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郭宗君;辛萍;金丽英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镇痛方法[1],但不同镇痛药用于PCI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各不相同.
作者:吕艳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发育和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其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与生长、衰老有着密切关系[1].
作者:程勇;王培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哮喘患者血浆和支气管灌洗液(BLF)IL-4水平,了解老年性哮喘患者的免疫学特征.方法检测哮喘者血浆和BLF IL-4、IgE含量,对血浆IL-4、总IgE和BLF IL-4、总Ig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浆IL-4水平[(121.8±43.1) pg/ml]较正常对照组[(35.6±11.2) pg/ml]明显增高(P<0.01);实验组血浆总IgE水平[(178.3±58.3) KU/L]较正常对照组(48.4± 11.0) KU/L]明显增高(P<0.01).血浆IL-4与血浆总IgE水平、血浆IL-4与BLF IL-4水平、BLF IL-4与BLF总IgE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0.663和0.588(P<0.05).结论血浆IL-4水平对于老年性哮喘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眭建;端礼荣;王晓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反映血压波动程度的新指标动态血压曲线平滑指数(SI)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89例EH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动态血压曲线SI、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晨微量白蛋白尿(MAU),根据MAU量分为EH早期肾功能异常组41例(MAU≥8.68 mg/L)和正常组48例(MAU<8.68 mg/L).结果肾功能异常组24 h收缩压ABPV(24 h SABPV)、夜间收缩压ABPV(nSABPV)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24 h收缩压SI(24 h SIS)、24 h舒张压SI(24 h SID)、夜间收缩压SI(nSIS)、夜间舒张压SI(nSID)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AU与24 h SABPV呈正相关;与24 h SIS、nSIS、nSID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SI可以作为一种反映血压波动的新监测指标,其与ABPV联合观察可以更好地反映血压的波动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作者:林文果;刘丽;何江;管一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酸蚀处理对FX-Ⅱ型玻璃离子修复根面龋的影响.方法 86例患者共365颗根面龋患牙使用FX-Ⅱ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Ⅰ组在充填前酸处理后涂牙本质黏接剂,Ⅱ组采用传统方法直接修复,于修复后6~18个月采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结果 18个月后,Ⅰ组成功率为90.97%,Ⅱ组为80.62%,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边缘密封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牙髓活力状况Ⅰ组也优于Ⅱ组.结论酸蚀处理及牙本质黏接剂可增强FX-Ⅱ的加强型玻璃离子的疗效.
作者:张兰荣;毕崇才;朱红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对慢性肾盂肾炎(CPN)患者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104例CPN患者应用中药淫羊藿前和3个月后血清IL-6、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4例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IL-8水平显著增高(P<0.01).淫羊藿治疗后血清IL-6、IL-8接近健康组水平.结论淫羊藿具有调节CPN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苗起芬;马俐儒;赵春华;胡宇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内外源性雌激素对大鼠脑内不同部位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与ChAT的关系.方法 21只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双侧卵巢切除组(OVX组)、雌激素治疗组(E2组)和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皮层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等部位ChAT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放免法测量血中雌激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组和E2组比较,OVX组大鼠海马CA1区、大脑皮层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ChAT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t=2.68~5.68,P<0.01),血中雌激素含量明显降低(t=4.90,P<0.01);E2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体内外雌激素含量的变化可影响大鼠脑内多部位ChAT的表达.
作者:张伟;郭宗君;辛萍;金丽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纤溶酶原激活系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I/R模型,将老龄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脉通组、尼莫地平组,后三组又分为脑缺血3 h和I/R 6、12、24 h、3、6 d组.采用电镜、免疫组化和酶谱分析等法,观察各组脑微血管结构、纤溶酶原激活系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微血管病理损伤明显,t-PA(I 3 h~I/R 6 d)、u-PA(I/R 12 h~6 d)、PAI-1(I/R 6 h~3 d)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与模型组比较,脑脉通组微血管病理损伤明显改善,t-PA(I/R 6 h~3 d)、u-PA(I/R 12 h~3 d)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和PAI-1(I/R 12 h~3 d)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各组PAI-1的酶谱分析比较,其量的变化与免疫表达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I/R微血管基底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对纤溶酶原激活系调节有关.
作者:李建生;刘轲;刘敬霞;王明航;赵跃武;刘正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以椎基底动脉及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我们采用高压氧加颈部牵引、理疗及静脉注射药物等方法进行了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张杰;邬小薇;马乐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紫球藻多糖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导致小鼠慢性肝损伤,各组[高:5.86 g/(kg·d),中:2.93 g/(kg·d),低:1.46 g/(kg·d)]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紫球藻多糖,检测饲养5 w的小鼠血清的ALT、AST活力,肝组织的SOD活力和MDA、GSH含量,观察高、中、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活力以及肝组织的SOD活力和MD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紫球藻多糖能降低肝损小鼠ALT、AST活力(P<0.01),提高其肝组织SOD的活力、GSH含量并降低其MDA含量(P<0.01).结论紫球藻多糖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尚不能达到正常水平,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有关,且保肝程度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持续显著增加.
