠心病(CAD)患者室壁运动速度进行研究.方法用脉冲DTI检测45例CAD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组的左室6个室壁,12个节段的运动频谱,分别测量其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同时以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CAD患者上述左室各节段室壁运动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AD组心室各节段VS、VE减小明显(P<0.05,P<0.01).而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结果,45例CAD患者室壁运动正常、可疑异常及异常者分别为10例(22%)、4例(8%)及31例(70%).结论DTI可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异常之前无创、定量诊断心肌缺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验光仪在老视验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科学、规范的老视验光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老视患者296例,男156例,女140例,年龄35~74岁.使用尼康SPEED-Y-K型电脑验光仪进行客观验光,德国RODERNSTOCK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观验光,获得准确远用屈光度数;在远用屈光度数的基础上,采用正负相对调节测试法获得初步近用附加度数.双眼同时加上初步近用附加度数,结合患者实际阅读距离确定近附加屈光度.根据被测者实际阅读需要,在试镜架上进行细微调整并进行试戴,终确定被测者老视眼镜的个性化度数.被测者实际下加度数与年龄相关经验近附加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际检测ADD结果与ADD经验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科学、规范的老视验光应在精确远用屈光度数的基础上,根据被测眼的实际调节参数,结合病史和配镜目的,以及被测者实际阅读需要,并通过试戴确定个性化近附加度数.

    作者:周清;陈剑;徐锦堂;赵松滨;王彦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55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患病率较高[1].高龄老人(≥80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具有病情凶险、基础病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特点,关于高龄老人CAP的国内报道较少[2].本文就55例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王耀勇;刘惠芳;田瑶;金元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运用D-半乳糖与冠脉结扎制造衰老大鼠心肌梗死复合模型.方法Wistar大鼠腹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d),连续6 w,在此基础上再行开胸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大鼠基本状态、饮食量和自发性活动,测定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心肌组织脂褐素含量.结果此实验方法不仅达到了衰老标准,同时也成功地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动物.结论D-半乳糖与冠脉结扎制造的复合模型符合衰老与心肌梗死的一些基本改变,但能否可以作为一种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仍待深入研究.

    作者:王培利;雷燕;林燕林;陈可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硝酸异山梨酯直接静脉泵入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硝酸异山梨酯是否可以不加用液体稀释而通过静脉输液泵经静脉直接泵入.方法采用异舒吉5 mg/h、10 mg/h直接静脉泵入方法分别治疗43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急症病人.结果异舒吉泵入治疗冠心病组:治疗前后平均每例24 h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别为:2.09±0.23和0.60±0.13(P<0.05);治疗前后缺血ST-T段片段数分别为140和116(P<0.05).与异舒吉经液体稀释后静脉滴注组比较,抗心肌缺血作用相似(P>0.05),而副反应发生率为11.63%,明显降低(P<0.05);异舒吉泵入治疗高血压急症组,异舒吉泵入后5 min收缩压下降24.41%,舒张压降低了21.42%%,血压下降迅速(P<0.05),较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组起效快(P<0.05).结论异舒吉不加液体稀释直接经静脉泵入方法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与高血压急症安全有效.

    作者:孟繁波;隋凤花;陈兆杰;王克华;孙平辉;杨萍;王文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硫辛酸对老龄大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老龄鼠衰老进程的延缓性.方法测试清除自由基的酶和非酶抗氧化剂的水平,所测的抗氧化剂来自施用DL-α-硫辛酸青老龄鼠的肝肾器官.结果实验已观察到在肝肾器官中脂过氧化反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清除自由基的酶和非酶抗氧化剂的水平在老龄鼠体内明显下降.经DL-α-硫辛酸处理后的鼠体内氧化脂水平下降而抗氧化活力上升.结论DL-α-硫辛酸处理能改善鼠衰老过程中抗氧化剂活力,大限度降低自由基造成的与衰老相关的各种功能紊乱.