作者:丁晶晶;金安娜;施丽丽;施彦;黄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寻找出一种用于制作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SMC),计算重量损失百分比及降解速率来评价材料体外降解情况.结果降解材料对人脐动脉SMC的生长没有影响,体外培养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45%/d.结论紫杉醇降解材料(PL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符合制作血管内支架材料的要求.
作者:陈宇;杨海山;陈秋惠;贺晓楠;刘丽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96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经DWI检测结果分为DWI异常组及对照组,全部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二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和类型以及颈动脉狭窄率.结果 DWI异常组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53%、29.31%(P<0.01);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4.78% vs 5.88%,26.09% vs 5.88%,P<0.05);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在DWI异常组高于对照组(71.05%vs 31.03%,P<0.01),且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1.05% vs 6.90%,15.79% vs 3.45%,P<0.05).结论老年TIA患者DWI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斑块或动脉狭窄有关.
作者:张荣伟;禹红梅;王慕一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血胆固醇(TC)对脑TC及脑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方法给高TC血症的Wistar大鼠饲喂考来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促进胆汁酸的合成,降低其血TC后,测定其脑TC及Aβ的含量;以测定脑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和脑TC 24S-羟化酶(CYP46)的mRNA表达水平,反映脑TC的合成水平和转出水平.结果高TC血症大鼠脑Aβ含量明显增高(P<0.05),脑TC以及脑HMG-COAR和CYP46的mRNA表达水平未变;考来烯胺饮食组大鼠血TC水平明显降低(P<0.01),脑中Aβ含量和对照组一样保持在低水平,脑TC的含量有增高趋势,HMG-COAR mRNA表达增加(P<0.05),CYP46 mRNA表达无变化;DEHP饮食组血TC及脑中的Aβ无显著变化,脑TC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脑HMG-COAR mRNA表达增加(P<0.05),CYP46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脑TC的含量不受血TC的直接影响,而与其自身代谢有关;整体动物脑Aβ生成量增加与脑TC浓度无关.
作者:朱海暴;石如玲;赵朝贤;杨原;王素玲;姜玲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眼科疾病患者术前术后血糖变化规律.方法对拟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眼眼科疾病的 T2DM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T2DM眼科疾病患者入院后血糖升高,与入院前差异显著(P<0.05),术后基本接近术前水平(P>0.05) ,与手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作为紧张性生活事件影响血糖升高,眼科局麻手术操作本身对血糖影响较小.
作者:王哲文;郝倩;施小茹;张冬艳;张红;杨育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白细胞补体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血症患者2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12 w,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补体调节蛋白CD55、CD59的表达.结果高脂血症患者CD55阳性淋巴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2.03±0.30) vs(2.27±0.42),P<0.05],白细胞CD59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8~12 w,CD59阳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4.34±1.14) vs(3.69±0.74),(4.51±1.33) vs(3.89±0.88),(5.65±1.68) vs(4.65±0.98);P<0.01,P<0.05,P<0.01],治疗前后白细胞CD55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脂血症患者淋巴细胞CD55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降低,CD59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上调CD59表达,但对CD55表达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京港;刘永铭;刘艳英;严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凝剂水蛭素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治疗老年患者异常凝血状态中的意义.方法 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和阿司匹林与水蛭素联合治疗组,连续用药4 w;治疗前、后分别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大血小板聚集率(MAR).结果 4 w后,与治疗前相比,单药治疗组PT、APTT明显延长,MAR明显降低,Fib无显著变化;联合治疗组PT、APTT亦显著延长,MAR、Fib明显降低;与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PT、APTT更长,MAR、Fib更低.结论水蛭素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的异常凝血状态.
作者:朱再胜;杜晓红;李颖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而易忽略其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本文对AD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特点,以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作初步研究.
作者:王锐;张惠实;冯少慧;刘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通过对部分高龄老人和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的对比,为早期识别和处理AMI提供依据.
作者:李丽;刘锡强;王林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重要的再灌注治疗措施,其在青壮年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公认,但在老年AMI患者仍存在争议.现就近年该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宋尚明;朱兴雷;周生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年龄与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268例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全组)和根据性别划分的男女亚组中,分别分析年龄与FBG、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无论在全组还是男女亚组中,年龄与FBG、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HOMA-IS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空腹胰岛素、HOMA-IR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年龄与胰岛素敏感性无相关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降低可导致年龄相关的FBG、HbA1c的增高.
作者:陈明卫;杨明功;王长江;王佑民 刊期: 2005年第10期