    作者:曹莉;刘新萍;杨萍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参茸补血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以补肾养血为主的中药参茸补血丸防治骨质疏松的药效学基础,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4.5月龄,体重260~300 g,采用手术去除双侧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实验药物为参茸补血丸,对照药使用戊酸雌二醇(E2)、钙而奇D600,给药12 w.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下肢离体股骨、股骨头骨密度显著下降,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显著下降,钙、镁代谢平衡异常,子宫指数显著下降,表明实验动物模型成立.与雌激素、钙而奇D作用相似,参茸补血丸具有明显增强股骨、股骨头骨密度,明显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明显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明显增加骨钙含量;参茸补血丸+钙而奇D600实验组可明显增加骨钙素含量等防治作用.结论参茸补血丸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洪新;刘伶;林庶茹;杜松;任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小干扰RNA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针埘血小板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DECGF)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pIASRC-PDECGF,并观察对PDECGF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DECGF siRNA表达质粒pIASR-PDECGF和阴性对照质粒pIASRC-PDECGF,将沟建成功的质粒转染大肠癌细胞株GC7901,观察阳EC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针对PDECGF siRNA表达质粒pIASR-PDECGF,并发现它能够明显抑制PDECGF的表达.而阴性对照质粒则无此作用.结论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小干扰RNA能够特异性抑制PDECGF的表达.

    作者:杨德君;孟子辉;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与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

    心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与诸多因素有关,如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失调,蛋白激酶C激活,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使一氧化氮(NO)含量减少,而炎症介质介导的细胞增殖加剧,这些原因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成秋;杨纯珍;葛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肾衰伴缺铁性贫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贫血是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必有症状,且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正确判断CRF患者是否伴有IDA并给予铁剂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CRF伴或不伴IDA患者、健康对照者进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其他铁参数的检测,以评价sTFR在CRF伴IDA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芝;赵心宇;孟秀香;柴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临床血液回收和血液保存对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临床探讨血液回收和血液保存对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血液回收的手术患者100例,患者术中回收的红细胞为Ⅰ组;Ⅰ组患者的术野红细胞100份为Ⅱ组;库存2 w的浓缩红细胞100份为Ⅲ组.分别测定三组红细胞的受体花环形成率、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CD35阳性红细胞百分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Ⅰ组与Ⅲ组红细胞受体花环形成率、CD35阳性红细胞的百分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低于Ⅱ组,且Ⅰ组上述指标均高于Ⅲ组(P<0.05或0.01).三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回收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但术中回收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优于库存2 w的红细胞.

    作者:夏继荣;许华清;杜柏山;柴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小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价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Stenting)治疗直径大于3 mm的冠脉血管病变可明确降低再狭窄发生率,但对于小血管(直径<3mm)的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方式仍有争论.本文旨在通过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的比较,探讨CBA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的疗效.

    作者:刘晓堃;李莉;赵碧琼;田美容;耿学斌;马燚;闫华;赵国玉;宋玉新;杨静;姜玉如;尚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控静脉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内分泌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内分泌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65岁以上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n=18例)术后按需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次.Ⅱ组(PCIA组n=19例)术后行PCIA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1 h、24 h、48 h、72 h采血测定血糖(Glu)、皮质醇浓度(Col),同时监测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每分钟通气量(MV)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Ⅱ组病人VAS评分低,血糖于术后48 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24 h皮质醇基本恢复正常;而Ⅰ组病人48 h后血糖及皮质醇仍居高不下,同时,Ⅱ组呼吸功能改善明显.结论PCIA改善了老年人术后的肺功能,减轻了应激反应.

    作者:王丽萍;王丽华;王淑梅;段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因素分析与对策

    本文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睡眠情况的调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03年1~6月,入住我院心内科且符合下述入选病例标准的89例老年心血管病人中,冠心病47例(包括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24例,初发劳累性心绞痛8例,卧位型心绞痛4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高血压34例,高脂血症8例;男65例,女34例;年龄67.3~76.8岁.病房房间均朝阳,且房间设施条件、病房人数、温度、光线等其他环境也无差异.

    作者:郭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60岁)全肺切除术后早期(1个月内)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方法20例老年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接受再次手术、引流治疗或内镜下生物胶封闭瘘口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1例病人经再次手术关闭瘘口治疗,全部成功,残端均用周围组织予以加固,包括肋间肌瓣7例、胸大肌瓣2例、心包1例.8例支气管胸膜瘘接受闭式引流或后期转为开窗引流治疗,其中3例死亡.1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黏膜下注射生物胶3次后成功堵塞瘘口.结论胸膜腔污染和老年不是再次手术的禁忌证,全肺切除术后1个月内,支气管胸膜瘘不合并明显脓性胸液,只要病人有足够的心肺功能储备,可以耐受手术,均应再次手术关闭瘘口.对于心肺功能储备较差不能耐受再次手术、一般状态较差、已经形成明显脓性胸液、肿瘤早期复发或转移、一些瘘口非常小的病人可以应用闭式引流或结合开窗引流,或应用生物胶在内镜下封闭瘘口.

    作者:李洋;佟倜;张卫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老年乳腺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和E-选择素的检测及意义

    研究证明:P-和E-选择素通过介导经血液转移的肿瘤细胞与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时有许多黏附分子参与,如P-和E-选择素等,在进入血液循环的瘤细胞能识别靶器官血管内皮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作者:王爱军;郑宝军;潘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实验性脑出血后MMP-9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酶谱分析法测定ICH后6、12、24、48 h及3、6、10 d等时间点MMP-9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观察24 h时MMP-9表达的特征,用湿重-于重(wet-dry weight)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MMP-9在ICH后6 h开始表达(P<0.05),24~48 h明显(P<0.01),此后活性渐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ICH后6 h开始增加(P<0.05),24~72 h达高峰(P<0.01),此后渐减,到6 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ICH后6 h~3 d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MMP-9的活性和组织含水量均增加,MMP-9可能参与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

    作者:田力;杨艳敏;何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老年风湿性心脏病16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的发病率随风湿热发病率下降而下降.病人高发年龄逐渐后移,但有关中老年人的大样本临床特点分析的报道尚少.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避免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诊断延误.方法对15例神经系统PNS的临床表现、诊断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病人感觉运动神经病4例,Lambert-Eaton综合征3例,脑干脑炎2例,亚急性小脑变性2例,边缘性脑炎、头痛并感觉运动神经病合并急性脊髓病、急性脊髓病各1例.其中14例(93.3%)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后被诊断癌症.结论神经系统PNS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可早于癌症原发灶的临床表现,以肺癌引起的神经系统PNS常见,须提高对神经系统PNS的认识,及时诊断,避免延误癌症的诊断.

    作者:程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益智口服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不同脑区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智口服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不同脑区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质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另30只利用凝聚态Aβ1-40对Wistar大鼠海马CA1区进行定位损伤建立AD模型.模型鼠随机分3组(益智口服液组、褪黑索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服用益智口服液、褪黑素和生理盐水.40d后处死大鼠,应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等方法对AD鼠脑内细胞色素C蛋白质表达、白介素-1 β转化酶mRNA、B细胞淋巴瘤mRNA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益智口服液可以降低细胞色素C蛋白质表达、减少白介素-1β转化酶mRNA含量、升高B细胞淋巴瘤mRNA含量.结论益智口服液可在不同环节对细胞凋亡产生影响,对抗凋亡的发生,对Aβ的神经毒性损伤具有保护性作用,改善AD模型鼠痴呆状况.

    作者:詹焱;马涤辉;张见影;张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hCE-1和hCE-2对伊林特肯肺癌细胞毒的影响

    目的深入了解活化伊林特肯(CPT-11)的肝细胞羧酸酯酶(hCE)同工酶,提高CPT-11的活化效率.方法应用MTT法检测hCE-2、不同浓度hCE-1活化CPT-11后对多种肺癌细胞系的IC50值.结果hCE-2催化时,CPT-11对A549、NCI-H446细胞系的IC50值明显小于对照组、相同浓度和5倍浓度的hCE-1催化时(P>0.05).结论hCE-2催化CPT-11的效率强于hCE-1,hCE-2是催化CPT-11的主要同工酶.hCE-2/CPT-11酶前体药物组合显示了很强的细胞毒性.

    作者:林风武;韩振国;赵岩;高宏伟;何尔斯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